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控制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

张彬;赵军;生翠娟

关键词:控制和预防, 血液透析患者, 院内感染,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治疗, 慢性肝功能损害, 抗病毒治疗, 病毒标志物, 交叉感染, 护理措施, 医院内, 并发症, 肝炎, 方法, 保肝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和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医院内的交叉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析63例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并有急慢性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经单纯血液透析治疗,或血液透析加保肝及抗病毒治疗后,患者肝功能以及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变化情况.
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相关文献
  • 114例次动静脉内瘘手术体会

    目的:争取提高动静脉内瘘手术的一次成功率.方法:103例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男57例,女46例,年龄小29岁,大77岁,平均年龄47岁.慢性肾衰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73例,多囊肾9例,糖尿病8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高血压动脉硬化2例,梗阻性肾病1例,结缔组织病1例,其它疾病6例.

    作者:于文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方法抢救重度氟乙酰胺中毒的疗效及在这些患者治疗中的护理的重要性.方法:用血液灌流方法对15例重度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进行抢救性治疗,男8例,女7例,7岁以下儿童9例,成人6例.15例均为重度中毒,都出现呕吐、腹泻、抽搐、昏迷,其中3例出现黄胆,7例肾功能损害,血肌酐超过178μmol/L,用血液灌流1~4次,每次治疗2~3小时.

    作者:李欣;许元文;谢丹妮;陈小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对糖尿病合并肾功衰竭进行血液透析时内瘘的护理

    我科从1994年5月~2000年12月对50例糖尿病肾病行长期维持性血透的患者,对其内瘘的护理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并观察其血管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淑桥;尉迟哲慧;王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透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自1998年以来,我院血透中心对148例尿毒症患者采取了深静脉置管透析治疗.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置管所引起的感染、脱管、堵管等并发症,都与护理人员的操作方法有直接关系.近一年来,我血透中心经过多方面改进、完善,使置管后各种并发症明显减少,有效地延长了导管使用时间.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峰;谢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腹水的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合并腹水,常见于透析不充分、肝硬化、心包积液、心功能不全、多囊肾、多囊肝、腹腔肿瘤等,临床表现为消瘦、腹胀,腹部膨隆、脐疝等,严重时可引起走路困难,呼吸困难等.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妙嫦;冯婉娜;尹桂兰;陈桂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重型肝炎应用人工肝治疗的护理特点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应用人工肝治疗的护理特点.方法:应用宁波产HP-200型血液净化仪对3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重型肝炎就用人工肝治疗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周志虹;徐玉良;刘慧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动静脉内瘘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术的护理方法.提出维持内瘘通畅,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措施.使护士能有预见性的护理观察患者,减少内瘘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宋继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和观察

    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病因不同,病情轻重不一,表现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些共性的地方.一般典型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分为3个时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也有人划分为五期,即早期、少尿或无尿期,利尿早期,利尿后期,恢复期.

    作者:王秋萍;马艳荣;邓杰;孙黎;王晶;杨晓叶;边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动静脉内瘘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可靠血管通路,被称为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出血是动静脉内瘘常见的并发症,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假性动脉瘤.为了保持内瘘长期通畅率,延长其使用寿命,需及时正确处理假性动脉瘤.我们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47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婉娜;谢美珍;张妙嫦;陈桂芳;许元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浆置换的护理

    我科自1994年至2000年共施行41例100次的血浆置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文娟;周彩萍;付兰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透前指导

    随着医学科学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透析患者也在逐渐增加,尿毒症再不是绝症,是可以通过透析、肾移植等方法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在临床上有很多患者不愿透析,对透析不了解,存有疑虑,并错误的认为,只要透析就离死亡不远了,有一种恐惧心理,因此做好透前的指导很重要.

    作者:王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有关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时机的探讨

    目的:以血液透析(HD)治疗纠正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水钠潴留、酸碱失衡及清除代谢终产物,提高他们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将22例病例分四组.

    作者:陈烨;李海生;陈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后出现心力衰竭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后出现心力衰竭的原因及经验教训.方法:回顾临床工作中血液透析后出现心力衰竭的个案,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并提出防治方法.

    作者:伍强;吴庆禧;林贤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临时性血管通路--股静脉插管的操作及护理

    血透患者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其中进行股静脉插管术方法操作比较简便,术后并发症也较少,是临床常选用的方法之一,但该方法易并发感染,且活动受限,因此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吴晓玲;陈淑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治疗13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5年到2000年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13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裘晓惠;李幸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26例次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过程中的正确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股静脉插管术置入双腔静脉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路,宁波亚太单泵动力引血,AN-69,FH-66D血滤器,置换液按NS 3 000 ml+5%GS 1000 ml+25%硫酸镁3.2 ml+10%氯化钾10ml+10%葡萄糖酸钙10 ml,配制于3升袋中作为A液,量约4 000 ml,5%碳酸氢钠250ml,作为B液.

    作者:邱晓君;赵建平;张国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透室夏季热源反应29例次分析

    目的:探讨血透室夏季热源反应发生情况及处理措施.方法与结果:20例血透患者3个月共进行血液透析524例次,发生热源反应29例次,发生率5.53%(29/524),较同期热源反应发生率高4%,经对症处理并给予苯海拉明20 mg肌注及地塞米松5mg静推后约10分钟至半小时均缓解.

    作者:王海莉;孟娟;毕丽萍;王东玲;申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导致血透患者发热原因分析及有关因素探讨

    发热是血透中常见的并发症,导致血透患者发热原因颇多,本文对我院1990年至1999年6月近10年出现发热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之有关的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李凯;王向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对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心理问题的探讨

    随着社会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血液透析人群均呈逐年递增趋势,越来越多的慢性肾功衰竭患者的生命得到延续.由于疾病本身及透析综合症的存在,使这类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了诸如焦虑、无助、忧郁、社会隔离、丧失自信、甚至绝望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血液净化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现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作者:穆素红;王捷;李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例股静脉直接穿刺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HD)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股静脉往往作为急性血透时的血管通路,而作为长期维持性血透通路,实为少见.我透析中心1997年始对1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因自身血管条件差,屡次造瘘均告失败,而又需行血透治疗的患者,采取股静脉直接穿刺,建立血透通路,行维持性血透412例次,达3年零6个月之久.现将护理会报告如下.

    作者:裴淑桥;王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

透析与人工器官杂志

主管:天津市教委

主办: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器官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