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沧区1例输入性登革热的调查处理

李国伟;苏丽琼;杨淑兰;陈丽燕

关键词:登革热, 输入性病例, 疫情调查, 疾病控制
摘要:目的 分析1例登革热疑似病例发病原因,为类似事件处理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患者来自登革热疫区(安哥拉),采集其血清进行检测抗体.结果 患者急性期血清IgM和IgG均阴性,NS1抗原阳性;恢复期血清IgM和IgG均阳性.根据患者来自疫区,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为感染后输入性登革热确诊病例.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 海沧区输入性登革热引起流行的风险大,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同安区2004-2012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同安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及趋势.方法 用2004-2012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根本死因的推断确定和编码,进行死因分析.结果 同安区2004-2012年恶性肿瘤死亡率148.51/10万,标化率95.56/10万,占全死因的28.1%,为居民首位死因,性别比2.3∶1.肝癌为男性的首位(死亡率59.69/10万,构成比28.9%),食管癌为女性首位(17.79/10万,19.7%).男性前5位占男性恶性肿瘤总数的85.2%,女性占69.0%;前10位依次为肝癌、食管癌、肺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白血病、脑癌、鼻咽癌、乳腺癌、宫颈癌(前5位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4位),肺癌、结直肠肛门癌和脑癌的死亡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余较平稳.结论 恶性肿瘤是同安区主要死因,死亡率仍处较高水平,应加强监测与防控.

    作者:陈上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泉州市梅毒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泉州市不同人群梅毒知识知晓情况,为评估宣传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泉州市的城市、农村居民、在校学生、流动人口、暗娼、男男性行为(MSM)等6类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梅毒知识知晓率较低(47.7%),男性(51.2%)高于女性(43.7%),城市居民(75.3%)高于农村(57.3%);MSM(66.3%)知晓率较高,而学生(29.1%)和流动人口(27.7%)较低,获取梅毒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宣传活动(47.3%)、报刊(31.8%)和宣传材料(35.3%),不同人群类别获取的主要途径不相同.结论 要根据不同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提高人群梅毒知识知晓率.

    作者:王雪红;龚苍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一起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实验室检测分析

    目的 查明一起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原因与污染源.方法 采集小区不同楼次的市政管网用水和二次供水的样品进行实验室定量检测.结果 2份样品中查出二次供水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均严重超标.原因主要是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原始设计不尽合理,使污水源渗入水箱导致水被污染.结论 二次供水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饮用水和二次供水卫生法规,加强日常管理和定期自查并及时发现隐患;监管部门要加强饮用水和二次供水经常性卫生监督监测管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欣;陈红香;徐廷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峡阳镇2002-2011年儿童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峡阳镇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时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加强计划免疫、提高接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普查峡阳镇2002-2011年出生居住满3个月以上的2 523名儿童“九苗”接种率.结果 全镇基础接种率达99.2%,高于加强接种率87.9%;本地儿童接种率(96.2%)高于流动儿童(87.3%);家长职业、家长与儿童关系、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和对疫苗知识的认知对“九苗”的接种及时率有影响.结论 峡阳镇儿童免疫接种情况较好,基础接种率高于加强接种率,本地儿童接种率高于流动儿童.应继续加强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做好查漏补种.

    作者:谢光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三峡库区宜昌段1997-2012年鼠密度灰色模型构建及预测

    目的 探讨三峡库区宜昌段鼠密度变化规律.方法 对三峡库区宜昌段1997-2012年室内外鼠密度,构建灰色模型GM(1,1),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预测2013-2014年监测点鼠密度呈逐年轻微下降趋势,拟合模型结果满意,室内鼠密度分别为1.55%、1.45%;室外鼠密度分别为1.30%、1.29%.结论 三峡库区宜昌段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鼠密度和鼠类构成也发生相应变化,要加强鼠密度监测,为防制媒介传染病的发生提供参考.

    作者:张皓;徐勇;潘会明;贺圆圆;赵鑫;崔雪峰;王大军;吴开琼;梅立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茅舍血厉螨Haemolaelaps caslis(蜱螨亚纲,厉螨科)雌螨的再描述

    目的 明确茅舍血厉螨(Haemolaela ps caslis)雌螨的形态特征.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28只茅舍血厉螨雌螨标本的形态特征,同国内外文献描述比较.结果 重新描述了茅舍血厉螨雌螨的形态特征,国内文献对其形态特征的描述有不妥之处:①螯肢定趾为3齿而非2齿;②强调了腹面次大一块足后板呈“<”形,而观察显示标本形态不稳定,呈“<”形、圆形、椭圆形、杆状等,不宜作为鉴定特征;③背板副刚毛0~3根,而非2~3根.结论 国内文献对茅舍血厉螨雌螨的形态描述有不妥之处,检索表中不宜使用不稳定的形态特征,以免发生分类上的错误.

    作者:周淑姮;林代华;李述杨;邓艳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多重荧光PCR检测婴幼儿食品中常见病原菌

    目的 建立婴幼儿食品中3种常见病原菌的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阪崎杆菌16S-23SrDNA保守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nuc)基因序列和蜡样芽胞杆菌cerA特异基因,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结果 建立的多重荧光PCR方法只特异性地扩增目标病原菌;用国标法和多重荧光PCR方法同时对194份奶粉和米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多重荧光PCR方法检测过程可在8h内完成.结论 建立的多重荧光PCR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快速、准确,可同时检测婴幼儿食品中的阪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适合批量样本检测,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秀峰;强华;潘珍瑜;江建真;潘洁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罗源县2006-201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掌握罗源县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和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罗源县2006-2011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0种6 675例,年均发病率472.38/10万,死亡10例,年均死亡率0.71/10万,病死率0.15%;发病率居前5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以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56.1%),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24.3%);发病以16~44岁为主(55.2%);男性发病率(594.74/10万)高于女性(335.85/10万);以农民多1 605例(24.0%);城镇发病率(676.66/10万)高于农村(415.94/10万).结论 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和手足口病等发病率,加强学校等集体单位疫情监控力度,防止疫情传播蔓延.

    作者:游益银;林旭;胡艳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产前诊断1692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产前诊断的指征及异常核型发生的频率与类型,探讨产前诊断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1 692例产前诊断指征、不同指征的异常染色体检出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夫妇一方染色体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2例(2/6),产前胎儿超声异常标记组异常率10.4%(37/356),染色体异常儿分娩史、家族史异常率7.7%(2/26),高龄孕妇组的异常率4.6%(21/459),孕母血清唐氏筛查阳性组胎儿染色体异常率4.1%(29/701).1 692例中,异常核型99例,检出率5.9%;染色体数目异常40例(40.4%);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占26.3%(26/99).胎死宫内2例(0.12%).结论 遗传咨询、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筛查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联合产前诊断,安全有效可靠,可提高胎儿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率,降低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

    作者:洪淑蓉;庄红梅;邹毅青;张玉彬;杨育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长乐市艾滋病258例分析及随访结果

    目的 分析长乐市艾滋病流行特点和病例随访管理情况,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下载HIV/AIDS病人数据信息并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市共报告258例感染者和病人,2002年后报告病例开始上升,2012年高(43例).已死亡76人,失访26人,现存156人.患者性别比2.31∶1,20~50岁青壮年占66.2%,性传播占90.3%(配偶间传播占12.1%);1999年及之前以境外感染为主,2000年及之后以境内感染为主.失访原因主要是患者怕歧视而未提供真实姓名、地址、联系方式和搬迁.结论 长乐市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失访人数较多,为有效控制传播与蔓延,应加大防控力度,提高随访成功率.

    作者:游建旺;李强妹;林峰;吴逸海;张巧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仙游县2008-2012年中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中学生视力不良状况,探讨发生原因及变化趋势,为学生视力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对2008-2012年仙游县2所中学的学生视力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受检中学生2008年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3.8%,2012年为74.0%,5年间视力不良检出率上升明显;初中生以中、重度视力不良为主,高中以重度为主;各年份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高于男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结论 仙游县中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保护学生视力.

    作者:陈雪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东方次睾吸虫病的研究进展

    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 orientalis)是2001年首次发现人体自然感染并对人体致病的一种寄生虫.历史资料显示,东方次睾吸虫主要对养禽业有严重危害.2001年以来,其自然疫源地不断被发现.目前该病仅在流行病学方面开展相关调查,对人体的致病性研究、虫种的分类方法等仍较局限,文章对东方次睾吸虫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陈宝建;张智芳;李莉莎;张榕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宁德市蕉城区2006-2012年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目的 了解蕉城区恶性肿瘤死亡分布和特征,分析变化趋势,为制订防治规划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12年恶性肿瘤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蕉城区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112.8/10万,标化率103.5/10万,为第2位死因,占全死因的21.1%;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9.3%;前3位死因的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62.4%;沿海死亡率高于山区;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2.1倍,恶性肿瘤谱较女性更集中;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45岁以上占80.8%;PYLL为36865.0人年,占全死因的30.5%,居减寿之首;与1973-1975年相比,死因顺位从第4位上升为第2位,死亡率上升了94.8%.结论 恶性肿瘤是危害蕉城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有效干预.

    作者:卓水生;郭捷;刘和华;张伦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例界限类偏瘤型伴Ⅱ型麻风反应误诊分析

    目的 对界限类偏瘤型伴Ⅱ型麻风反应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减少误诊.方法 根据麻风病及Ⅱ型麻风反应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组织液查找麻风杆菌、组织病理检查等全面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果 病例确诊前曾被多家医疗机构误诊,确诊后用MDT方案治疗2年,皮疹渐消,目前仍在随访中.结论 医疗机构对病人进行诊疗时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进行皮肤查菌和病理等检查,掌握诊断技能并提高对麻风病的警惕,做好与其它皮肤病和结缔组织病的鉴别诊断,避免误诊.

    作者:林盈斌;戴艺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晋江市2011-2012年消除麻疹工作状况

    目的 通过对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监测质量和含麻疹类疫苗日常接种/查漏补种/强化免疫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消除麻疹工作的重要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晋江市2011-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控制措施.结果 2011-2012年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7例,病例呈高度散发,发病年龄以未满8月龄的儿童和14周岁以上成人为主,主要集中在7~9月,年平均报告发病率0.2/10万.含麻疹类疫苗报告接种率、4轮查漏补种/强化免疫活动含麻疹类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2012年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降至历史低水平.结论 应继续强化麻疹疫情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并维持高水平麻疹疫苗接种率,规范病例报告,提高监测敏感性;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陈李俊;黄丽萍;王瑜玥;赖礼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的护理

    目的 探讨护理措施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13例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患者心理、基础和专科护理特点.结果 13例胎盘前置状态患者疗效良好,12例经阴道分娩,1例行剖宫取胎术;无产后出血发生,穿刺部位未发生皮下血肿、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护理措施的干预可提高中期妊娠胎盘前置状态介入治疗成功率,术前和术后的精心护理可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起重要作用.

    作者:林丹;肖建莲;林玉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并殖吸虫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并殖吸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6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肺内型和肺外型,治疗总剂量分2组,100 mg/kg组30例(各型15例),180 mg/kg组36例(肺内型20例和肺外型16例),均连续服药3个疗程,小剂量组每疗程间隔10 d,大剂量组间隔20 d.结果 3个疗程后小剂量组治愈率56.7%(17/30),大剂量组治愈率97.2%(35/36),且大剂量组第1疗程就有治愈者.结论 吡喹酮治疗并殖吸虫病有效,大剂量用药较小剂量用药治愈率高.

    作者:郑世琴;林陈鑫;张榕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尘肺病早期小气道功能测定分析

    目的 了解泉州市尘肺病早期小气道功能异常情况.方法 对某矿84例Ⅰ期尘肺病患者与对照组53人常规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尘肺病患者肺通气功能及小气道功能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尘肺患者常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41.7%;小气道功能异常率64.3%;接触作业工龄越长,肺小气道功能异常率也越高;吸烟的尘肺患者小气道功能异常率高于非吸烟者患者.结论 尘肺患者早期肺常规通气功能及小气道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常规肺通气功能正常的尘肺早期患者中,小气道功能异常率已较高,更能反映尘肺病早期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尘肺患者小气道功能异常率随工龄延长而升高,吸烟可加重小气道功能损伤.应对接尘工人进行职业病防治宣传及健康教育,加强个人防护,还要对不良的行为和习惯进行自我约束.

    作者:刘月红;潘宝忠;相葵;唐学平;蔡文焰;黄占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海沧区1例输入性登革热的调查处理

    目的 分析1例登革热疑似病例发病原因,为类似事件处理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患者来自登革热疫区(安哥拉),采集其血清进行检测抗体.结果 患者急性期血清IgM和IgG均阴性,NS1抗原阳性;恢复期血清IgM和IgG均阳性.根据患者来自疫区,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为感染后输入性登革热确诊病例.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 海沧区输入性登革热引起流行的风险大,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作者:李国伟;苏丽琼;杨淑兰;陈丽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厦门市海沧区2006-2012年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厦门海沧区新发涂阳肺结核的流行特征及规律,探讨防治对策与措施.方法 收集2006-2012年海沧区结核病控制项目中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海沧区2006-2012年新发涂阳病人359例,涂阳登记率为25.98/10万.登记率2008年高.发病率男(69.1%)多于女(30.9%),25~44岁占48.8%,以青壮年为主,工人占36.5%;夏秋季发病占58.2%,地域间差异明显;新发涂阳病人发现以因症就诊和转诊为主(85.8%),初治涂阳患者6个月免费治疗并全程督导管理,正规抗结核治疗2个月末痰检阴转率为92.6%,完成6个月疗程后治愈率为94.6%.结论 海沧区涂阳肺结核疫情仍较严重,涂阳病例以青壮年工人为主.应加强涂阳肺结核的防治,实施结核病控制水平的整体提高.

    作者:王秀芹;林珍娣;卢学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