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诺如病毒感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陆建荣;何连生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 感染现状, 防治措施, 诺瓦, 阳性检出率, 监测网络, 感染性腹泻, 卫生问题, 日本, 监测结果, 北美地区, 暴发流行, 澳大利亚, 海产品, 原型, 疫情, 香港, 生吃, 人群, 欧洲
摘要: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以前也称之为诺瓦克样病毒,其原型株诺瓦克病毒于1968年在美国诺瓦克市被分离发现.近期,诺如病毒在全球连续引起疾病暴发流行,继欧洲、澳大利亚及北美地区之后,日本近也暴发了25年来严重的由诺如病毒引发的感染性腹泻疫情.生吃海鲜导致感染诺如病毒的人数逐步增多,从日本到香港、广州乃至北京都先后有大量报道.我国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与往年监测结果基本相似(检出率为15%左右),全国病毒性腹泻监测网络每年都对11个省5岁以下腹泻儿童进行监测.由于食用新鲜海产品的人群和地域在不断扩增,由此病毒引发的卫生问题也越来越显得重要.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在县区级疾控中心确定传染病预警线

    目的 讨论如何在县区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定传染病预警线.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以及对本单位1985~2005年传染病发病数进行分析.结果 对于少见的传染病,发现几例就可以启动预警方案,对于常见的传染病则可以应用poisson方法来确定.结论 在县区级开展传染病预警,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预警线后,要不断的进行修正 .

    作者:董选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2005年山东省疾控系统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山东省疾控系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探讨全省疾控系统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制定相应政策,改善配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 应用专用调查表,对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20 05年人力资源状况包括人员编制、数量、职称、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进行普查.结果 全省三级疾控机构中,省、市级不超编,县级超编;全省每万人拥有疾控人员数为1.47人;全省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85.75%,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85%);全省疾控系统人员年龄构成以30~40岁、40~50岁两个年龄段为主;职称构成以中级职称为主;学历构成以专科为主;专业构成,全省防病及检验专业分别占55.49%和1 3.29%.结论 全省疾控体系人员素质与国家规定仍有差距, 尤其是县级疾控机构差距较大.

    作者:单宝德;王国永;巩怀证;陈仁友;袁群;郑薇;张晓菲;范轶欧;郭婕;康殿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艾滋病控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与机制探讨

    艾滋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专业队伍不健全;防治经费仍不足,投入资金产出效益不高;早期发现感染者的能力还较低,流动的HIV感染者管理还不到位等.对策:加强艾滋病防治专业队伍建设;采用积极主动的监测策略,进一步规范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与性病门诊转介在早期发现感染者的作用;重视阳性配偶、高危和重点人群行为干预措施的落实,以减少二代病例的发生;探索合乎实际的流动的HIV感染者管理办法,建立市场经济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作者:施平;羊海涛;郭宏雄;李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农村改厕障碍因素的文化分析

    农村改厕是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其在实践过程中,实施的效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居民思想意识的转变是一个关键性原因.文章从文化堕距的角度对农村改厕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张春娟;卢愿清;赵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低剂量辐照对冷鲜肉的保藏及影响因素研究

    本研究采用正交设计,发现山梨酸钾和包装形式对冷却肉的脂肪氧化情况影响均不显著;对于经过1kGy辐照处理的冷却肉,2.5mg/100g山梨酸钾和普通包装是延长冷却肉保藏期的优组合.

    作者:梁飞;孙长颢;吴坤;卢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食物中毒证明能力的探讨

    食物中毒证据的收集、调取、甄别、审查、运用成为卫生行政执法中的一个特例,主要表现在食物中毒证据的种类繁多,收集程序比较严格,证明方法比较复杂,且证明的难度较大,特别是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食物中毒的证明力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多争论.

    作者:林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健康管理对服刑人员健康的保障作用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其关押的服刑人员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对他们建立健全好健康档案,加强健康管理,可以降低一些疾病发生的概率,可有效地控制其病情,对于提高监狱的现代化文明水平、维护监狱的安全与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抱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高度重视服刑人员的健康管理工作.树立监狱卫生全新的工作理念,加强全科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培训,认真规划和设计健康管理的项目,开展健康干预和日常管理,不断提高服刑人员的健康水平.

    作者:卢学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医疗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作用与不足

    为了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医疗机构的准入和执业行为,更好地为当地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2006年浙江省在余姚市和常山县对中小医疗机构进行了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试点,量化分级管理标准采用危险性评估原则评定,并对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进行不同频率的监督来进行管理.

    作者:朱强;俞幼达;干超南;吴世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长春市尘肺病死因分析

    为了解长春市尘肺病死亡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医疗措施,提高尘肺患病者生活质量, 延长其寿命,对长春市历年尘肺病病人死亡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赵玉洁;玄春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马鞍山市疾控系统应急资源调查与评估

    为合理配置公共卫生资源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依据,根据2005年安徽省疾控系统应急资源调查与能力评估的调研,分析了马鞍山市疾控机构的现况和资源配置, 发现全市疾控系统普遍存在人员编制不足,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仪器设备缺乏、陈旧 ,专业机构分散, 经费不足,以及市县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建议: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疾控事业的投入;建立公共卫生事业财政落实监督机制;制订疾控专业人员准入标准,分层次、分步骤地加强对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

    作者:詹圣伟;葛大放;朱红斌;曹多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2006年宜春市人民医院流感病原学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宜春市人民医院2006年流感病原学和流行特征,为国家确定流感流行株、推荐疫苗组成提供资料.方法 每周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5~15份,送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狗肾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试验鉴定流感病毒型别.结果 2006年1~12月共采集咽拭子标本303份,分离到流感病毒41株,阳性分离率为13.53%;各月阳性分离率在0~32.5%之间,在3月、7月出现两次病毒分离高峰期,在10月、11 月未分离到流感病毒.分离到41株流感病毒,其中A1(H1N1)型18株、B型Victoria系(Bv)14 株、A3(H3N2)5株、B型Yamagada系(By)2株、未定型(HA<1:8)2株.5~岁年龄组病毒分离率高(17.1%),15~岁年龄组流感病毒分离率低(9.43%).结论 2006年流感病例有明显的季节性,在3月和7月出现两次流感病毒分离高峰,5月份以前Bv 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株,5月份以后H1N1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株.对流感的防治不但要重视冬春季节,还要重视夏季防治工作.

    作者:黄文智;李淑英;宋万蝉;谢昀;邹明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浅谈窗口服务中的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策略

    冲突是两方或多方彼此感觉对立的情况,是人们之间在所要达到的目标或实现目标的方法上存在分歧而发生在人际间的过程.人际冲突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无法避免[1]窗口服务中的人际冲突主要是源于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双方在服务过程中的地位不当和对双方的期望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人们对这种冲突产生的消极后果有一定的认识,例如导致服务对象产生不信任,难以公开谈出自己的需要或疑虑,继而导致服务对象的不遵从甚至出现被动攻击行为等[2]其实,冲突带给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双方的并非只是破坏性的效应,透彻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实行有效的冲突管理方式,就能够使人际冲突产生建设性的结果,从而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提高窗口服务质量.

    作者:章朝霞;戚洁萍;邱晓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论区域性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实验室监测网络与预警机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高度不确定性,包括发生时间、范围、强度等不可完全预测,需要对事件处置、演变以及事件结束后应急处置效果进行监测评价[1],实验室的监测可及时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在我国报告的传染病暴发疫情中,60%以上没有病原学证据,被定为不明原因性疫情,这在细菌性肠道传染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实验室监测网络的建立可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科学、有效地预警,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大限度地降低危机的危害程度,因此,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性实验室监测网络体系并使之高效运行,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本地区情况,试述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实验室监测网络的建立及运行.

    作者:薄志坚;邹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邹城市2005、2006年乙型肝炎流行情况分析

    为了解邹城市乙型肝炎发病趋势,进一步控制其流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对2006年邹城市乙型肝炎流行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杨露荣;邓文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诺如病毒感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以前也称之为诺瓦克样病毒,其原型株诺瓦克病毒于1968年在美国诺瓦克市被分离发现.近期,诺如病毒在全球连续引起疾病暴发流行,继欧洲、澳大利亚及北美地区之后,日本近也暴发了25年来严重的由诺如病毒引发的感染性腹泻疫情.生吃海鲜导致感染诺如病毒的人数逐步增多,从日本到香港、广州乃至北京都先后有大量报道.我国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与往年监测结果基本相似(检出率为15%左右),全国病毒性腹泻监测网络每年都对11个省5岁以下腹泻儿童进行监测.由于食用新鲜海产品的人群和地域在不断扩增,由此病毒引发的卫生问题也越来越显得重要.

    作者:陆建荣;何连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通化市农贸市场市售熟肉制品卫生状况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通化市农贸市场市售熟肉制品卫生状况.方法 对通化市2006年农贸市场部分市售熟肉制品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 共检测110份样品,总合格率为69.09%,菌落总数合格率为74 .54%,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0.91%,全部样品未检出致病菌.其中猪、牛肉类熟食品合格率低,仅为52.94%.结论 总体合格率较低,应提高生产、销售单位的卫生意识,加大食品卫生监督力度.

    作者:朱月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余杭区2001~2005年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分析

    卫生行政处罚是卫生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也是卫生监督机构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为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卫生行政执法的水平,规范执法行为,余杭区卫生监督所对2001 ~2005年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分析.

    作者:王旭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萧山区新装修居室空气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萧山区不同季节新装修居室的空气质量情况.方法 在春夏季(4~9月)和秋冬季(1~3月,10~12月)选择装修完毕3个月左右尚未入住的居室48户,检测室内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和甲醛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和甲醛的超标率分别为11.39%、14.58% 、7.64%和38.17%.不同季节采样的两组居室,甲醛的超标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 ). 结论 萧山区新装修居室空气污染较严重,选择不同季节装修对室内空气质量有影响.

    作者:吴国华;周连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一起化粪池外溢污染井水引起腹泻暴发的调查

    2006年7月30日~8月6日济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内某纺纱厂出现一百余腹泻病人.经调查是由于厂区自备水井存在多处卫生隐患,因连续数天暴雨致使化粪池粪便满灌后外溢入井,使自备井水受到致病菌污染,员工通过喝生水、刷牙、洗澡、洗水果等感染,造成水源性腹泻暴发.

    作者:齐福生;王连顺;马少莉;曲中军;刘玉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富阳市乡村厨师协会食品卫生管理模式分析

    目的 探索乡村厨师协会对农村家庭聚餐食品卫生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5个试点乡镇成立乡村厨师协会,规定协会会员有参加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主动申报和事故报告、自觉履行卫生操作要求和向事主进行卫生知识宣传的义务.分析比较试点乡镇和非试点乡镇的乡村厨师培训率、体检率、健康证持证率、农村家庭聚餐申报率和农村家庭聚餐现场卫生情况量化得分率.结果 试点乡镇的乡村厨师培训率、体检率、健康证持证率、农村家庭聚餐申报率和农村家庭聚餐现场卫生状况量化得分率均高于非试点乡镇.结论 乡村厨师协会食品卫生管理模式提高了农村家庭聚餐的食品卫生水平,降低了农村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的风险.

    作者:彭军;郭志诚;方金群;朱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