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分辨率CT在肺泡蛋白沉积症中的诊断价值

李隆祥;张英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 体层摄影术,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HRCT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PAP患者的胸部HRCT表现.结果 PAP胸部HRCT呈多样化改变:(1)铺路石样征6例;(2)地图样分布5例;(3)空气支气管征2例.结论 肺泡蛋白沉积症HR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于诊断PAP,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碘溶液、亚甲蓝双重染色对食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内镜下复方碘溶液和亚甲蓝双重染色诊断食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6例在常规内镜检查中发现可疑病灶者,行内镜下食管黏膜复方碘溶液和亚甲蓝染色,观察染色后病灶的形态及颜色变化,并行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反流性食管炎110例,伴非典型增生15例,其中轻度7例,中度5例,重度3例.食管溃疡5例.食管癌41例,进展期食管癌32例,早期食管癌9例.结论 内镜下行复方碘溶液和亚甲蓝双重染色对提高早期食管癌和非典型增生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天;赵丽杰;李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

    高血压病是社区慢性病管理之一,我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对社区疾病的入户调查,为居民建立社区健康档案6 000份,其中高血压患者310例,我们就高血压病的社区管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宝华;钱金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6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照组采用单纯氯沙坦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SBP、DBP及MBP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SBP、DBP及MBP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UA及Cr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UA及Cr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降压效果明显,能改善肾脏功能.

    作者:杨晓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3例

    例1,27岁,患者于2000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重症肌无力1度,并于2000年5月28日行胸腺切除术,术后肌无力症状改善.术后一直服用泼泥松10 mg/d.末次月经为2003年6月27日,于2003年8月5日证实为早期妊娠后,逐渐停用泼泥松.

    作者:陈香娟;张文淼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符合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并处于活动期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给予传统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柳氮磺胺吡啶以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来氟米特治疗,起始负荷量50 mg×3 d,之后20 mg/d.疗程半年.治疗前后主要观察活动性指数、功能性指数、晨僵时间、全身和脊柱痛等,次要观察扩胸度、指地距,枕壁距、Schobcr试验、15 m步行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等,以及用药安全情况.结果 治疗组34例病人治疗半年后,多项指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脊柱痛、晨僵时间均有明显的改善与好转,且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1.2%.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症状和肝功能异常.结论 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在基础药物上加用来氟米持,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怀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三维超声成像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36个乳腺肿块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分析血流情况及三维成像图.结果 三维超声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三维成像图逼真清晰,立体感强,空间关系明确,并可确定病变的形态,范围和其表面及内部的细微特征.结论 三维超声更能提供准确的病变性质及部位,进一步提高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作用,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定位诊断.

    作者:王晓红;郭和娟;李燕青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102例临床分析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老年患者占CHF总数的75%,其猝死发生率是普通人群5倍~([2]).我们观察了60岁以上的CHF患者,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旨在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CHF治疗中的作用、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马怀英;陈静;黄晓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短效胰岛素持续注入治疗重症2型糖尿病分析

    目的 观察胰岛素持续注入治疗重症2型糖尿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对86例空腹血糖≥16.7 mmol/L的初诊2型糖尿(DM)病患者分别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CSⅡ)胰岛素治疗(CSⅡ组42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DⅡ组44例),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及控制达标时间,胰岛功能恢复状况,停用胰岛素后对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 CSⅡ组显示出快速稳定的降血糖效果和长期血糖控制效果.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恢复亦较MDⅡ组好;胰岛素抵抗改善CS Ⅱ组好于MDⅡ组.结论 CSⅡ方式较MDⅡ方式更有效地控制血檐,β细胞功能恢复好,胰岛素抵抗下降快.

    作者:徐昌辉;施克传;刘青员;丁玉才;韩国青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单丝聚丙烯补片行疝环填充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殴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0例腹股沟疝的患者采用Mcvay法或Shouldice法行传统疝修补术,168例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止痛剂应用、阴囊积液、术后尿潴留,术后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 无张力疝修补术组较传统疝修补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是(37.1±7.3)分、(61.4±9.7)分.术中出血量分别是(17.5±3.3)ml、(45.9±9.4)ml.术后住院时问分别是(4.7±1.4)d、(8.6±2.3)d.止痛剂使用分别是4例、7例.随访(12.4±6.3)个月.阴囊积液分别是3例、5例.尿潴留分别是3例、4例.复发分别是2例、4例.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单丝聚丙烯补片适合修复各型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胡永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曲马朵与纳洛酮联用对妇科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曲马朵与纳洛酮注射液联合应用对妇科疾病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及其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静脉复合麻醉的妇科疾病术后镇痛病人60例,按随机原则,将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两组镇痛药物选择曲马朵注射液0.25 mg·ml~(-1)·kg~(-1)·h~(-1)静脉微泵推注维持,观察组加用纳洛酮1.67μg/ml,严密观察并记录术后48 h内的镇痛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 两组VAS评分、BCS评分、PCA实进总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曲马朵与纳洛酮注射液联合应用不影响曲马朵的镇痛效果,但能显著降低曲马朵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吴百中;赵刚;路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护理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康复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临床实践所证实.现将我院收治的98例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住院6周内实施了心理护理和康复措施的早期介入,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报告如下.

    作者:黄洁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中-重度糜烂60例观察

    目的 观察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疗效.方法 我们对已婚已产妇、非妊娠期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60例,采用LEEP治疗,术后定期观察创面修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周内均无明显阴道出血,45%出血多发生在术后10~20 d,有4例阴道出血超过月经量经对症治疗好转;术后3个月宫颈糜烂面治愈58例(96.7%),1次末愈2例(3.3%),未愈者1例于术后3个月行第二次手术治疗,1个月后治愈,另1例因LEEP刀术后病理报告早期宫颈癌改行子宫全切术,总治愈率98.3%.结论 LEEP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是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较理想方法 .

    作者:钟伟青;周兰芳;华春英;林立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曲马朵用于手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曲马朵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全身麻醉下行妇产科腹腔镜手术8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分别在手术切皮前静脉滴注:Ⅰ组0.9%氯化钠注射液2ml,Ⅱ组曲马朵1.5mg/kg,Ⅲ组曲马朵2 mg/kg,Ⅳ组曲马朵2.5 mg/kg.采用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对患者拔管后、离室前以及术后1、2、4、8、12、24 h进行疼痛和镇静程度评分,并记录恶心、呕吐、头晕、嗜睡、躁动、恶梦、瘙痒、多汗等不良反应.结果 VAS评分,Ⅱ、Ⅲ、Ⅳ组在术后8 h内VAS评分与Ⅰ组相比显著降低,在三种剂量下未见量效相关性.Ramsay镇静评分均为0~2分.不良反应比较:Ⅱ、Ⅲ、Ⅳ组恶心、呕吐以及出汗与Ⅰ组相比的发生例数较多,Ⅳ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Ⅱ、Ⅲ组与Ⅳ组之间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产科腹腔镜术前单次注射曲马朵2 mg/kg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作者:钟士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人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35例分析

    目的 评价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人中-重度下口乎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将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22例,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7~14 d.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74.3%,有效率为88.6%,而对照组分别为59.1%,77.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和13.6%(P>0.05).结论 莫西沙星可作为治疗老年人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首选用药.

    作者:刘延梅;时晔;苗青;李珉;马庆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经蝶入路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研究进展

    垂体腺瘤在大体形态上可分为微腺瘤(直径<1.0 cm)、大腺瘤(直径<3.0cm)和巨大腺瘤(直径>3.0cm).但近年来对大型、巨型垂体腺瘤的标准也有人提出不同分法,将直径超过4 cm归为巨大腺瘤,直径在1~4 cm称大腺瘤~([1,2])甚至将肿瘤直径>4.5 cm才称为巨大腺瘤~([3]).现就大型、巨型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的人路问题、经蝶手术适应证、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和治愈与复发及预后等作一综述.

    作者:李志强;权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缓解方法探讨

    静脉滴注氯化钾溶液导致局部疼痛是临床上相当常见的问题,至今没有很好的办法,我院近年来针对这一问题做了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应国秀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急性下尿路感染80例分析

    我们使用中成药三金片(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加左氧氟沙星治疗80例女性急性下尿路感染病例,与同期单独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60例相比较.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明山;许正锦;张晨耀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膈下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发生膈下动脉供血或参与供血时行化疗栓塞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23例原发性肝癌发生右侧膈下动脉供血21例,左侧膈下动脉供血2例,均行膈下动脉化疗栓塞术,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牛情况.结果 膈下动脉化疗栓塞术后1~1.5个月复查,17例患者病灶内碘油沉积密实,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4例患者碘油沉积部分缺失,2例患者碘油沉积稀疏;并发症:血管痉挛3例、血管内膜损伤1例、油脂性肺炎1例、顽固性呃逆3例,无脊髓损伤、膈下脓肿及肝哝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发生膈下动脉供血的原发性肝癌行膈下动脉化疗栓塞术安全有效.

    作者:裴敏;朱杰;裴昌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静脉压升高为临床特征,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脏器疾病的全身性疾病.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7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方法、技巧、术后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72例术中术后的情况.结果 72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出血量80~300 ml,术后肛门排气平均16 h、下床时间6~12 h、住院时间3~6 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只要病例选择恰当,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