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杰;徐元宏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
作者:张鑫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双能X线测定了118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和53例对照组L2~L4及股骨近端骨密度,根据骨密度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骨质疏松组(DM-A组) 和并发骨质疏松组(DM-B组),测定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病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股骨颈的BMD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 ;DM-B 组病程、BMI、HbA1c、FPG、UAER与DM-A组差异显著(P<0.01 , P< 0.05) .结论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BMI低、血糖控制不良及肾脏损害时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作者:季学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集到的397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97例不良反应的产生主要与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广泛使用﹑静脉滴注,以及老年患者有关,不良反应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与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的监测,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任心慈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是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直接的毒性作用或间接引起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等症状和体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心脏病.有些病人以心力衰竭为首发表现,有些以高血压为主要特点,有些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临床上由于有些甲亢性心脏病病人缺乏典型的甲亢症状及体征,容易误诊,因此对甲亢性心脏病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有文献报道此病误诊率可高达50%[1].为提高诊断符合率对我院1997年以来甲亢性心力衰竭40例进行分析, 其中误诊16 例, 误诊率44% , 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青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规范护理人员对孕产妇健康教育行为,提高孕产妇掌握自我保健能力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方法 应用临床路径为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随机抽取在我院建大卡并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的产妇,依床号单双号分为两组,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产妇相关知识率和操作技能、遵医行为及产妇对护理人员满意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规范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行为,提高了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及相关知识知晓率和相关技能.
作者:俞颖;窦娟;徐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改进金嗓开音丸显微鉴别.方法 三批样品分别制片10张,显微特征检出率大于40%.结果 金银花的花粉粒、连翘的内果皮纤维、玄参的长方形石细胞、黄芩的韧皮纤维、菊花的花粉粒、僵蚕的菌丝体、蝉蜕的几丁质皮壳碎片显微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结论 改进后金嗓开音丸显微鉴别能够更好的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定强;樊宝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36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口服孟鲁司特,每次 10 mg,每晚顿服,共用 4 周.随机选择 34例作为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咳、痰、喘的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并随访 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口服孟鲁司特组,咳、痰、喘的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且可减少复发次数.结论 口服孟鲁司特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赵本玉;方明;陈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为提高对心脏起搏器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认识及处理水平.方法 回顾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99例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分析其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和结果.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1.11%,其中囊袋血肿5例(5.05%),1例转院治疗,2例经加压包扎后血肿吸收,另2例加强局部消毒和换药,血肿自行吸收;电极脱位致起搏功能障碍2例,经重新调整电极位置后好转;起搏器固定螺丝松动致起搏功能障碍2例,再次手术,拧紧固定螺丝后恢复正常.结论 起搏器术后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主要问题,加强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术后观察随访,可将并发症减少到低限度,使之发挥佳治疗效益.
作者:胡剑平;孙建琦;章锡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上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我院2000 年至2008 年胸外科手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500 例,482 例行根治术,8 例姑息性切除术.左进胸420 例,右进胸三切口80 例 ,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总切除率为98.4% .术后胸腔内吻合口漏2例,颈部吻合口漏25例,术后出血3例.结论 中上段食管癌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肿瘤部位灵活选择手术切口;手术治疗中吻合口重建是关键,术中仔细止血,术后对各种可能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和及时有效处理仍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谈志刚;谈永飞;蒋国军;王洪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已经成为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其感染的检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表型检测、基因型检测以及DNA杂交检测三种方法对检测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进行综合概括,以供参考.
作者:姚杰;徐元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儿科急性白血病(AL)患儿并发医院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资料,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AL合并医院血流感染的52位患儿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原菌种类及药敏情况.结果 临床特点:大多无明确感染病灶;少部分感染部位明确,其中常见的为皮肤、口腔、肛周及会阴肿痛病灶;病原菌种类:分离出致病菌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G-)31例(59.62%),革兰阳性菌(G+)12例(23.09%),真菌9例(17.31%);排在前6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ECO)、葡萄球菌、真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未分离到;药敏情况:大肠埃希菌菌和克雷伯菌属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率为72.73%和5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是67%和6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G+菌对万古霉素、夫西地酸、利奈唑胺、利福平敏感,G-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结论 我院儿科AL患儿血流感染以G-菌为主,耐药性明显升高,真菌感染比例升高;大多病情凶险,应根据细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降低感染死亡率;经验性抗菌治疗可选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夫西地酸、利奈唑胺、利福平.
作者:刘洪军;李春;沈玮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24例)采用常规降糖药治疗,强化组(24例)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 强化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减轻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有效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刘亚松;章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BH3-only蛋白Bim的移位在紫杉醇诱导的胃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仪Annexin Ⅴ/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线粒体分离和Western blot检测在紫杉醇诱导后BIM的移位情况.结果 紫杉醇诱导胃腺癌细胞凋亡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SGC-7901胃腺癌细胞比BGC-823细胞对紫杉醇更具敏感性.紫杉醇能诱导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及BGC-823中Bim移位于线粒体膜,导致其活化形式增加.结论 无论对紫杉醇敏感细胞系还是相对不敏感细胞系,Bim的移位都与其诱导的胃腺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叶艳;沈茜;吴亚欧;张林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成人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的经验.方法 从2001 年12月至2009年4月,对108 例14至52周岁成人法洛四联症患者实施根治术.全组室间隔缺损均以Dacron补片修补.右室流出道狭窄均以Dacron与心包复合补片行扩大成形术.结果 术后住院期间死亡6例(5.6 %).发生低心排综合征14例(13%)、胸内出血需再次开胸止血7例(6.5%)、肺部感染11例(10.2 %).结论 成人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有其自身特点,通过加强心肌保护,改进手术技术,可以获得满意手术效果.
作者:孔祥;林敏;葛建军;葛圣林;周汝元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和保守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7例异位妊娠患者治疗前进行阴道超声确诊,然后临床应用氨甲喋呤75 mg单次肌注一次同时加服米非司酮100 mg每天一次,共3 d.分别在用药后3 d、1、2、4、8周进行超声监测了解异位妊娠附件区包块的图像变化情况,判断保守治疗的效果.结果 阴道超声能早期确诊异位妊娠,在动态监测中异位妊娠包块明显增大的13例均保守治疗失败、包块逐渐变小并消失者均保守治疗成功.结论 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及保守治疗的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珉;颜玉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进展性脑梗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巴曲酶治疗组,均给予疏血通针剂6 ml+生理盐水250 ml静滴,每日一次治疗,巴曲酶组另外给予巴曲酶治疗,10、5、5BU隔日应用.治疗前、治疗后7、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于治疗前、治疗后5 d检测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巴曲酶治疗组14 d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82%、2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友发;孙平;杨言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价值.方法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0万U,3次/d,连用10 d,观察两组的治疗第 1,4,8,12 d的GCS记分及6个月后GOS评分.记录两组的血生化指标及生命体征变化.两组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GCS记分明显升高(P<0. 05),6个月后GOS评分的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死率亦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有效地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死亡风险,安全可靠.
作者:温兴韬;江正志;温兴禹;ZUO YAN-qing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快速测定头孢氨苄及其制剂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本文采用比色法,在295 nm波长处比色.通过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出相应的含量.结果 此方法在2.5~25 mg·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曲线方程:Y=17.68×10-3X-7.93×10-3r=0.9997.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捷、专属性好,重现性好,可与当前快检车检测配套运用.
作者:王和协;李传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退行性骨软骨疾病,易发于中老年人,尤为女性多见,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OA患者越来越多.当前临床治疗OA的方法很多,但是大部分只能短期缓解症状,不能阻止或延缓疾病的进展.自2006~2008年,作者采用关节镜手术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8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裴济民;贺占坤;何惠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Her-2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长臂上,编码185 KD跨膜蛋白,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属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Her-2基因扩增及蛋白的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及治疗有密切联系.所以 Her-2基因及蛋白的测定极为重要,但目前常用的IHC和FISH的检测学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尽快确定测定方法的统一标准.赫赛汀是针对Her-2/neu的单抗,应用于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治疗有十余年的发展,但对赫赛汀耐药机制仍不十分明了,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谢黎黎;李俊;顾康生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