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岩;倪方
目的 了解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梅毒螺旋体感染现况,为防治梅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报告资料及病原体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海拉尔区2008 -2010年共报告梅毒490例,总感染率为54.17/10万.感染率逐年增高,三年间增长47.02%.其中男性235例,女性253例,男女性别比为0.93∶1,女性多于男性.无死亡病例报告.20~40岁年龄组病例多.占病例总数的60.2%,50岁以上人群占34.1%,0~19岁人群占13.3%.2010年各年龄组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两年.隐性梅毒感染人数多感染率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以无职业和闲散人员多,占病例总数的33.3%,感染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人群对梅毒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干预高危行为,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实施免费诊治策略,对防治梅毒会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韩庆民;韩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2011年1月1日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启用“网络报告率”代替“区县零缺报率”,零报告医院直接影响网络直报质量的高低.为利用新的考核指标来促进济南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的提升,开展一次调查,了解济南市2010年传染病零报告医院的工作现状.文中零报告医院是指在一个年度内未报告1例及以上有效传染病病例的医疗单位.
作者:周林;张军;马祖芳;丁伟;姜宝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全球性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我国糖尿病患者总人数0.92亿,高居世界第二位,更严重的是,我国还存在大量的2型糖尿病后备军——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1.48亿[1-3].上海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老龄化的日趋严重,糖尿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并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糖尿病防治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热点问题[4-7].2002年起,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科研为先导,联合临床内分泌专家和高校流行病学教授,开始试点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糖尿病防治模式和适宜技术,随后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支待下,将此项工作逐步推广至全市所有社区,成为上海市社区公其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
作者:李锐;杨群娣;黎衍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对杯具/拖鞋等顾客公共用品实行一客一换一消毒既是经住宿业的基本礼节要求,也是防止传染病传播、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需要,更是经营者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坚持落实杯具/拖鞋等公共用品消毒的单位却屈指可数,大多是在客房卫生间洗净抹干了事.为此进行一番思考和调研,认为除了强化教育与监督、加重经营者的违法成本等等之外,从消毒方式改革作为切入点,探索一种既满足消毒目的需要又简便经济和实用有效,既乐为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接受,也便为执法者和消费者监督的消毒方式.
作者:李继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前,电容器企业规模都不大,设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低,基本以手工作业为主.生产环境中存在较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了了解电容器行业有机溶剂的职业危害情况,推进本地区电容器行业职业卫生工作,为下一步行业整治提升制定地方标准和规范提供科学依据,对本地区26家电容器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
作者:施长苗;卢瑜芬;杨林国;应莉加;闫福;李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寻求恶性肿瘤早期筛查方法,探讨农村干预模式,以控制恶性肿瘤的高发态势.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定慈溪市境内现患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直肠癌病人861人及相对应的健康者861人做对照.确定研究对象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职业爱好、饮食卫生遗传因素、家族史等200个项目,进村入户,面对面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用SPSS13.0系统软件包统计,分析OR值.遴选出高度危险因素(OR>2以上),拟定慈溪市境内恶性肿瘤测评表,进行自测打分.大于60分者列入干预对象,实施GI4P方案,即指导整合(Guide In-tegerter)、预测性(Predictive)、预防性(Preventive),个体性(Persondlized)、参与性(participatorg),具体采取健康教育促进、心理疏导、早期TAP筛查.对TAP阳性的早期实施免疫调节剂和中药扶正治疗、观察.结果 恶性肿瘤高度危险因素有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A型性格、慢性炎症、溃疡、慢性肝炎、爱吃肥肉、喜动物内脏,咸鱼、咸菜、咸虾皮、吸烟、酗酒、父母有恶性肿瘤史、长期服避孕药,用TAP进行筛查(26/460)阳性率5.65%.实施健康教育干预休息、复检;以中药和免疫调节剂,5周内全部转阴.结论 农村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及干预模式是目前我国全新的干预方法;其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流行病学相结合方法和理念,遴进危险因素,结合早期的恶性肿瘤异常蛋白(TAP)检测手段,G14P方案是科学,简捷、正确,可行的,为我国农村恶性肿瘤的预防干预创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作者:施南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全面评估成都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的现状发现问题,找出薄弱环节,为改进和强化机构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与成部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接近的副省级城市卫生监督机构以及成都市所辖区县(除高新区外)19家卫生监督机构作为调查对象,设计统一调查表,分别从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以及机构人员的科研能力、师资培训能力、法制综合能力、应急能力、装备使用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完成数据资料的分析.结果 成都市本级直接监管的户数在6个副省级城市中少,处罚金额上成都排第二位,处理突发事件多,但在卫生保障、媒体报道、发表论文及师资培训等方面还有待于进步加强;成都市19个区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机构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案件办理数少、处罚金额低,科研能力整体较差,无科研课题、无学术论文,业务理论水平不高.结论 成都市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行政执法应加大处罚力度,着力抓好卫生监督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合作,以增加社会知晓度.
作者:胡晓玲;王宪;夏波;彭旸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近年来番禺区食品污染物监测情况.方法 2007-2011年对区内粮食等人们经常食用的20类食品开展金属铅等71个指标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番禺区农药以及大部分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生物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金属污染普遍存在于各类食品中,动物性食物中的抗生素蜜饯由的食品添加剂污染严重,水产品熟肉制品的生物污染应引起重视.结论 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食品安全预警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开展食品污染物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作者:区伟全;吴利楠;林东明;李尚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为了解辖区内农村集中供水水质卫生状况,改善九原区农牧民家庭饮用水质量,2010年度对辖区内农村、牧区的8个乡镇、苏木及办事处的集中供水点枯水期(4月份)和丰水期(8月份)的水源及末梢水进行了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杨志明;赵金池;王月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11年8月12-23日在深圳成功举行,共有126个代表团11 901名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参加此次盛会.此次大运会,是深圳建市以来首次举办的一场国际性综合体育赛事,亦是对深圳传染病防控体系的一次重大考验和挑战.为保障大运会顺利进行,深圳学习借鉴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和风险评估情况,确定传染病防控工作内容、步骤和方法.
作者:孔东锋;梅树江;谢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患.为了解滨湖区慢性病流行趋势,评价预防控制效果,现对辖区2008-2010年慢性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材料来源 发病数据来自滨湖区历年慢性病报告数据库,人口资料由滨湖区公安分局提供.1.2质量控制 每月抽查辖区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出的慢性病报告卡,卡片项目逐项与门诊日志、住院病历复核,确保信息完整正确.
作者:邓竹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金山区公共卫生协管员基本情况,分析基层卫生监督人员能力现状,为完善基层卫生监督网络提供借鉴.方法 对涉及对象开展普查,采用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方法.结果 在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2名协管员中年龄50岁以上者占40.6%,具有中级职称人员占25.0%.他们的工作需要掌握的卫生知识与所学的不符,还要对他们进行国家卫生标准、卫生管理知识等培训.不同能力自评有显著性差异,沟通协调及社交的能力和掌握管理相对人基本情况、卫生现状自评较好,法律法规、卫生规范学习与运用能力和调查取证、资料收集的能力自评较低.结论 人员构成和知识培训是金山区公共卫生协管员能力建设的薄弱环节,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优化.
作者:程晓钰;倪淑萍;曾德才;袁春艳;董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 存在问题1.1 监管存在漏洞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四条的规定,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但在具体监管过程中,监管环节的界定和衔接不够明确,许多具体职能交叉,界限不清,容易产生职能部门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工作存在漏洞,监管出现真空.
作者:蒋雪凤;严建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天河区餐饮业餐具消毒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食品安全监督措施.方法 对全区2009-2010年513家餐饮单位消毒后餐具进行抽样检测分析.结果 两年共抽检513家单位,阳性检出305家,阳性率为59 4%;不同年度、不同类别餐饮单位阳性率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1~4季度阳性率分别为65.7%、57.9%、26.8%、63.0%,第3季度餐饮具阳性率与其他季度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天河区餐饮业餐饮具阳性率高,应加强监督管理,保障人民饮食安全.
作者:张汉斌;蔡卫红;黄燕;谭少杰;何杰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武汉市人均年餐饮消费支出高达3044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但目前全市小型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卫生意识、法治观念淡漠,一直是餐饮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重要隐患和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管的难题.1 现状江汉区2011年4-10月在开展小餐饮专项整治的同时对全区小餐饮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区共有各类小餐饮经营单位1 906户,无证单位754户,无证率占 40%;从业人员4 279名,无从业人员健康证培训证1 842名,占总人数的43%无消毒设施或未使用集中式消毒餐具的经营户628户,占总数的33%;防尘、防蝇、防鼠等“三防”设施不全的1 046户,占总数的55%;无原料索证索票的1 373户,占总数的72%;无进货登记台账的1 116户,占总数的59%.
作者:李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降低食物中毒事件漏报率的措施.方法 依托山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在全省11个地级市119个县区采用4项策略11项措施,降低食物中毒事件漏报率.结果 2011年,山西省实施食物中毒事件漏报控制措施后,较2010年报告率提高40%,对5起媒体搜索到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了追踪落实.结论 提高重视程度是降低食物中毒事件漏报率的前提;实施规范管理是降低食物中毒事件漏报率的关键;医疗机构人员食物中毒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和多部门沟通交流不够,影响食物中毒事件报告率;需提高农村食物中毒事件报告率.
作者:王三桃;张晓红;关联欣;史一;聂晓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制定人力资源调查表,对2010年中心全体编人员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员编制、性别、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等方面.1.2 质量控制 为保证调查资料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对调查表反复进行了认真核对,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资料回收后,经过严格检查核实.资料实行双录入,并进行交叉核对,对数据输入有逻辑错误的异常值进行修正,以保证录入的准确性.1.3 分析方法 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数据整理,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申赟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三门峡市企业退休职工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及超重、肥胖等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状况,为制定相应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对三门峡市30余家企业退休职上进行针对主要慢性病的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调查对象共7 475名,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及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44.29%、10.03%、33.19%、41.03%和16.48%;经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几种主要慢性病的患病率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P<0.05);女性的血脂异常、肥胖患病率高于男性(P<0. 05),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年龄不同,高血压的发生概率不同,肥胖、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是影响这一目标人群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三门峡市企业退休职工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及超重、肥胖的患病率水平高.当前应加强慢性病的三级预防,加强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
作者:陈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 现状1.1 组织机构 金华市政府于2005年成立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分管市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分管副秘书长和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担任副主任,委员会成员由24个单位的分管领导组成.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其他办公室成员有市药监局、经贸委、农业局、卫生局、工商局、质监局、内贸办分管领导.2006年,市政府对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员进行了调整,成员单位从24个增加至27个.目前,各县(市、区)和市开发区全部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办公室,全市155个乡镇、街道也相继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和协调机构.同时,组织机构也延伸到了村级组织,一般村两委都有一个人专门负责联系食品安全工作,参与上级组织的培训开会、工作联系、执法配合等.积极探索建立了统一人员、统一培训、统一职责的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队伍,摸索出以磐安为代表的村干部为协管员和以义乌为代表的大学生村官为协管员的两种“多员合一”创建模式.
作者:陈高尚;吴位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2011年9月,为保障在太原市召开的第六届中博会的顺利进行,对太原市承担接待任务的餐饮酒店全面实行了HACCP管理,以保障与会人员及广大市民的餐饮安全.在进行现场监督检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度评估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评价的基础上,采用HACCP方法实施有效干预,控制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主要危害因素,确保了与会代表的就餐安全.
作者:段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