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嵌体冠修复牙体缺损21例临床观察

季从容;钱昌富

关键词:牙体缺损, 高嵌体冠, 修复
摘要:磨牙是行使咀嚼功能的主要器官,承受着较大的咀嚼压力.磨牙牙冠大面积缺损伴牙冠短小,对修复科医生来说是比较棘手的病例.单纯全冠修复虽然能恢复其原有的咀嚼功能,预防牙体折裂,但是很容易因固位不良脱落而导致修复失败.笔者采用高嵌体冠的形式对2006~2008年间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1例磨牙牙冠大面积缺损伴牙冠短小患者进行修复,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PBL在临床药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探索

    针对临床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基于PBL的教学改革,建立以问题为中心,按问题组织教学的开放式教学体系,同时重点结合临床药理学教学重点.根据PBL的需要,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进行教材建设改革.改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吕雄文;黄晓晖;赵斌;张磊;胡成穆;葛金芳;解雪峰;吴繁荣;陈飞虎;李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临床医生工作站系统的应用研究

    医院信息系统(HIS)从功能上分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和临床信息系统(CIS).目前各家医院运行的HIS系统,多数是以门急诊挂号、收费、药品管理、护士站医嘱执行和经济统计为主体的管理信息系统.新的医改方案提出要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今后医院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必然要转向临床信息系统.

    作者:颜雨春;洪建;周典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乳腺癌Her-2基因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Her-2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长臂上,编码185 KD跨膜蛋白,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属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Her-2基因扩增及蛋白的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及治疗有密切联系.所以 Her-2基因及蛋白的测定极为重要,但目前常用的IHC和FISH的检测学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尽快确定测定方法的统一标准.赫赛汀是针对Her-2/neu的单抗,应用于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治疗有十余年的发展,但对赫赛汀耐药机制仍不十分明了,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谢黎黎;李俊;顾康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高脂喂养法建立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

    目的 建立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雄性SD大鼠,6周后分别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耐量试验,并测定血清胰岛素、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含量,求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周后喂以高脂饲料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n=15),6周后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明显异常,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n=15),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下降(P<0.01,n=15),但空腹血糖、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无显著改变(P<0.05,n=8).结论 高脂饲料喂养大鼠6周可出现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特征.

    作者:刘丽萍;吴晶;王建青;王颖玉;张茜;洪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双能X线测定了118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和53例对照组L2~L4及股骨近端骨密度,根据骨密度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骨质疏松组(DM-A组) 和并发骨质疏松组(DM-B组),测定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病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股骨颈的BMD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 ;DM-B 组病程、BMI、HbA1c、FPG、UAER与DM-A组差异显著(P<0.01 , P< 0.05) .结论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BMI低、血糖控制不良及肾脏损害时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作者:季学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对金嗓开音丸质量标准中显微鉴别的商榷

    目的 改进金嗓开音丸显微鉴别.方法 三批样品分别制片10张,显微特征检出率大于40%.结果 金银花的花粉粒、连翘的内果皮纤维、玄参的长方形石细胞、黄芩的韧皮纤维、菊花的花粉粒、僵蚕的菌丝体、蝉蜕的几丁质皮壳碎片显微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结论 改进后金嗓开音丸显微鉴别能够更好的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定强;樊宝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寰枢关节周围关系的临床解剖学进展

    寰枢关节是构成头颅倾斜和水平旋转运动的重要结构,其稳定性主要依赖于本身骨性结构的完整性及位于齿状突后方横韧带和翼状韧带的连续性.寰枢关节由4个关节组成.两个是寰椎侧块的下关节面与枢椎的两个上关节面组成,寰椎前弓正中后面有一凹形关节面,与齿状突相关节,称为寰齿关节.齿突与寰椎横韧带形成又一关节,也有人称为滑囊.

    作者:许新忠;荆珏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孟鲁司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36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口服孟鲁司特,每次 10 mg,每晚顿服,共用 4 周.随机选择 34例作为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咳、痰、喘的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并随访 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口服孟鲁司特组,咳、痰、喘的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且可减少复发次数.结论 口服孟鲁司特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赵本玉;方明;陈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成人法洛四联症根治术108例体会

    目的 总结成人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的经验.方法 从2001 年12月至2009年4月,对108 例14至52周岁成人法洛四联症患者实施根治术.全组室间隔缺损均以Dacron补片修补.右室流出道狭窄均以Dacron与心包复合补片行扩大成形术.结果 术后住院期间死亡6例(5.6 %).发生低心排综合征14例(13%)、胸内出血需再次开胸止血7例(6.5%)、肺部感染11例(10.2 %).结论 成人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有其自身特点,通过加强心肌保护,改进手术技术,可以获得满意手术效果.

    作者:孔祥;林敏;葛建军;葛圣林;周汝元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探讨提高基层药品监督抽验效能的方法

    药品抽验工作是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药品稽查工作的技术支撑,如何加强抽验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提高抽样效能,是当前药品抽验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近两年来,我省药品监督抽验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如省、市均成立联合抽样工作组,地市间实行交叉抽样等,使整个药品抽样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特别是药品检测车自试运行以来,在药品快速筛查、靶向抽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使整个抽验工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基层药监部门在实施抽样工作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笔者对此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作者:杨东风;陈文;徐庆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进展性脑梗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巴曲酶治疗组,均给予疏血通针剂6 ml+生理盐水250 ml静滴,每日一次治疗,巴曲酶组另外给予巴曲酶治疗,10、5、5BU隔日应用.治疗前、治疗后7、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于治疗前、治疗后5 d检测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巴曲酶治疗组14 d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82%、2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友发;孙平;杨言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外伤并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子,以指导临床更好地预防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7月~2008年9月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所有426例患者中,45例发生急性肾损伤.年龄>50岁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于5分、存在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等各种并发症组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50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出现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等各种并发症.

    作者:徐非凡;周良东;曹昊;胡小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

    目的 总结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09年7月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14例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对手汗及合并的足汗、腋汗治疗效果,代偿性多汗、霍纳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观察远期疗效.结果 14例患者术后手汗均消失,合并足汗增多的13例中足汗消失10例,足汗减轻2例,无效1例.合并腋汗增多4例均消失,发生代偿性多汗1例,术后一月消失,无霍纳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马冬春;徐世斌;柳常青;魏大中;朱晓枫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致心力衰竭16例误诊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是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直接的毒性作用或间接引起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等症状和体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心脏病.有些病人以心力衰竭为首发表现,有些以高血压为主要特点,有些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临床上由于有些甲亢性心脏病病人缺乏典型的甲亢症状及体征,容易误诊,因此对甲亢性心脏病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有文献报道此病误诊率可高达50%[1].为提高诊断符合率对我院1997年以来甲亢性心力衰竭40例进行分析, 其中误诊16 例, 误诊率44% , 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青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氨咖黄敏胶囊中咖啡因含量测定不确定度的报告

    目的 对氨咖黄敏胶囊中咖啡因含量测定结果的可信性、有效性,测量其不确定度.方法 通过分析测定过程和步骤,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量化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建立了用碘量回滴法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中咖啡因含量不确定度,计算各分量的不确定度,然后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为1.12×10-3,扩展不确定度为0.002.结论 为氨咖黄敏胶囊中咖啡因含量测定的可信度提供一种数学判断方法,对氨咖黄敏胶囊的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朱玲;汪民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抗肿瘤海洋生物的研究进展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宝库,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为人类提供了许多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生理活性物质.本文就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海洋生物作一概述.

    作者:刘春亮;焦吉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临床路径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规范护理人员对孕产妇健康教育行为,提高孕产妇掌握自我保健能力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方法 应用临床路径为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随机抽取在我院建大卡并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的产妇,依床号单双号分为两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产妇相关知识率和操作技能、遵医行为及产妇对护理人员满意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规范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行为,提高了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及相关知识知晓率和相关技能.

    作者:俞颖;窦娟;徐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ALL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化疗时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探讨其对于甲酰四氢叶酸钙(CF)个体化解救的临床意义.方法 140例ALL患儿按照ALL危险度分组,标危组接受3.0 g·m-2 MTX治疗,高危组接受5.0 g·m-2 MTX治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MTX给药后固定时间点(24、44、68 h)的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结果调整CF解救方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标危组24、44、68 h MTX血药浓度分别为29.80±15.07、0.47±0.41、0.09±0.07 μmol·L-1 ,高危组24、44、68 h MTX血药浓度分别为57.17±16.65、1.22±1.86、0.53±0.54 μmol·L-1,MTX血药浓度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不同剂量组CF解救剂量有显著差异;高危组中MTX排泄延迟的发生率较高(28/99);所有病例无不可逆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大剂量MTX化疗时的血药浓度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对于CF解救的个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善堂;唐丽琴;王宁玲;方焱;刘洪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18例胸腹水沉渣包埋切片及免疫组化检查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腹水沉渣包埋诊断为恶性肿瘤细胞的临床特征及寻找肿瘤细胞的组织来源.方法 通过常规涂片初步筛检18例疑诊恶性肿瘤的标本,经离心沉渣包埋切片,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来明确诊断并追朔其组织来源.结果 依据18例胸腹水包埋后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和标记结果证实12例胸腹水样品为腺癌,它们分别是肺泡上皮来源的腺癌、卵巢来源的腺癌及胃肠道来源的腺癌,3例为鳞状细胞癌,2 例小细胞神内分泌癌;1例为T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结论 胸腹水沉渣包埋切片及免疫组化可作为恶性胸腹水诊断的重要手段,为临床寻找和判断恶性肿瘤细胞的组织来源带来实用价值.

    作者:彭燕;陈柯;王志华;刘虎;钟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前路钢板固定与后路椎弓钉棒系统固定在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方法 对26例胸腰段骨折分别采用前路钢板固定与后路椎弓钉棒系统固定,比较其优缺点.结果 26例患者获6~60月随防,对于不稳定的胸腰段骨折及伴随脊髓神经损伤,通过手术解除压迫,重建脊柱的稳定,前路手术减压更彻底,固定融合更可靠,后路手术损伤小,恢复快,治疗费用低.结论 对于胸腰段骨折,脊柱不稳定,原则上应采用前入路钢板内固定,后入路椎弓钉棒系统固定作为一种补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作者:王亚夔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