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老年性痴呆的保健与预防

范玉琴;韩素珍;马巍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 保健, 智能障碍, 脑动脉硬化症, 病人, 延长寿命, 性格改变, 细胞死亡, 情感淡漠, 计算能力, 临床表现, 精神负担, 记忆, 患者, 病理变化, 脑萎缩, 脑皮质, 弥漫性, 不连贯, 症状
摘要:所谓老年性痴呆通常是指60岁以上发生的智能衰退。人体大脑有多种复杂的功能,智能是重要的一种,其中包括记忆判断、理解、推理等。痴呆则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智能障碍,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大多数是在不知不觉中患病,常难于确定开始日期。引起老年性痴呆的真正病因至今尚未清楚,但经尸检证明主要病理变化是弥漫性脑萎缩,主要病变脑皮质萎缩,根本原因是脑细胞死亡增加。一般临床上患老年性痴呆的病人多数都伴有脑动脉硬化症,考虑本疾病与此有较大的关系。临床表现病人常有性格改变,甚至一反常态,热情变得淡漠,慷概变得吝啬,性情变得孤僻,有时表现多疑、执拗,思维单调而不连贯,常沉默寡言,分析能力减退,情感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和计算能力极差,轻者颠三倒四,重者错构虚构等,病人的这些症状足以广泛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与精神负担。因此推迟和延缓老年性痴呆是延长寿命,使老人们能过上正常生活的重要方面。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早孕药物流产手术前后B超检查的意义

    自1997年6月至1998年8月,我们对532例早孕药物流产患者在术前与术后行B超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532例受检者中宫内妊娠485例,异位妊娠47例,带节育器妊娠者59例,双胎妊娠者7例,双子宫一侧妊娠5例,纵隔子宫一侧妊娠者3例,双角子宫一侧妊娠1例,胚胎停止发育2例,葡萄胎4例,子宫肌瘤合并早孕34例,卵巢肿物合并早孕11例,妊娠大于12周23例,妊娠试验阴性2例,8例妊娠试验阳性,B超动态观察3~8天后宫内才见妊娠囊,此外尚发现6例妊娠试验假阳性者。对532例受检者中药流术后出血多于月经量,出血持续10天以上,以及药流术后未见妊娠囊下来者行术后B超检查,发现妊娠囊仍在宫腔者13例,脱膜残留者126例,且有1例伸入到子宫肌层,宫腔积血者5例。

    作者:韩淑杰;赵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贫困地区更要开展合作医疗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卫生现状调查的通知》和省卫生厅云卫办发(97)34号文件要求,经请示曲靖市卫生局和会泽县人民政府同意,联合市卫生局组成30人的农村卫生调查组,于1997年3月历时12天对我县部分乡镇农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贫致病的现状作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及采取的措施作一介绍:1 调查的目的、范围及内容1·1 目的通过对贫困地区农民因病致贫现象的实地调查与研究,探讨贫困地区农村卫生改革的思路,促成政府领导转变职能、转变观念,重视农村卫生工作。1·2 方法、范围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县范围内随机抽取经济条件好、中、差的3个乡镇9个村共1 070户农户进行调查。1·3 内容①家庭人口情况;②户主文化程度;③既往家庭成员中的患病情况;④年内医药费支付情况,因病休工情况;⑤两周内病伤情况及严重程度;⑥患者就诊、住院情况或未住院原因;⑦乡卫生院资源;⑧村卫生所资源及乡医报酬等。

    作者:张忠霖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

    昆山市辖20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总面积921平方公里,人口58万,其中城区由玉山镇和开发区组成,设有6个街道办事处,人口近15万。全市拥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95个(不包括村卫生室),病床1 600张,卫技人员2 831人,其中市属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全市平均每千人口占有病床2.7张,占有卫技人员4.1人。近年来,在昆山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的卫生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特别是针对市场经济运作下全市城乡卫生事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困难,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树立“围绕大局、紧贴需求、服务群众”的观念,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事关卫生事业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摆上战略位置,因地制宜,大胆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昆山特点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路子。医院“推倒围墙”,走出院门,服务社区,入户到人,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既促进了卫生工作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又使医院在这一改革中拓宽了办院思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社区卫生服务的广泛开展,使全市的卫生资源呈现出了合理配置和有效调整利用的好势头。

    作者:江苏省昆山市卫生局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如东县1988~1998年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治

    60年代后期,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采取“两全两复”措施,即全民性休根和15岁以下疟史儿童复治,流行季节每半月一次的全民预防服药和当年疟史者复治,取得显著效果,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增多,出现疟疾疫情有所反复。80年代后期积极采取检索传染源,现疟病人管理、病灶点处理和流动人口管理为主的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1988年疟疾发病率首次降至0.1‰以下。在不同流行阶段针对不同流行态势及时调整防治政策,1998年已通过江苏省对如东县疟疾基本消灭的考核验收。现将1988~1998年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治情况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以1988~1998年全县各乡镇疟疾疫情报告卡统计分析。凡血检阳性、抗疟药物试治有效和临床症状典型的发热病人均作为疟疾病例。根据疟疾个案调查登记表进行疟疾病例分类。凡在本县住10天以上而发病者列为本县感染病例,凡在本县居住不足10天而发病均列为外源输入性病例[1]。

    作者:张爱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我国食品质量现存主要问题之分析

    现在,中国城镇居民对食品的需求已趋于营养型且多样化、多层次,这表明消费市场的需求已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靠拢。因此,提高食品质量,是食品企业的首要任务。1 我国食品质量的现状食品工业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很快,质量水平提高很大,但同其他行业一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据近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卫生部历次市场抽查结果分析,奶粉、糕点、肉制品、果汁、蜜饯、方便面、冷饮、茶、烟、酒等的台格率始终在50%至80%的中低位徘徊。1996年全国受理投诉情况反映,食品类投诉达112 759件,比1995年增加21.6%;占投诉商品总数的21.4%,增加幅度和投诉量均居第二。粮油食品份量不足、肉禽蛋鱼新不新鲜、糕点熟食有没有过变质,仍是老百姓关心的基本问题。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食品投诉中质量问题占6%,虚假广告、欺诈骗钱各占1%,从统计数字来看,食品的质量问题是主要的问题。目前,我国食品质量,服务质量总体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生产过程中不良品损失严重:不少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高,规章制度不健全,自我约束力不强,质量管理有效手段不足,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加强。

    作者:赵克华;宋伟静;徐宏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保证婚前医学检查质量需探讨的几个问题

    为了保证婚检工作质量,江苏省吴县市妇幼保健所严格按照《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的要求,积极与计生办、民政等部门合作,把吴县市城区以及长桥等5个乡镇作为1998年婚检工作的试点单位,本文就试点情况及试点外的婚检状况作一分析,并浅谈需探讨的几个问题。1 婚检试点情况1·1 应检人数为1 379人,实参加妇幼保健所婚检人数为969人(男484人,女485人),检出140人患有各种疾病,疾病检出率为14.45%。1·2 从检出疾病的分类情况看,生殖系统疾病和传染性疾病居多,分别为13.62%和21.25%;此外,婚前同居现象较为普遍,占82%,由此造成未婚先孕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其中受检者自己不知而在婚检中发现的妊娠者就达4.48%。1·3 对检出的各类疾病,我们都予以积极的治疗,或提出了指导性的防治意见;对检出已怀孕的24人,同计生办联系,及时采取了终止妊娠手术;对检出的需暂缓结婚的123人和不宜生育的3人,也在进行治疗的同时把诊断和医学意见如实地填写在《婚前医学检查证明》上。

    作者:苗桂芝;宫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国家计委、卫生部编制两年规划 300家贫困县医院将“脱贫”

    继去年下半年国家计委和卫生部启动贫困县县医院建设规划,并安排中央补助6 000万元用于51个贫困县县医院项目建设后,两部委日前正着手编制2000~2001年的两年规划,准备再对300个左右的贫困县县医院进行改造建设。据介绍,经过历时8年的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工作,全国大部分贫困地区农村乡镇卫生院得到了改造建设,使这些地区的农民群众享受初级医疗保健的基础条件有了显著改善。但由于种种原因,全国绝大部分贫困县县医院房屋破旧、基本装备老化、管理落后,仍无力承担对基层医疗单位的技术指导、医治广大农民群众疑难病症的繁重任务,已成为制约贫困地区农民群众健康水平提高的“瓶颈”。为改变这一状况,国家计委、卫生部于去年设立了贫困县县医院建设专项资金,计划从去年起用3年时间,投入数亿元,按照“一无四配套(无危房,业务用房、主要常规设备、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配套)原则,在全国完成250~300个贫困县县医院建设。改造后的贫困县县医院要健全规章制度,建立起正常的运营机制,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保证项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效益充分,两部委要求,对贫困县县医院的建设改造,要按照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原则,严格控制新建翻建规模,注意做好各类用房之间的结构调整,主要考虑常规设备的配备。各地在选择确定项目时,必须优先考虑每张床拥有的业务用房面积不足43平方米、且危房比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8%的现有国家级和部分省级贫困县县医院。两部委将组织力量,为每一项目医院培训1名院长。(摘自《健康报》2000年3月10日第一版)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清远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报告

    为了解清远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现况,根据卫生部等五部局《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方案》和《广东省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实施细则》要求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碘盐抽样监测,居民户碘盐合格率为95.31%。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246.0mg/L;8~10岁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4.31%,校正肿大率为4.15%。健康教育现况问卷调查,知识合格率94.0%;行为合格率为83.5%,家庭主妇知识合格率为87.1%;行为合格率为91.7%,已经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

    作者:刘清源;华卫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将社区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险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突出,社区卫生服务正在逐步深入到每一个社区,受到人们的欢迎。本文拟就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结合昆明市实施情况进行论述。1 将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医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从我国的卫生资源现状看,三级医院的医疗手段、治疗技术均高于二级和一级医院,城市患者的就医心理也是无论大病小病首选三级医院,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这些就诊者中有30%的患者不需要到三级医院治疗。根据这一特点昆明市将该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界定为以处理社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开展院前急救为主,并做好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和老年保健工作,重点做好登门服务、咨询服务、家庭病床和双向转诊等方面的工作。

    作者:王启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化德县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化德县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北部。东北部与锡盟正镶白旗、镶黄旗接壤;东南部与河北省康保县毗邻;西南部与乌盟商都县相连。全县总面积2 568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162个行政村,总人口16.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8万人。人均收入刚刚超过千元,属国家贫困县。全县共有13个乡镇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4个。1991年以前,多数卫生院的医疗用房为70年代建造的,已属危房。且医疗设备简陋,卫生技术人员水平较低。自1991年以来,我们坚持“政府组织、卫生牵头、部门协调、统筹规划、提高功能、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乡镇卫生院建设工作。全县共投资149.25万元,完成了10个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资111.76万元,新建医疗用房面积2 100平方米;投资24.44万元,增添千元以上医疗设备27台(件);投资11.95万元培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8人次。工作条件大大改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功能明显提高。1 领导重视,部门配合,营造良好环境1·1 抓认识,列日程搞好乡镇卫生院建设,首先是要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1991年以来,我们卫生局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全力为政府当好参谋,采取“多请示,勤汇报”的方法,积极主动向县领导宣传乡镇卫生院建设的重要性。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对乡镇卫生院建设的认识提高了,真正认识到要想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必须要发展卫生事业,而乡镇卫生院建设又是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关键环节。为此,县政府及时成立了化德县卫生三项建设领导小组,分管县长任组长,并下设了办公室,多次组织召开有关乡镇长参加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具体任务。同时还制定了配套的规划和计划,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并将卫生院建设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作者:王凤岐;吴顺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发展健康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突破口

    近来,发展健康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正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室主任胡鞍钢博士指出:住房、汽车、教育目前被视为拉动内需的三大消费、三个驱动轮。发展健康消费,为内需安上第四个驱动轮已是当务之急。“花钱买健康”正在成为新的时尚,启动健康消费必将成为扩大内需的又一重要手段。1 发展健康消费意义重大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发展健康消费既是当务之急,也是战略之举。1·1 发展健康消费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健康产业既是目前重要的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领域,也是重要的公共消费、私人消费领域。根据卫生部门的数据,1996年全国卫生总经费支出将近2 854亿元,占GDP比重4.2%,近两年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已远远高于全国教育总支出,成为服务业中大产业之一,而且这部分支出还没有计算其他几方面的市场,包括保险市场和相关产业市场。但是,我国由于一直没有把健康消费摆上重要位置,因而与西方国家相比发展不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不大。从长远来看,我国健康消费的潜力很大。我国1990年人均卫生支出只有11美元,按汇率计算这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3.4%。获得公共卫生设施的人口覆盖率,1996年低收入国家为30%,中国只有21%多一点。因此,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引导,健康消费必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作者:周广荣;崇加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运用“三A”模式探析贫困山区妇幼卫生现状及行动

    运用“三A”思维模式,分析云南省东川市现阶段的妇幼卫生状况,探讨贫困山区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对策和行动;从实际出发,找到解决困难和问题的优先权,通过监测与评估、再分析、再行动,周而复始,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以薄弱环节为突破口,支持农村妇幼卫生行动,推动贫困山区妇幼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作者:肖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实践中探新路改革中求发展——阳泉市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发展的思路

    1 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历程回顾第一阶段,从1967年~1979年为初级阶段。这个时期在计划经济和农村单一的集体经济体制下,农村社员的政治活动、经济收入、劳动分配和生活全部由村委会统一管理。其特点是合作医疗的资金好筹集、医生的报酬好解决、防病灭病工作好组织。合作医疗主要以土、单、验方和简单易行的方法对农民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虽然档次不高,但开展普遍,人人受益。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坚实,赤脚医生是当时活跃的骨干力量。第二阶段,从1980年~1996年为分化阶段。这个时期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初级发展阶段。农村先后推行了土地承包、联产承包和家庭经营责任制度。农村经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集体经济体制转变为集体经济、家庭经营为主的多种经济形式。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变导致了合作医疗的分化,出现了免四费(注射、诊断、小处置、出诊)、合医、合药合医、包大不包小、福利风险型等不同形式的合作医疗制度。一些集体经济较好的农村,合作医疗可给农民报销医药费20%~50%或给予一定量的就医补助。这个时期的合作医疗档次较高,农民受益程度较高,但受益面不广、不平衡。

    作者:王保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医院物体表面、医疗器械污染情况调查

    由于消毒灭菌不严格而引起的医院感染时有发生,为了进一步落实《消毒管理办法》,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于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对哈尔滨市20所不同级别医院的重点科室的物体表面(包括工作人员手)、医疗器械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全部样品均用棉拭子涂抹法采样,进行细菌菌落总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1·2 细菌菌落总数:检验方法按GB15982-1995进行。1·3 HBsAg: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 结果结果见表1、表2。

    作者:邱晓茹;牟亚男;刘英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护士的角色和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的比例也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预计到下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数将占全部人口的1/4[1]。人口老龄化必然伴随着一系列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的增高,以及随之而来的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的数量在成倍增长。另外,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已成死因顺位的前列[2]。此外,我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妇女死于流产和不安全的分娩,新生儿、婴幼儿死于感染和营养不良的比例仍很高。以上事实说明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尤其是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医学和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和健康观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面临着一次新的转折:即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全人护理模式[3]。全人护理面对的是整个人类,它的服务对象包括从出生到死亡、从疾病到健康、从医疗机构到家庭和整个社会,社区护理是这种新的护理模式的重要体现。目前社区护理在国外发展非常迅速,而国内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真正很好地开展。1998年国际护士协会的主题是“携手共促社区保健”,这进一步强调了发展社区护理的紧迫性。

    作者:张军;尤黎明;张利峰;谭瑞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龄化社会的健康促进对策

    对苏州市1 213名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现况调查,提示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水平较高,但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健康状况和医疗情况不尽人意。建议从社区、家庭、个人3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制度,创造社会支持环境;进一步开发家庭的社会功能;加强老年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赵晓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通州市1996~1999年血吸虫病监测报告

    通州市于1993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血防进入监测巩固阶段,1996年起被列为江苏省消灭血吸虫病5个监测点之一,根据《江苏省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地区监测巩固技术方案》开展监测工作,现将4年来的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 监测方法1·1 螺情监测历史有螺区的监测:每年春季在五爻乡统一组织查螺专业队,对该乡11个村用机环结合法进行轮流查螺,每年普查1/3历史有螺环境。外来钉螺监测:对位于长江开沙岛的五接乡开沙、枕头沙两个村每年春季组织查螺;每年5~10月份,在我市主要的通江大河九圩港刘桥段打捞漂浮物,观察携带钉螺情况。1·2 病情监测疫区传染源监测:每年对五爻乡的历史病人及其家属、周围人群采用综合查病法进行查病。

    作者:季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基层卫生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职责

    1 以社区为单位,进行评估和社区诊断提供社区卫生服务,首要的不是主观要解决什么问题,而是社区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问题是可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得以解决?目前应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是什么?,这就需要卫生服务人员从分析社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人手,进行社区评估和诊断。社区评估,这绝不是卫生行政部门能单独完成的,它必须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准确地了解社区居民的卫生需求。社区评估还应遵循社区参与的原则,因为,他们所经历的各类社会问题是生活质量实际、真实的写照。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评估他们存在的健康问题及需求,以及确定优先项目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如果提供的卫生服务不能与社区群众关心的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就会大大降低,这样不但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而且开展的卫生服务不能吸引社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终将成为无源之水。进行社区评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②与健康服务有关问题。这包括当地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利用能力、服务的完整性、服务质量和效果、服务人员的素质等。③当地的资源情况。谁提供卫生服务和咨询、何处提供服务、提供哪些服务等。④当地的卫生政策。⑤社会与经济状况。⑥有关卫生方面的立法情况。

    作者:程鑫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浅谈老年性痴呆的保健与预防

    所谓老年性痴呆通常是指60岁以上发生的智能衰退。人体大脑有多种复杂的功能,智能是重要的一种,其中包括记忆判断、理解、推理等。痴呆则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智能障碍,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大多数是在不知不觉中患病,常难于确定开始日期。引起老年性痴呆的真正病因至今尚未清楚,但经尸检证明主要病理变化是弥漫性脑萎缩,主要病变脑皮质萎缩,根本原因是脑细胞死亡增加。一般临床上患老年性痴呆的病人多数都伴有脑动脉硬化症,考虑本疾病与此有较大的关系。临床表现病人常有性格改变,甚至一反常态,热情变得淡漠,慷概变得吝啬,性情变得孤僻,有时表现多疑、执拗,思维单调而不连贯,常沉默寡言,分析能力减退,情感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和计算能力极差,轻者颠三倒四,重者错构虚构等,病人的这些症状足以广泛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与精神负担。因此推迟和延缓老年性痴呆是延长寿命,使老人们能过上正常生活的重要方面。

    作者:范玉琴;韩素珍;马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崇左县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管理措施与效果评价

    广西崇左县历史上是高疟区,中华按蚊是主要传疟媒介。经过多年的防治,至1993年已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此后,重点抓了传染源的检索、流动人口及重点人群的管理。由于措施得力,6年来没有发现内源病人,疟疾发病稳定在较低水平,现将6年来的管理措施和效果报告如下:1 监测和管理措施1·1 传染源检索各乡镇镜检站继续对“四热”(疟疾、疑似疟疾、感冒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并要求凡近3年内疟原虫阳性所在村屯年血检率10%以上,其余血检率5%以上(1999年改为2.5%以上),村屯覆盖率达100%。各乡镇镜检站月底将血检情况报县防疫站,对阳性血片及时上送县防疫站寄防科鉴定虫种。1·2 现症病人管理及病灶点处理现症病人一律用血检疟原虫阳性确诊,并用氯、伯5日疗法治疗,采用专人送服(送服到手,服后再走),进行个案病例调查,建立档案;凡发现疟疾病人的村屯,一律列为病灶点。在流行季节出现病人时,除治疗传染源外,对病家及周围人群进行预防服药。同时使用杀虫剂对居民住房及牲畜房进行喷洒灭蚊。

    作者:张世京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