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萧山区新装修居室空气质量调查

吴国华;周连芳

关键词:空气污染, 室内, 甲苯, 二甲苯, 甲醛
摘要:目的 了解萧山区不同季节新装修居室的空气质量情况.方法 在春夏季(4~9月)和秋冬季(1~3月,10~12月)选择装修完毕3个月左右尚未入住的居室48户,检测室内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和甲醛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和甲醛的超标率分别为11.39%、14.58% 、7.64%和38.17%.不同季节采样的两组居室,甲醛的超标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 ). 结论 萧山区新装修居室空气污染较严重,选择不同季节装修对室内空气质量有影响.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22家酒店40套空调系统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掌握宾馆酒店业空调系统卫生状况本底资料.方法 随机抽取深圳市3星级以上宾馆或酒店运行2年以上的空调系统,测定每套空调系统新风支管口、空调送风、送风管内表面、冷却水,检测新风量、空调送风和风管内表面卫生指标及嗜肺军团菌的含量.结果 在22家宾馆酒店40套空调系统中,卫生指标均合格的2套,合格率5%;200份空调送风的PM10、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47.5%、91.5%、83.5%;200份风管内表面的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5.0%、96.0%、93.5%;75份冷却水嗜肺军团菌检出率为56%;空调送风及风管内表面各有一份样品检出溶血性链球菌.结论 空调系统的空调送风、风管内表面及冷却水均检出致病菌,属严重污染,必须加强清洗消毒和卫生管理.

    作者:张志诚;余淑苑;王秀英;王苑玲;叶宝英;李思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长春市尘肺病死因分析

    为了解长春市尘肺病死亡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医疗措施,提高尘肺患病者生活质量, 延长其寿命,对长春市历年尘肺病病人死亡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赵玉洁;玄春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艾滋病控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与机制探讨

    艾滋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专业队伍不健全;防治经费仍不足,投入资金产出效益不高;早期发现感染者的能力还较低,流动的HIV感染者管理还不到位等.对策:加强艾滋病防治专业队伍建设;采用积极主动的监测策略,进一步规范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与性病门诊转介在早期发现感染者的作用;重视阳性配偶、高危和重点人群行为干预措施的落实,以减少二代病例的发生;探索合乎实际的流动的HIV感染者管理办法,建立市场经济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作者:施平;羊海涛;郭宏雄;李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我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现状与对策

    文章分析了我国新形势下职业健康监护的现状.分别从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政府部门着手探讨目前职业健康监护存在的不足,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杜小宁;林向华;蔡源源;宛玲;王秀荣;吴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诺如病毒感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以前也称之为诺瓦克样病毒,其原型株诺瓦克病毒于1968年在美国诺瓦克市被分离发现.近期,诺如病毒在全球连续引起疾病暴发流行,继欧洲、澳大利亚及北美地区之后,日本近也暴发了25年来严重的由诺如病毒引发的感染性腹泻疫情.生吃海鲜导致感染诺如病毒的人数逐步增多,从日本到香港、广州乃至北京都先后有大量报道.我国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与往年监测结果基本相似(检出率为15%左右),全国病毒性腹泻监测网络每年都对11个省5岁以下腹泻儿童进行监测.由于食用新鲜海产品的人群和地域在不断扩增,由此病毒引发的卫生问题也越来越显得重要.

    作者:陆建荣;何连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用SWOT分析法探讨疾控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文章利用SWOT分析法,通过对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内外环境分析,指出疾病控制工作中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期对进一步健全和夯实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实现高效的疾病防控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肖达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医疗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作用与不足

    为了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医疗机构的准入和执业行为,更好地为当地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2006年浙江省在余姚市和常山县对中小医疗机构进行了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试点,量化分级管理标准采用危险性评估原则评定,并对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进行不同频率的监督来进行管理.

    作者:朱强;俞幼达;干超南;吴世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食物中毒证明能力的探讨

    食物中毒证据的收集、调取、甄别、审查、运用成为卫生行政执法中的一个特例,主要表现在食物中毒证据的种类繁多,收集程序比较严格,证明方法比较复杂,且证明的难度较大,特别是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食物中毒的证明力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多争论.

    作者:林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食品加工业的公共卫生问题及对策

    食品加工业的卫生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任何一个环节疏于管理都可能造成严重的食品卫生事故,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从目前现状来看,由于食品加工企业产业化程度低,标准化和规模化的企业少,小作坊加工点大量存在 ,卫生条件差,不规范的生产加工等现象给食品卫生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

    作者:丁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萧山区新装修居室空气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萧山区不同季节新装修居室的空气质量情况.方法 在春夏季(4~9月)和秋冬季(1~3月,10~12月)选择装修完毕3个月左右尚未入住的居室48户,检测室内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和甲醛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和甲醛的超标率分别为11.39%、14.58% 、7.64%和38.17%.不同季节采样的两组居室,甲醛的超标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 ). 结论 萧山区新装修居室空气污染较严重,选择不同季节装修对室内空气质量有影响.

    作者:吴国华;周连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荆门市娱乐场所从业人员KABP问卷调查

    目的 了解荆门市娱乐场所涉性服务人员对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方法 采用二阶段抽样法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82.22%的性服务人员初中毕业或肄业,文化层次低;对相关防治知识掌握得较少; 65.56%的人在私人诊所就医,自我保护意识差;过去一个月内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36.67%(66/180)的性服务人员使用安全套频率小于50%,安全套使用率低.结论 应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作者:郑宏山;曾令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河南省地方病机构及人员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地方病科室设置及从事地方病专业人员状况,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制定统一调查表格,通过函调方式收集、汇总、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72 .2%省辖市疾控中心设立有独立的地方病科室,64%的县、区疾控中心没有设置独立的地方病科.河南省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所的专业技术人员硕士学历占15%,本科学历占60%.其中正高占10%,副高占25%.省辖市地方病的专业技术人员本科学历占37.8%.其中正高占3.1 %,副高占19.3%.县(市、区)级地方病的专业技术人员本科学历占9.8%.其中正高占0.2 %.结论.加大地方病防治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基层地方病专业科室设置,开展对基层地方病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是今后地方病控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崔才磊;银恭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同市居民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分析及干预建议

    目的 分析大同市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大同市2001~2004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例的资料,统一按<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简称ICD-10)>统计.结果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居首位,呼吸系统、淋巴造血系统、女性生殖器官和乳房恶性肿瘤分别居第二至第五位.肺癌、胃癌、女性乳房及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等是大同市需重点防治的恶性肿瘤.结论 应加强治理环境污染和全民控烟活动,提高市民平衡膳食意识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以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女性应定期做乳腺和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查,做到早诊早治,降低患病率和治疗成本.

    作者:高学萍;柴小明;张锦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实施人才强防战略 提高中心竞争能力

    人才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核心竞争力的依托和载体,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兴,则事兴业,拥有一批德才兼备、自主创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是加快中心发展和提高中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为此,中心实施人才强防战略,全面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竞争力,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效率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施南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论免疫规划工作中政府的作用

    免疫规划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有社会福利公益性事业,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明确了政府在免疫规划中的职责.文章从政府在免疫规划中起主导作用的必要性以及政府需要在政策保障、财政投入、组织保障及宣传教育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进行了阐述.

    作者:王青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浅谈窗口服务中的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策略

    冲突是两方或多方彼此感觉对立的情况,是人们之间在所要达到的目标或实现目标的方法上存在分歧而发生在人际间的过程.人际冲突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无法避免[1]窗口服务中的人际冲突主要是源于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双方在服务过程中的地位不当和对双方的期望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人们对这种冲突产生的消极后果有一定的认识,例如导致服务对象产生不信任,难以公开谈出自己的需要或疑虑,继而导致服务对象的不遵从甚至出现被动攻击行为等[2]其实,冲突带给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双方的并非只是破坏性的效应,透彻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实行有效的冲突管理方式,就能够使人际冲突产生建设性的结果,从而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提高窗口服务质量.

    作者:章朝霞;戚洁萍;邱晓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煤矿晚发性尘肺调查分析

    对古书院煤矿47例晚发性尘肺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有如下特点: 各工种均可发生尘肺,但采煤工和掘进工患病人数多;55岁以上的退休工人占50%以上; 脱离粉尘作业时间长短悬殊,短的只有3年,长的在20年以上;可以继续发展,晋期为Ⅱ期和Ⅲ期,可以继发活动性肺结核;晚发性尘肺的平均发病工龄与非晚发性尘肺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对于煤矿晚发性尘肺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作者:许江萍;李保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快速检测技术在3起食物中毒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快速检测技术是近年兴起的较为便捷科学的卫生监督现场检测手段.本文通过快速检测技术在3起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实践运用,总结出快速检测在抢救中毒病人、为实验室查找中毒原因提供检测方向及确定食物中毒事件调查思路具有很强的优势 ,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食物中毒事件的有效手段.

    作者:周凤琴;胡东风;罗静;段安斌;张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武威市创建食用合格碘盐示范乡(村)活动评估报告

    目的 科学评价2006年武威市创建食用合格碘盐示范乡(村)活动的创建情况及创建效果,以保障武威市2010年全面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方法 考核评估组织管理、碘盐质量监测、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四大部分.结果 组织管理得分为45分,合格碘盐食用率98.75%,碘盐覆盖率98.75%,甲肿率3.75%,尿碘中位数213.56μg/L,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五年级学生组与育龄妇女组及格率分别为86.25%、82.50%.结论 继续推广创建食用合格碘盐示范乡(村)活动,可加快武威市消除碘缺乏病的进程.

    作者:梁莉萍;任旭东;何成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农村改厕障碍因素的文化分析

    农村改厕是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其在实践过程中,实施的效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居民思想意识的转变是一个关键性原因.文章从文化堕距的角度对农村改厕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张春娟;卢愿清;赵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