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目的 初步探讨化痰降气胶囊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方法 化痰降气胶囊按小鼠剂量3.8 g生药·kg-1,7.5 g生药·kg-1,15 g生药·kg-1,大鼠和豚鼠剂量2.9 g生药·kg-1,5.8 g生药·kg-1,11.6 g生药·kg-1 ig给药,观察化痰降气胶囊的化痰、止咳、平喘作用.结果 化痰降气胶囊能明显促进小鼠酚红分泌量,增加大鼠痰液排出量,显著减少浓氨水致小鼠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显著减少枸橼酸喷雾致豚鼠咳嗽次数,延长氯化乙酰胆碱和组胺混合液喷雾引喘豚鼠潜伏期.结论 化痰降气胶囊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作者:夏伦祝;徐先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止咳化痰类中成药品种繁多,作用类似,临床医生特别是西医常根据药品名称选用.实际上,只有掌握了各种药品的配伍特点和功效区别,辨证施治才能提高此类成药的疗效.现就工作中常用的止咳化痰类中成药做一分析.
作者:井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系指腹部手术后早期(一般指术后2周),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1],它是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2],在治疗和护理上有其特殊性,2001年3月~2005年1月我院共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1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利巴韦林气雾剂合用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儿科门急诊88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加用西瓜霜喷雾,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喷雾加用康复新液涂抹.观察用药三天后两组的退热、疼痛消失、疱疹溃疡的愈合.结果 用药三天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观察上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利巴韦林气雾剂合用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显著,且依从性好.
作者:胡淑英;胡林海;俞亚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胸部X线透视检查在儿童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池州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9例经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支气管异物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支气管异物胸部X线透视可表现为纵隔摆动、肺气肿、肺不张或肺部感染等.结论 胸部X线透视检查结合病史是诊断支气管异物的有效方法 ,尤其观察纵隔活动情况对诊断支气管异物更有价值.
作者:刘志军;沙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儿科对新生儿、婴幼儿患者常需股静脉抽取血标本,为诊断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一般股静脉的采血方法为:用一次性注射器在股静脉穿刺点垂直穿刺股静脉采血,此方法不易固定,容易导致失败,并常反复穿刺损伤静脉,引起血肿,而且导致标本质量下降.本院小儿外科2005年6月至12月采用一次性注射器连接头皮针穿刺采血的方法,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将方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胡静;方佶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为规范我省医疗机构制剂的配制和使用,保证制剂质量,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根据<药品管理法>[1]、<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和<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3]的有关规定,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对全省已取得批准文号的医疗机构制剂品种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重新核发批准文号.现就这次清理整顿的情况及几点启示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许伏新;蔡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4年收治的8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常见临床表现有上腹隐痛不适、黄疸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各种检查方法 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纤维十二指肠镜84.6%(11/13)、上消化道气钡造影80%(16/20)、CT35.1%(13/37)、MRCP46.7%(14/30).行手术治疗7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3例,局部根治性十二指肠肠段切除3例,十二指肠球部及胃窦部切除术1例,肿瘤局部切除1例,胆肠内引流或/和胃空肠吻合5例,胆总管外引流2例,6例放弃手术自动出院.56例病人得到随访,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8.7%、34.1%和26.8%.行节段性肠切除术2例1年内复发死亡,1例存活2年5个月.局部切除1例术后复发转移1年6个月死亡.内引流、外引流患者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纤维十二指肠镜和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是主要的检查方法 .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汤铜;汪泳;黄帆;袁家海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气流限制不完全可逆为特征.如患者出现症状的加重和(或)需要增加药物的治疗,称为COPD(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频繁发生AE对患者的自然病程将产生不利影响,如肺功能损害、气道炎症加重和气道定植菌的增加.严重AECOPD的住院病死率高达11%[1],入住ICU者病死率11%~24%[2].而且,约半数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将至少再入院1次[2].既往AECOPD单用气促和痰的变化来定义和对病情分级过于简单化,目前多以症状的增加和治疗需要的增加作为评分依据.但是,两者均没有涉及症状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以及实验检查的客观指标,也没有考虑到患者的基础肺功能的情况.我科根据多年治疗AECOPD经验,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临床评分并分级,与患者预后情况有很好的相关性,该评分具有操作简单,临床实用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改良PPH的手术技巧和价值.方法 采用国产重复使用吻合器为30例重度痔患者作痔上黏膜切闭术,分析手术效果,总结手术经验.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5 min,术中吻合口出血,需缝合止血19例,第1例出现术后大出血,输血400 ml,两次手术缝合止血,术中切闭不全2例,主要为缝合过多所致,术后尿潴留1例,疼痛0例,平均住院时间3.5 d,痔块回缩时间0~15 d,平均4.7 d,全组病人无1例肛门狭窄、大便失禁,随访1月~2年,无复发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重复使用吻合器,在操作得当下,具有手术简便,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且价格便宜,适合国内推广.
作者:王旗;国维克;刘卫怀;唐斌;沈世红;凌烈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第五生命体征,被日益受到重视.解除术后疼痛,增进病人舒适感,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46例视网膜脱离术后病人进行疼痛程度计量,了解影响视网膜脱离病人术后疼痛的因素,增加舒适度提供依据.
作者:仇和悦;范兰霞;刘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胃肠动力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本院门诊2000年~2005年间使用的胃肠动力药的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曲美布汀和莫沙必利的DDDs是胃动力药的前两位,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传统的甲氧氯普胺和西沙必利的DDDs则明显下降.结论 应重视胃肠动力药的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晓卫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参麦注射液是由红参、麦冬提取精制而成,具有益气固脱、滋阴生津、养心、复脉的作用,或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逐步深入,参麦注射液的临床用途不断地拓宽,现综述如下.
作者:徐世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治疗组51例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首次血肿清除率29.4%~84.7%,平均40.4%,经过1~8次冲洗、液化、引流,术后一周复查CT:血肿清除率90%左右.术后一月内死亡7例,死亡率13.8%,治疗组死亡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操作简便,损伤小,安全性好,适宜推广和应用.手术时机宜选择发病6 h后尽早进行.在应用过程中,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利弊,尽可能定位准确,防治颅内再出血及颅内感染.
作者:孙永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药补肾解毒化瘀法结合西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随机分组,治疗组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MP方案、VAD方案、砷剂交替并结合反应停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解毒化瘀法为主辨证加减.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6.0%,其中部分缓解40%,进步46%,病人均未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对照组有效率为73.3%,其中部分缓解33.3%,进步40%.结论 中药补肾解毒化瘀法结合化疗、砷剂、反应停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减轻症状.
作者:倪海雯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菌谱和耐药情况,制定出相关的用药原则.方法 主要对2002年1月1日~2004年6月30日本院收治的147例感染性腹泻病患儿粪便中分离出病原菌的8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粪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检出细菌78例(革兰阴性杆菌74株,革兰阳性球菌4株)、真菌4例,占55.8%,分属于9属12种共82株菌.药敏结果 显示:一线抗菌素耐药率高;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氨曲南、第三代头孢菌素、复方青霉素等耐药率低;革兰阳性球菌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复方黄胺甲恶唑等耐药率低,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宝嘧啶、两性霉素均敏感.检出轮状病毒感染65例,占44.2%.结论 小儿感染性腹泻检出细菌谱广,以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为主,耐药谱广,临床医生可选药谱窄.
作者:黎群;高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粮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物质条件,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粮食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关系着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与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经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质监、卫生、农业、粮食等部门联合对全县粮食行业和规模化生产基地的调研,现结合工作实际,探讨全县粮食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总结经验,明确重点,找准差距,推进工作.
作者:刘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根据安徽省人事厅<关于药学专业技术资格试行全省统一考试的通知>(皖人发[2005]60号)文件要求,我局组织了2005年度全省药学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为了解试卷质量,准确评估考生学习能力,为职称改革及题库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按照有关教育统计的理论,应用正态性检验方法对全省药学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
作者:宣信长;吴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剖宫产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常见,疼痛刺激不但影响产妇的休息和情绪,而且严重影响了术后活动及按需哺乳,不利于产妇术后身体的恢复及乳汁的分泌,甚至产生术后并发症.近一年来对200例剖宫产术后病人切口疼痛及止痛药的应用,做了细致观察,主要用双氯酚酸钠栓100 mg纳肛,观察产妇用药后的表现,发现其止痛对促进母婴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庆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致过敏反应的规律及特点.方法 对2000~2005年国内公开报道的51例左氧氟沙星所致过敏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左氧氟沙星致过敏反应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以过敏性休克为主,同时迟发性过敏反应发生率也相当高.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左氧氟沙星的过敏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注意防止迟发性过敏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林杰勋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