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贯树
以往文献在分析我国医疗制度存在的寻租行为时,大多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我国医疗制度中的需求者、供给者和保险机构的行为及其影响.而讨论医院薪资结构的文献也仅从人力资源和医院内部管理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作者:曾嵘欣;温小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总结了我国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临床路径所需的医院内外部条件,临床路径的评价标准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应培育良好环境,创造实施临床路径的基础条件;现阶段实施临床路径应注意引进临床路径的管理理念与工作方法,从而建立适合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临床路径.
作者:吴燕子;曹祝萍;马集云;王桂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开展优质药学服务,培养服务型人才药晶调剂工作是医疗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药剂工作的一项莺要内容.参与该工作的各药房,是医院病人较为集中的部门,也是反映一个医院是否具有良好的医疗秩序和医疗水平的重要窗口.
作者:高群;宋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提出了用于质量管理的六西格玛法(Six Sigma Methodology),使人们对企业产品的质量标准在认识水平上得到巨大提升,企业创造利润的使命也同时得以保障和实现.
作者:夏晓燕;田柯;陈莉雅;曹长清;陈平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医疗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医院数据量呈急速增长的趋势,医院信息系统的存储备份与容灾越来越重要.对吉林省人民医院存储备份容灾系统的规划与改造总结成文,对值得借鉴的部分加以剖析,希望对其他医院有所借鉴.
作者:周显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医院的公益性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以满足公众健康需求作为卫牛服务机构的主要目的[1].我国的卫生服务体系也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公立机构承担着绝大部分的医疗服务提供.
作者:韩绥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简述了国外利用病人满意度信息改进医疗服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患者满意度的测评方法,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指出了现有研究工作的局限性,并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今后患者满意度在医院管理方面的重要性.
作者:丁凤姝;张仲;樊立华;钱朝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在医疗纠纷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原被告争议的焦点往往是医疗技术鉴定问题.由医学会组织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与司法鉴定机构组织的司法鉴定也称为此类案件,原被告据以支持自己诉讼主张的重要证据.对目前我国医疗技术鉴定中的几个问题,做出了分析与探讨.
作者:王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医患矛盾的激化,医疗纠纷发生率不断增加,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疗安全,缓解医患关系是摆在医疗管理者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从重点病例分类监管的角度来探讨促进医疗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重点病例分类监管是通过对危重病人、长期待诊、严重并发症、医疗意外、长期住院、特殊病情这6大类重点病例实施网络化管理.研究发现在此过程中加强环节管理的同时引进分类管理的监督职能是保证重点病例分类监管质量的关键.与此同时也进一步讨论了在重点病例监管中要注意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作者:张亚宁;曾德才;王继学;朱永强;胡永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护理工作是临床医疗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和操作流程,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并注意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医疗事故发生.
作者:麻立娟;付慧明;黄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改进妇产科B超室预约分诊流程.提高B超室医师的工作效率.方法 运用六西格玛法分析和改进B超室预约分诊流程,设计和应用电子软件,实现分诊操作的自动化.结果 采用新的预约分诊流程后,B超室医师日人均检查病人数由改进前的(24.1±2.1)人增加到改进后的(34.2±5.6)人(t=4.41,P=0.003),提高了41%.结论 六西格玛法的应用使妇产科B超室预约分诊流程明显改善,为医院管理实践提供了一个实际的范例.
作者:夏晓燕;朱宏;王玉享;陈翠华;田柯;曹长清;陈平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为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和员工的分类培训提供理论依据和范例.方法 用MKTOR量表测量医生、护士的市场导向,用SERVOUAL量表测量病人的服务质量感知.通过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 医生、护士的市场导向对医疗服务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其中医生市场导向中的顾客导向维度、护士市场导向中的竞争者导向维度对医疗服务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结论 医护员工市场导向的不同维度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应通过分类培训和激励机制的有效设计予以正确引导和管理.
作者:王国平;芮景;文育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讨论澳大利亚医院针对医患冲突的防范经验,提出腱全冲突报告系统、开发风险评估和管理工具的建议.方法 文献学习和案例研究.结果 澳大利亚医疗服务场所医患的激烈冲突主要发生在急诊服务和精神卫生服务场所,原因归结为病人、员工和服务管理3个主要方面.澳大利亚医院认为医疗场所暴力是一种客观存在,明确宣称冲突和暴力是不可接受,并通过建立事件报告和分析系统,开展防范知识和技能培训,实施病人风险评估和管理工具,建立警示系统完善一级预防等各种途径,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结论 中国医患冲突往往被归结为制度或管理因素,对病人因素认识不足,因此缺乏完善的防范系统.建议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加强事件报告和分析、员工防范培训,并开发适合中国的风险预测和管理工具.
作者:杨辉;刘峰;张拓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和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可能根据医生的劳动量来评价他的内在价值.建立门诊医生工作质量分析指标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对HIS门诊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挖掘出门诊医生工作质量信息,建立门诊医生工作质量指标体系,为门诊医生管理和门诊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潘晓雷;杨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在医疗质量控制方面引进PDCA理论,做出了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可操作性较强的质量控制体系.
作者:张玉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临床科学研究中,很多成果都产生于有价值的病案之中.病案价值与科研紧密相关,科学研究的科学性使得病案的价值更加重要,对病案价值的要求更高,它可以促进病案在价值生成中方法的改革.
作者:张斌;陈忠霞;李剑峰;付然;郝天军;吴德全;郑龙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医学留学回国人员是高等医学院校人力资源中的生力军,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旨在通过对天津医科大学留学回国人员现状的分析,总结成功经验,为今后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依据.对近5年天津医科大学引进的44名留学回国人员,采用查阅登记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留学回国人员为学校营造了学术氛围,提高了科研起点,推动了学科建设.总结出引进人才要适度超前,又要有战略眼光,要持之以恒,防止急功近利,要实事求是地客观评价,要处理好引进人才与用好现有人才的关系,要加强对人才引进后的服务与管理等成功经验,同时提出鼓励留学回国人员发挥作用的若干建议.
作者:贺贯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了解黑龙江省住院病人疾病谱的特点及演变趋势,更好地为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对我院1970-2007年出院病人的疾病分类报表进行系统整理、核对、统计,并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栾瑞;许凤娟;何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在医疗服务中引人民营资本,发展营利性医疗机构,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1],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2].
作者:魏澄敏;李琳;李繁东;汪澜;宋明山;罗力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