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东县1988~1998年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治

张爱红

关键词:如东县, 疟疾疫情, 流行态势, 疟疾发病率, 输入性病例, 流动人口管理, 预防服药, 统计分析, 临床症状, 考核验收, 抗疟药物, 经济建设, 个案调查, 感染病例, 改革开放, 复治, 防治政策, 发热病人, 措施, 病人管理
摘要:60年代后期,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采取“两全两复”措施,即全民性休根和15岁以下疟史儿童复治,流行季节每半月一次的全民预防服药和当年疟史者复治,取得显著效果,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增多,出现疟疾疫情有所反复。80年代后期积极采取检索传染源,现疟病人管理、病灶点处理和流动人口管理为主的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1988年疟疾发病率首次降至0.1‰以下。在不同流行阶段针对不同流行态势及时调整防治政策,1998年已通过江苏省对如东县疟疾基本消灭的考核验收。现将1988~1998年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治情况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以1988~1998年全县各乡镇疟疾疫情报告卡统计分析。凡血检阳性、抗疟药物试治有效和临床症状典型的发热病人均作为疟疾病例。根据疟疾个案调查登记表进行疟疾病例分类。凡在本县住10天以上而发病者列为本县感染病例,凡在本县居住不足10天而发病均列为外源输入性病例[1]。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浙江城乡均有适宜模式沈阳关注贫困脆弱人群

    浙江省日前召开的卫生局长会议确定,在全省范围内扩大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并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配套政策和工作规范。浙江省卫生厅要求,杭州、宁波、全华、湖州、嘉兴市在年内基本完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试点和扩大试点工作,其中杭州、宁波、全华市初步建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其余的市地、县也要在2000年全面启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试点工作。近年来,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展较快,到1999年底,全省11个市(地)已有53个县(市、区)的372个街道、乡镇开展了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试点,试点县(市、区)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60. 23%。杭州、宁波、嘉兴等市对规范化管理、人才培养、补偿政策等方面作出了政策性规定,初步建起了适合当地情况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金华、湖州等地的衣村社区卫生服务也颇有特点,已逐步把社区卫生服务、合作医疗、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结合起来。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平邑县乡镇卫生院产科现状调查

    平邑县1998年住院分娩8 634人,其中4 617人在乡镇卫生院分娩,占56%,因而乡镇卫生院的产科质量对母婴安全关系重大,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为此,县妇幼保健院于1998年12月对全县开展接生的18个乡镇卫生院的产科现状进行了调查。1 资料来源全县18个乡镇卫生院设有产科,其中,县第二人民医院1个,乡中心卫生院6个。医院规模及服务面积大小不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内容包括乡镇卫生院产科设备,产房条件、人员素质、接生量、医疗综合抢救能力、消毒隔离情况、围产保健与高危管理工作质量等。2 调查结果2·1 18个乡(镇)卫生院产科人员的工作负荷相差较大1998年接生数量多的乡镇卫生院为564人,少的5人,接产科人员和接生数的比例为高的1:132,低的1:5,一般在1:35~55。接生量大的主要是县第二人民医院,其次是几个条件较好,在当地声誉较高的一些乡镇卫生院。

    作者:陈祥君;管正秀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免疫学效果观察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我国常见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病死率高,后遗症重。儿童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的有效手段。为评价乙脑灭活疫苗接种后的免疫血清学效果,我们对93名儿童接种了该疫苗,并在免疫前后检测了血清中和抗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在本市炮车和北沟两乡镇随机选择无免疫史的健康儿童93名,于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分别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后检测血清乙脑中和抗体。1·2 疫苗系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灭活乙脑疫苗,批号:951140,有效期内使用。1·3 检测方法用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检测乙脑中和抗体。免疫前抗体阴性、免疫后抗体阳性(≥1:10)者或免疫后较免疫前抗体呈4倍以上增长者均判为免疫成功。2 结果2·1 乙脑疫苗的免疫成功率随机接种乙脑疫苗的93人中,抗体阳转或呈4倍以上增长者60人,总免疫成功率为64.5%。免疫前抗体阴性的73人中有51人免疫后抗体阳转,免疫成功率69.9%,免疫前抗体阳性的20人中有9人免疫后抗体呈4倍以上增长,免疫成功率为45%。说明免疫后抗体应答强弱与免疫前抗体滴度高低有一定的关系,经统计学检验(X2=17.1,P<0.01),免疫前抗体滴度越高,免疫后抗体呈4倍以上增长越少(见表1)。

    作者:朱恩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早孕药物流产手术前后B超检查的意义

    自1997年6月至1998年8月,我们对532例早孕药物流产患者在术前与术后行B超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532例受检者中宫内妊娠485例,异位妊娠47例,带节育器妊娠者59例,双胎妊娠者7例,双子宫一侧妊娠5例,纵隔子宫一侧妊娠者3例,双角子宫一侧妊娠1例,胚胎停止发育2例,葡萄胎4例,子宫肌瘤合并早孕34例,卵巢肿物合并早孕11例,妊娠大于12周23例,妊娠试验阴性2例,8例妊娠试验阳性,B超动态观察3~8天后宫内才见妊娠囊,此外尚发现6例妊娠试验假阳性者。对532例受检者中药流术后出血多于月经量,出血持续10天以上,以及药流术后未见妊娠囊下来者行术后B超检查,发现妊娠囊仍在宫腔者13例,脱膜残留者126例,且有1例伸入到子宫肌层,宫腔积血者5例。

    作者:韩淑杰;赵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医院物体表面、医疗器械污染情况调查

    由于消毒灭菌不严格而引起的医院感染时有发生,为了进一步落实《消毒管理办法》,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于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对哈尔滨市20所不同级别医院的重点科室的物体表面(包括工作人员手)、医疗器械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全部样品均用棉拭子涂抹法采样,进行细菌菌落总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1·2 细菌菌落总数:检验方法按GB15982-1995进行。1·3 HBsAg: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 结果结果见表1、表2。

    作者:邱晓茹;牟亚男;刘英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以老年护理为突破口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1 临汾社区开展老年护理服务的现实意义临汾街道为中型的老年型社区,据调查资料显示该社区度量人口老龄化的4种主要指标,即本社区老年人口系数为19.94%(其中高龄老年人口占老人数10.21%),0~14岁少儿系数为11.26%;老少比为31%年龄中位数为42.04岁。老龄化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社区内完全不能自理老人占老人数的1.2%,独居老人占12.3%,丧偶的孤寡老人占老年人口的23.1%,残疾老人占0.83%,这些老人是社区特殊群体,为脆弱人群。尤其是随着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加大,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变,独居和孤寡老人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该社区人口结构特点具有老化早,转型快,高龄严重,日趋形成突出的超老龄化社区。社区户均人口2.77,呈家庭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随着社区老龄化,社区内独生子女将在下个世纪初进入担负家庭重担的年龄。一对夫妇负责赡养4个父母以上老人的责任,这无疑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作者:施永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新生儿重度酸血症的临床及预后评估

    为了解与新生儿重度酸血症预后有关的因素,提高救治水平,我们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包括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自1996年1月~1998年1月收治的840例新生儿中经动脉血气证实为重度酸血症(PH<7.20),日龄<28天的患儿共72例(中途放弃治疗者除外)。标本均取自桡动脉和头皮动脉,使用丹麦产ABL30型血气分析仪检测。72例中男40例,女32例。日龄<24小时45例,占62.5%,1~3天8例,占11.1%;早产儿23例,占31.9%,过期产6例,占8.3%;出生体重<1 500g11例,占15.3%,1 500~2 500g18例,占25%,>4 000g2例,占2.7%。病人来自外县、市郊和市内分别为44例、20例、8例,各占61.1%、27.8%和11.1%。原发病主要有重度窒息(1分钟Apgar评分<4分)22例,占30.6%;败血症合并感染性肺炎或/和硬肿症19例,占26.4%;肺透明膜病(POS)11例,湿肺8例和破伤风3例及其他9例。合并症除酸血症外,主要包括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脑水肿、颅内出血、肺出血、肾损害和持续肺动脉高压等,见附表。

    作者:徐国;张剑珲;刘国慧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龄化社会的健康促进对策

    对苏州市1 213名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现况调查,提示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水平较高,但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健康状况和医疗情况不尽人意。建议从社区、家庭、个人3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制度,创造社会支持环境;进一步开发家庭的社会功能;加强老年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赵晓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手法旋转纠正胎头位置异常97例临床分析

    为了探讨在头位难产中手法旋转纠正异常胎头的位置的效果及临床作用,提高产科质量,减少阴道助产手术和剖宫产,在具备适应征的情况下,手术者右手食指、中指伸入阴道紧贴胎头枕部,根据胎方位施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成枕前位。本组选择对象97例,成功81例,成功率83.5%,失败16例,失败率16.5%,转位成功86.4%阴道自然分娩,13.5%阴道助产分娩。失败16例均以剖宫产结束分娩。认为胎头位置异常引起的滞产、难产适时手法旋转纠正异常胎方位是缩短产程,减少难产发生率,降低手术产的有效措施,尤其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查向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上海市嘉定区农村合作医疗完善与发展意向调查

    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以下简称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定区从70年代初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后,一直稳步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农村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农民对医疗保健需求越来越高,社会医疗保障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使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嘉定区初保办和合作中心在各镇、街道的支持和帮助下,结合《上海市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改革与发展》课题的研究,于1999年5月进行了合作医疗意向问卷调查,试图对完善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进一步作一探索。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范围和对象按照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合作医疗现状,选择南翔等11个镇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有管理干部(分管镇长、文卫助理、卫生院院长、合作医疗专职干部及村委企业干部)和农村居民。1·2 调查方法设计调查表,以书面问卷形式征求意见。组织调查员培训。质量控制由区、镇合作医疗专职干部负责。1·3 调查内容调查主要内容是对目前合作医疗意向、满意程度,合作医疗基金、特别是大病风险基金的筹集、补偿基线、补偿比例、统筹形式,当前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并征询对合作医疗是否应当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统一管理及对有关合作医疗的其他要求。

    作者:朱华英;徐惠明;张黎明;朱文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62例临床分析

    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男35例,女27例;胎龄28~34周,体重1 000~1490g并发症以呼吸暂停(58.1%)、吸入性肺炎(45.2%)、窒息(21%)及RDS(16.1%)为常见。死亡22例,死亡率为35.5%,死因以肺出血、反复呼吸暂停及颅内出血为主。除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外,还应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包括早期保暖、静脉营养及生后6小时内静注鲁米那钠降低颅内出血率,预防核黄疸及处理呼吸暂停等综合治疗,才能降低婴儿死亡率。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将社区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险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突出,社区卫生服务正在逐步深入到每一个社区,受到人们的欢迎。本文拟就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结合昆明市实施情况进行论述。1 将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医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从我国的卫生资源现状看,三级医院的医疗手段、治疗技术均高于二级和一级医院,城市患者的就医心理也是无论大病小病首选三级医院,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这些就诊者中有30%的患者不需要到三级医院治疗。根据这一特点昆明市将该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界定为以处理社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开展院前急救为主,并做好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和老年保健工作,重点做好登门服务、咨询服务、家庭病床和双向转诊等方面的工作。

    作者:王启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当前农村计划免疫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免疫策略的改变,计划免疫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广大农村表现尤为突出。本文拟对这些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探讨。1 当前存在的问题1·1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部分地区领导面对已取得的成绩,对计免工作的重视程度开始有所放松,产生盲目乐观、厌战等情绪,认为计免工作已达标,不需再下大力气了,强化措施也相应减少。具体表现为:①政府重视与支持程度有所下降,计免专项经费逐年减少;②协调指导次数减少或不解决实质问题;③计免针对传染病发病回升。1·2 计免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工作无保障由于地方财政紧缩,各级卫生防疫部门的经费逐年削减,特别是农村基层单位,人头经费无法保证,个别单位几乎到了自收自支的地步。这样计免工作由原来的全部无偿到有偿部分比例逐渐提高,从县防疫站工作人员到乡村医生,由于受经费限制和市场经济冲击,越来越多的人不愿从事待遇较低甚至无报酬的计免工作。同时一些地方出现预防接种多收费、乱收费现象,严重干扰了计免工作正常开展,影响了接种质量和接种率的提高,使计免工作出现明显的滑坡。由于无专项经费,即使有部分有偿服务收入,也被纳入人头经费,致使冷链设备的维修,各种表格的印制,对乡、村两级计免工作定期考评等项工作不能及时落实。为此,近期内计免接种率很难实现以乡为单位达到90%的目标。目前这种高指标,低投入的情况,不仅影响了计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甚至巩固计免第三个85%的达标成果也难以维持。

    作者:牟锁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复发性脑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研究

    脑血栓形成伴有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及复发率,复发后其预后更差,因此,搞好初次发病后的预防,减少复发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对近5年来脑血栓形成病人进行随访调查,旨在探讨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做好预防工作打下基础。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设计与对象来源本研究是一次以医院为基础,将近5年脑血栓形成病人为研究群体,进行随访调查,探讨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选条件:(1)住院时属初次脑血栓形成者。(2)调查时尚存活。(3)全部入选病历均经脑CT或MRI证实,并经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临床医师核实。1·2 调查内容与方法为统一调查,专门设计一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1)一般项目(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及文化程度)。(2)既往病史及家族史。(3)首次脑血栓形成后情况(服药情况:包括阿斯匹林及降压药物,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包括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情绪变化、大便习惯等)。(4)首次脑血栓形成后发现有相关疾病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5)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情况。为易于评定填写调查表,保证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对每一项目都规定了明确定义:(1)病后恢复情况,指首次脑血栓形成后至随访调查结束之前功能恢复情况,分三级:卧床、生活尚能自理、恢复日常工作。(2)阿斯匹林服用情况:分剂量、服法(长期、间断、未服)。(3)病后血压监测(经常测指每周不少于两次,偶尔测介于经常测与未测之间)。(4)服降压药情况:分长期服、间断服、未服。(5)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及大便习惯。(6)病后检查发现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与病前已有区分统计。

    作者:王惠敏;李云萍;葛焕芝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连城县麻风病流行动态及防治工作体会

    连城县位于闽西东北部,面积2 595.54平方公里,境内层峦叠嶂,山岭绵延,地广人稀,全县有18个乡镇,235个行政村,980个自然村,326 117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解放前,麻风病被视为不治之症,人们对麻风病人普遍存在恐惧、偏见和歧视,甚至迫害,曾发生将麻风病人活埋,驱赶病人家属的事例。解放后,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业务人员的努力下,防治工作成绩显著,1958年至1991年累计发现病人78例,1991年11月,经省、市联合考核达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1992年以来发现病人3例,共计发现病人81例。1 基本消灭前的流行动态1·1 发病率:1958年高,发病10例,发病率为6.45/10万,次为1965年,发病6例,发病率为3.38/10万,80年代仅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74/10万,与1958年相比下降88.50%。1·2 患病率:1958年现患18例,患病率为0.11‰,随着现患数增加,患病率也逐渐上升,1966年现患30例,患病率为0.16‰,1975年现患数为32例,患病率为0.14‰,此后由于发现病例减少,病例大多治愈,现患数也就逐年减少,患病率随之平稳下降,1991年患病率为0.007‰,同患病率高的1966年相比下降95.70%。

    作者:吴发强;蔡应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论城市街道防保工作“块管理”

    盐城市的防保工作有其特殊性。与农村相比,城市人口稠密,居住交织,外来人口多,人群流动性大。加之市民工作、生活的多样性,增加了防保工作的难度。特别是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制约了盐城市防保工作的深化,也为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增添了隐患。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管理方式,消除不良因素,提高城市防保工作质量,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本文就盐城市街道防保工作的“块管理”作一粗浅的探讨。1“块管理”的提出1·1 概念城市的行政区划一般分为区、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等三级组织机构。与之相配套的卫生防保机构则为区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等)、街道卫生院(所)内设防保科或独立的防保所,有的居委会还配有兼职的卫生保健员。防保工作在区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下,多由街道卫生所负责实施。所谓的防保工作“块管理”,就是根据街道卫生所防保人员的数量,以居委会为基本单位,将每个街道分成若干个“块”,由一个或几个防保人员负责块内的各种防保任务。这样区别于按专业分线管理的“条”。区防保机构负责对各个街道卫生所的业务指导和检查考核。

    作者:郑春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推进社区卫生服务

    何谓社区卫生服务?有关专家认为,理想的社区卫生服务应是以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为重点服务对象,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连续、方便、快捷的健康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是卫生发展的必然趋势。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探索了初步经验。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111问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式开展工作。

    作者:张宏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清远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报告

    为了解清远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现况,根据卫生部等五部局《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方案》和《广东省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实施细则》要求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碘盐抽样监测,居民户碘盐合格率为95.31%。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246.0mg/L;8~10岁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4.31%,校正肿大率为4.15%。健康教育现况问卷调查,知识合格率94.0%;行为合格率为83.5%,家庭主妇知识合格率为87.1%;行为合格率为91.7%,已经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

    作者:刘清源;华卫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护士的角色和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的比例也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预计到下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数将占全部人口的1/4[1]。人口老龄化必然伴随着一系列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的增高,以及随之而来的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的数量在成倍增长。另外,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已成死因顺位的前列[2]。此外,我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妇女死于流产和不安全的分娩,新生儿、婴幼儿死于感染和营养不良的比例仍很高。以上事实说明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尤其是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医学和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和健康观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面临着一次新的转折:即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全人护理模式[3]。全人护理面对的是整个人类,它的服务对象包括从出生到死亡、从疾病到健康、从医疗机构到家庭和整个社会,社区护理是这种新的护理模式的重要体现。目前社区护理在国外发展非常迅速,而国内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真正很好地开展。1998年国际护士协会的主题是“携手共促社区保健”,这进一步强调了发展社区护理的紧迫性。

    作者:张军;尤黎明;张利峰;谭瑞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卫生知识与行为的调查报告

    为了探索一条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普及科学卫生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我们对全县1 220名少数民族居住区的农业人口进行了一次卫生知识与行为观念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在全县范围内,少数民族人口占85%以上的乡(镇)中随机抽取2个乡镇。再从抽取出的2个乡镇随机抽出少数民族人口占85%以上的2个行政村(梓桐村、冒溪村)。年龄在7岁以上的均为调查对象。2 调查内容2·1 被调查者3年内所患疾病情况。2·2 饮水与环境卫生状况。2·3 卫生知识掌握情况。2·4 经济、文化与个人生活习惯。3 调查方法3·1 按调查方案制订统一表格,每表1人,逐户调查。所调查项目均采取当面询问,代为笔录的方式进行。为了统一标准,所有参加调查的人员均进行调查前培训。

    作者:樊红卫;龙文胜;廖江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