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肥胖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陈会波;周兰英

关键词:肥胖, 妊娠高血压, 妊高征, 研究对象,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孕产妇, 资料与方法, 发病原因, 对照组, 病例, 围产儿死亡, 妇幼保健院, 住院, 指标确定, 出院诊断, 体重指数, 随机抽取, 年龄, 对照研究, 参考依据
摘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on syndrome,PIH,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迄今为止,妊高征仍为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高征的发病原因尚未阐明[1]。本研究旨在探讨肥胖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为妊高征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病例组,一组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从1998年1月~12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的妊高征病人和正常孕产妇中选择。病例组的人选标准为:初产,年龄为22~38岁,入院诊断和出院诊断均为妊高征的所有病人,共计138人;对照组的入选标准为:正常孕产妇,初产,年龄为22~38岁,按住院号随机抽取确定138人。1·2 研究方法采用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使用OR、OR值95%的可信限、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P)、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等指标确定体重指数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2]。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重度酸血症的临床及预后评估

    为了解与新生儿重度酸血症预后有关的因素,提高救治水平,我们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包括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自1996年1月~1998年1月收治的840例新生儿中经动脉血气证实为重度酸血症(PH<7.20),日龄<28天的患儿共72例(中途放弃治疗者除外)。标本均取自桡动脉和头皮动脉,使用丹麦产ABL30型血气分析仪检测。72例中男40例,女32例。日龄<24小时45例,占62.5%,1~3天8例,占11.1%;早产儿23例,占31.9%,过期产6例,占8.3%;出生体重<1 500g11例,占15.3%,1 500~2 500g18例,占25%,>4 000g2例,占2.7%。病人来自外县、市郊和市内分别为44例、20例、8例,各占61.1%、27.8%和11.1%。原发病主要有重度窒息(1分钟Apgar评分<4分)22例,占30.6%;败血症合并感染性肺炎或/和硬肿症19例,占26.4%;肺透明膜病(POS)11例,湿肺8例和破伤风3例及其他9例。合并症除酸血症外,主要包括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脑水肿、颅内出血、肺出血、肾损害和持续肺动脉高压等,见附表。

    作者:徐国;张剑珲;刘国慧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通州市1996~1999年血吸虫病监测报告

    通州市于1993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血防进入监测巩固阶段,1996年起被列为江苏省消灭血吸虫病5个监测点之一,根据《江苏省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地区监测巩固技术方案》开展监测工作,现将4年来的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 监测方法1·1 螺情监测历史有螺区的监测:每年春季在五爻乡统一组织查螺专业队,对该乡11个村用机环结合法进行轮流查螺,每年普查1/3历史有螺环境。外来钉螺监测:对位于长江开沙岛的五接乡开沙、枕头沙两个村每年春季组织查螺;每年5~10月份,在我市主要的通江大河九圩港刘桥段打捞漂浮物,观察携带钉螺情况。1·2 病情监测疫区传染源监测:每年对五爻乡的历史病人及其家属、周围人群采用综合查病法进行查病。

    作者:季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280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况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一直困扰着计划免疫工作向深度发展,是当前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掌握全县境内0~7岁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况,我站自1996年~1997年对1 280名流动儿童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范围、对象和方法1·1 范围为本县境内所辖各乡镇、国营农场。1·2 对象为所有0~7岁流动儿童,包括本地户口流出和外地户口流入后居住满1个月以上者。1·3 方法统一拟定《射阳县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个案卡》和《登记表》。流入儿童由乡级计划免疫医生逐村、逐户登门调查,询问儿童家长,查看预防接种证,做好各种记录。流出儿童由乡镇卫生院发信函联系,追踪调查儿童的生物制品接种情况,填报《登记表》,由县站计划免疫科专人汇总统计。

    作者:蒋守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基层卫生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职责

    1 以社区为单位,进行评估和社区诊断提供社区卫生服务,首要的不是主观要解决什么问题,而是社区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问题是可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得以解决?目前应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是什么?,这就需要卫生服务人员从分析社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人手,进行社区评估和诊断。社区评估,这绝不是卫生行政部门能单独完成的,它必须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准确地了解社区居民的卫生需求。社区评估还应遵循社区参与的原则,因为,他们所经历的各类社会问题是生活质量实际、真实的写照。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评估他们存在的健康问题及需求,以及确定优先项目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如果提供的卫生服务不能与社区群众关心的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就会大大降低,这样不但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而且开展的卫生服务不能吸引社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终将成为无源之水。进行社区评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②与健康服务有关问题。这包括当地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利用能力、服务的完整性、服务质量和效果、服务人员的素质等。③当地的资源情况。谁提供卫生服务和咨询、何处提供服务、提供哪些服务等。④当地的卫生政策。⑤社会与经济状况。⑥有关卫生方面的立法情况。

    作者:程鑫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救灾防病健康促进的效果评价

    1999年夏季,我县境内暴雨成灾,6月份累计降雨量达到751.3cm,超过历史高记录。位于境内西苕溪下游的梅溪镇高水位8.76m,超过警戒水位持续时间长达192个小时,致使全县26个乡镇252个行政村不同程度受灾。有8个乡镇受灾较为严重。为了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确保救灾防病工作的全面胜利,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健康促进活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1 救灾防病健康促进的过程概述县卫生局组织县级医疗单位和县卫生防疫站成立了5个救灾防病健康促进小分队,奔赴荆湾、章湾、宗址、孙家、徐村湾、荆南等受灾严重的行政村开展救灾防病健康促进及医疗咨询服务活动。使4422人次接受了面对面的健康教育,我们共编印、转发《救灾防病》卫生小报、《救灾防病专刊》以及传单等各种健康教育资料12 500份。在此同时,我们还依靠社会力量协调新闻单位共同参与救灾防病的健康促进活动。在县广播电台增设“救灾防病卫生知识系列讲座”,《安吉报》开辟“救灾防病系列报道”栏目,与县电视台合作,共同拍摄“灾后防病系列知识”和“饮用水卫生与环境消杀”专题片。在抗洪救灾期间,3家县级新闻单位刊播卫生新闻、卫生知识稿件、图片、声像资料46篇次。在整个抗洪救灾过程中,做到了灾后防病工作广播电台有声音、报纸上有文字图片、电视台有声像,使灾区群众从不同渠道获得灾后防病的各种卫生知识。当洪水退去后,我们立即制作了《灾后防病知识》宣传版面6块,先后在4个重灾区乡镇进行巡回展出,接受版面宣传教育人数达1 235人次。

    作者:沈伟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62例临床分析

    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男35例,女27例;胎龄28~34周,体重1 000~1490g并发症以呼吸暂停(58.1%)、吸入性肺炎(45.2%)、窒息(21%)及RDS(16.1%)为常见。死亡22例,死亡率为35.5%,死因以肺出血、反复呼吸暂停及颅内出血为主。除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外,还应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包括早期保暖、静脉营养及生后6小时内静注鲁米那钠降低颅内出血率,预防核黄疸及处理呼吸暂停等综合治疗,才能降低婴儿死亡率。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严重威胁着疫区人民健康。为开展疫区人群免疫接种与科学灭鼠工作,我们在传染病控制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并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疫区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疫区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结果评价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选择历年均有发病的流行性出血热疫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实验。疫区为金华县原周村乡高儒村等5个村,干预对象为5个村所有人群。1·2 调查方法培训调查员深入到疫区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本底调查和评估调查。干预前、后问卷采用相同内容,不记名以询问方式调查记录,并进行复核验收。问卷设题10道,每道均有3个答案供被调查对象选择回答。1·3 统计方法将复核后的调查问卷输入Foxbase数据库,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作者:郑海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复发性脑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研究

    脑血栓形成伴有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及复发率,复发后其预后更差,因此,搞好初次发病后的预防,减少复发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对近5年来脑血栓形成病人进行随访调查,旨在探讨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做好预防工作打下基础。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设计与对象来源本研究是一次以医院为基础,将近5年脑血栓形成病人为研究群体,进行随访调查,探讨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选条件:(1)住院时属初次脑血栓形成者。(2)调查时尚存活。(3)全部入选病历均经脑CT或MRI证实,并经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临床医师核实。1·2 调查内容与方法为统一调查,专门设计一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1)一般项目(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及文化程度)。(2)既往病史及家族史。(3)首次脑血栓形成后情况(服药情况:包括阿斯匹林及降压药物,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包括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情绪变化、大便习惯等)。(4)首次脑血栓形成后发现有相关疾病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5)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情况。为易于评定填写调查表,保证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对每一项目都规定了明确定义:(1)病后恢复情况,指首次脑血栓形成后至随访调查结束之前功能恢复情况,分三级:卧床、生活尚能自理、恢复日常工作。(2)阿斯匹林服用情况:分剂量、服法(长期、间断、未服)。(3)病后血压监测(经常测指每周不少于两次,偶尔测介于经常测与未测之间)。(4)服降压药情况:分长期服、间断服、未服。(5)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及大便习惯。(6)病后检查发现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与病前已有区分统计。

    作者:王惠敏;李云萍;葛焕芝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医院物体表面、医疗器械污染情况调查

    由于消毒灭菌不严格而引起的医院感染时有发生,为了进一步落实《消毒管理办法》,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于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对哈尔滨市20所不同级别医院的重点科室的物体表面(包括工作人员手)、医疗器械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全部样品均用棉拭子涂抹法采样,进行细菌菌落总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1·2 细菌菌落总数:检验方法按GB15982-1995进行。1·3 HBsAg: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 结果结果见表1、表2。

    作者:邱晓茹;牟亚男;刘英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早孕药物流产手术前后B超检查的意义

    自1997年6月至1998年8月,我们对532例早孕药物流产患者在术前与术后行B超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532例受检者中宫内妊娠485例,异位妊娠47例,带节育器妊娠者59例,双胎妊娠者7例,双子宫一侧妊娠5例,纵隔子宫一侧妊娠者3例,双角子宫一侧妊娠1例,胚胎停止发育2例,葡萄胎4例,子宫肌瘤合并早孕34例,卵巢肿物合并早孕11例,妊娠大于12周23例,妊娠试验阴性2例,8例妊娠试验阳性,B超动态观察3~8天后宫内才见妊娠囊,此外尚发现6例妊娠试验假阳性者。对532例受检者中药流术后出血多于月经量,出血持续10天以上,以及药流术后未见妊娠囊下来者行术后B超检查,发现妊娠囊仍在宫腔者13例,脱膜残留者126例,且有1例伸入到子宫肌层,宫腔积血者5例。

    作者:韩淑杰;赵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糖尿病的防治教育在农村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观察

    农村社区糖尿病(DM)患者,因受经济、医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缺乏DM教育,对DM认识不一,谬误趋向很多,给治疗与管理带来相当的困难。为纠正这种状况,把社区DM患者引向科学的一方,我们在糖尿病院外管理时对农村DM患者进行防治知识的学习教育,收到一定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及基本状况农村社区中DM患者365例皆符合1985年WHO诊断标准。未接受过DM教育。对DM不了解,而对DM误解、曲解、错误的概念且较多。血糖控制不满意,1/3的患者伴有急性并发症(主要是各种感染和酮症酸中毒)[1],不能向正常人一样生活,见表1。上述患者不分初诊复诊,在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同时将其随机分为教育组262例(其中Ⅰ型21例),男122例、女140例;年龄9~63岁平均51.3岁,病程0.1~7.0年,平均3.8年。对照组103例,男47例、女56例,年龄病程等状况与教育组大致匹配。

    作者:宋怀方;高秀芝;朱允文;蔡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卫生知识与行为的调查报告

    为了探索一条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普及科学卫生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我们对全县1 220名少数民族居住区的农业人口进行了一次卫生知识与行为观念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在全县范围内,少数民族人口占85%以上的乡(镇)中随机抽取2个乡镇。再从抽取出的2个乡镇随机抽出少数民族人口占85%以上的2个行政村(梓桐村、冒溪村)。年龄在7岁以上的均为调查对象。2 调查内容2·1 被调查者3年内所患疾病情况。2·2 饮水与环境卫生状况。2·3 卫生知识掌握情况。2·4 经济、文化与个人生活习惯。3 调查方法3·1 按调查方案制订统一表格,每表1人,逐户调查。所调查项目均采取当面询问,代为笔录的方式进行。为了统一标准,所有参加调查的人员均进行调查前培训。

    作者:樊红卫;龙文胜;廖江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手法旋转纠正胎头位置异常97例临床分析

    为了探讨在头位难产中手法旋转纠正异常胎头的位置的效果及临床作用,提高产科质量,减少阴道助产手术和剖宫产,在具备适应征的情况下,手术者右手食指、中指伸入阴道紧贴胎头枕部,根据胎方位施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成枕前位。本组选择对象97例,成功81例,成功率83.5%,失败16例,失败率16.5%,转位成功86.4%阴道自然分娩,13.5%阴道助产分娩。失败16例均以剖宫产结束分娩。认为胎头位置异常引起的滞产、难产适时手法旋转纠正异常胎方位是缩短产程,减少难产发生率,降低手术产的有效措施,尤其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查向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如东县1988~1998年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治

    60年代后期,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采取“两全两复”措施,即全民性休根和15岁以下疟史儿童复治,流行季节每半月一次的全民预防服药和当年疟史者复治,取得显著效果,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增多,出现疟疾疫情有所反复。80年代后期积极采取检索传染源,现疟病人管理、病灶点处理和流动人口管理为主的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1988年疟疾发病率首次降至0.1‰以下。在不同流行阶段针对不同流行态势及时调整防治政策,1998年已通过江苏省对如东县疟疾基本消灭的考核验收。现将1988~1998年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治情况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以1988~1998年全县各乡镇疟疾疫情报告卡统计分析。凡血检阳性、抗疟药物试治有效和临床症状典型的发热病人均作为疟疾病例。根据疟疾个案调查登记表进行疟疾病例分类。凡在本县住10天以上而发病者列为本县感染病例,凡在本县居住不足10天而发病均列为外源输入性病例[1]。

    作者:张爱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硬膜外阻滞用于剖腹产和其他手术麻醉期间合并症的比较

    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自1988年至1999年共对1 144例剖腹产手术实施硬膜外阻滞(以下简称EA),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剖腹产术行EA,与其他手术EA比较,发生合并症的机会明显增多,且有其独特的合并症,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年龄20~43岁,其中单胎妊娠1 130例,双胎妊娠13例,三胎妊娠1例,46例为二次剖腹产(占4.02%),合并前置胎盘21例,其中5例因失血较多呈轻度休克。合并妊高征者64例(5.6%),合并子痫和产前子痫28例(2.44%)。2 麻醉方法一般病人麻醉前肌注安定10mg,胎窘者免注。子痫可根据病情肌注冬眠I号1/3剂量,预防抽搐。穿刺部位全部选L2-3间隙,麻醉用药为1.5%利多卡因,除合并子痫、妊娠高血压者,局麻药中均加入肾上腺素(1:40万),全部采取连续硬膜外阻滞。试验剂量4~5ml,首次用量为17±2.5m1,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壁注射麦角0.2~0.4mg(486例)或缩宫素10~20单位(658例)。

    作者:何宗学;聂宝印;李敏;杨华;刘伟;孟祥文;孙兴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高危孕产妇610例临床分析

    高危妊娠是指在妊娠期有某种病理因素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儿或导致难产。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称为高危孕产妇。我院1997年1月~1998年12月共有高危孕产妇610例,将其分为农村和城市两类,观察其发病率、治疗转归及围产儿死亡情况。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7年1月~199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晚期孕产妇共2 681例,农村孕产妇1 345例,城市孕产妇1 336例,高危孕产妇610例,其中农村368例,城市242例。1·2 高危妊娠评分方法根据王淑贞主编的《妇产科理论与实践》(第二版)评分指标[1],对每一孕妇在第1次产前检查时,根据其病史及体征有无危险因素进行评分,以后随着妊娠的发展情况如有变化时再重新评分。

    作者:李蔚闹;崔艳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论城市街道防保工作“块管理”

    盐城市的防保工作有其特殊性。与农村相比,城市人口稠密,居住交织,外来人口多,人群流动性大。加之市民工作、生活的多样性,增加了防保工作的难度。特别是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制约了盐城市防保工作的深化,也为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增添了隐患。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管理方式,消除不良因素,提高城市防保工作质量,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本文就盐城市街道防保工作的“块管理”作一粗浅的探讨。1“块管理”的提出1·1 概念城市的行政区划一般分为区、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等三级组织机构。与之相配套的卫生防保机构则为区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等)、街道卫生院(所)内设防保科或独立的防保所,有的居委会还配有兼职的卫生保健员。防保工作在区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下,多由街道卫生所负责实施。所谓的防保工作“块管理”,就是根据街道卫生所防保人员的数量,以居委会为基本单位,将每个街道分成若干个“块”,由一个或几个防保人员负责块内的各种防保任务。这样区别于按专业分线管理的“条”。区防保机构负责对各个街道卫生所的业务指导和检查考核。

    作者:郑春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农村贫困地区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证明在中国云南省农村贫困地区采用参与性农村健康教育(Participatory Rural Health Education,PRHE)方法是可行的。它与传统的方法不同,强调的是当地人的参与,外来者只是协助、指导他们的活动,促使当地人分析与他们生活有关的知识和条件,采取相应行动,充分挖掘当地人的自身潜力,促进其自我发展。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政府的参与,以及农村社区的发展等问题。

    作者:李健;刘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上海市嘉定区农村合作医疗完善与发展意向调查

    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以下简称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定区从70年代初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后,一直稳步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农村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农民对医疗保健需求越来越高,社会医疗保障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使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嘉定区初保办和合作中心在各镇、街道的支持和帮助下,结合《上海市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改革与发展》课题的研究,于1999年5月进行了合作医疗意向问卷调查,试图对完善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进一步作一探索。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范围和对象按照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合作医疗现状,选择南翔等11个镇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有管理干部(分管镇长、文卫助理、卫生院院长、合作医疗专职干部及村委企业干部)和农村居民。1·2 调查方法设计调查表,以书面问卷形式征求意见。组织调查员培训。质量控制由区、镇合作医疗专职干部负责。1·3 调查内容调查主要内容是对目前合作医疗意向、满意程度,合作医疗基金、特别是大病风险基金的筹集、补偿基线、补偿比例、统筹形式,当前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并征询对合作医疗是否应当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统一管理及对有关合作医疗的其他要求。

    作者:朱华英;徐惠明;张黎明;朱文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运用“三A”模式探析贫困山区妇幼卫生现状及行动

    运用“三A”思维模式,分析云南省东川市现阶段的妇幼卫生状况,探讨贫困山区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对策和行动;从实际出发,找到解决困难和问题的优先权,通过监测与评估、再分析、再行动,周而复始,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以薄弱环节为突破口,支持农村妇幼卫生行动,推动贫困山区妇幼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作者:肖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