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服务行业人员AIDS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曹艳娥;张宪英;塔嗄;李晓菊

关键词:服务行业, AIDS态度行为
摘要:目的 了解林芝地区八一镇高危场所对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对林芝地区八一镇酒楼、宾馆、美容美发、浴足、按摩等场所服务人员进行AIDS知识、态度、行为问卷.结果 服务行业服务人员对AIDS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低,这次调查中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正确回答率约占52.7%;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占71.3%;除离异、丧偶外未婚者占55.6%;20~40岁年龄组占总人数68.1%,而喜欢获得HIV知识途径为电视、听医生、报刊分别为75.9%、59.4%、46.2%.结论 林芝地区八一镇高危人群AIDS知识严重缺乏,并且存在HIV传播因素,AIDS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食品卫生许可证申请材料审查要点分析

    食品卫生许可证申请材料不仅是发放卫生许可证的重要依据,也是卫生许可证管理及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本文以餐饮业为例,依据<吉林省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结合卫生许可审查工作体会,对卫生许可申请材料审查要点进行分析,以利于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丽君;姜晓燕;张卫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源现状分析

    通过对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验室现状、人力、仪器设备、检验检测能力资源配置情况分析,发现该中心存在基本建设有待改善,人员编制不足,仪器设备缺乏、陈旧等问题.提出增强政府支持力度,改善基本设施,统筹规划,增加疾病控制人员编制,加大财政投入,购买仪器设备,提高检验检测能力.

    作者:闫革彬;张建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河南食品安全示范区小麦及其制品监管模式研究

    目的 加强小麦及其制品安全监管,保证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方法 鹤壁市政府牵头,监管部门分段对小麦及其制品安全进行全程监管研究.结果 经4年研究、创建了本地特色的食品安全法规文件、标准、组织管理、检验检测、企业信用、监管队伍、培训、评价等体系,形成了小麦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链条监管模式.结论 监管部门分工协作的食品安全链条监管模式,完善科学的监管体系提高了示范区小麦及其制品的产品质量,保证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用安全.

    作者:PEI Bao-he;李金学;董胜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析非法行医存在的原因及对策

    近几年来温岭市持续保持了打击非法行医的高压态势,执法力度日益加强.2002~2006年间,共立案查处321起,罚款人民币130.35万元,没收药品、器械价值人民币85万元.然而,尽管打击非法行医取得一定成效,医药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但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非法行医现象至今仍未绝迹,甚至有蔓延趋势.

    作者:蒋健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惠山区200家餐饮单位餐具消毒情况分析

    餐具消毒是预防肠道传染病,防止病从口入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解惠山区餐饮单位餐具洗消情况,以加强平时监督管理的针对性,我们对全区200家餐饮单位餐具的洗涮、消毒、保洁等进行了调查,并进行抽样检测.

    作者:陈德坤;薛芳;曹月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005年海门市肺结核病人转诊与追踪分析

    目的 探索提高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的方法.方法 建立肺结核病人转诊追踪机制,开展转诊与追踪的宣传、培训和考核.结果 2005年全市肺结核病人转诊到位率、追踪率和追踪到位率分别为32.5%、93.7%和58.7%.2005年市疾控中心初诊病人数、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数和新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数分别较2004年增加了59.0%、43.0%和20.4%.结论 建立长效的肺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机制,加强全民防痨宣传和医务人员归口管理培训,规范肺结核疫情报告,可有效提高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

    作者:黄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国内外疾病监测预警模式探讨

    1 历史及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均十分重视并致力于敏感的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20世纪40年代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开始有系统的进行疾病监测工作,7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相继广泛开展监测,观察传染病疫情动态,以后又扩展到非传染病,而且逐渐从单纯的生物医学角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2].目前美国已拥有国家重点疾病监控体系、美国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系统、危机ID网络系统和全球新出现传染病预警网络系统,欧洲传染病预警应对系统亦进入完善阶段[3].

    作者:鹿凤苓;杨其法;张宝津;王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宜兴市乡镇防保所人力资源状况及整合建议

    目的 为了解宜兴市乡镇防保机构队伍状况,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探索新时期机构及人员整合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2006年年鉴资料及相关报表,重点对中心所和基层所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中心所与基层所相比人员各方面素质有差异.结论 改善基层防保所人员素质,一方面靠用人机制、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进行机构整合.

    作者:杨亚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海淀区1999~2006年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1999~2006年食物中毒发生的情况,揭示海淀区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为提高食品卫生管理水平,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食品卫生保障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海淀区1999~2006年食物中毒的发生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99~2006年海淀区食物中毒高发于第三季度;集体食堂是中毒的高发场所;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品为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类型,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加工不当.结论 朝阳区食物中毒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夏、秋季食物中毒高发,应针对不同场所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微生物性污染的防控亟待加强,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

    作者:陈威;虞洁红;戴惠玲;郭春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服务行业人员AIDS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林芝地区八一镇高危场所对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对林芝地区八一镇酒楼、宾馆、美容美发、浴足、按摩等场所服务人员进行AIDS知识、态度、行为问卷.结果 服务行业服务人员对AIDS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低,这次调查中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正确回答率约占52.7%;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占71.3%;除离异、丧偶外未婚者占55.6%;20~40岁年龄组占总人数68.1%,而喜欢获得HIV知识途径为电视、听医生、报刊分别为75.9%、59.4%、46.2%.结论 林芝地区八一镇高危人群AIDS知识严重缺乏,并且存在HIV传播因素,AIDS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作者:曹艳娥;张宪英;塔嗄;李晓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从传染病死亡状况谈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的直报

    目的 通过对传染病死亡网络直报状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完善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居民死亡回顾性调查传染病死亡率为7.71/10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传染病死亡率1.48/10万,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传染病死亡率2.79/10万,与居民死亡调查传染病死亡率相比差异显著;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与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传染病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漏报率80.85%,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漏报率63.8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传染病死亡漏报、缺报病种不同.结论 两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传染死亡均存在不完善之处,不能如实反映居民传染病死亡状况;应继续加强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管理,加强死亡病例根本死因判定的培训,正确、规范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和编制根本死因ICD10编码,加强督导检查,提高医疗机构对传染病及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工作的重视程度.

    作者:李卫红;曹付群;冯江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004~2005年黑龙江省居民死亡状况调查

    目的 摸清21世纪初黑龙江省城乡不同类型地区居民以癌症为重点的全死因死亡率及死因构成,掌握癌症死亡率的地区与人群分布,为政府制定癌症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统一调查方案,直接利用国家疾病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癌症高发区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前两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死亡率与死亡原因的构成与前两次调查变化显著,第一次死因调查(70年代)心脏病死亡居首位,呼吸系统居第二位;二次死因调查(90年代)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居首位,恶性肿瘤居第二;本次调查(2006年)为脑血管病死亡居首位,恶性肿瘤居第二位.结论 近年来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及死亡率上升较快,应加强防控措施.

    作者:李志敏;张志学;刘月华;于世和;张艳丽;王德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宁县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中期评估分析

    按照<宁夏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中期自查与考核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中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调人员对全县氟中毒病区、碘盐销售、学生尿碘检测、甲状腺肿大、妇女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问卷等进行了调查,经区地方病考核评估小组验收,达到了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

    作者:张振华;王学琴;刘玉兰;叶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构建基层食品卫生监管模式的建议

    四川省德阳市位于川西平原边沿,辖6县(市、区),幅员面积约5 952平方公里,人口380余万.具有优越的农、副、畜牧业等食品生产加工地理环境.据2007年报表统计,全市城乡现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13万户,食品从业人员约19.17万人.其中,社区、村镇基层餐饮业单位约1.61万户,占75.59%,食品从业人员约9.63万人,占50.23%.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人畜共患传染病事件不断发生,村镇农家乐、坝坝宴食物中毒事件呈上升趋势,基层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作者:朱飞;谢轲;唐中华;王显;刘锵;贾新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海淀区餐饮单位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北京市海淀区餐饮单位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以来卫生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对海淀区2003年9月~2004年12月间进行量化分级评定的79家餐饮单位进行了两次量化分级比较和分析.结果 79家餐饮单位中,22家普通饭馆第一次量化分级评为A或B级的饭馆为12家,第二次再评分时增加到17家;57家宾馆饭店第一次量化分级评为A或B级的有23家,第二次再评分时增加到36家.在卫生许可审查评分中,普通饭馆卫生设施项第二次评分高于第一次评分,宾馆饭店的总标化分、建筑与布局、卫生设施项第二次评分均高于第一次评分.在经常性监督评分中,普通饭馆和宾馆饭店的总标化分第二次均高于第一次,其中,普通饭馆中的加工过程卫生项和宾馆饭店的卫生管理、环境卫生、加工过程卫生、餐厅项第二次评分高于第一次评分.两次评定都存在不合格的关键项目,主要体现在凉菜间和裱花间的项目不合格.结论 量化分级管理可督促餐饮单位加强自身管理,完善卫生设施,改进食品生产卫生状况,今后应扩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的覆盖范围.

    作者:江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包头市7~12岁单纯性肥胖儿童智力的研究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是否影响儿童智力发育.方法 采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对不同肥胖程度的单纯性肥胖儿童及其对照进行智力测验,计算出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总智商,用PC-113计算机SAS软件包对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及x2检验.结果 两组儿童的分测验量表分、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智商分级、构成比及不同程度的肥胖组的总智商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纯性肥胖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

    作者:李金华;田瑾;兰桂琴;杜树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国高危人群HIV/AIDS预防干预策略(综述)

    高危人群是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HIV)的核心人群.艾滋病(AIDS)防治有效、经济的策略是针对高危人群的健康干预.我国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绝大部分来自高危人群,因此,了解该人群所处环境及其决定和影响因素,为改变他们高危的行为采取有效、可行的预防干预措施,是控制艾滋病流行有效的办法.现将我国高危人群AIDS的预防干预情况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沈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赣榆县2002~2006年白酒监测分析

    为了解本地市场白酒卫生状况,收集2002~2006年县卫生监督所采样送检和厂家委托检测样品共计442份, 依据GB/T5009.48-2003对白酒的甲醇、杂醇油、乙醇、铅、锰、氰化物6项指标进行检验, 根据国家标准GB2757-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要求评价.本地产样品261份,合格221份,合格率84.7%;外地产样品181份,合格181份,合格率100%.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关键环节和产品的监督监测;白酒企业应逐步推行HACCP和GMP的管理方法,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李家学;盛月红;张道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朝阳区2 188名居民心理压力及不良行为认知的调查

    目的 通过北京市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项目工作,调查北京市朝阳区2 188名居民心理压力及不良行为的认知状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在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寻找科学依据.方法 现状调查社区居民心理压力影响、解除心理压力需要、心理压力来源、如何解决及不良行为的认知情况.结果 两次调查社区居民的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心理健康影响率有所下降;心理压力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青少年人群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自身,成年人的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关系方面;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人群对吸烟解除压力的认识有所下降,但青少年对吸烟能否减轻压力认识没有变化.结论 心理压力对社区居民造成的影响虽然有所下降,但对心理健康的需要不断增加,为提高心理干预效果,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人应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

    作者:杨军;徐晓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安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对策

    目的 探讨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对策,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方法 系统收集近年来安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对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和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 安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初步建立,及时有效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处置,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诸多困难.结论 在政府主导下,形成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作者:李贤相;王学明;程鸿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