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机性访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王囡囡;贾延萍;许晶

关键词:动机性访谈, 糖尿病, 2型, 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观察动机性访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动机性访谈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清C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血清C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清C肽和餐后2 h C肽水平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统计对照组患者每日平均胰岛素用量为(55.84±8.73)U,观察组为(32.24±5.03)U,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SCL-90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可以有效增强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血清CRP的变化。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31例患者按照使用药物剂量不同分为大剂量(40 mg)组69例和小剂量(10 mg)组62例。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CRP变化。结果大剂量组总有效率89.6%,小剂量组总有效率75.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P<0.05);两组治疗前后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82、7.10,均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64,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可显著提高疗效,并可明显降低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慧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前后性腺轴及糖代谢变化

    目的:观察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前后性腺轴的变化,并观察其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46例ICPP患儿用GnRHa治疗,疗程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容积、卵巢容积、成熟卵泡数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激发试验激素水平、骨龄( BA)、骨龄与生活年龄比值( BA/CA)、预测成年身高( PAH)的变化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体质指数( BM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子宫容积、卵巢容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成熟卵泡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157、14.314、27.085,均P<0.01);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LH、FSH峰值、E2、BA、BA/CA、PAH等指标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治疗后1年的总体比较显示,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23.907、22.485、14.584、96.503、13.364、14.661,均P<0.01)。 BA/CA在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治疗后1年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64,P<0.05)。 LH、FSH峰值、E2、BA和PAH在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1年的结果比较显示,LH和BA,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FSH、E2和PA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年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 GnRHa治疗ICPP能有效抑制中枢性性早熟,持续用药可延缓骨龄成熟,改善患儿成年身高,且对患儿的糖代谢无影响。

    作者:袁淑燕;胡玉转;郭小芳;黄卓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体外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培养人骨肉瘤MG-63细胞株,以50μL/mL、100μL/mL、200μL/mL、400μL/mL 4个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作用于该细胞,在12 h、24 h和48 h后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及数量。结果50μL/mL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作用12 h、24 h及48 h后,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2.87±2.22)%、(13.42±2.14)%、(30.8±3.67)%;100μL/mL白花蛇舌草注射液作用12 h、24 h及48 h后,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22.25±1.58)%、(43.34±2.84)%、(66.46±2.64)%,抑制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 h =12.319,t24 h =14.573,t48 h =12.319,均 P<0.05);加药组200μL/mL与400μL/mL浓度作用24 h后细胞完全死亡,镜下观察可见细胞变圆、漂浮,核质比例减少,细胞碎片较多。结论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谢克恭;唐毓金;黄煜朗;曾文容;黄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新生儿科封闭式管理病房在入院时对患儿近亲属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

    目的:探究新生儿科封闭式管理病房在入院时对患儿近亲属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新生儿科封闭式管理病房80例患儿近亲属,比较开展健康教育前后近亲属焦虑程度的变化。结果进行健康教育以后,患儿近亲属抱错小孩、对病情发展认知、对疾病预后、对医生责任心的担心、对医生技术的担心、对护士责任心的担心、对护士技术的担心、喂养、探视时间、住院费用出现问题的比率分别为30.00%、36.25%、55.00%、27.50%、36.25%、26.25%、31.25%、25.00%、61.25%、41.25%,较健康教育前有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91、49.64、22.54、7.65、7.25、51.01、38.51、34.27、19.88、39.67,均P<0.05)。结论对新生儿科封闭式管理病房患儿的近亲属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消除误解,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加对护士的信任、理解、配合以及合理的依从性,从而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倪永丽;徐燕飞;肖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外多系统、多脏器同时浸润一例

    患者,女,78岁。主因血尿1年余,腹痛、腹胀1个月入院。体检:双侧颈部、锁骨上窝、腹股沟区均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的质韧结节;盆腔触及不规则形软组织团块,压痛(+)。实验室检查:ESR值升高(28 mm/h),LDH值明显升高(423.2 u/L)。腹盆腔MR平扫示:胆囊体积未见增大,壁明显增厚,厚薄尚均匀,胃肠道结构紊乱,局部呈散在结节样改变,后腹膜可见融合成团结节影,下腹部及盆腔内以子宫、两侧附件为中心见多个大小不等结节状、团块状异常信号影,T1 WI等略低信号,T2 WI等信号,子宫正常形态、结构消失,膀胱壁不均匀明显增厚,以膀胱底、颈及左侧壁明显,左侧输尿管膀胱入口及输尿管中下段被累及,左肾盂、肾盏、输尿管中上段明显扩张,子宫及膀胱后方的肠管与病灶分界不清,盆腔血管丛及两侧腹股沟见散在结节影。增强扫描:前述结节、团块状病灶均明显强化,强化尚均匀,增厚的胆囊及膀胱壁明显强化,其中膀胱底及左侧壁内可见斑片状无强化区。穿刺病理结果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

    作者:陈国智;杨敬梅;祁真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脑性瘫痪的中医研究现状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患儿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临床普遍认为脑瘫需要综合的康复治疗,中医对脑性瘫痪的认识和治疗有其自身特色,现综述如下。

    作者:周陶成;童光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快速诊断生殖器念珠菌病3507例

    目的:使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 CHROMagar )对生殖器念珠菌病的致病菌进行快速诊断,并进行耐药性分析。方法采用直接镜检初检以及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菌种鉴定的方法对广东省汕头地区3507例生殖器念珠菌病患者进行致病菌研究,并对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鉴定阳性的2172株念珠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3507份标本直接镜检阳性率38.0%(1332/3507),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共鉴定出念珠菌2172株,检出率61.9%(2172/3507),其中白色念珠菌占82.2%(1786/2172),女性阴道分泌物中非白色念珠菌比例为26.0%(350/1347)。 2172株念珠菌均未表现出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性;对制霉菌素、唑类抗真菌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可快速诊断生殖器念珠菌病;广东省汕头地区生殖器念珠菌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引起,非白念珠菌所致的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感染的比例增加;临床念珠菌对唑类药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作者:徐晓容;李佳玟;赖爱民;庄奕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BEV )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分析其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92例BEV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应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48 h再出血率、止血时间、输血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P<0.05);观察组无效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30.41±1.82)h,短于对照组的(41.83±2.6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7,P<0.05);观察组输血量为(374.16±28.30) mL,少于对照组的(582.33±36.19)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1,P<0.05);观察组48 h再出血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8,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BEV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再出血率,缩短止血时间,减少输血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伍小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前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53例,经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孕妇术前焦虑和抑郁情况、术中生命体征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51.39±5.76)分、(48.35±5.01)分,对照组的分别为(58.70±6.14)分、(56.82±5.49)分,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值分别为3.562、3.745,均P<0.05);观察组术中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出血量等指标分别为(20.85±1.67)次/min、(78.29±6.71)次/min、(104.82±13.68) mmHg、(76.43±11.84) mmHg 和(263.79±46.72)mL,对照组的分别为(25.93±2.10)次/min、(96.47±8.55)次/min、(127.45±15.36)mm-Hg、(87.04±13.56)mmHg和(326.18±53.45)mL,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均亦有统计学意义(t=2.305、3.816、4.265、3.591、4.574,均P <0.05);术后2 d 内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发生率为62.34%,食欲恢复率为97.40%,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的分别为85.53%、90.79%、40.79%,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均亦有统计学意义(χ2=3.425、2.034、4.762,均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计划剖宫产的孕妇进行产前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孕妇焦虑、恐惧的负性心理,利于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并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韩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克林霉素致急性肾损伤1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克林霉素导致急性肾损伤( AKI)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旨在提高对克林霉素导致肾脏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克林霉素治疗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临床表现:12例患者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首发症状一过性肉眼血尿8例(66.7%),无尿和少尿6例(50.0%),浮肿5例(41.7%),高血压6例(50.0%),无1例出现皮疹及发热,所有患者病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症状(恶性、呕吐、上腹不适);无1例尿嗜酸性粒细胞升高;AKI 2期2例(16.7%),AKI 3期10例(83.3%)。肾活检病理检查:6例患者接受肾活检。光镜下发现4例(66.7%)肾小球病变轻微,2例(33.3%)有轻度系膜增生,4例(66.7%)肾间质充血及单个核细胞浸润,1例(16.7%)广泛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脱落,散在单个核细胞浸润,部分曾小灶性分布,2例(33.3%)患者出现间质纤维化(+~++),Masson染色下均未见免疫复合物沉积。病理诊断5例(83.3%)为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16.7%)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免疫荧光均阴性。治疗结果:4例接受肾脏替代治疗;7例短期口服泼尼松治疗;所有患者均使用了虫草制剂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预后:4例少尿患者出院时均摆脱肾脏替代治疗,出院半年后12例复查尿检、血肌酐均正常。结论克林霉素导致肾脏损伤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和少尿,肾脏病理以肾间质、肾小管损伤明显,部分需要肾脏替代治疗,但近期肾功能恢复良好,远期预后尚待观察。

    作者:刘涛;李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早期微量喂养防治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防治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45例,按收治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为2012年住院的患儿,对照组22例为2011年住院的患儿,观察组采用早期微量喂养,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比较两组发生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23例发生喂养不耐受5例,发生率为21.74%;对照组22例发生喂养不耐受16例,发生率为72.73%。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45,P<0.05)。两组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比较:观察组(28.22±1.97)d,对照组(34.23±3.10)d,观察组较对照组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80,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实施早期微量喂养,有利于减少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较快地达到全胃肠道喂养,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凌华;谢淑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患儿予以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疗法+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机械通气疗法+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9.31%,与对照组的75.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9, 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6 h、12 h、24 h PaCO2、PaO2、pH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 t=3.28、3.45、3.36、3.52、3.57、3.72、4.05、3.98、4.14、3.75、4.01、3.87、4.02、3.82、3.77、4.27、4.17、4.33,均P<0.05);观察组肺炎、慢性肺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2.17、4.85,均 P<0.05);观察组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351.43±71.56)h、(26.73±11.43)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2.39±124.28)h、(42.32±12.38)d(t=4.85、4.85,均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疗效肯定,肺部感染及慢性肺部疾病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解红艺;徐莉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及发生情况。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患者心力衰竭治疗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100例患者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44例,未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室性心律失常组氨基末端前脑钠尿肽(NT-proBNP)(3110.00±522.00)pg/mL,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的(2200.00±486.00)pg/mL(t=8.996,P<0.05);其LVEF (0.25±0.08),明显低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的(0.41±0.98)(t=11.625,P<0.05);左心室内径≥70 mm组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100.00%)明显高于左心室内径60~69 mm组、50~59 mm组、40~49 mm组的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60.87%)、(37.04%)、(15.38%)(χ2=5.853、12.532、27.375,均P<0.05);应用胺碘酮组β受体阻滞剂使用量(20.80±6.70)mg,明显低于未应用胺碘酮组的(44.20±12.90)mg(t=5.284,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后NT-proBNP升高,应用胺碘酮可减少抗心衰药物的剂量。

    作者:孙克陆;梁爱霞;徐敏;王景武;李彬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采用电热灸仪结合砭石治疗原发性痛经35例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采用电热灸仪结合砭石与单用电热灸仪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原发性痛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采用电热灸仪结合砭石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单纯电热灸仪治疗,于月经前5 d开始治疗,连续治疗5 d,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比较两组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42%,对照组有效率为88.5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77.14%,对照组治愈率为42.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CMSS持续时间、CMSS严重程度比较,治疗组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532、2.137、2.256,均P<0.05)。结论采用电热灸仪结合砭石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安全简便。

    作者:陶腊梅;周雪;陆瑾;甘君学;阮志忠;徐大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癌症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观察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180例癌症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总体幸福感量( GWB )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进行负性情绪和主观幸福感评分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疾病部位、化疗次数、肿瘤分期)分析,据此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护理干预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再进行SAS、SDS和GWB调查。结果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肿瘤分期的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或t=2.164、6.422、3.404、16.592、4.583、4.232,均P<0.05),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或t=3.485、4.768、4.435,均P<0.0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化疗次数的GWB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或t=3.649、3.248、14.540、3.586、4.465,均P<0.05)。干预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分别为(41.86±7.30)分、(48.30±7.26)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3.856、3.741,均P<0.05,GWB评分为(83.28±9.80)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6.721,P<0.01,对照组SAS、SDS和GWB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577、3.772,均P<0.05,GWB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5.821,P<0.05。结论癌化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和主观幸福感低的负性心理,针对性的心理支持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总体主观幸福感。

    作者:周健慈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新生儿败血症342例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以及抗菌药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342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血培养标本,了解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病原菌培养情况,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结果342例新生儿败血症感染率为5.4%,其中早产儿败血症患儿136例,感染率为10.9%,足月产败血症患儿206例,感染率为4.0%,早产儿败血症感染率高于足月产败血症(χ2=88.07,P<0.01);早产儿败血症和足月儿败血症病原菌菌株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的两种革兰阳性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耐药率分别为97.1%和87.5%,其次对红霉素耐药性分别为86.9%和75.0%;三种常见革兰阴性菌均对抗生素亚胺培南敏感,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耐药,耐药率均为100.0%,其次是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结论新生儿败血症革兰阳性菌主要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大肠杆菌为主,常见病原菌具有耐药性,临床治疗时应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加强耐药性监测。

    作者:华秀芬;吴娜;许君;许毛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肿瘤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中心静脉导管( 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PICC置管肿瘤患者96例,采用电脑抽号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即观察组,每组48例。置入PICC后,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宣教,发放自拟PICC置管患者自我维护质量评估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观察组(48例)优26例、良15例、差7例,优良率为85.4%;对照组优12例、良14例、差22例,优良率为54.2%。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4.226,P<0.05)。结论针对于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显著提高自我维护能力,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春芳;封亚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后血钾水平变化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外伤患者大量输血后血钾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64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输血组)及对照组(非输血组)各13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pH、血糖、血钾、术后高钾血症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pH[(7.1±0.6)比(7.5±1.2)]、血糖[(9.0±1.2)比(7.0±1.6)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0、13.30,均P<0.05),血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 h血pH、血糖及血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 h,观察组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为47.7%,高于对照组的22.7%(χ2=4.23,P<0.05);对高钾血症可能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钾及术后血pH为术后高钾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r=2.54、2.32,均P<0.05)。结论术前血钾及术后血pH水平与高钾血症发生密切相关,大量输血不是外伤患者出现高钾血症的危险因素,输血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血钾水平变化,防止出现高钾血症。

    作者:王博达;王芳;闫战平;牛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联合妥洛特罗贴剂治疗C、D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联合妥洛特罗贴剂治疗C、D级COPD稳定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55例C、D级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次),1次/d,并给予妥洛特罗贴剂(2 mg/贴),1次/d。对照组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次)1次/d。观察用药前后肺功能、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及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使用、6 min步行实验、急性加重次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评分、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使用、6 min步行实验、急性加重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亚组分析研究组中肺气肿表型可见持续性疗效,慢性支气管炎表型、ACOS表型治疗初期有效,半年后疗效下降。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7%、21.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05)。结论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联合妥洛特罗贴剂能改善部分C、D级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作者:周毓;吴诗华;钟浩海;陈中红;苏惠清;周仲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应用超声造影鉴别肝硬化合并肝内小病灶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在鉴别肝硬化合并肝内小病灶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合并肝内小病灶患者72例,其中病灶有82个。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49例肝硬化合并良性病灶超声造影表现为各时相增强时均与肝实质同步,33例肝硬化合并恶性病灶动脉相表现出快速均匀性增强。良性病灶组和恶性病灶组在始增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2,P>0.05);恶性病灶组的达峰时间、增强时间、始消时间方面均少于良性病灶组(t=2.836、3.771、7.062,P<0.05,P<0.01)。常规超声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46.9%、76.2%、68.3%;超声造影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1%、97.8%、97.6%;超声造影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对照组(χ2=5.36、7.22、8.04,均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更准确的鉴别出肝硬化合并肝内小病灶的性质。

    作者:刘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