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血栓通胶囊、石斛夜光丸联合氨碘肽滴眼液治疗玻璃体混浊的效果观察

何陈亮;胡振仙;李永波

关键词:眼疾病, 玻璃体, 氨碘肽滴眼液, 医学, 中国传统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石斛夜光丸联合氨碘肽滴眼液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玻璃体混浊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氨碘肽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石斛夜光丸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33%(χ2=9.09,P <0.05);观察组患者中青年玻璃体混浊患者总有效率(78.79%)明显高于老年玻璃体混浊患者(5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两年内玻璃体混浊复发率为2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33%(χ2=11.67,P <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石斛夜光丸联合氨碘肽滴眼液对玻璃体混浊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恢复患者视力,避免玻璃体混浊的再次复发,安全、有效,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围产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通过分析围产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 )的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为临床医师制定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对795例围产期孕妇生殖道分泌物进行 GBS 培养鉴定,观察临床症状及不良妊娠结局,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95例孕妇中共检出 GBS 携带者256例,带菌率为32.2%。<30岁组(28.9%)与≥30岁组(42.3%)的带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95,P <0.01)。GBS 阳性者与 GBS 阴性者的临床症状发生率(18.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14,P <0.01)。GBS 阳性组与 GBS 阴性组比较,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9.355、10.543、31.797、13.291,均 P <0.01)。结论围产期孕妇 GBS 带菌率较高,且高龄者易于感染;围产期孕妇感染 GBS 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应予以临床干预。

    作者:杨文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造口治疗师为主体的个案管理团队在肠造口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造口师为主体的个案管理团队在肠造口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出院的首次肠造口患者120例,按出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 =60)和观察组(n =60),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以造口治疗师为主体的个案管理团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1年的生活质量和焦虑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不良反应和特异性模块评分分别为(63.34±30.04)分、(63.78±27.25)分、(66.59±24.52)分、(67.32±21.87)分、(62.44±23.52)分,对照组分别为(57.15±24.88)分、(59.04±26.29)分、(59.42±25.33)分、(64.45±28.44)分、(59.72±20.25)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560、2.498、3.002、2.324、2.038,均 P <0.05);干预后,观察组 SAS 评分为(47.74±5.70)分,对照组为(50.29±5.4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54,P <0.05)。结论造口治疗师为主体的个案管理团队能够有效提高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的生命质量,减轻其焦虑,是延续护理可行途径之一。

    作者:宋海芳;金文君;谈振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宫颈癌是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第2位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健康,是导致妇女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在中美洲、南美洲、东南亚、东欧发病率在30/10万以上,而在非洲、拉丁美洲发病率高达44.2~93.9/10万。目前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临床资料等众多研究已证实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V 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HPV 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成为肿瘤病毒病因研究的热门课题, HPV 疫苗在一些国家已广泛应用,本文就其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沈太敏;刘玉萍;王林;程幼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康复运动操群组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肌痉挛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操群组管理在脑卒中肌痉挛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康复科脑卒中肌痉挛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一对一”的康复训练;观察组40例,实施康复运动操群组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功能训练依从性和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参与训练依从性、效果监测依从性、主动学习依从性评分分别为(17.2±2.2)分、(8.3±1.7)分、(7.8±1.3)分,均高于对照组(t =9.781、7.979、6.951,均 P <0.01);功能训练两周后观察组患者 FMA 和 BI 评分分别为(75.88±17.52)分、(63.32±13.72)分,均高于对照组(t =3.994、5.611,均 P <0.01);观察组患者Ashworth 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z =2.545、2.599,P <0.05)。结论康复运动操群组管理能提高患者功能训练依从性;明显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

    作者:詹小理;朱文宗;张晓晓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鼻窥镜下三种术式治疗上颌窦囊肿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鼻窥镜下三种手术方式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颌窦囊肿患者95例,分别采用上颌窦窦口开放扩大术、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以及上颌窦前壁开窗术三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年,分析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上颌窦窦口开放扩大术39例,痊愈37例,2例复发;经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27例,痊愈26例,1例复发;经上颌窦前壁开窗术29例,29例痊愈;三种手术方式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治疗上颌窦囊肿术式的选择应根据囊肿的部位、大小以及是否伴有鼻-鼻窦疾病等多种因素确定。囊肿靠近窦口周围、窦腔外侧壁或伴有鼻窦疾病的上颌窦囊肿可采用上颌窦窦口开放扩大径路进行手术;靠近窦腔内侧壁、底壁的可采用下鼻道开窗径路;靠近窦腔前壁以及囊肿巨大或复发者可选择上颌窦前壁开窗手术径路;目的是达到彻底摘除囊肿,减轻组织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联合;叶玉清;程晋甫;苏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超声造影结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判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结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判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血管病患者,均行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增强情况对斑块进行半定量分级,并检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96例患者共查出146个斑块,其中硬斑块13个(8.9%),软斑块71个(48.6%),混合斑块62个(42.5%)。根据斑块超声造影半定量分级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Ⅰ级组24例,Ⅱ级组46例,Ⅲ级组26例,三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9.942,P <0.05),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6.837、20.682、15.416,均 P <0.05)。Pear-son 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斑块超声造影增强分级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r =0.709,P =0.000)。结论超声造影可以准确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超声造影半定量分级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两者结合能够为早期准确预测斑块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肖凤美;周桂花;崔兆芹;王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乳腺癌术后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锻炼,观察组给予术后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记录两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6,P <0.05)。观察组干预后大心率时间(4.67±1.21)min,距离(256.37±30.19)m,心率恢复时间(6.83±1.43)min,主观用力感觉评分(10.33±1.68)分;对照组干预后大心率时间(3.21±0.68)min,距离(189.71±17.83)m,心率恢复时间(10.38±2.57)min,主观用力感觉评分(7.75±0.65)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7.585、13.709、8.704、10.328,均 P <0.05)。观察组发生上肢水肿3例,皮下积液2例,皮瓣坏死2例;对照组发生上肢水肿11例,皮下积液9例,皮瓣坏死8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82、4.981、3.983,均 P <0.05)。结论早期阶段性功能锻炼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提升患者耐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叶美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桂枝加芍药汤化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21例

    目的:观察桂枝加芍药汤化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年以上合并 RLS 的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每周2次血液透析联合每周1次血液滤过,同时给予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桂枝加芍药汤化裁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和8周后,应用国际不宁腿综合征评估量表(IRLS)和不宁腿综合征生活质量问卷(RLSQoL)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组 IRLS、RLSQoL 评分分别为(13.8±6.7)分、(68.6±17.8)分,对照组 IRLS、RLSQoL 评分分别为(14.9±7.3)分、(64.8±17.4)分,均较治疗前改善(t =9.117、16.170、6.308、15.204,均 P <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 IRLS、RLSQoL 评分分别为(6.8±4.5)分、(90.1±19.0)分,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717、3.165,均 P <0.05)。结论桂枝加芍药汤化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 RLS 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猛;王梅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治疗成年人烟雾病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搭桥(STA-MCA)联合颞肌贴敷治疗成年人烟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采用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治疗烟雾病病例的术前评估、手术方法、术后随访资料。结果出现术后并发症5例,其中颅内出血3例,脑梗死2例。随访6~35个月,无再出血病例,1例出现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缓解率为93.5%。术后复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提示38例脑血流灌注较术前明现好转,占86.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造影提示41例桥血管通畅,代偿良好,占91%。结论STA-MCA 联合颞肌贴敷治疗成年人烟雾病能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并发症少。

    作者:周世聪;潘增军;李旭琴;陈东;张建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45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45例 RMPP 和74例普通 MPP 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和预后。结果与普通 MPP 组比较,RMPP 组患儿年龄偏大[(6.14±3.35)岁],发热时间[(9.49±5.28)d]、住院时间[(11.45±3.42)d]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单侧肺部受累[41(91.11%)]、肺部大片状实变影[35(77.78%)]、肺内并发症[21(46.67%)]和肺外并发症[24(51.33%)]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RP、ESR、LDH、IgM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7例(82%)RMPP 患儿需联合使用了头孢曲松钠,32例(71.7%) RMPP 需联合使用了糖皮质激素,6例 RMPP 患儿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介入治疗痊愈。仅1例 RMPP 患儿发生后遗症。结论年龄偏大儿童、持续高热、肺部大片实变影、肺内外并发症、CRP、ESR、LDH、IgM等增高是 RMPP 发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患儿,可联合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和/或激素治疗,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介入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吴跃进;张建华;冯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方法从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随机抽取方法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50例患者噻唑烷二酮类代表药物吡格列酮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 血糖(2h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炎性因子、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管细胞黏附因子等指标。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 FBG、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下降,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患者治疗前后BMI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8219,P >0.05)。患者治疗后 TG、LDL-C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 P <0.05);治疗后 TC 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 >0.05);治疗后 HDL-C 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2.1908,P >0.05)。患者治疗后 C 反应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 <0.05);治疗后脂联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 <0.05)。结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并对预防患者并发心血管病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伏星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选取晚期 NSCLC 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5例,采用支气管镜活检收集标本,提取 DNA,检测 EGFR 基因突变情况,同时所有患者均给予吉非替尼治疗。将 EGFR 基因发生突变患者定为突变组,EGFR 基因未发生突变患者定为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突变组患者13例(28.89%),CR 6例,PR 4例,客观缓解率76.92%,无进展生存期(PFS)(232.8±24.3)d;正常组患者32例(71.11%),CR 2例,PR 8例,客观缓解率31.25%,PFS(156.7±26.5)d;突变组患者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810,P <0.05),并且突变组 PFS 也显著高于对照组(t =5.665,P <0.05)。结论吉非替尼治疗EGFR 基因突变的晚期 NSCLC 合并恶性胸腔积液具有更好临床效果。

    作者:邵燕儿;周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 +19 CD +23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不同时期外周血淋巴细胞 CD1+9 CD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及电化学发光检测法分别检测2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28例健康体检儿童外周血 CD +19 CD +23的表达和血清总 IgE 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哮喘患儿血清 CD +19 CD +23、总 IgE 水平分别为(32.51±5.08)%、(995.22±576.33)IU /L,均高于对照组的(21.29±8.68)%、(100.85±36.43)IU /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846、8.334,均 P <0.01);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 CD +19 CD +23表达率分别为(29.37±4.82)%、(26.20±4.58)%、(23.69±4.54)%,总 IgE 水平分别为(745.41±452.89)IU /L、(553.23±345.26)IU /L、(405.87±267.96)IU /L,均逐渐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 +19 CD +23:F =3.367,IgE:F =26.740,均 P <0.01)。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 CD +19 CD +23和 IgE 均可反映哮喘患儿的病情,但相比于 IgE,CD +19 CD +23能更好地反映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状态和气道炎症,血清 CD +19 CD +23水平可作为诊断哮喘、判断病情状况及指导炎症治疗的可靠指标。

    作者:侯秋英;章爱莲;沈方方;滕懿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超声检查对男性乳腺发育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检查对男性乳腺发育症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男性乳腺肿块行高频超声探查,观察乳腺腺体位置,厚度,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内部血流信号,腋窝有无肿大淋巴结。结果32例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发病例约为18例,右侧发病例14例,14例为双侧发病;声像图声像图表现28例为乳头下方见乳腺腺体组织回声,呈偏低回声,边界较为清晰,内部回声较为均匀,12例表现腺体组织增厚,回声增强,呈条索状,类似女性腺体增生的声像图,6例表现为片状不规则中强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表现为33例腺体组织内无明显血流信号,10例表现为腺体组织内见1~2条条状血流信号,3例表现为较为丰富的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其无痛苦,可重复性操作诊断率较高,是检查男性乳腺发育症首选方法。

    作者:段秉慧;潘绪芳;刘建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不同等级医院门诊大金额处方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深圳市龙岗区不同等级医院门诊大金额处方用药情况,探讨门诊大金额处方的用药合理性,为规范大处方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区两家一级医院、两家二级医院和一家三级医院为研究对象。选取门诊大处方(一级医院门诊药房150元以上、二级医院门诊西药房200元以上和三级医院门诊西药房300元以上的处方定义为大处方),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一、二、三级医院的平均每处方用药品种数分别为2.96、2.61、2.61种;药品费用分别为150~200元、>200~250元、300~350元的处方所占比例大,分别占49.6%、56.6%和37.7%,中成药使用频率分别为60.08%、68.18%和41.62%,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一、二级医院处方临床诊断主要以外伤、支气管炎、阴道炎为主,药品使用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和不合理输液现象,三级医院处方临床诊断主要以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为主,个别辅助用药量较大,存在滥用嫌疑。结论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各级别医院的中成药使用频率均较高,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对药物使用的管理制度,对西医医师的中成药处方加强监管核查,对辅助性用药进行一定的限制和干预,以降低大处方比例。

    作者:邹蔼珍;吴雪峰;庞惠民;吕晓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肝细胞肝癌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73岁,以“乏力、纳差2个月”为主诉于2014年7月入北京医院。患者2014年5月出现乏力、纳差症状,进行性加重,2014年6月外院血液学检查提示严重低钠115 mmol/L,血氯79 mmol/L,给予静脉补充氯化钠后,低钠血症仍难以纠正,入院前外院查血钠为123 mmol/L,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T 36.3℃,P 80次/min,R 18次/min,Bp 120/70 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钠110 mmol/L,氯77 mmol/L,总胆红素24.5μmol/L,直接胆红素13.7μmol/L,总蛋白56 g/L,白蛋白42 g/L,肌酐46μmmol/L,尿素氮2.05 mmol/L,血渗透压257 mmol/kg,尿渗透压586 mmol/kg,24 h 尿钠35 mmol/L,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相正常,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血 ACTH、24 h 皮质醇节律、醛固酮正常,垂体 MRI、肾上腺 MRI 未发现异常,腹部 MRI 提示肝Ⅶ、Ⅷ段之间不规则结节,3 cm ×3 cm ×2 cm,胸部、盆强增强 CT 未发现占位性病变。诊断考虑等容量低渗性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可能性大,给予限水800 mL/d 持续2 d 后复查血钠为116 mmol/L;给予托伐普坦治疗,起始剂量3.75 mg 口服每天1次,并逐渐加量至7.5 mg 口服每天1次,3 d 后复查血钠为120 mmol/L,6天后血钠复查血钠为125 mmol/L,之后血钠再无明显上升。行 CT 引导下肝脏占位穿刺病理提示为肝细胞肝癌,经过佳支持治疗2周后患者一般情况明显改善,后于我院普外科行肝癌根治术后,术后病理为中分化肝细胞肝癌,肿块大小3.5 cm ×3 cm ×2 cm,Ki-67(10%+),HCC(+),Syn(-),CgA(-),无淋巴结转移;术后3周复查血钠、血氯均恢复正常范围,复查腹部 CT 未见肿瘤复发,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作者:胡雪晴;丁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车前子醇提取物对不同糖尿病模型小鼠降血糖效果的评价

    目的:探讨车前子醇提取物对不同糖尿病造模类型实验小鼠的降血糖效果。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小鼠模型,即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小鼠模型、葡萄糖性高血糖小鼠模型以及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模型进行实验。结果车前子醇提取物的高剂量组[(10.26±1.76)mmol/L]对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小鼠[(14.74±2.47)mmol/L]具有极明显的降血糖作用(t =2.558,P <0.01);中剂量组[(11.74±2.35)mmol/L]对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小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t =1.524,P <0.05);车前子醇提取物的高剂量组[(11.38±1.76)mmol/L]对葡萄糖性高血糖小鼠[(16.15±2.49)mmol/L]具有极明显的降血糖作用(t =2.710,P <0.01),中剂量组[(13.01±3.23)mmol/L]对葡萄糖性高血糖小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t =1.334,P <0.05)。结论车前子醇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降低血糖作用。

    作者:张居卫;张建顺;张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痛经患者100例,按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推拿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26例,有效率94.0%;对照组痊愈4例,有效率58.0%,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1,P <0.05)。结论推拿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汝玉江;郑晓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检测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0例健康体检成年人 hs-CRP 与血脂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hs-CRP、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分别为(25.9±5.2)mmol/L、(7.5±2.3)mmol/L、(2.8±0.21)mmol/L、(0.8±0.1)mmol/L、(3.3±0.2)mmol/L;对照组 hs-CRP、总胆固醇、血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分别为(6.3±1.2)mmol/L、(4.2±0.2)mmol/L、(1.5±0.2)mmol/L、(2.2±1.5)mmol/L、(2.5±0.5)mmol/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9、5.1、4.8、4.6、和4.5,均 P <0.05)。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总胆固醇、血三酰甘油、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s-CRP为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β=0.53、0.68、0.69、1.20、0.69;S.E =0.23、0.16、0.28、0.24、0.25,OR =5.6、4.8、6.2、7.8、9.2;95%CI =0.58~38.50、0.69~36.80、0.57~35.70、0.68~44.20、0.21~48.20,P <0.01)。结论血脂代谢异常与 hs-CRP 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脑梗死患者应该积极对血脂异常进行治疗。

    作者:吴芦英;张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与曲马朵用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胰岛素抵抗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与曲马朵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右美托咪定组(D 组,n =20),麻醉诱导前15 min 静脉微泵注射1μg/kg 右美托咪定,然后以0.5μg·kg -1·h -1维持至关腹;曲马朵组(T 组,n =20),于麻醉诱导前15 min 静脉微泵注射1.5 mg/kg 曲马朵,然后以0.5 mg·kg -1·h -1维持至关腹;对照组(C 组, n =20),微泵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至关腹。于麻醉开始前30 min(T1)、手术开始后1 h(T2)、术后1 h (T3)、术后24 h(T4)采集静脉血,测定血糖(BG)、胰岛素(IN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别观察术后1 h、4 h、8 h、12 h、24 h患者发生恶心呕吐(PONV)次数。结果与 C 组比较,D 组、T 组 T2~4时血清 INS、IL-6、TNF-α浓度、BG、HOMA-IR 均较低[D 组:t =7.71、3.37、8.78、8.73、11.45(T2),3.04、2.95、12.75、10.73、16.09(T3),11.26、2.45、11.40、5.10、14.5(T4),均 P <0.05;T 组:t =3.02、2.59、2.93、7.76、6.32(T2),8.78、2.27、4.14、8.83、7.68(T3),6.10、2.05、3.71、2.35、7.12(T4),均 P <0.05],ISI 升高[D 组:t =2.82(T2),2.92(T3),2.51(T4),均 P <0.05;T 组:t =2.03(T2),2.12(T3),2.09(T4),均 P <0.05]。与 T 组比较,D 组 T2~4时 TNF-α浓度、HOMA-IR 降低[t =6.68、4.58(T2),9.01、6.66(T3),7.54、5.5(T4),均 P <0.05]、ISI 升高[t =2.05(T2),2.23(T3),2.02(T4),均 P <0.05]。PONV 总发生次数 T 组(11次)显著多于 D 组(4次)和 C 组(5次)(χ2=26.13、18.75,均 P <0.05),D 组和 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曲马朵均能有效减轻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右美托咪定和曲马朵能降低IL-6、TNF-α水平有关,而右美托咪定作用优于曲马朵,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作者:李坤旺;樊理华;陈苗妙;章玲宾;韩新;徐巧敏;游敏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