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展社区护理的思考

宋文碧

关键词:社区护理, 家庭护理, 慢性病人, 医院, 医疗费用, 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 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病人为中心, 逐步实施, 整体护理, 医学模式, 医疗技术, 医疗护理, 人口增加, 康复, 经济负担, 家庭服务, 患者权益
摘要:将病人在医院的护理转移到社区护理的趋势已不是新闻,近一个世纪以来,家庭护理一直以不同程度在欧洲各国实行。但是今天家庭护理在许多国家变得很迫切,原因在于:需要控制飞涨的医疗费用。家庭护理能减少病人平均住院的时间,慢性病人康复前已出院因而减少医疗费用;寿命的增加使老年人口增加,这意味着更多的慢性病人需要更长时间的医疗护理;医疗技术的发展保证了医院以外的护理质量;家庭护理有助于病人的康复及保持病人的自尊。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我国大中城市医院逐步实施,有的医院已迈出了仅在医院实施的模式,走进了社区家庭服务,在实施社区护理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深受社区、家庭、患者的好评。这就提示了我们开展社区护理是人们的需求。如何有效地开展社区护理、保证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保障患者权益,笔者提出一管之见。1 提高护士素质是前提WHO指出下世纪在决定和满足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健康方面,护理人员将扮演重要角色,它要求护理人员教给人们必要的知识,改变他们对健康的态度,帮助他们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发展健康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突破口

    近来,发展健康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正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室主任胡鞍钢博士指出:住房、汽车、教育目前被视为拉动内需的三大消费、三个驱动轮。发展健康消费,为内需安上第四个驱动轮已是当务之急。“花钱买健康”正在成为新的时尚,启动健康消费必将成为扩大内需的又一重要手段。1 发展健康消费意义重大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发展健康消费既是当务之急,也是战略之举。1·1 发展健康消费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健康产业既是目前重要的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领域,也是重要的公共消费、私人消费领域。根据卫生部门的数据,1996年全国卫生总经费支出将近2 854亿元,占GDP比重4.2%,近两年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已远远高于全国教育总支出,成为服务业中大产业之一,而且这部分支出还没有计算其他几方面的市场,包括保险市场和相关产业市场。但是,我国由于一直没有把健康消费摆上重要位置,因而与西方国家相比发展不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不大。从长远来看,我国健康消费的潜力很大。我国1990年人均卫生支出只有11美元,按汇率计算这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3.4%。获得公共卫生设施的人口覆盖率,1996年低收入国家为30%,中国只有21%多一点。因此,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引导,健康消费必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作者:周广荣;崇加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高危孕产妇610例临床分析

    高危妊娠是指在妊娠期有某种病理因素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儿或导致难产。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称为高危孕产妇。我院1997年1月~1998年12月共有高危孕产妇610例,将其分为农村和城市两类,观察其发病率、治疗转归及围产儿死亡情况。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7年1月~199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晚期孕产妇共2 681例,农村孕产妇1 345例,城市孕产妇1 336例,高危孕产妇610例,其中农村368例,城市242例。1·2 高危妊娠评分方法根据王淑贞主编的《妇产科理论与实践》(第二版)评分指标[1],对每一孕妇在第1次产前检查时,根据其病史及体征有无危险因素进行评分,以后随着妊娠的发展情况如有变化时再重新评分。

    作者:李蔚闹;崔艳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湖北、广西两省农村初保提前一年实现国家规划目标

    湖北衣村初保工作历时13年、1999年12月20日在阳新县通过了湖北省初保委组织的验收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按照湖北省政府的要求,提前1年实现了该省衣村地区以县力单位“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自1987年湖北省政府在天门市召开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会议以后,13年来,湖北省农村初保工作总体上经历了试点和扩大试点、普及、巩固和提高三个阶段,工作按国家要求进行。1992年湖北省被评力全国初保试点阶段的先进省。江陵县被评力全国先进县。从湖北省83个县(市、州、区,实施初保规划目标的情况看,湖北农村卫生事业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第一、各级政府将初保工作纳入了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了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目标管理。通过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了政府行为,加强了对衣村卫生工作的领导。部分市(县)政府还把初保纳入一级目标管理,确定一把手力责任人,并作力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各市(州)、县(市、区)、乡(镇)、村四级还成立了相应的初保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硬膜外阻滞用于剖腹产和其他手术麻醉期间合并症的比较

    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自1988年至1999年共对1 144例剖腹产手术实施硬膜外阻滞(以下简称EA),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剖腹产术行EA,与其他手术EA比较,发生合并症的机会明显增多,且有其独特的合并症,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年龄20~43岁,其中单胎妊娠1 130例,双胎妊娠13例,三胎妊娠1例,46例为二次剖腹产(占4.02%),合并前置胎盘21例,其中5例因失血较多呈轻度休克。合并妊高征者64例(5.6%),合并子痫和产前子痫28例(2.44%)。2 麻醉方法一般病人麻醉前肌注安定10mg,胎窘者免注。子痫可根据病情肌注冬眠I号1/3剂量,预防抽搐。穿刺部位全部选L2-3间隙,麻醉用药为1.5%利多卡因,除合并子痫、妊娠高血压者,局麻药中均加入肾上腺素(1:40万),全部采取连续硬膜外阻滞。试验剂量4~5ml,首次用量为17±2.5m1,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壁注射麦角0.2~0.4mg(486例)或缩宫素10~20单位(658例)。

    作者:何宗学;聂宝印;李敏;杨华;刘伟;孟祥文;孙兴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应用PCR技术检测女性泌尿生殖道EB病毒感染分析

    宫颈病毒(EBV)是一种人类疱疹病毒,多经唾液传播,少数可经输血途径传播,EBV常感染幼儿,且终生存在,如原发感染延迟到青壮年时发生,则多发生单核细胞增多症。EBV通常先感染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然后进入血液感染B淋巴细胞,研究证明其与鼻咽癌及Burkitt淋巴细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由于EBV的转化能力及其致癌性,人们非常重视对它的研究,目前不但完全清楚EBV的全部DNA序列,而且对其基因水平的表达调控也作了较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发现,EBV除感染粘膜上皮细胞,还可通过性行为传播。

    作者:吴建民;林爱花;李再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1280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况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一直困扰着计划免疫工作向深度发展,是当前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掌握全县境内0~7岁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况,我站自1996年~1997年对1 280名流动儿童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范围、对象和方法1·1 范围为本县境内所辖各乡镇、国营农场。1·2 对象为所有0~7岁流动儿童,包括本地户口流出和外地户口流入后居住满1个月以上者。1·3 方法统一拟定《射阳县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个案卡》和《登记表》。流入儿童由乡级计划免疫医生逐村、逐户登门调查,询问儿童家长,查看预防接种证,做好各种记录。流出儿童由乡镇卫生院发信函联系,追踪调查儿童的生物制品接种情况,填报《登记表》,由县站计划免疫科专人汇总统计。

    作者:蒋守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复发性脑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研究

    脑血栓形成伴有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及复发率,复发后其预后更差,因此,搞好初次发病后的预防,减少复发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对近5年来脑血栓形成病人进行随访调查,旨在探讨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做好预防工作打下基础。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设计与对象来源本研究是一次以医院为基础,将近5年脑血栓形成病人为研究群体,进行随访调查,探讨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选条件:(1)住院时属初次脑血栓形成者。(2)调查时尚存活。(3)全部入选病历均经脑CT或MRI证实,并经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临床医师核实。1·2 调查内容与方法为统一调查,专门设计一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1)一般项目(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及文化程度)。(2)既往病史及家族史。(3)首次脑血栓形成后情况(服药情况:包括阿斯匹林及降压药物,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包括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情绪变化、大便习惯等)。(4)首次脑血栓形成后发现有相关疾病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5)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情况。为易于评定填写调查表,保证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对每一项目都规定了明确定义:(1)病后恢复情况,指首次脑血栓形成后至随访调查结束之前功能恢复情况,分三级:卧床、生活尚能自理、恢复日常工作。(2)阿斯匹林服用情况:分剂量、服法(长期、间断、未服)。(3)病后血压监测(经常测指每周不少于两次,偶尔测介于经常测与未测之间)。(4)服降压药情况:分长期服、间断服、未服。(5)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及大便习惯。(6)病后检查发现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与病前已有区分统计。

    作者:王惠敏;李云萍;葛焕芝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连城县麻风病流行动态及防治工作体会

    连城县位于闽西东北部,面积2 595.54平方公里,境内层峦叠嶂,山岭绵延,地广人稀,全县有18个乡镇,235个行政村,980个自然村,326 117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解放前,麻风病被视为不治之症,人们对麻风病人普遍存在恐惧、偏见和歧视,甚至迫害,曾发生将麻风病人活埋,驱赶病人家属的事例。解放后,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业务人员的努力下,防治工作成绩显著,1958年至1991年累计发现病人78例,1991年11月,经省、市联合考核达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1992年以来发现病人3例,共计发现病人81例。1 基本消灭前的流行动态1·1 发病率:1958年高,发病10例,发病率为6.45/10万,次为1965年,发病6例,发病率为3.38/10万,80年代仅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74/10万,与1958年相比下降88.50%。1·2 患病率:1958年现患18例,患病率为0.11‰,随着现患数增加,患病率也逐渐上升,1966年现患30例,患病率为0.16‰,1975年现患数为32例,患病率为0.14‰,此后由于发现病例减少,病例大多治愈,现患数也就逐年减少,患病率随之平稳下降,1991年患病率为0.007‰,同患病率高的1966年相比下降95.70%。

    作者:吴发强;蔡应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如东县1988~1998年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治

    60年代后期,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采取“两全两复”措施,即全民性休根和15岁以下疟史儿童复治,流行季节每半月一次的全民预防服药和当年疟史者复治,取得显著效果,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增多,出现疟疾疫情有所反复。80年代后期积极采取检索传染源,现疟病人管理、病灶点处理和流动人口管理为主的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1988年疟疾发病率首次降至0.1‰以下。在不同流行阶段针对不同流行态势及时调整防治政策,1998年已通过江苏省对如东县疟疾基本消灭的考核验收。现将1988~1998年疟疾流行态势及防治情况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以1988~1998年全县各乡镇疟疾疫情报告卡统计分析。凡血检阳性、抗疟药物试治有效和临床症状典型的发热病人均作为疟疾病例。根据疟疾个案调查登记表进行疟疾病例分类。凡在本县住10天以上而发病者列为本县感染病例,凡在本县居住不足10天而发病均列为外源输入性病例[1]。

    作者:张爱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护士的角色和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的比例也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预计到下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数将占全部人口的1/4[1]。人口老龄化必然伴随着一系列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的增高,以及随之而来的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的数量在成倍增长。另外,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已成死因顺位的前列[2]。此外,我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妇女死于流产和不安全的分娩,新生儿、婴幼儿死于感染和营养不良的比例仍很高。以上事实说明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尤其是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医学和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和健康观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面临着一次新的转折:即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全人护理模式[3]。全人护理面对的是整个人类,它的服务对象包括从出生到死亡、从疾病到健康、从医疗机构到家庭和整个社会,社区护理是这种新的护理模式的重要体现。目前社区护理在国外发展非常迅速,而国内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真正很好地开展。1998年国际护士协会的主题是“携手共促社区保健”,这进一步强调了发展社区护理的紧迫性。

    作者:张军;尤黎明;张利峰;谭瑞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62例临床分析

    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男35例,女27例;胎龄28~34周,体重1 000~1490g并发症以呼吸暂停(58.1%)、吸入性肺炎(45.2%)、窒息(21%)及RDS(16.1%)为常见。死亡22例,死亡率为35.5%,死因以肺出血、反复呼吸暂停及颅内出血为主。除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外,还应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包括早期保暖、静脉营养及生后6小时内静注鲁米那钠降低颅内出血率,预防核黄疸及处理呼吸暂停等综合治疗,才能降低婴儿死亡率。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支气管哮喘的社区调查和预防

    为了解上海浦东金桥地区的哮喘患病率,哮喘患者肺功能和表型状况,作为进一步制定对哮喘患者教育、疾病防治、工作规划的依据,采用挨家挨户调查的方法,对筛选出的对象分别由Ⅰ、Ⅱ、Ⅲ级医院各一名医师进行确诊,对患者进行肺功能、哮喘表型测定。结果发现金桥地区哮喘患病率为0.43%,56.44%的患者有家族史,同时伴有其他过敏性疾病为52.15%:气道反应性阳性率为69.8%;粉尘螨、蟑螂、屋尘螨、桑蚕丝皮试阳性率分别为73.1%、63.0%、49.0%、23.1%;嗜酸性细胞计数>350×10 6者占4.1%,IgE>150Iu/ml者占46.6%。认为应建立社区哮喘病管理网络,根据患者发病的不同诱因,采取健康宣教、环境干预、行为生活习惯干预、药物剂量个体化的综合防治方案,并加强随访参观。支气管哮喘患者经管理和正确治疗,可减少医疗费用,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邱仪华;施鸿瑞;姜龙祥;张洪熹;杭晶卿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金华县乡镇卫生防保体制模式探讨

    为研究农村卫生防保体制如何适应中国特色卫生防病工作的需求,近年来,我们在理顺关系、完善体制、扩大功能、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乡镇卫生防保体制的改革,通过5年的改革实践与摸索,全县成立了16个相对独立的中心卫生防保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改革前面临的挑战1·1 机制不完善,运转不灵 1993年,正逢撤区扩镇并乡,全县62名乡镇防疫医生分散在全县25个乡镇,承担着全县的传染病、预防接种、卫生宣传等工作。工作任务单一,部分卫生监督检查任务只能靠县卫生部门完成,机制运转不灵,职能低下,与经济形势发展极不适应。1·2 人员素质低部分卫生院固守着防疫医生是靠医养防的观念,认为防疫人员是卫生院多余的负担,甚至个别人认为防疫搞好了会减少医疗收入,医院领导“重医轻防”观念明显,安排人员时,总把业务低的和无学历的人员送上卫生防保岗位。据统计1993年62名防疫人员中有专业学历的只有7人,占11.3%。1·3 防保机构体系不合理县以上防保机构都比较健全,功能完善,人、财、物相对集中。而直接承担大量农村防保工作的乡(镇)却无专门机构,专业队伍缺乏应有的稳定性,房屋、设备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作者:朱匡纪;王金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卫生知识与行为的调查报告

    为了探索一条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普及科学卫生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我们对全县1 220名少数民族居住区的农业人口进行了一次卫生知识与行为观念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在全县范围内,少数民族人口占85%以上的乡(镇)中随机抽取2个乡镇。再从抽取出的2个乡镇随机抽出少数民族人口占85%以上的2个行政村(梓桐村、冒溪村)。年龄在7岁以上的均为调查对象。2 调查内容2·1 被调查者3年内所患疾病情况。2·2 饮水与环境卫生状况。2·3 卫生知识掌握情况。2·4 经济、文化与个人生活习惯。3 调查方法3·1 按调查方案制订统一表格,每表1人,逐户调查。所调查项目均采取当面询问,代为笔录的方式进行。为了统一标准,所有参加调查的人员均进行调查前培训。

    作者:樊红卫;龙文胜;廖江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新生儿重度酸血症的临床及预后评估

    为了解与新生儿重度酸血症预后有关的因素,提高救治水平,我们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包括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自1996年1月~1998年1月收治的840例新生儿中经动脉血气证实为重度酸血症(PH<7.20),日龄<28天的患儿共72例(中途放弃治疗者除外)。标本均取自桡动脉和头皮动脉,使用丹麦产ABL30型血气分析仪检测。72例中男40例,女32例。日龄<24小时45例,占62.5%,1~3天8例,占11.1%;早产儿23例,占31.9%,过期产6例,占8.3%;出生体重<1 500g11例,占15.3%,1 500~2 500g18例,占25%,>4 000g2例,占2.7%。病人来自外县、市郊和市内分别为44例、20例、8例,各占61.1%、27.8%和11.1%。原发病主要有重度窒息(1分钟Apgar评分<4分)22例,占30.6%;败血症合并感染性肺炎或/和硬肿症19例,占26.4%;肺透明膜病(POS)11例,湿肺8例和破伤风3例及其他9例。合并症除酸血症外,主要包括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脑水肿、颅内出血、肺出血、肾损害和持续肺动脉高压等,见附表。

    作者:徐国;张剑珲;刘国慧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化德县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化德县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北部。东北部与锡盟正镶白旗、镶黄旗接壤;东南部与河北省康保县毗邻;西南部与乌盟商都县相连。全县总面积2 568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162个行政村,总人口16.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8万人。人均收入刚刚超过千元,属国家贫困县。全县共有13个乡镇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4个。1991年以前,多数卫生院的医疗用房为70年代建造的,已属危房。且医疗设备简陋,卫生技术人员水平较低。自1991年以来,我们坚持“政府组织、卫生牵头、部门协调、统筹规划、提高功能、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乡镇卫生院建设工作。全县共投资149.25万元,完成了10个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资111.76万元,新建医疗用房面积2 100平方米;投资24.44万元,增添千元以上医疗设备27台(件);投资11.95万元培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8人次。工作条件大大改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功能明显提高。1 领导重视,部门配合,营造良好环境1·1 抓认识,列日程搞好乡镇卫生院建设,首先是要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1991年以来,我们卫生局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全力为政府当好参谋,采取“多请示,勤汇报”的方法,积极主动向县领导宣传乡镇卫生院建设的重要性。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对乡镇卫生院建设的认识提高了,真正认识到要想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必须要发展卫生事业,而乡镇卫生院建设又是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关键环节。为此,县政府及时成立了化德县卫生三项建设领导小组,分管县长任组长,并下设了办公室,多次组织召开有关乡镇长参加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具体任务。同时还制定了配套的规划和计划,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并将卫生院建设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作者:王凤岐;吴顺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医院物体表面、医疗器械污染情况调查

    由于消毒灭菌不严格而引起的医院感染时有发生,为了进一步落实《消毒管理办法》,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于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对哈尔滨市20所不同级别医院的重点科室的物体表面(包括工作人员手)、医疗器械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全部样品均用棉拭子涂抹法采样,进行细菌菌落总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1·2 细菌菌落总数:检验方法按GB15982-1995进行。1·3 HBsAg: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 结果结果见表1、表2。

    作者:邱晓茹;牟亚男;刘英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肥胖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on syndrome,PIH,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迄今为止,妊高征仍为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高征的发病原因尚未阐明[1]。本研究旨在探讨肥胖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为妊高征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病例组,一组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从1998年1月~12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的妊高征病人和正常孕产妇中选择。病例组的人选标准为:初产,年龄为22~38岁,入院诊断和出院诊断均为妊高征的所有病人,共计138人;对照组的入选标准为:正常孕产妇,初产,年龄为22~38岁,按住院号随机抽取确定138人。1·2 研究方法采用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使用OR、OR值95%的可信限、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P)、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等指标确定体重指数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2]。

    作者:陈会波;周兰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新生儿产伤性骨折相关因素分析

    为了掌握新生儿产伤性骨折的相关因素及防治,采用回顾性分析及Poisson检验。得出结果,(1)臀助产及臀牵引的发生率高,其次是胎头吸引术,有统计学差异(P<0.05)。(2)巨大儿产伤性骨折高,其次为早产儿及低体重儿,有统计学差异(P<0.05)。(3)产伤性骨折中锁骨骨折占第一位,发生率为0.057%,大多为无症状因其他原因进行X线检查时发现。结论强调,加强产科质量管理,健全孕产妇医疗保健制度。纠正孕产期并发症,及时识别异常分娩,对产前诊断或高度怀疑为巨大儿者;臀位足月妊娠应放宽剖宫产指征。提高接产者的技术水平及应急能力,是降低新生儿产伤性骨折的重要环节。

    作者:邹芳;张富青;杜亚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实行倾斜政策搞好卫生扶贫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余姚市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30家医疗卫生单位,其中市级医疗卫生单位9家,中心卫生院6家,乡镇卫生院15家。近年来,我市还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县(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防盲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牙防工作先进县(市)和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等殊荣。在深化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实行倾斜政策,大力开展卫生下乡、卫生扶贫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分为二地看,我们的工作还面临许多的问题。当前,由于多种原因,我市仍有部分地区,特别是山区乡镇,卫生事业发展相对落后,一些群众出现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要实施和搞好卫生扶贫工作困难多、难度大,亟需我们通过客观分析形势,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扬长避短,推进卫生扶贫工作。回顾分析近年来的卫生扶贫工作,我们认为,坚持从抓服务机构建设、服务内涵发展、服务成本降低三个方面入手开展卫生扶贫工作,是适合我市实际、比较可行的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长期坚持。

    作者:鲁建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