学术投稿

β-内酰胺抗生素持续静脉滴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罗晓媛;李晋

关键词:时间依赖, β-内酰胺抗生素, 持续静脉滴注
摘要: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是近年抗感染研究的重点,PK/PD模型的提出和广泛应用,获得药物-人体-致病原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进行优化抗生素治疗.随着对抗菌药物PK/PD联合研究的不断深入,提出对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延长作用时间来获得更有意义的临床终点.该文将近年来国内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持续静脉滴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与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效果.方法 43例重度AOPP患者分为两组,HP+HD组和非HP+HD组(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抢救治疗,HP+HD组在常规抢救治疗的基础上辅以HP+HD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P+HD组的治愈率明显提高,中间综合征发生率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明显减低.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昏迷至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阿托品用量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 在常规抢救治疗上同时辅以HP+HD可显著提高重度AOPP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正人;刘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VEGF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 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连续测定57例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对照组选年龄、性别相匹配体检者,入院后1 d、28 d用NHISS分别评价脑梗死组1和组2.结果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VEGF含量各时间点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高值发生在第七天后渐下降,入院后1 d、28 d脑梗死组1和组2 NHISS评分分别为(11.0±3.4)、(4.2±1.8)分,(10.4±2.8)、(2.8±2.1)分.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血清VEGF含量高,入院后28 d NHISS评分低于脑梗死急性期,且血清VEGF含量低.

    作者:陈生;胡志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醋酸甲地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剂量探讨

    目的 探讨醋酸甲地孕酮治疗简单型及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的低有效安全剂量和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09年22例采用醋酸甲地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结果 22例患者中简单型子宫内膜增生15例,其中8例醋酸甲地孕酮剂量为10 mg·d-1,7例为20 mg·d-1;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7例,其中3例醋酸甲地孕酮剂量为20 mg·d-1,4例为 40 mg·d-1.经醋酸甲地孕酮治疗后,1例简单型20 mg·d-1有效,1例简单型20 mg·d-1无效,其余20例均显效,显效率为90.91%,总有效率(包括显效和有效)为95.45%.复杂型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为100.00%.同种类型不同剂量组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简单型低、高剂量组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4.0、4.5个月,复杂型低、高剂量组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4.3、4.0个月.结论 同种类型不同剂量组的疗效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临床治疗可在剂量、治疗时间之间权衡选择,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范洁;李明珍;黄小萍;李雅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β-内酰胺抗生素持续静脉滴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是近年抗感染研究的重点,PK/PD模型的提出和广泛应用,获得药物-人体-致病原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进行优化抗生素治疗.随着对抗菌药物PK/PD联合研究的不断深入,提出对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延长作用时间来获得更有意义的临床终点.该文将近年来国内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持续静脉滴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罗晓媛;李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糖尿病与抑郁症

    糖尿病和抑郁症均为比较严重的慢性疾病,不同程度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人群日益增加,糖尿病患者罹患抑郁症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国内外学者针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相互关系、生物学和症状相关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该文对上述研究结果作一综述,以提高对糖尿病人群发生抑郁症的警惕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许敏;邓大同;王佑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35例院内获得性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细菌的耐药性严重地危及着感染疾病的治疗,并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美国联邦感染监测系统(NNIS)和中国院内感染病原菌耐药监测资料显示,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在院内感染中占第四位,成为仅次于铜绿假单孢菌的非发酵菌[1].近年来,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实践中明显增多,成为目前治疗难题.不同国家泛耐药标准不同,这里是指对具有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的药物耐药,但对多黏菌素除外.

    作者:杨万春;董琳;杨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丹参舒心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试验研究

    目的 建立丹参舒心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信性.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试验指导原则,对四家不同生产企业的丹参舒心胶囊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试验.结果 常规法试验对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回收率均大于70%,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则需通过薄膜过滤法试验,可有效去除其抑菌作用,使其回收率达到70%以上.控制菌检查常规法检出试验菌.结论 不同生产企业的丹参舒心胶囊对细菌的抑菌作用是不同的,丹参舒心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可采用薄膜过滤法.

    作者:梁净;肖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对81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和同期65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在剔除肌瘤大直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阴式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剔除肌瘤个数上均明显优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病发率高于阴式组,与术中缝合技术有关.结论 两种手术均具有微创、保留生育功能的特点.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更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手术操作难度小,疗效确定,住院费用低的优点,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开展.

    作者:张静;李永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关节镜下处理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镜下处理的疗效.方法 2008年12月~2010年5月,该科收治15例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腔探查和清理术联合术后药物和饮食控制等综合治疗.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术后给予相应阶段的康复指导.结果 15例患者术后未见切口感染及不愈合等并发症,均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6~3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术前为42(35~46)分,术后末次随访为90(85~95)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起效快、效果明显、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及缓解病情进一步发展的优势,且能处理合并的关节内其他损伤,疗效肯定.

    作者:周亮;徐斌;王英明;钱三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脑出血水肿高峰期不同脱水剂对血电解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出血水肿高峰期不同脱水剂对血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对362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脑出血患者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分别使用A:甘露醇43例、B:甘露醇+甘油果糖57例、C: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104例、D:甘露醇+甘油果糖+托拉塞米158例.监测患者发病后第一周血电解质变化情况.结果 A、B、C和D组中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比例分别为9.3%、7.0%、64.4%和38.6%;各种脱水剂大剂量联合使用均有可能造成血电解质的异常,其中以呋塞米明显,托拉塞米次之;呋塞米常常引起低钾低钠,而联合使用托拉塞米脱水效果较为明显,并且发生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的几率增加.结论 大剂量联合应用各种脱水剂均可发生血电解质紊乱,其中以联用呋塞米明显,联用托拉塞米次之;联用呋塞米常常发生明显低钾低钠,而联用托拉塞米脱水效果明显而出现继发性高钠高钾.

    作者:宋士卒;徐仿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清肾颗粒中蒽醌类衍生物的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清肾颗粒中蒽醌类衍生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扫描法对清肾颗粒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进行含量测定.展开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酸(30:10:0.5),扫描波长λS=435 nm,参比波长λR=650nm.结果 芦荟大黄素的线性范围是0.023 6~0.118 1 μg(r=0.998 13),平均回收率101.32%,RSD=2.44%(n=6);大黄酸的线性范围是0.060 0~0.300 0 μg(r=0.998 61),平均回收率为101.31%,RSD=1.45%(n=6);大黄素的线性范围是0.045 0~0.225 0 μg(r=0.998 41),平均回收率为100.82%,RSD=2.36%(n=6);大黄素甲醚线性范围是0.046 7~0.233 3 μg(r=0.996 81),平均回收率为100.87%,RSD=2.80%(n=6);大黄酚线性范围是0.032 5~0.162 5 μg(r=0.997 56),平均回收率为105.35%,RSD=2.49%(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清肾颗粒中蒽醌类衍生物的含量测定.

    作者:吴溪;孟楣;魏良兵;王晓玉;高家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氨甲环酸在心肺转流下心内直视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和评估在心肺转流手术中应用抗纤溶药氨甲环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拟行心肺转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A组,n=30)和对照组(B组,n=30),其中A组按总量90 mg·kg-1分两次给予氨甲环酸,诱导后切皮前静注1/2量,另1/2量术中持续泵注1.0 mg·kg-1·h-1.B组给予0.9%氯化钠液9 ml·kg-1.记录两组手术前后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肌酐、术毕及术后24 h心包纵隔引流量和输血量,并观察过敏反应.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术后24 h心包纵隔引流量和输血量显著降低(P<0.05),无肾功能不全及过敏反应.结论 在心肺转流手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和输血量.

    作者:肖敬波;汪卫兵;周新;王胜斌;方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市售木瓜饮片质量考察

    目的 考察市售木瓜饮片质量,为制订木瓜饮片质量标准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法测定水分含量,采用电位法测定饮片酸度和水溶性总有机酸;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含量.结果 15批木瓜饮片含水量在11.19%~15.12%之间,pH值在3.12~3.55之间,水溶性总有机酸含量在2.55%~10.20%之间,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总含量在0.462%~0.949%之间.结论 不同企业生产的木瓜饮片质量上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尽快完善木瓜饮片质量标准.

    作者:朱晨晨;谢晓梅;程菁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头孢替唑钠、盐酸头孢甲肟在5%转化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替唑钠、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分别与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在室温(25±1)℃下,将两种注射用抗生素分别与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在8 h内,观察各配伍溶液的pH和外观变化,并采用HPLC法测定各配伍溶液中主药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8 h内,盐酸头孢甲肟、头孢替唑钠与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后,头孢替唑钠的pH、外观和相对含量无明显变化;而盐酸头孢甲肟的pH及含量变化较大,配伍溶液颜色逐渐加深.结论 在室温(25±1)℃条件下、8 h内,注射用头孢替唑钠与5%转化糖注射液的配伍液稳定;从医疗安全的角度考虑不提倡盐酸头孢甲肟与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作者:何培根;闵新文;郑芳;刘菁;朱雪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245例3500g及以上胎儿头位分娩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3 500 g及以上胎儿与头位难产的关系及产时、产后的情况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孕头位单胎、分娩胎儿体重在3 500 g或3 500 g以上、经过阴道试产的孕足月初产妇245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孕头位单胎、分娩胎儿体重在2 500~3 500 g之间(3 500 g以下至大于或等于2 500 g之间)、经过阴道试产的初产妇245例作为对照组,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产前、产时、产后的情况及对母婴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研究组产妇难产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头位异常发生率、产力异常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软产道损伤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产程明显延长,但阴道助产率和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体重在3 500 g及以上的胎儿较易引起头位难产及各种产时产后并发症,临床医师对于产前估计胎儿体重在3 500 g及以上的产妇试产须提高警惕,严密观察产程,及时诊断和处理产程中异常现象,减少对母婴的伤害.

    作者:薛宏;汪光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曲美他嗪对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运动耐量及内皮素、cTnⅠ的影响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对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运动耐量及内皮素(ET)、肌钙蛋白I(cTn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7月在该科进行PCI治疗的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PCI前后给予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7 d加服曲美他嗪(法国施维雅公司生产)20 mg,3次·d-1.术后4周比较两组患者运动耐量及ET、cTnⅠ的变化.结果 术后4周观察组的运动耐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 d,两组血清ET和cTn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术后4周观察组血清ET和cTnⅠ明显降低(P<0.05).结论 曲美他嗪能明显提高PCI后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PCI术后再灌注损伤.

    作者:廖志坚;张辰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地嗪钠有关物质Ⅱ(聚合物)及其方法学研究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地嗪钠有关物质Ⅱ(聚合物),并进行了方法学研究.方法 以适合分离分子量为1 000~5 000球状蛋白的色谱用亲水硅胶为填充剂,磷酸盐缓冲液(pH=7.0)[0.005 mol·L-1磷酸氢二钠溶液-0.00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61:39)]-乙腈(95:5)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31 nm.结果 本品有关物质Ⅱ的分离度及检出灵敏度完全满足其限度的测定要求.结论 该方法较凝胶色谱法测定聚合物简便、快速,能有效分离保留时间小于头孢地嗪的各杂质(聚合物),准确测定其峰面积,从而控制聚合物的量.

    作者:周丽君;陈亮;滕红菊;罗艳;曹于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护肝片的近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目的 运用近红外光谱,建立鉴别不同厂家生产的护肝片的定性分析模型.方法 采集样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使用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加矢量归一化预处理后,分别建立了聚类分析模型和定性分析模型.结果 两种模型均能准确鉴别护肝片真伪.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以在药品检测车中使用.

    作者:李金阳;李秀明;王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胎膜早破152例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致难产发生率升高的原因、对母儿的危害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分娩无其他并发症的胎膜早破孕妇152例中发生难产的情况、胎膜早破的原因及对母儿的危害,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且健康孕妇152例作对照.结果 胎膜早破组发生难产58例,发生率38.16 %,发生产褥感染9例,占5.92%,早产33 例,占21.71%,新生儿窒息16例,占10.53%,新生儿肺炎7例,占4.61%,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胎膜早破致难产发生率增高,严重危害母儿健康,应重视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观察,一旦有难产发生及时处理,有效预防,以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干预CTGF在防治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肾脏纤维化中的价值

    近年发现,非血流动力学机制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发病过程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非血流动力学诸多因素中,纤维化因子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发病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其可导致肾脏纤维化(肾小球的硬化和肾小管的间质纤维化).随着研究的深入,AngⅡ、TGFβ1、CT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TNFα、ET-1、肝细胞生长因子、干扰素-γ等细胞因子及TβRⅠ、TβRⅡ、Smad2Smad3、Smad4、Smad7等参与成分作为评价肾脏纤维化的指标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它们之中究竟哪种更有前景?是实验和临床关注的重点?近年大量资料显示,AngⅡ、TGFβ1和CTGF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可以作为评价高血压早期肾损害非血流动力学机制的较好指标.在它们之间,CTGF是AngⅡ-TGFβ1-TβR-Smads-CTGF通路的终因子,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干预,同时只介导TGFβ1的负面效应,因此在防治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肾纤维化进程中有更为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波;戴小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