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水市农村中学生社交焦虑发展特点分析

温兴盛;秦素琼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社交焦虑, 发展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探讨天水市农村中学生社交焦虑发展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SAS-A)对天水市311名农村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1)天水市农村中学生社交焦虑总体水平存在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0,P<0.05),女生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害怕否定评价维度(FNE)(t=-2.447,P<0.05).(2)社交焦虑总体(F=2.411,P<0.05)和害怕否定评价(FNE)(F=2.650,P<0.05)、陌生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SAD-N)存在年级差异(F=2.40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差异主要在初三和其他各年级之间.(3)社交焦虑性别和年级主效应不显著,但二者交互效应显著[F(5,299)=3.662,P<0.01].年级为初三和高三时,社交焦虑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4)=13.90,P<0.01;F(1,304)=8.86,P<0.01].结论 天水市农村中学生社交焦虑水平性别和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和年级交互效应显著,可根据社交焦虑发展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南京建邺区Ⅱ型糖尿病流行病学及防制策略分析

    目的 分析建邺区18岁以上居民Ⅱ型糖尿病患病、相关危险因素及防制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建邺区2015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结果 该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9%,标化率为11.09%.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13.2%,女性为10.8%,男性高于女性(x2 =15.066,P< 0.05).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家庭收入、抽烟、六千步当量、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BMI、腰臀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与糖尿病患病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高年龄、肥胖、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是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文化程度高、脑力劳动等是糖尿病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糖尿病患者知晓率为63.6%,女性显著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已知晓患者中糖尿病治疗率为89.7%,且随着年龄增加显著升高(P<0.05).已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控制率仅为43.4%.结论 糖尿病已成为影响建邺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男性、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中老年人是防治的重点,现患糖尿病人知晓、治疗、控制率都有待提高.

    作者:张霞;张金;简桥;洪忻;陆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泉州市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和应急策略研究

    目的 评估泉州市辖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提出科学防控脊髓灰质炎疫情的关键点和应急策略.方法 根据人群免疫、AFP病例监测、输入风险情况等指标综合分析评价,采用数理综合法评估泉州市各市区县脊髓灰质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结果 综合评分的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P25=8.0和P75=15.25,泉州市辖12个县市区中安溪县、石狮市和惠安县的综合分分别为21分、16分和16分,为高风险;南安市、永春县、晋江市和德化县分别为15分、13分、10分、10分,为中风险;鲤城区、泉港区和台商投资区各8分,丰泽区和洛江区均为0分,为低风险.结论 泉州市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的风险点,对此要建立“以WPV输入与传播风险评估为重点,强化一线医务人员和检疫人员流行病学观念,加强适龄儿童基础免疫和AFP病例监测并重”的应急策略.

    作者:李锋平;洪思让;吕文辉;陈雅红;刘江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长沙市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和改善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长沙市541名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并用MANOVA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的流动儿童在主观幸福感的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和社会交往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在主观幸福感的正性情绪、精力与睡眠、生活状况和负性情绪以及社会交往上差异显著;歧视知觉对正性情绪、精力与睡眠、生活状况、饮食情况、负性情绪和社会交往都有显著影响;普通话流利程度对正性情绪、精力与睡眠、学习情况、生活状况和负性情绪都有影响;朋友个数对正性情绪、精力与睡眠、学习情况、生活状况、负性情绪和社会交往以及躯体状态都有影响.结论 性别、年级、歧视知觉、普通话流利程度和朋友个数主要通过影响流动儿童的正性情绪、精力与睡眠、生活状况、负性情绪、社会交往来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罗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全科医生执业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全科医生的工作现状,探求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仅有22.41%的医生参加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其所熟悉的临床诊疗范围主要集中在内科、外科,对妇科、骨科、儿科及五官科的常见病诊疗及X线读片、超声检查、眼底检查等基本技能明显欠缺.有79.86%的全科医生取得中级以上职称,但其中三分之一存在高职低聘现象.该群体的矛盾焦点主要反映在对收入、待遇的不满,对职责定位的困惑,以及业务需求与能力范围之间的落差等方面.结论 健全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大全科医师政策扶持和倾斜力度,健全全科医疗工作规范,提升全科医生的社会形象.

    作者:冯雁;董铭;陈淑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LEC评价法在碳粉生产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LEC评价法在打印耗材生产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实用性.方法 对某碳粉生产企业的生产运行条件、职业危害风险因素以及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按分析结果,分别采用LEC评价法和定量分级法对该碳粉生产企业可能存在的职业健康危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LEC评价法显示粉尘和化学毒物风险等级为1级,噪声风险等级为2级;定量分级法评估粉尘和化学无毒危险等级为0级,噪声危险等级为1级,LEC评价法和定量分级法评估该碳粉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LEC评价法在碳粉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汤小鸥;邹亚玲;陆利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校大学生乙型肝炎认知状况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高校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的认知状况.同时,对比分析实施健康教育项目前后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相关认知的转变情况.方法 选取300例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实施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健康教育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前后大学生对乙型肝炎了解掌握的程度及对乙肝疫苗接种重视态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后,大学生们对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知晓率、乙型肝炎病原体知识、日常生活接触能否感染乙肝、慢性乙肝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多人共用注射器能传播哪型肝炎等认识均有了明显的转变;对有效预防乙型肝炎措施及接种乙肝疫苗必要性的认识比例大幅度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了解乙肝是一种严重疾病和知道身边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仍保持正常交往在项目实施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对各种知识高汲取率时期,对乙型肝炎这种慢性严重性传染病的认知对他们来讲相当重要,建议有关预防和医疗机构及高校管理部门认真重视起来,共同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传播和感染,让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作者:吴勇;周建康;张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于IPHS及IRD指数的天津各区县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分析

    目的 立足天津市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和服务投入效率,以卫生资源配置的投入效率为切人点,基于优先级配置理论在前期实践和政策梳理基础上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IPHS及IRD指数法对2014年天津市各区县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天津市卫生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天津市卫生资源总量,天津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天津市卫生资源经费投入,天津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配备,天津市卫生资源费用流向和利用效率等方面.结果 对应2012-2014年区位商的数据,得出基本一致的结论.为促进天津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为拟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结论 天津市各区县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情况都有很大改善,但资源配置不均仍是天津市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作者:张天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珠三角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非随机配额抽样方法,对2 736名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调查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30.37%显著低于户籍人口利用率43.23%(x2=98.05,P< 0.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婚姻、文化程度、收入、医保、对社区印象、听说过基本公共卫生服 务、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服务需求、接受服务意愿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听说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OR=3.98)、需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OR=2.34)、有医疗保险(OR=2.17)、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印象好(OR=1.64)、愿意配合社区服务中心接受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OR=1.62)、收入高(OR=1.37)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医保制度的不完善和宣传不到位起重要作用.

    作者:郝爱华;张薇;刘志芳;许淼杰;徐宁;刘礼平;邓惠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滨湖区“十二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评估及“十三五”对策研究报告

    通过实地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调研,收集整理滨湖区近五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资料,总结评估“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得的四大进步和存在的四大矛盾.分析在当前以民生为本的新常态下,必须把握的三方面发展趋势,提出从加强政府的领导力和组织力、促进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提升队伍的专业性和战斗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依从性等四个方面提升“十三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作者:徐汉顺;钱燕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需求与政策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2013年各类人力资源需求状况,为河南省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建议与对策参考,为制定科学的卫生管理和卫生政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通过河南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ICME),收集河南省16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和1 220家乡镇卫生院资源需求情况、10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78家乡镇卫生院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并进行分析.结果 在社区卫生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各类人力资源需求中,临床医生、公共卫生医师、护士均居前三位.对于社区卫生中心,第四到第八位依次是影像、检验等诊断医师、全科医师、管理人员、药师、中医;对于乡镇卫生院,第四位到第八位依次是管理人员、全科医师、药师、影像、检验等诊断医师、中医.经x2检验,社区卫生中心比乡镇卫生院更需要影像、检验等诊断医师,乡镇卫生院比社区卫生中心更需要护士.对于社区卫生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重要程度较大,排在前3位的建议,依次是人才培养类的建议(E类)、宏观政策倾斜类的建议(A类)、提高待遇类的建议(C类);对于社区卫生中心,第四到第十二位依次是人才技能类(H类)、人才培训类(F类)、培养培训方法类(G类)、编制建议类(B类)、医德建议类(K类)、硬件设施类(J类)、人事管理类(I类)、职称建议类(D类)、人员缺少类(L类);对于乡镇卫生院,第四位到第十二位依次是G类、F类、I类、B类、H类、J类、K类、D类、L类.结论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公共卫生医师、护士这三类卫生人力资源的培养,以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需求.加强基层医疗人才培养建设,国家给予政策倾斜和财力支持,同时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各方面待遇.

    作者:李玉春;李强;孙亮;丁宇;张合喜;张莹;吴卫东;吴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白银市2005-2015年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白银市2005-2015年流感流行特征,评价监测工作进展,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流感常规疫情报告、哨点医院监测、暴发疫情监测资料以及病原学检测结果,使用Excel 2010和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白银市2005-2015年共报告流感病例616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1.91/10万,局部暴发疫情、流感大流行与全市发病率增高密切相关.哨点医院报告流感样病例(ILI)16888例,年均ILI就诊百分比(ILI%)为1.52%,各年度ILI%、两家医院IL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144.424,P< 0.01;x2=489.758,P<0.01);ILI流行高峰与流感暴发疫情高峰期基本相同;ILI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5.96%,病毒分离率为17.33%,各年度核酸检测阳性率、毒株型别构成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88.533,P< 0.01;x2=-537.383,P<0.01).全市报告42起ILI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病毒型别为甲型H1N1型、B型、季节性H3N2型.结论 白银市流感监测工作取得一定成绩,还需加强哨点医院监测、学校暴发疫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

    作者:张入学;何涛;曾同霞;王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博州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

    目的 了解博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合理配置疾控机构人力资源和提高管理效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博州各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相关数据,对人力资源现状和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与评估.结果 2015年末,博州共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4个,在岗职工人数16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5人,占64.81%;年龄结构以45~54岁为主,占49.5%;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40%,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34.3%.结论 博州各级疾控机构人员数量呈下降趋势,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匮乏,老龄化现象严重,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建议加强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效机制,优化人员结构,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作者:胡晨晖;潘东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顺德社区Ⅱ型糖尿病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顺德容桂社区糖尿病患者24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22例,对照组120例.对干预组实施为期20个月的社区综合干预,给予饮食、运动及心理干预,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健康教育等,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经过20个月的社区综合干预,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血压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血糖控制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两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开展糖尿病综合干预,可大大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血糖.

    作者:欧玉英;罗洁莹;杨俊杰;欧阳静仪;吴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人力投入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四川省部分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投入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投入”对450名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中,专职与非专职公卫人员分别为43.1%和56.9%;公卫科室和非公卫科室人员分别为47.1%和52.9%.人力较多的服务项目依次为:居民健康档案60.9%、慢性病管理58.9%、老年人健康管理58%、健康教育57.1%、预防接种28%;时间投入较高的依次为:预防接种35.1%、孕产妇健康管理27.1%、慢性病管理21.4%、儿童健康管理20.3%.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中兼职公卫人员和非公卫科室承担了大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等服务的人力投入不足.

    作者:曾雪琴;刘鲁蓉;李文娟;于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麻疹暴发病例临床特征及监测病例定义评价

    目的 了解儿童麻疹病例的临床特征,评价不同麻疹监测病例定义的监测效果.方法 制定相关定义,在麻疹暴发疫情现场通过主动健康监测和问卷调查,获得符合定义的疑似病例151例,通过实验室检测方法确诊107例,排除44例,再对这些疑似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确诊和排除病例,发热发生率分别为82.2%和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8,P<0.05);皮疹发生率为67.3%和31.8%,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6.002,P< 0.01);1种或以上咳嗽、卡他性鼻炎、眼结膜炎(3C)症状的发生率为74.8%和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96,P> 0.05).确诊病例有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史者发生皮疹、3C症状的危险性比无免疫史者低.现行病例定义(发热+皮疹+≥1种3C)的特异度高(81.8%),但灵敏度低(56.1%),仅发热单一症状的病例定义灵敏度高(82.2%)但特异度低(34.1%),而含“皮疹”症状的病例定义相对较优.再结合Kappa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认为“发热+皮疹”是儿童的较优病例定义(Kappa=36.2%,ROC曲线下面积=0.713).有MCV免疫史者的该定义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优于其他3种含“皮疹”的监测病例定义,特别是在≥2剂次MCV免疫者中.结论 随着MCV的使用,有必要修改完善现行的麻疹监测病例定义,特别是在高接种率地区或人群;但同时实验室检测结果可能将越来越重要.

    作者:杨波;刁峰萍;王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公众满意度测量评价方法及问题思考

    公众满意度的测量和评价,不但可以为政府监管部门开展绩效评价提供依据,而且能为社会调查方法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文章是对国内外公众满意度概念、满意度测评过程中采用的测评工具及测算方法的研究综述,发现诸多研究中存在量表各一,测算方法繁多的现象.基于此,笔者归纳总结了在梳理文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为深入研究和测评公众满意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毛丹;李宇阳;陈长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国东西部乡镇公共卫生现状及发展策略

    目的 探索中国东西部乡镇居民对公共卫生的知晓程度及乡镇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文献,以“乡镇地区公共卫生”为检索重点,查阅不同地区的公共卫生发展情况的论文文献,整理总结东西部地区公共卫生发展程度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网、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统计局等相关网站,查阅有关乡镇卫生发展的相关数据、政策和措施.后,综合对东西部地区信息及对国家政策的分析,提出改善和提高乡镇公共卫生发展的策略.结果 中国乡镇地区公共卫生发展步伐较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情况有待提高,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结论 国家虽加大了对乡镇公共卫生的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但是力度仍然不足.

    作者:王飞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湖北省2009-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了解2009-2014年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湖北省2009-2014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系统中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4年湖北省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19 819例,年均发病率为34.74/10万,男性为42.36/10万,女性为26.66/10万.2011-2014年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高发地区为神农架、十堰和仙桃;两个发病高峰为4-7月和1 1月-次年1月;高发年龄为10~14岁;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0.63%;每年均有暴发疫情,累计报告112起.结论 2014年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暴发疫情呈下降趋势.

    作者:郑莉;张蕃;罗玉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松山湖高新区企业员工膳食与健康调查

    目的 了解园区企业员工膳食模式与肥胖及患病状况的关系,为企业员工进一步开展营养教育、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运用膳食调查、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等三方面数据分析企业员工膳食食与健康的相关性.结果 超重/巴胖率为47.5%(超重率为35.5%月巴胖率为12%),正常体重率为52.5%.两组比较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膳食调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巴胖组在食物的种类、数量,餐次比例的合理性与正常组有差异,超重/巴胖组蔬菜、水果与摄入量均低于正常组,畜禽肉、油脂摄入量均高于正常组,餐次比例合理性低于正常组;超重/肥胖组患相关疾病及血液生化指标异常人数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企业员工膳食结构与肥胖有内在联系,应改善饮食结构,减少动物性食物、脂肪摄入,增加果蔬粗杂粮摄入,增加活动量,预防超重(肥胖)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高明;曾志红;范圣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张家港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及对策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方法 通过对相关项目负责人、执行人和群众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各个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客观评价和分析.结果 在共卫生服务政策、体系、质量数量、经费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存在服务体系、人员配备、区域发展、评价标准等导致公共卫生服务不均等问题.结论 需采取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专业队伍能力、转变服务供给模式、创新公共卫生投入机制和完善绩效考评体系等对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作者:王群刚;王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