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极低出生体重儿62例临床分析

刘建华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临床分析
摘要: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男35例,女27例;胎龄28~34周,体重1 000~1490g并发症以呼吸暂停(58.1%)、吸入性肺炎(45.2%)、窒息(21%)及RDS(16.1%)为常见。死亡22例,死亡率为35.5%,死因以肺出血、反复呼吸暂停及颅内出血为主。除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外,还应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包括早期保暖、静脉营养及生后6小时内静注鲁米那钠降低颅内出血率,预防核黄疸及处理呼吸暂停等综合治疗,才能降低婴儿死亡率。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复发性脑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研究

    脑血栓形成伴有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及复发率,复发后其预后更差,因此,搞好初次发病后的预防,减少复发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对近5年来脑血栓形成病人进行随访调查,旨在探讨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做好预防工作打下基础。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设计与对象来源本研究是一次以医院为基础,将近5年脑血栓形成病人为研究群体,进行随访调查,探讨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选条件:(1)住院时属初次脑血栓形成者。(2)调查时尚存活。(3)全部入选病历均经脑CT或MRI证实,并经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临床医师核实。1·2 调查内容与方法为统一调查,专门设计一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1)一般项目(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及文化程度)。(2)既往病史及家族史。(3)首次脑血栓形成后情况(服药情况:包括阿斯匹林及降压药物,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包括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情绪变化、大便习惯等)。(4)首次脑血栓形成后发现有相关疾病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5)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情况。为易于评定填写调查表,保证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对每一项目都规定了明确定义:(1)病后恢复情况,指首次脑血栓形成后至随访调查结束之前功能恢复情况,分三级:卧床、生活尚能自理、恢复日常工作。(2)阿斯匹林服用情况:分剂量、服法(长期、间断、未服)。(3)病后血压监测(经常测指每周不少于两次,偶尔测介于经常测与未测之间)。(4)服降压药情况:分长期服、间断服、未服。(5)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及大便习惯。(6)病后检查发现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与病前已有区分统计。

    作者:王惠敏;李云萍;葛焕芝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62例临床分析

    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男35例,女27例;胎龄28~34周,体重1 000~1490g并发症以呼吸暂停(58.1%)、吸入性肺炎(45.2%)、窒息(21%)及RDS(16.1%)为常见。死亡22例,死亡率为35.5%,死因以肺出血、反复呼吸暂停及颅内出血为主。除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外,还应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包括早期保暖、静脉营养及生后6小时内静注鲁米那钠降低颅内出血率,预防核黄疸及处理呼吸暂停等综合治疗,才能降低婴儿死亡率。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当前农村计划免疫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免疫策略的改变,计划免疫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广大农村表现尤为突出。本文拟对这些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探讨。1 当前存在的问题1·1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部分地区领导面对已取得的成绩,对计免工作的重视程度开始有所放松,产生盲目乐观、厌战等情绪,认为计免工作已达标,不需再下大力气了,强化措施也相应减少。具体表现为:①政府重视与支持程度有所下降,计免专项经费逐年减少;②协调指导次数减少或不解决实质问题;③计免针对传染病发病回升。1·2 计免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工作无保障由于地方财政紧缩,各级卫生防疫部门的经费逐年削减,特别是农村基层单位,人头经费无法保证,个别单位几乎到了自收自支的地步。这样计免工作由原来的全部无偿到有偿部分比例逐渐提高,从县防疫站工作人员到乡村医生,由于受经费限制和市场经济冲击,越来越多的人不愿从事待遇较低甚至无报酬的计免工作。同时一些地方出现预防接种多收费、乱收费现象,严重干扰了计免工作正常开展,影响了接种质量和接种率的提高,使计免工作出现明显的滑坡。由于无专项经费,即使有部分有偿服务收入,也被纳入人头经费,致使冷链设备的维修,各种表格的印制,对乡、村两级计免工作定期考评等项工作不能及时落实。为此,近期内计免接种率很难实现以乡为单位达到90%的目标。目前这种高指标,低投入的情况,不仅影响了计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甚至巩固计免第三个85%的达标成果也难以维持。

    作者:牟锁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虹口区慢性病管理模式探讨

    虹口区位于上海市北首,黄浦江苏州河交界处,占地22.99平方公里,有10个街道(镇),268个居委会,1998年平均人口数803 823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20.66%,平均期望寿命77.30岁。自60年代以来,心脑血管病一直高居首位,成为第一位死因。心脑血管病不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而且造成医疗费用急速上涨。尽管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但它们的一些主要危险因素却是可以预防干预,并为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实,因此,在积极控制急性传染病的同时,努力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已是当务之急。10多年来,我区把心脑血管病防治提到议事日程,作为政府职责行为,努力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作者:谭莉疆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推进社区卫生服务

    何谓社区卫生服务?有关专家认为,理想的社区卫生服务应是以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为重点服务对象,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连续、方便、快捷的健康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是卫生发展的必然趋势。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探索了初步经验。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111问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式开展工作。

    作者:张宏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清远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报告

    为了解清远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现况,根据卫生部等五部局《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方案》和《广东省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实施细则》要求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碘盐抽样监测,居民户碘盐合格率为95.31%。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246.0mg/L;8~10岁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4.31%,校正肿大率为4.15%。健康教育现况问卷调查,知识合格率94.0%;行为合格率为83.5%,家庭主妇知识合格率为87.1%;行为合格率为91.7%,已经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

    作者:刘清源;华卫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严重威胁着疫区人民健康。为开展疫区人群免疫接种与科学灭鼠工作,我们在传染病控制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并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疫区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疫区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结果评价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选择历年均有发病的流行性出血热疫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实验。疫区为金华县原周村乡高儒村等5个村,干预对象为5个村所有人群。1·2 调查方法培训调查员深入到疫区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本底调查和评估调查。干预前、后问卷采用相同内容,不记名以询问方式调查记录,并进行复核验收。问卷设题10道,每道均有3个答案供被调查对象选择回答。1·3 统计方法将复核后的调查问卷输入Foxbase数据库,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作者:郑海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浅谈老年性痴呆的保健与预防

    所谓老年性痴呆通常是指60岁以上发生的智能衰退。人体大脑有多种复杂的功能,智能是重要的一种,其中包括记忆判断、理解、推理等。痴呆则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智能障碍,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大多数是在不知不觉中患病,常难于确定开始日期。引起老年性痴呆的真正病因至今尚未清楚,但经尸检证明主要病理变化是弥漫性脑萎缩,主要病变脑皮质萎缩,根本原因是脑细胞死亡增加。一般临床上患老年性痴呆的病人多数都伴有脑动脉硬化症,考虑本疾病与此有较大的关系。临床表现病人常有性格改变,甚至一反常态,热情变得淡漠,慷概变得吝啬,性情变得孤僻,有时表现多疑、执拗,思维单调而不连贯,常沉默寡言,分析能力减退,情感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和计算能力极差,轻者颠三倒四,重者错构虚构等,病人的这些症状足以广泛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与精神负担。因此推迟和延缓老年性痴呆是延长寿命,使老人们能过上正常生活的重要方面。

    作者:范玉琴;韩素珍;马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实行倾斜政策搞好卫生扶贫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余姚市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30家医疗卫生单位,其中市级医疗卫生单位9家,中心卫生院6家,乡镇卫生院15家。近年来,我市还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县(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防盲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牙防工作先进县(市)和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等殊荣。在深化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实行倾斜政策,大力开展卫生下乡、卫生扶贫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分为二地看,我们的工作还面临许多的问题。当前,由于多种原因,我市仍有部分地区,特别是山区乡镇,卫生事业发展相对落后,一些群众出现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要实施和搞好卫生扶贫工作困难多、难度大,亟需我们通过客观分析形势,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扬长避短,推进卫生扶贫工作。回顾分析近年来的卫生扶贫工作,我们认为,坚持从抓服务机构建设、服务内涵发展、服务成本降低三个方面入手开展卫生扶贫工作,是适合我市实际、比较可行的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长期坚持。

    作者:鲁建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龄化社会的健康促进对策

    对苏州市1 213名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现况调查,提示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水平较高,但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健康状况和医疗情况不尽人意。建议从社区、家庭、个人3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制度,创造社会支持环境;进一步开发家庭的社会功能;加强老年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赵晓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卫生知识与行为的调查报告

    为了探索一条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普及科学卫生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我们对全县1 220名少数民族居住区的农业人口进行了一次卫生知识与行为观念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在全县范围内,少数民族人口占85%以上的乡(镇)中随机抽取2个乡镇。再从抽取出的2个乡镇随机抽出少数民族人口占85%以上的2个行政村(梓桐村、冒溪村)。年龄在7岁以上的均为调查对象。2 调查内容2·1 被调查者3年内所患疾病情况。2·2 饮水与环境卫生状况。2·3 卫生知识掌握情况。2·4 经济、文化与个人生活习惯。3 调查方法3·1 按调查方案制订统一表格,每表1人,逐户调查。所调查项目均采取当面询问,代为笔录的方式进行。为了统一标准,所有参加调查的人员均进行调查前培训。

    作者:樊红卫;龙文胜;廖江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基层卫生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职责

    1 以社区为单位,进行评估和社区诊断提供社区卫生服务,首要的不是主观要解决什么问题,而是社区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问题是可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得以解决?目前应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是什么?,这就需要卫生服务人员从分析社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人手,进行社区评估和诊断。社区评估,这绝不是卫生行政部门能单独完成的,它必须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准确地了解社区居民的卫生需求。社区评估还应遵循社区参与的原则,因为,他们所经历的各类社会问题是生活质量实际、真实的写照。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评估他们存在的健康问题及需求,以及确定优先项目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如果提供的卫生服务不能与社区群众关心的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就会大大降低,这样不但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而且开展的卫生服务不能吸引社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终将成为无源之水。进行社区评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②与健康服务有关问题。这包括当地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利用能力、服务的完整性、服务质量和效果、服务人员的素质等。③当地的资源情况。谁提供卫生服务和咨询、何处提供服务、提供哪些服务等。④当地的卫生政策。⑤社会与经济状况。⑥有关卫生方面的立法情况。

    作者:程鑫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硬膜外阻滞用于剖腹产和其他手术麻醉期间合并症的比较

    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自1988年至1999年共对1 144例剖腹产手术实施硬膜外阻滞(以下简称EA),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剖腹产术行EA,与其他手术EA比较,发生合并症的机会明显增多,且有其独特的合并症,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年龄20~43岁,其中单胎妊娠1 130例,双胎妊娠13例,三胎妊娠1例,46例为二次剖腹产(占4.02%),合并前置胎盘21例,其中5例因失血较多呈轻度休克。合并妊高征者64例(5.6%),合并子痫和产前子痫28例(2.44%)。2 麻醉方法一般病人麻醉前肌注安定10mg,胎窘者免注。子痫可根据病情肌注冬眠I号1/3剂量,预防抽搐。穿刺部位全部选L2-3间隙,麻醉用药为1.5%利多卡因,除合并子痫、妊娠高血压者,局麻药中均加入肾上腺素(1:40万),全部采取连续硬膜外阻滞。试验剂量4~5ml,首次用量为17±2.5m1,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壁注射麦角0.2~0.4mg(486例)或缩宫素10~20单位(658例)。

    作者:何宗学;聂宝印;李敏;杨华;刘伟;孟祥文;孙兴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

    昆山市辖20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总面积921平方公里,人口58万,其中城区由玉山镇和开发区组成,设有6个街道办事处,人口近15万。全市拥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95个(不包括村卫生室),病床1 600张,卫技人员2 831人,其中市属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全市平均每千人口占有病床2.7张,占有卫技人员4.1人。近年来,在昆山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的卫生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特别是针对市场经济运作下全市城乡卫生事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困难,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树立“围绕大局、紧贴需求、服务群众”的观念,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事关卫生事业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摆上战略位置,因地制宜,大胆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昆山特点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路子。医院“推倒围墙”,走出院门,服务社区,入户到人,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既促进了卫生工作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又使医院在这一改革中拓宽了办院思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社区卫生服务的广泛开展,使全市的卫生资源呈现出了合理配置和有效调整利用的好势头。

    作者:江苏省昆山市卫生局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我国食品质量现存主要问题之分析

    现在,中国城镇居民对食品的需求已趋于营养型且多样化、多层次,这表明消费市场的需求已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靠拢。因此,提高食品质量,是食品企业的首要任务。1 我国食品质量的现状食品工业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很快,质量水平提高很大,但同其他行业一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据近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卫生部历次市场抽查结果分析,奶粉、糕点、肉制品、果汁、蜜饯、方便面、冷饮、茶、烟、酒等的台格率始终在50%至80%的中低位徘徊。1996年全国受理投诉情况反映,食品类投诉达112 759件,比1995年增加21.6%;占投诉商品总数的21.4%,增加幅度和投诉量均居第二。粮油食品份量不足、肉禽蛋鱼新不新鲜、糕点熟食有没有过变质,仍是老百姓关心的基本问题。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食品投诉中质量问题占6%,虚假广告、欺诈骗钱各占1%,从统计数字来看,食品的质量问题是主要的问题。目前,我国食品质量,服务质量总体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生产过程中不良品损失严重:不少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高,规章制度不健全,自我约束力不强,质量管理有效手段不足,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加强。

    作者:赵克华;宋伟静;徐宏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湖北、广西两省农村初保提前一年实现国家规划目标

    湖北衣村初保工作历时13年、1999年12月20日在阳新县通过了湖北省初保委组织的验收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按照湖北省政府的要求,提前1年实现了该省衣村地区以县力单位“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规划目标。自1987年湖北省政府在天门市召开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会议以后,13年来,湖北省农村初保工作总体上经历了试点和扩大试点、普及、巩固和提高三个阶段,工作按国家要求进行。1992年湖北省被评力全国初保试点阶段的先进省。江陵县被评力全国先进县。从湖北省83个县(市、州、区,实施初保规划目标的情况看,湖北农村卫生事业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第一、各级政府将初保工作纳入了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了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目标管理。通过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了政府行为,加强了对衣村卫生工作的领导。部分市(县)政府还把初保纳入一级目标管理,确定一把手力责任人,并作力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各市(州)、县(市、区)、乡(镇)、村四级还成立了相应的初保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山区农村卫生工作的突破口

    南漳县位于鄂西北山区,面积3 837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场),538个行政村,总人口60万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属全省贫困县之一。由于山区经济基础薄弱,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低,各项农村卫生工作落实的难度大。近几年我们在抓以“初保”为龙头的农村卫生工作中(1996年顺利通过省级评审),深深体会到村卫生室建设是农村卫生工作的突破口。1 基层卫生组织现状分析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点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受到冲击,创立于70年代的合作医疗模式解体,特别是乡村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不完善,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职能大大削弱,村卫生室的集体办医形式已荡然无存,一村多室现象十分普遍,并逐渐演变成个体行医。管理秩序混乱,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了基层卫生队伍的稳定,严重影响了各项农村卫生工作的落实。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预防保健工作难落实。二是扰乱了正常的医疗市场秩序,村医生队伍素质低,办医条件差,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不高。三是健康教育等社会性工作无人承担。

    作者:黄明才;余庆和;向茂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开展社区护理的思考

    将病人在医院的护理转移到社区护理的趋势已不是新闻,近一个世纪以来,家庭护理一直以不同程度在欧洲各国实行。但是今天家庭护理在许多国家变得很迫切,原因在于:需要控制飞涨的医疗费用。家庭护理能减少病人平均住院的时间,慢性病人康复前已出院因而减少医疗费用;寿命的增加使老年人口增加,这意味着更多的慢性病人需要更长时间的医疗护理;医疗技术的发展保证了医院以外的护理质量;家庭护理有助于病人的康复及保持病人的自尊。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我国大中城市医院逐步实施,有的医院已迈出了仅在医院实施的模式,走进了社区家庭服务,在实施社区护理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深受社区、家庭、患者的好评。这就提示了我们开展社区护理是人们的需求。如何有效地开展社区护理、保证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保障患者权益,笔者提出一管之见。1 提高护士素质是前提WHO指出下世纪在决定和满足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健康方面,护理人员将扮演重要角色,它要求护理人员教给人们必要的知识,改变他们对健康的态度,帮助他们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作者:宋文碧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救灾防病健康促进的效果评价

    1999年夏季,我县境内暴雨成灾,6月份累计降雨量达到751.3cm,超过历史高记录。位于境内西苕溪下游的梅溪镇高水位8.76m,超过警戒水位持续时间长达192个小时,致使全县26个乡镇252个行政村不同程度受灾。有8个乡镇受灾较为严重。为了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确保救灾防病工作的全面胜利,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健康促进活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1 救灾防病健康促进的过程概述县卫生局组织县级医疗单位和县卫生防疫站成立了5个救灾防病健康促进小分队,奔赴荆湾、章湾、宗址、孙家、徐村湾、荆南等受灾严重的行政村开展救灾防病健康促进及医疗咨询服务活动。使4422人次接受了面对面的健康教育,我们共编印、转发《救灾防病》卫生小报、《救灾防病专刊》以及传单等各种健康教育资料12 500份。在此同时,我们还依靠社会力量协调新闻单位共同参与救灾防病的健康促进活动。在县广播电台增设“救灾防病卫生知识系列讲座”,《安吉报》开辟“救灾防病系列报道”栏目,与县电视台合作,共同拍摄“灾后防病系列知识”和“饮用水卫生与环境消杀”专题片。在抗洪救灾期间,3家县级新闻单位刊播卫生新闻、卫生知识稿件、图片、声像资料46篇次。在整个抗洪救灾过程中,做到了灾后防病工作广播电台有声音、报纸上有文字图片、电视台有声像,使灾区群众从不同渠道获得灾后防病的各种卫生知识。当洪水退去后,我们立即制作了《灾后防病知识》宣传版面6块,先后在4个重灾区乡镇进行巡回展出,接受版面宣传教育人数达1 235人次。

    作者:沈伟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手法旋转纠正胎头位置异常97例临床分析

    为了探讨在头位难产中手法旋转纠正异常胎头的位置的效果及临床作用,提高产科质量,减少阴道助产手术和剖宫产,在具备适应征的情况下,手术者右手食指、中指伸入阴道紧贴胎头枕部,根据胎方位施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成枕前位。本组选择对象97例,成功81例,成功率83.5%,失败16例,失败率16.5%,转位成功86.4%阴道自然分娩,13.5%阴道助产分娩。失败16例均以剖宫产结束分娩。认为胎头位置异常引起的滞产、难产适时手法旋转纠正异常胎方位是缩短产程,减少难产发生率,降低手术产的有效措施,尤其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查向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