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鹏;孟庆跃
心律失常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闷、气短和眩晕等症状[1],严重者甚至可引发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及死亡.引发心律失常有很多原因,如药物中毒、各种器质性心脏病、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失调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2].目前,在临床上有效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多种,尽管有一定的效果,然而这些药物大多具有严重的不良反应[3].本文运用小剂量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32例,取得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曹杰;张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方式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输尿管镜碎石术开放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等.在基层医院,ESWL因碎石成功率高、创伤小而应用较多.但在临床工作中,常会接诊一些ESWL失败的病例.2006年10月-2011年9月我们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ESWL失败的输尿管结石患者4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峥凯;王颖斌;詹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超声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肿瘤抑制基因(P53)、原癌基因(CerbB-2)和肿瘤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观察246例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超声图像与石蜡切片,分析超声征象与ER、PR、P53、CerbB-2和Ki67的关系.结果 (1)肿瘤的大小和Ki67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ER、PR、P53和CerbB-2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2)有毛刺征的肿块比边缘光整的肿块有更高的ER、PR和P53阳性表达(P<0.05).(3)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中CerbB-2、Ki67阳性表达率高(P<0.05),PR阳性表达率低(P<0.01).(4)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越丰富,Ki67、P53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结论 乳腺癌超声表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分子生物学指标表达水平.
作者:张静;范琦;李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凡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1年未妊娠者,称为不孕症.未避孕而从未妊娠者称为原发不孕;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1年不孕者称为继发不孕,其中因宫颈与子宫因素不孕者约占女性不孕的15%~25%[1].子宫内膜薄是指妇女在一定雌激素的作用下,排卵期(卵泡达到18mm)超声检查显示内膜厚度不能达到8 mm,导致受精卵不着床的现象,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本院采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因子宫内膜薄导致的不孕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楼青娟;黄逸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主动发现潜在病人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的方法.方法 对松江区2009-2010年新登记的菌阳肺结核病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问卷调查分析,对调查结果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肺结核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560名菌阳肺结病核患者共确定1 944名密切接触者,其中20例密切接触者发病,占1.03%.发病的密切接触者以青壮年较多;接触地点70.00%为家里;与患者每次接触时间大于2小时的发病危险是接触时间小于2小时者的8.65倍.与患者发病时间间隔一年内发病的为10人.结论 每次接触时间大于2小时是密切接触者患病的危险性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结核病人家属筛查频率,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结核病患者.
作者:路丽苹;洪建军;金晓萍;沈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静安区肺结核病人报告、落实与诊断状况,分析各级医院在肺结核病早发现中的效果,对综合性医院参与结核病诊断和治疗管理的可行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将2006-2011年本区各级医院报告的1 963例疑似肺结核病患者落实情况及378例本区管理的肺结核病患者诊治单位等利用Excel 2007输入患者登记资料,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在各级医院报告的病人中,总体到位率低的是市级综合医院,其中迁出和查无此人(或无此地址)是未到位的主要原因;(2)在各级医院中,每年肺结核病报告病人数多的是市级综合医院,每年所占比例均在40%以上,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次为区级综合医院;(3)市级综合医院患者查痰比例较高,近50%,而且菌阳比例与区级定点医院基本一致,达到35%; (4) 2006-2011年静安区管理的肺结核病患者有20%左右是在本区定点医院经过初诊明确诊断的.结论 (1)市级综合医院是静安区发现结核病患者的主要医院;(2)建议将具备规范治疗、规范管理结核病人的综合医院作为指定结核病诊治单位,纳入结核病控制网络.
作者:韩志英;朱小珍;顾凯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消化性溃疡在幼儿中并不多见,但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检查技术的发展及在医院中的推广应用,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消化性溃疡与胃酸过剩和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关,近年来显示根除H.p能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现在多主张采用质子泵抑制剂、H.p根除剂和胃黏膜保护剂联合治疗.笔者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枸橼酸铋钾胶囊四联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60例,疗效满意,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潘厚远;程意红;吴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浸润癌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反映了富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1].近年来,随着宫颈癌医学的发展,宫颈浸润癌的发生率逐渐降低,但由于细胞学普查的推广使CIN的检出率明显提高[2].对CIN进行及时治疗以防止其演变为宫颈浸润癌已经成为众多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3].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是一种发展很快、治疗和诊断宫颈疾病的新方法,它具有疼痛轻微、副作用小、手术时间短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2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了LEEP术在CIN方面的诊疗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雪珍;徐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人工流产术已成为当今社会终止妊娠的一种重要补救措施.通过对2012年度在从化市街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人工流产术的人员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2012年度街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人工流产术人员较往年增多,人流群体呈现低龄化、低学历和避孕措施实施率偏低的现象,同时未婚女性的比例也不断增多.建议通过提升自身素质、深入村镇社区宣传避孕知识、深入校园开展青春期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有效宣传,从而遏制意外怀孕几率,减少人流术人员增加,保护女性健康.
作者:朱晓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疫情分析研判会议,科学判断疫情发展趋势,据此确定下一步疾病防控重点并提出防控建议.方法 疫情研判会采用头脑风暴法,对疾病风险进行筛选、估计、鉴别和风险识别与评估,时常见多发疾病给予风险等级评定.结果 汇总形成《公共卫生监测分析简报》,提供多种形式的公共卫生产品.结论 初步实现“公共卫生气象预报服务”服务百姓的目的,使监测工作与预警、预报及预防功能融为一体,促进了疾病预防工作关口前移.
作者:姜璎慈;孙晨光;章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痛经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多见于年轻女性,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1].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不包括盆腔器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来潮前2~3天或者经期疼痛,下腹部坠胀不适,同时伴有烦躁、呕吐恶心、头晕、乏力、腰腿痛、腹泻和嗜睡等症状[2],严重者精神萎靡不振,疼痛难忍,需要卧床休息.妈富隆为新型口服甾体避孕药,不仅有抑制排卵的作用,同时又有较强大的抗雌激素作用,可有效降低前列腺素的合成,缓解子宫异常收缩,对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本研究采用妈富隆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6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夏娟春;施月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慢性皮肤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指疮疡类溃后长期不愈,其主要临床特征为皮肤溃疡长期不能愈合,皮肤组织缺损液化感染坏死[1].导致慢性皮肤溃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糖尿病合并症、褥疮、烫伤、脉管炎、下肢回流障碍及外伤治疗不当,其多发于老年人群,因其年龄大、免疫力差、活动不便及护理起来相对困难,因此治疗起来比较棘手,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2].康复新液为中成药,具有祛腐生肌、通利血脉、养阴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其对血管的新生、肉芽组织的生长及创面坏死组织的脱落,具有促进作用,可有效改善创面微循环,加快机体受损组织的修复[3].我院于2007年5月-2012年5月应用康复新液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舒兆其;王碧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和优生优育观念的普及,剖宫产手术逐渐开始在困难分娩时推广应用,以确保孕妇及婴儿的生命安全[1].然而,在剖宫产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产妇的寒颤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手术患者[2].寒颤的出现使产妇机体耗氧量成倍增加,容易引起低氧血症、心肌缺血、颅内压增高、乳酸菌中毒及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产妇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3].为了避免寒颤对产妇的不利影响,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要明确可能造成产妇寒颤的原因,并从源头着手,采取预防护理措施,减少寒颤发生率及发生程度[4].本研究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6月需傲剖宫产术的孕妇132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来探讨剖宫产术中孕妇发生寒颤的原因及护理要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萍;丁倩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继肿瘤、心血管疾病后的常见慢性疾病.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DM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DM发病率为2.0%~3.6%.健康教育是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被公认为是影响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1-3].本研究于2010年9月-2011年9月对收治的2型DM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并与仅采用一般性健康教育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施申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以反复发作性、短暂性以及刻板性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目前对癫痫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抗癫痫的药物如苯妥英钠,尽管其对治疗癫痫有较好效果,然而其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严重.奥卡西平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本文采用奥卡西平治疗50例癫痫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祥;张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国内外现有的糖尿病疾病负担预测方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建议.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糖尿病疾病负担预测方法和模型.结果 目前糖尿病疾病负担的预测模型主要有静态模型、动态模型和寿命表模型,未来的研究可以尝试面板数据的多因素回归模型和系统动态模拟模型.结论 现有的糖尿病疾病负担预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将来还需要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更多的探索.
作者:王海鹏;孟庆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008-2011年兰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事件发生原因,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1年发生在兰州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信息系统及相关信息监测到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91起.其中Ⅲ级123起,占64.40%;Ⅳ级2起,占1.05%;未分级66起,占34.55%.传染病183起,占95.81%;食物中毒4起,占2.09%;其他4起,占2.0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场所以各级各类学校为主,共发生160起,占83.77%,其中又以小学校为主,占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44.38%;托幼机构次之,占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37.50%.发生高峰主要以春季、秋季为主,第2季度和第4季度分别占45.55%和28.80%.发生的19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病3 887例,死亡28例.结论 兰州市2008-2011年间主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地主要是学校和幼托机构.
作者:王龄庆;陈继军;张晓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徐汇区社区老年人群及其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了解社区精神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和探索宣传教育的重点.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老年期常见精神疾病症状和预防知识调查表为工具,对徐汇区某社区5个居委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及其照料者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57份.结果 老年人群组平均知晓率为81.0%,照料者组平均知晓率为78.0%,两组平均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组对老年痴呆常见原因及老年人抑郁症的可能表现方面的知晓率高于照料者组(均P<0.05).在婚的老年人群及其照料者对保持良好心态,经常参加社会活动有助于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方面的知晓率高于未婚、丧偶和离婚人群(P<0.05),且老年人群及其照料者的文化程度高者知晓率较高(P<0.05).结论 徐汇区社区老年人群及其照料者中,精神卫生知识普及程度总体较好,已达到《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中提出的“到2010年达到50%”的目标,但在精神障碍病因或致病因素等方面的知晓率情况还是偏低,在今后的健康教育中应加强这些方面的宣教.
作者:徐妹;张国芳;周卿;倪花;赵军;苏燕莉;胡俊;李锦瑾;梁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异位妊娠属于常见妇产科急腹症,多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以外[1].随着近年来盆腔炎发病率的升高,各种助孕技术的应用,导致本病的发病率呈递升趋势,约占妇科疾病的1%,且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2],已成为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因此,探寻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妇产科医生面临的难题.本研究于2007年2月-2010年2月对收治的39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保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光;葛秀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分析墨玉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人员配备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理论建议.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对墨玉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结果 服务人口数达标率为100.00%,服务半径达标率为40.00%,设备配备5家超过60.00%,人员结构不合理,现有培训针对性不强.结论 加强标准化建设,加快网络化建设,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培训.
作者:姚芳;尚婷;姚华;欧阳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