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谊江;王斌;任丛汉
目的 了解儋州市孕产妇人群对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知晓和利用现状.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儋州市不同方位的5个乡镇中各随机抽取2~3个自然村,将抽到的自然村中所有2015年6月份以来分娩过或目前怀孕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共有242名孕产妇接受调查,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知晓率为78.9%,不同年龄、户籍和职业的孕产妇对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知晓率不同(x2=19.059、4.653、31.075,P<0.05).孕产妇知晓健康管理服务的途径单一,主要途径为医生告知.有接受过孕期健康管理服务的孕产妇早孕建册率为87.6%,产妇产后访视率为92.5%.结论 儋州市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知晓和利用程度偏低,应重点加强对年龄较小、流动性大和从事商业服务等人群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宣传,保障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康发展.
作者:唐孔珍;李伟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白银市疾控机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探讨物资储备分析与评价方法,为制定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及相关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结合疾控机构实际工作,确定调查6类常规应急物资:个人防护、消杀器械、消杀药品、应急服装、个人携行、后勤保障,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全市疾控机构应急物资种类与数量进行调查.结果 白银市8家疾控机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齐全率为46.37%,其中,刘家寨高(84.31%),储备数量也多(13 914件),但会宁县仅储备14种80件物资;不同疾控机构个人防护、应急服装和后勤保障物资储备齐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1.971,P<0.01;x2=71.576,P<0.01;x2=125.578,P<0.01);各类应急物资储备数量的均衡性以市级较好.结论 白银市疾控机构应急物资储备存在种类不全、数量不足的问题,不同机构、不同物资储备差异较大.应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与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作,加快制定储备标准,确保储备所需经费,提高应急物资储备能力.
作者:鲁朝霞;何涛;张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湖州市水痘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降低水痘病毒对儿童的危害.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2016年9月前往湖州市中医院儿童预防接种中心的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的监护人逐一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儿童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以及家长的行为态度等.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438例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为65.53%.相关研究表明,儿童户籍地、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母亲职业、监护人与是否接种水痘疫苗之间有关联.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户籍地、父亲职业、母亲职业、监护人4个变量对水痘疫苗的接种有统计学意义关联(P<0.05).结论 需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免疫规划工作的投入,加强宣传,提高各类人群对水痘疫苗的认识,统筹安排预防接种服务时间,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
作者:罗国良;徐菊英;邱国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肛拭法在幼儿健康监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探讨幼儿预防保健的监测模式.方法 收集2010-2016年应用肛周粘贴透明胶纸法监测的幼儿的相关资料,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应用肛周粘贴透明胶纸法共监测幼儿园入园儿童11 146名,共发现246名幼儿感染,其中蛲虫感染242名,蛔虫感染4名,未发现其他虫种感染;男童寄生虫感染率为2.27%(141/6217),女童为2.13%(105/4 92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2,P<0.05);4岁、5岁、6岁组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89%(30/3 379)、1.94%(69/3 565)、3.50%(147/4 202),三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0.926,P<0.05).结论 肛周粘贴透明胶纸法对检测蛲虫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和可及性,但对蛔虫、鞭虫、钩虫缺乏有效性,男童与女童在寄生虫感染情况上无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寄生虫感染率升高,鉴于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对幼儿的健康监测宜采取肛周粘贴透明胶纸法结合改良式加藤法粪检.
作者:俞谊江;王斌;任丛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一起学校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 建立病例定义,主动搜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的特征;应用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分析本次暴发疫情的危险因子;采集病例、食堂员工、留样熟食、桶装水等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结果 本次疫情共发病92例,罹患率为4.50% (92/2 046).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以呕吐(98.91%)、恶心(67.39%)、腹痛(55.43%)、头晕(47.83%)、发热(22.83%)、腹泻(3.26%)为主,6份患者标本病毒核酸结果为诺如病毒Ⅱ型阳性.出现于2015年1月19日,发病高峰为1月20日,末例病例出现于1月27日.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方法对饮食、饮水、接触病例等33个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学生餐具消毒方式不同进行分组,使用蒸汽消毒柜消毒餐具的学生与使用电子消毒柜的学生相对危险度为21.44,前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后者(x2=78.08,P<0.01),提示消毒时蒸汽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压力不够,餐具消毒效果受到影响.结论 本次暴发疫情是由食堂餐具受到污染且消毒不彻底引起的,采取改进餐具消毒方法,在全校范围内彻底开展环境整治消毒工作,落实隔离制度,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作者:徐建荣;郑广勇;高丽;陈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坪山新区居民对分级诊疗模式的认知和态度情况,分析影响分级诊疗的因素,给卫生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制定分级诊疗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把新区现有两家公立医院,分层随机抽取的6家社康中心为调查点,对就诊的居民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对医院和社康中心管理人员及就诊居民进行访谈.结果 被调查的448位居民中68.6%对分级诊疗不了解,居民不同意社康中心首诊和上级医院下转主要的原因是社康中心设备不如大医院先进.相对于近社康中心步行时间在5分钟以内居民,步行时间在16 ~30分钟(OR =0.311,P<0.05)、>30分钟(OR=0.367,P<0.05)居民更倾向于不接受在社康中心首诊.相对于医院就诊居民,一类社康中心(OR =2.344,P<0.05)和二类社康中心(OR=2.733,P<0.05)就诊居民更倾向于同意下转到社康中心.医院和社康中心间信息没有对接,风险共担、利益分配机制尚待建立.结论 居民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十分薄弱,近社康中心距离是影响居民接受社康中心首诊的重要因素;设备相对落后是影响社康中心首诊和下转推行的重要共同因素.
作者:阚慧;靳娟;陆洋;张秀秀;张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并发原发性肝癌(PHC)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CHB并发PHC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奉化市人民院就诊及防保科登记的CHB并发PHC患者128例,1∶1纳入同期同性别、年龄相差5岁以内的未发生CHB患者,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HC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饮酒、糖尿病史、肝癌家族史、HBV DNA定量>5×106 cps/mL、经常食用油炸/烟熏食品、经济不良和未予以抗病毒治疗是CHB并发PHC的危险因素,而经常饮茶、经常食用海鲜、牛奶/豆浆、蔬菜/水果和心情愉快是保护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肝癌家族史、HBV DNA定量>5×106 cps/mL及发生肝硬化为CHB并发PHC的危险因素;经常食用海鲜、经常食用蔬菜/水果和心情愉快为CHB并发PHC的保护因素.结论 在有效治疗CHB患者的同时,应当重视PHC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提倡健康的生活习惯,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PHC的发生.
作者:陈清锋;罗小敏;赵美萍;蒋威;王煜环;邬继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肇庆市成人接种乙肝疫苗情况及免疫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建立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健康教育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肇庆市539名成人进行面对面调查并采集静脉血,统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asAg、抗-HBs和抗-HBc.结果 在539名成人中,有65.9%接种史不详;乙肝疫苗接种率为19.1%,其中落后地区、农村、≥40岁、小学及以下、农民和个人年收入≤5 000元者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分别为11.6%、16.0%、11.3%、2.1%、8.4%和12.7%;抗-HBs阳性率为9.6%.结论 肇庆市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和自身乙肝疫苗接种史知晓率、抗-HBs阳性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须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知识宣传教育以提高接种意识和接种率.
作者:麦炜;申文豪;简敏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差异情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脑梗死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研究,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住院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平均费用为6 317元,实际补偿比为75%,男性(54.2%)多于女性(45.8%),平均年龄(64.1±11.4)岁,以60岁(71.9%)及以上为主;主要集中在县内、公立医疗机构就医(83.3%,77.5%),支付方式以单病种付费为主(76.9%);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补偿费用和自付费用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就医地点、不同所有制医疗机构、不同支付方式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农村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提升县内医疗机构诊疗能力,落实双向转诊制度;规范民营医疗机构管理,强化民营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推进单病种支付方式的全面实施.
作者:吴芳;楚亚林;刘国琴;谌业维;陈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2012-2015年某社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制定社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2015年在该社区首次调查的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的相关资料进行核查,并对流动儿童监护人进行预防接种相关知识调查.结果 2012-2015年该社区共有370名流动儿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人员主动联络收集的人数占70.27%;全程免疫合格率仅为79.73%,0~岁、1~3岁和3~6岁3个年龄组全程免疫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61,P<0.01).免疫程序、疫苗与疾病的关系和预防接种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分别为62.61%、47.12%和36.95%.未及时接种原因主要为忘记接种时间(81.33%)和不清楚免疫程序(57.33%).结论 该社区流动儿童各年龄组疫苗全程接种合格率较低,须加强宣传和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为流动儿童提供健康服务.
作者:徐春华;林淑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是提升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预防接种服务能力的基础.通过总结宁波市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工作,为优化宁波市成人预防接种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自2010年以来,宁波市通过出台政策、建设门诊网络、探索接种模式和营造健康支持环境等开展成人预防接种工作的探索.结果 目前,已初步形成“政策支持、部门协作、规范管理和社会动员”的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工作机制和网络.宁波市出台成人预防接种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规范和标准,完善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网络建设,构建成人预防接种信息系统,通过各种抓手优化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质量.结论 宁波市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下一步需将成人预防接种作为关键技术融入多部门政策,完善成人预防接种信息化,加强成人疫苗效果评价,进一步提升居民预防接种意识.
作者:叶莉霞;方挺;孙烨祥;马瑞;董红军;许国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深圳市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为有效地预防和减少5岁以下儿童死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2009-2013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监测资料,按ICD-10对死亡原因进行编码,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深圳市5岁以下儿童共死亡3 485例,其中男性1 973例,占56.6%;女性1 512例,占43.4%.不同年龄、性别死亡率及死因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早产低出生体重为5岁以下儿童的首位死因.结论 早产低出生体重是引起深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重点预防.
作者:付英斌;刘晓剑;吴永胜;卫兰;赵光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西边境地区县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对广西边境地区县级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医院应急预案、应急指挥协调、监测预警、实验室病原检测能力、信息报告交流、应急人员、应急床位、相关物质的储备等状况.结果 广西边境地区被调查的22家县级医院均没有设立独立的卫生应急部门,均挂靠在医务科或急诊科等业务科室;22所县综合医院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各类卫生应急预案;监测预警能力较低;22所医院病原检测能力不同;信息报告交流和应急培训能力有待加强;应急床位和应急人力不足;应急物资储备缺乏.结论 广西边境地区县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作者:徐婷婷;陈其伟;冯俊;覃娴静;刘德诚;赵劲民;冯启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深圳市公共卫生产品常态化应用经验和实施步骤.方法 采用综合评分法构建公共卫生监测评价模型,通过现场调查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自2015年以来,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设计了流感指数、登革热指数和感染性腹泻易感指数等三款公共卫生产品,把复杂的监测数据转换为浅显易懂的风险等级模式和合理化建议,定期向公众发布,起到了良好的健康教育作用.目前已累计发布116期流感指数、22期登革热指数和12期感染性腹泻易感指数,传染病指数的预报一致率约70%.2017年通过对817名社区居民的三类传染病指数认知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流感指数、登革热指数、感染性腹泻易感指数的知晓率分别为19.6%、20.3%、15.2%,知晓率仍不高.目前社区居民获取三类传染病指数的途径主要为电视、网站及微信,95%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基本相信指数提供的风险等级及执行指数提供的预防建议.结论 深圳市发布的三类传染病指数具有良好的疾病预警作用,能有效地提升公众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适合在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作者:逯建华;何建凡;许舒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中小学校直饮水设备滤芯更换及直饮水卫生现状,为加强直饮水卫生监督管理,防止暴发流行介水性传染病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调查重庆市主城及非主城27区县辖区内736所学校2016年直饮水卫生管理现状.结果 此次调查的736所中小学校中,88.5%(651/736)的学校有卫生许可批件;直饮水设备定期清洗消毒率为98.9%(728/736),直饮水设备定期更换滤芯率为99.2% (730/736),开展水质检测率仅为46.5%(342/736),在开展水质检测的学校中水质检测合格率为99.4%(340/342).非主城区小学水质检测学校开展率、水质检测学校合格率两个指标方面低于非主城区中学(x22 =4.021、4.877,P均<0.05).非主城区小学在水质检测学校开展率及水质检测学校合格率方面明显低于主城区小学(x2=10.322,P<0.01).非主城区中学在水质检测学校合格率方面低于主城区中学(x2 =4.01,P<0.05).结论 2016年重庆市中小学直饮水卫生状况较2013年有明显改善,加强直饮水送检检查是今后工作重点,非主城区小学应成为今后重点检查对象.
作者:明佳;陈嘉明;童晶;杨莉;陈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状况文献进行Meta分析,为完善我国居家护理体系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 利用知网、万方、维普、龙源、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检索平台,检索词设置为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等,检索时间设置在2012-2017年,检索出与中国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相关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进行筛检、去重、质量分析,终纳入完全符合要求的文献,统计老年人对居家护理服务的主要需求与相关影响因素,并应用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提出相应的指导.结果 从检索出的167篇相关文献中筛选出11篇文献,经Meta分析发现,中国老年人在居家护理服务中对医疗护理、健康指导、生活照护、心理及精神慰藉等需求较高,而影响居家护理服务落实的原因主要有个人经济因素、文化程度、护理服务模式缺乏、无配套政策等.根据文献分析结果,提出加强社区一医院居家护理服务紧密衔接,规范护理流程,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做好老年人的个体化、针对性居家护理,着重加强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的居家护理等建议.结论 当下中国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尚存在诸多不足.下一步应该着重从医疗护理、健康指导、生活照料、心理及精神抚慰等方面加强完善,以提高居家护理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
作者:陈莉莉;翁林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宜昌市1992-201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季节性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准确和科学的依据.方法 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对宜昌市1992-2015年的流脑季节性分布进行分析.对圆形分布平均角的假设检验采用Rayleigh's检验,检验统计量Z=n·γ2.结果 宜昌市1992-2015年流脑报告发病137例,报告病例一般集中在2-4月,其中3-4月报告病例为61例,占病例总数的44.53%,达到高峰.流脑季节性分布的M值为0.518 6(0.5 <M <0.7),有明显的季节性;r值为0.485 1(Z=32.2406>Zo.05 =2.995 7,P<0.05).平均角对应的日期即流脑发病高峰日(3月23日),高峰期为2月2H-4月7日.结论 流脑发病有较强的季节性,其发病高峰日多集中在2-4月份.因此,应继续保持流脑疫苗高接种率,并根据流行季节采取相关预防措施从而减少流脑的发生.
作者:田滔滔;鲁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居民死亡模式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进一步预防疾病,降低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收集1994-2013年间的深圳市居民死亡数据、经济数据和社会发展数据,对居民死亡率与不同产业生产总值、不同等级公路里程、卫生发展水平等指标进行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 深圳市居民总死亡率从1994年的7.8/万增长到2013年的11.2/万,疾病死亡率与人均GDP、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呈负相关关系(r=-0.496,P<0.05);伤害死亡率与人均GDP、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呈正相关关系(r =0.683,P<0.01).结论 居民死亡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的同时,应考虑居民死亡模式,侧重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从而降低疾病和死亡带来的损失.
作者:刘晓剑;付英斌;吴永胜;周琳;程锦泉;马汉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掌握2010-2017年黑龙江省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针对防控中的重点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依据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对2010-2017年黑龙江省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通过Maplnfo 11.0软件绘制疾病地图.结果 2010-2017年黑龙江省布鲁氏菌病出现1个大的流行高峰,2012年发病率高,为19.43/10万.发病呈季节性,流行高峰期为3-7月.94.77%的报告病例处于20~69岁年龄段,报告病例性别比2.8∶1 ~3.3∶1,农牧民占88.52%.找出了漏报率较高、慢性化比率高、食源性感染增多、农牧民发病率高、规模型牧场感染增多5个防控重点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结论 黑龙江省人间布鲁氏菌病自2014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综合防控措施作用显现,但不应松懈,保持防控力度,针对重点问题持续发力.
作者:邹明远;邢智锋;尹世辉;唐磊;代伟萍;孙建飞;张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政府购买艾滋病防治服务的现状,探讨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方法 对6省份45名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5年以上的领导或专家和38名从事艾防工作3-5年以上的社会组织负责人进行定性调查,按照定性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近年来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发展迅速,但各地参与艾防工作的社会组织数量差异较大;社会组织登记或注册的较少,能否登记或注册直接影响其工作范围及规范性;社会组织与相关机构合作不够,开展工作有限,社会影响力不大;多数社会组织核心能力欠缺、专业知识不足,项目管理水平不高,社会公信力不高;政府机构对社会组织工作成果的督导和绩效的评价机制不完善,服务的监督与评价机制不健全.结论 加强政府购买服务的主要思路包括:明确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容和数量,通过培育基地扶持有潜力的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健全内部结构,提高公信力,因地制宜创新政府购买服务的实践.
作者:王研;徐鹏;周郁;葛利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