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幻灯片制作水平增强卫生科普效果

黄永庆

关键词:卫生科普, 健康教育, 幻灯片
摘要:提高幻灯片的制作水平,在幻灯片制作时添加背景音乐,改变图片色彩、设置动感文字和自动循环放映,制作出公众喜闻乐见的幻灯片,提高卫生知识的普及效果.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武平县定点医院结核病控制模式的建立与运作

    目的 了解县级定点医院结核病控制模式的建立,对其运作进行分析,为更好推广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项目相关文件、报表及市对县现场督导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0年1~9月,确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94例(其中涂阳45例),同比增长1.76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正朝规范化迈进.结论 县级定点医院结核病控制模式,能更有效地运用卫生资源,解决当地结防机构诊疗水平和人力资源问题,病人依从性高,诊断可靠,社会效益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职权;郑建莉;林文革;钟永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多部门合作防治结核病工作机制研究

    目的 开展多部门合作防治结核病工作机制研究,实现农村地区有效控制肺结核病.方法 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对寿宁县辖区内开展结核防治工作,按国家要求监测主要技术指标.结果 4年来,以村为单位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100%;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均达到项目设计要求.全县接诊可疑肺结核1 372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678例,其中涂阳肺结核359例;初治涂阳、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分别达93.6%和83.9%.医疗机构参与防治工作,参与率100%;乡村医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率100%,合格率98.4%;社会群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结论 寿宁县建立多部门合作防治工作机制,控制效果显著,值得在农村控制结核病工作中推广.

    作者:缪仕栋;叶俊修;李雯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检测谈乙肝防控

    目的 通过永安市城区和部分乡镇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分析,探讨在取消就业和入学的乙肝检测项目后,进一步加强乙肝防控的重要性.方法 收集、分析2006-2009年永安市城区和部分乡镇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等检测结果.结果 4年来感染率有上升趋势(趋势χ2=4.809,P=0.028);体检者中,有传染性者有一定比例.结论 在维护乙肝感染者公平就业和入学权利的同时,须重视对其寻访督导;加强全社会的健康教育,对高发人群普及乙肝疫苗的接种和补种,减少感染率.

    作者:吴净;林忠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复方戊二醛消毒液杀菌性能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戊二醛消毒液的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载体定性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进行实验室研究.结果 用19 200 mg/L,戊二醛对悬液中的细菌芽胞作用2 h,480 mg/L对细菌繁殖体作用10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用1 920 mg/L戊二醛对白色念珠菌作用15 min,其杀灭对数值>4.00.该消毒液原液对污染于载体上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3 h可完全杀灭.连续使用17 d,仍能在相同作用时间内对医疗器械达消毒灭菌效果.结论 复方戊二醛消毒液对悬液内的细菌芽胞、细菌繁殖体和真菌都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原液使用对载体上的细菌芽胞也具有较好杀灭效果.

    作者:银涛;熊鸿燕;李秀安;刘南;朱兵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北京市病毒性乙型肝炎发病率(2009-2011年)预测分析

    目的 以数学模型探索北京市乙型肝炎(乙肝)发病率变化规律,并进行预测.方法 以1991-2008年全市乙肝发病率数据为基础,用SPSS 15.0软件拟合11种常见模型,预测2009-2011年发病率.结果 三次方程模型(CUB)拟合较佳(据决定系数、F值和P值),2009-2011年乙肝发病率预测值分别为43.27/10万、42.93/10万和41.53/10万.结论 北京市2009-2011年乙肝发病率将稳中有降,但控制工作仍不容轻视.

    作者:沈艳辉;张卫;邢彦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龙海市2008-2010年居民户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龙海市居民碘盐食用情况.方法 2008-2010年抽取9个乡镇各32户居民,按GB/T 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定量测量.结果 龙海市碘盐合格率97.%,碘盐覆盖率97.1%,合格碘盐的碘含量多为20~40mg/kg(93.9%).结论 龙海市在消除碘缺乏病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但仍有非碘盐存在,防控任务还很艰巨,需持之以恒.

    作者:江禄庆;黄明松;陈登锋;姚阿心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平和县2005-2009年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平和县2005-2009年其它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用Excel软件分析<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报告卡信息.结果 2005-2009年平和县其它感染性腹泻累计发病数分别为1 175例、1 227例、1 041例、897例、992例;发病率159.49/10万至213.39/10万,年均190.98/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小溪、坂仔、霞寨和山格4个乡镇,发病率以小溪高、秀峰低,发病高峰在当年11月至次年1月;病例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散居儿童;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结论 提示应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防治工作,同时加强零缺报医疗单位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网络直报工作.

    作者:杨万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3起家庭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目的 进一步做好食品卫生工作,预防家庭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方法 对2007年浦口区内发生的3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3起均是家庭性化学性食物中毒,在农村地区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结论 加强农村及社区食品卫生宣传教育,提倡科学卫生的生活习惯,加强对基层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防止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

    作者:任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HPLC-MS-ESI法快速测定乳粉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乳粉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HPLC初筛、离子阱质谱确证的测定方法.方法 液相色谱以离子对缓冲液:乙腈=90:10(V/V)为流动相,Xtimate-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240 nm检测波长,离子阱质谱电离方式:电喷雾电离(ESI),正离子.结果 回归方程为:y=1.085 517×104x+8.576 547×104(r2=0.999 925);添加浓度0.8~2.0 mg/kg,回收率82.0%~94.1%,相对标准偏差<5.8%.结论 用HPLC进行粗筛,以LC-MS-ESI确证乳粉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定性准确,定量精确.

    作者:黄宏南;林宏琳;华永有;庄宛;邓婧;郑奎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福建省2009年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资料分析

    目的 分析2009年福建省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资料,探索导致居民死亡的疾病及影响因素,了解死因构成,分析变化趋势,为制定政策与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9年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经审核有根本死因编码的个案,作相关研究与因素分析.结果 全省共报告死亡病例33 922例,男女比为1.68:1.70岁以上占49.2%,家中死亡占56.0%.按3大类死因慢性病25 037例(73.8%)、伤害死亡5 125例(15.1%)、感染性与母婴疾病死亡1 884例(5.6%)、5.5%死园不明.居前3位的慢性病为心脑血管病(38.9%)、肿瘤(34.7%)、呼吸系病(12.2%);其中肿瘤依次为肝癌(20.1%)、气管和肺癌(20.0%%)、胃癌(14.8%);感染性病与母婴病为肺炎(45.8%)、围产期病(28.3%)、传染病(23.6%);伤害为交通事故死亡(43.8%)、跌倒(18.2%)、自杀(12.15%).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损伤与中毒是危害青少年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慢性病防治,尽快把伤害纳入疾病防控规划.

    作者:黄文龙;洪荣涛;欧剑鸣;吴生根;谢忠杭;李宏;詹美蓉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福建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情况分析

    目的 评价福建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情况.方法 对国家信息管理平台收集的福建省各接种单位用户档案表、实施进展情况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福建省于2007年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县级单位实施率达100%,2007年、2008年、2009年底以乡为单位实施率分别为80.3%、96.8%、98.5%,共录入儿童接种个案信息2 775 191条,上传率26.5%.结论 福建省县、乡级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施率均如期实现了卫生部提出的建设目标.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尽快构建省级服务器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系统实施的长效机制.

    作者:张冬娟;蔡志坤;周勇;潘伟毅;吴瑞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诸暨市淡色库蚊对5种化学杀虫剂的抗性调查

    目的 比较淡色库蚊自然品系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为合理选择有效的化学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药液浸渍法,测定四龄期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比较淡色库蚊自然品系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倍数.结果 诸暨市淡色库蚊自然品系对5种杀虫剂敌敌畏、仲丁威、澳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7.4、1.8、4.0、6.2和8.7.结论 诸暨市淡色库蚊自然品系对5种杀虫剂存在不同程度抗药性,其中以氯菊酯抗性倍数为高8.7,其次为敌敌畏7.4,这与近年来我市所使用的杀虫剂种类和数量等有关.

    作者:赵雪松;郭钦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福建省2009年农村卫生监督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农村卫生监督现况及存在问题,为制定今后农村卫生监督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问卷调查2009年全省88个县(市、区)级卫生监督机构农村卫生机构设立情况和监督执法情况,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福建省开展农村卫生监督工作的县(市、区)级农村卫生监督机构占75.9%;采用在乡镇卫生院聘任助理监督员或卫生检查员的监督模式的占53.4%,采用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模式的占68.5%,乡镇卫生监督机构的经费来源为乡镇卫生院拨款的占40.0%.在未开展农村卫生监督工作的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中,因经费不足的占56.3%、因编制不足而未开展农村卫生监督的占18.8%.结论 福建省农村卫生监督得开展还未覆盖全省,卫生监督、人员管理及经费来源等问题尚需政府进一步协调解决.

    作者:何晖雄;林章恩;林众;杨明金;黄定武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湖南省某监狱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某监狱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现况.方法 对监区内74名食品从业人员(主要在集体食堂工作,均为劳教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主要项目包括皮肤病检查、胸片、痢疾杆菌、沙门菌、甲肝、戊肝检测.结果 74名从业人员中检出指甲癣患者1例(1.4%).沙门菌感染者2例(2.7%).结论 应加强对监狱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加强卫生监督力度,重视并坚持对食品从业人员的预防性健康检查.

    作者:李佐伦;谭浪;陈文菊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测定游离麦角甾醇的含量

    目的 探索保健食品中国被毛孢菌丝粉胶囊中游离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PDA法)测定游离麦角甾醇的含量,以甲醇为流动相,用Ultimate AQ-C18(4.6×250 mm,5 μm)色谱柱.检测波长282 nm.结果 此法的回归方程:y=12978x-11618(r=0.9998),回收率98.67%~100.95%,检测限为340 ng/mL.结论 用HPLC-PDA法测定虫草类保健品中游离麦角甾醇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定性可靠,定量精确.

    作者:邓婧;黄宏南;林宏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一例接种乙肝疫苗疑似异常反应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 分析预防接种后发生死亡病例的原因,总结预防接种工作经验.方法 根据现场调查、患儿发病和死亡的表现及尸检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患儿按免疫规划要求接受乙肝疫苗第2针次和卡介苗接种,接种过程符合要求.患儿病变突然,死亡急速.尸检:颅内出血和脑水肿致脑疝形成、胸腺肥大和胸腺出血.结论 死者被排除由于疫苗质量和接种操作不当引起死亡,分析可能由于接种疫苗后诱发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死亡.

    作者:肖福明;罗兴尧;陈由明;陈彩云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妊娠期膳食模式研究现状

    膳食模式关注食物间、营养素间存在的交互作用,而非单个食物或营养素的作用.妊娠期膳食模式的研究从孕期的营养调查开始,采用食物频率法收集孕妇食物摄入情况,籍主成分分析法获得妊娠期的膳食模式,膳食模式与营养素、人口因素和妊娠结局存在相关性.

    作者:陈爱珍;许榕仙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漳州市2006-2009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漳州市不同医疗机构消毒工作情况,探讨监管机制,提高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方法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漳州市2家市级医院、15家县级医院及市区7家市属民营医院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2006-2009年24家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合格率为94.2%.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高(99.5%),其次为浸泡消毒医疗器械(99.3%),医护人员手(92.5%),物体表面较低(86.7%).民营医院消毒总合格率(97.8%)高于市级和县级医院(均为93.7%).结论 近几年漳州市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较为平稳.

    作者:陈锦钟;蔡茂荣;方跃珍;陈斌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儿童甲状腺肿块23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甲状腺肿块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分型,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对23例儿童甲状腺肿块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3例甲状腺肿块中,恶性16例,其中乳头状癌14例,滤泡癌和小细胞倾向肿瘤细胞各1例;良性肿块6例;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1例.结论 儿童单发甲状腺肿块中,有50%~71%为癌.儿童甲状朦癌往往表现为单侧无痛性肿块,结合B超监测和ECT(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争取早诊断和早治疗.

    作者:林新富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病原检验

    目的 调查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菌.方法 在排除沙门菌和霍乱弧菌后,在对十二垸基硫酸钠发现的副溶血弧菌特征菌落,用碱性蛋白胨增菌液分离培养.结果 随机抽取的10份标本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事件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副溶血性弧菌在1%氯化钠的碱性蛋白胨增菌液中能旺盛增长.

    作者:张莲玉;蔡赞宾;费扬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