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凯;王颖斌;詹敏
目的 探讨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女性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成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等方法收集暴露因素,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有肥胖(BMI≥24 kg/m2)、食用油炸食品、食用烟熏和腊味食品、食用腌晒和盐渍食品、应酬频率、近五年体重变化、既往病毒性肝炎史、高血压史及高血脂病史;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终进入模型的变量有肥胖(BMI≥24 kg/m2)、不清楚既往病毒性肝炎史、不吃油炸食品、高血压史和高血脂病史,其中肥胖BMI≥24 kg/m2 (OR=4.084,95%CI=1.927~8.658)、不清楚既往病毒性肝炎史(OR=8.618,95%CI=1.915~38.773)、高血压史(OR=3.782,95%CI=1.097~12.673)和高血脂病史(OR=5.369,95%CI=2.521~11.435)是危险因素,不吃油炸食品(OR=0.052,95%CI=0.016~0.173)是保护因素.结论 通过合理膳食、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治疗高血压病及脂质代谢紊乱等措施,有助于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
作者:马纪林;赵学军;李玉丽;钱燕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主动发现潜在病人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的方法.方法 对松江区2009-2010年新登记的菌阳肺结核病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问卷调查分析,对调查结果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肺结核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560名菌阳肺结病核患者共确定1 944名密切接触者,其中20例密切接触者发病,占1.03%.发病的密切接触者以青壮年较多;接触地点70.00%为家里;与患者每次接触时间大于2小时的发病危险是接触时间小于2小时者的8.65倍.与患者发病时间间隔一年内发病的为10人.结论 每次接触时间大于2小时是密切接触者患病的危险性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结核病人家属筛查频率,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结核病患者.
作者:路丽苹;洪建军;金晓萍;沈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继肿瘤、心血管疾病后的常见慢性疾病.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DM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DM发病率为2.0%~3.6%.健康教育是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被公认为是影响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1-3].本研究于2010年9月-2011年9月对收治的2型DM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并与仅采用一般性健康教育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施申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03-2005年云南省陇川县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当地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全国第3次死因调查方案和艾滋病死因回顾性分析调查方案,对云南省陇川县2003-2005年的死亡人口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003-2005年陇川县共死亡3 232人,其中艾滋病相关死亡223例,占总死因构成的6.90%.艾滋病相关死亡病例的平均死亡年龄为33.61岁,明显早于非艾滋病相关死亡病例的平均死亡年龄54.39岁.艾滋病相关死亡对20~39岁年龄组人群影响大.结论 艾滋病在云南省陇川县死因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对当地青壮年死亡率影响较大,应继续加强当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作者:濮永成;周琳;韩文香;段启祥;何志群;瞿昌生;屈再东;段松;何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评估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实际发病情况及报告质量,以便制定有效管理措施,进一步提升疫情网络直报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我们于2011年11月份对全区7个市的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抽查,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范围与抽样原则本次共调查全区7个市所有乡镇级以上的医疗机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市级医疗机构15家、县级医疗机构18家和乡镇级医疗机构19家.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2011年1-10月份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资料.
作者:吴秀玲;付志智;邓革红;周健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武威市原发性脑肿瘤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方法 通过建立恶性肿瘤登记报告获取原发性脑肿瘤发病资料,并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武威市2001-2010年原发性脑肿瘤平均粗发病率为2.76/10万,男女性粗发病率性比值为1.29,男性粗发病率波动于1.94/10万~4.49/10万之间,女性粗发病率波动于1.02/10万~3.76/10万之间.经趋势性检验,男性x2=8.03,P<0.01,有显著性差异;女性x2=2.90,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男性原发性脑肿瘤发病呈增长趋势,女性则相对稳定,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作者:杨雅馨;罗好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职业病防治工作作为保障广大劳动者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日益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就是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运用行政管理手段,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近几年来,各地不断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力度,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病防治宣传、监督和监测工作,提高了企业作为职业病防治第一责任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职业病防治水平逐步提高,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劳动者权益保障得到加强.
作者:韩增毅;张秀娥;王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回顾分析我国乡镇卫生院资源与利用10年来相关情况,以期对新医改工作提供有益借鉴.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结果 在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情况下,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与利用容易受外部政策环境的影响,存在着医疗服务提供积极性下降和数量不足等问题.结论 落实投入,健全机制,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在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方面的作用有助于新医改目标的实现.
作者:邓峰;高建民;吕菊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我市居民吸烟现状,分析吸烟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为以后制定烟草控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1 563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使用SPSS 11.0软件进行卡方分析.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信息、慢性病患病情况、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结果 扬州市35岁以上成年人吸烟率为29.78%,其中成年男性吸烟率为58.36%,成年女性吸烟率为5.47%,不吸烟人群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低于吸烟人群,尤其是女性更为明显.结论 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控烟工作,扬州市控烟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者:解晔;许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超声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肿瘤抑制基因(P53)、原癌基因(CerbB-2)和肿瘤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观察246例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超声图像与石蜡切片,分析超声征象与ER、PR、P53、CerbB-2和Ki67的关系.结果 (1)肿瘤的大小和Ki67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ER、PR、P53和CerbB-2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2)有毛刺征的肿块比边缘光整的肿块有更高的ER、PR和P53阳性表达(P<0.05).(3)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中CerbB-2、Ki67阳性表达率高(P<0.05),PR阳性表达率低(P<0.01).(4)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越丰富,Ki67、P53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结论 乳腺癌超声表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分子生物学指标表达水平.
作者:张静;范琦;李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人工流产术已成为当今社会终止妊娠的一种重要补救措施.通过对2012年度在从化市街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人工流产术的人员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2012年度街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人工流产术人员较往年增多,人流群体呈现低龄化、低学历和避孕措施实施率偏低的现象,同时未婚女性的比例也不断增多.建议通过提升自身素质、深入村镇社区宣传避孕知识、深入校园开展青春期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有效宣传,从而遏制意外怀孕几率,减少人流术人员增加,保护女性健康.
作者:朱晓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式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输尿管镜碎石术开放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等.在基层医院,ESWL因碎石成功率高、创伤小而应用较多.但在临床工作中,常会接诊一些ESWL失败的病例.2006年10月-2011年9月我们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ESWL失败的输尿管结石患者4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峥凯;王颖斌;詹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消化性溃疡在幼儿中并不多见,但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检查技术的发展及在医院中的推广应用,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消化性溃疡与胃酸过剩和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关,近年来显示根除H.p能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现在多主张采用质子泵抑制剂、H.p根除剂和胃黏膜保护剂联合治疗.笔者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枸橼酸铋钾胶囊四联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60例,疗效满意,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潘厚远;程意红;吴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家庭医生制是新医改形势下深化社区卫生服务、转变服务模式的重要方式.然而,作为新生事物的家庭医生制如何满足百姓需求,如何适应我国国情,仍在探索和实践之中.在结合辖区家庭医生的具体实践基础上,针对现今家庭医生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制度提供依据.
作者:倪建华;张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乡村医生(以下简称村医)基本公共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加强村级医疗卫生人员继续教育以及更好地开展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课堂集中填写问卷的方式对某县1 046名村医的营养与健康知识、疾病防治知识等基本公共卫生知识进行调查.结果 基本情况调查表明,村医中男性占65.3%,40~60岁年龄组人数占42.3%;其中,70.1%的村医具有中专文化.基本公共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发现,营养与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67.3%,其中钙含量较丰富的食物和合理膳食营养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5.1%和94.5%,肥胖的体质指数范围、体质指数计算公式和成人每天水的少摄入量知晓率较低,分别为12.4%、33.4%和37.5%;疾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61.3%,其中如何控制传染病传播途径和乙肝的预防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7.6%和96.0%,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理想值和传染病报告时限知晓率较低,分别为21.1%和23.2%.结论 该县村医基本公共卫生知识知晓率较低,各项内容知晓情况不均衡,基本公共卫生知识水平亟待提高.建议加强村医基本公共卫生知识的专项培训,以提高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作者:吕宝波;马爱国;王发军;陈英;方召阳;汪求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公平合理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分配机制是促进社区卫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某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分配机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近年来按工作数量、质量进行绩效考核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完善区级公共卫生服务分配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王留明;俞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全面、系统地提高工作效能的方法,它较卫生监督执法考核、评议等其他形式的考核方法更具体、更科学,对促进卫生监督工作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广州市卫生监督所绩效管理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绩效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卫生监督机构绩效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作者:刘东海;周焕汉;马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组成单位,人员彼此接触密切,易感者密度高,传播机制容易实现,所以学校极易成为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滋生地,若不加以预防和控制,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流行.疫苗的免疫接种是控制传染病经济、有效的手段,在学校内开展群体性集中式接种,可短期内迅速提高人群抗体水平,保护易感人群,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同时还能提高疫苗使用率,减少损耗.近年来,福建省屏南县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和部署,进行学校内集中式免疫接种,取得显著成效,现将主要实施方法和体会探讨如下:
作者:胡云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乡村医生(以下简称村医)的基本情况、健康服务工作量和自身满意度.方法 采用课堂集中问卷填写的方式对某县1 046名村医进行调查.结果 基本情况调查表明,村医中男性占65.3%,40~60岁年龄组人数占42.3%,46.9%的村医从医年限在20~50年,70.1%的村医具有中专文化,69.8%的村医毕业于卫校.健康服务工作量调查显示,村医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者达86.3%,85.1%的村医平均每天的休息时间小于8小时,40.4%的村医平均每天诊治病人可达到10~20名,平均处理每个病人的时间在5~10分钟者占47.9%.自身满意度调查分析发现,96.1%的村医认为工作有意义,79.1%的村医喜欢村医工作,64.0%的村医没有调换职业的打算.面对一天的工作有65.1%的村医感觉到累,93.1%的村医能认真对待病人,90.1%的村医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面对不合作的病人,47.8%的村医感觉没有耐心且有51.2%的村医对病人曾产生埋怨.然而,有76.5%的村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环境感到满意,90.0%的村医与同事协作愉快,87.2%的村医认为医患关系和谐.但是,不满意自己的收入者占86.8%,90.7%的村医担心以后养老没有保障.结论 该县男女村医比例合适,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大多数村医满意目前的工作、环境及同事关系和医患关系,都能尽职尽责,积极做好基础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但村医工作量大,休息时间少,稳定工资收入较低,养老没有保障是突出问题.建议加强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和能力建设,改善村医生活和工作条件,建立健全村医的收入和保障体系,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
作者:方召阳;马爱国;吕宝波;汪求真;王先化;王发军;陈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乳腺肿块是乳腺癌的常见症状,而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乳腺癌的低发地区,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人口的简单化,近年来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并超过欧美国家成为上升幅度快的国家之一.如何及早做出诊断和进行治疗已成为临床医生所关注的问题.为探讨空心针穿刺活检和针吸细胞学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检出的乳腺疾病患者700例,对其中临床可触及乳腺肿块的300例患者行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和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CNB),对诊断结果与手术切除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平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