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采样检测法评价某纺织厂挡车工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

黄琼;唐文娟;商群;曾垂范;赵时敏;庄灵杰;刘佳

关键词:职业病, 挡车工, 个体采样检测法, 纺织业, 职业危害
摘要:目的 采用个体采样检测法评价某纺织厂挡车工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分析比较噪声定点检测计算岗位工人的8h等效连续A声级与个体检测结果.方法 按国家规定的测量方法要求对调查对象进行粉尘与噪声个体采样检测,并选择粗纱、细纱、络筒和布机4个工种,每个工种抽取3名工人在进行个体噪声检测,据其巡回操作范围按照区域布点法进行定点检测.结果 粉尘检测点合格率为56.8%,噪声检测点合格率为8.3%,4个工种噪声个体检测结果均高于定点检测,但差值均<1 dB(A).结论 该纺织厂粉尘与噪声检测点的合格率低,应引起重视,加强监管.挡车工在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进行不断地巡回操作,按区域布点法噪声定点检测结果计算各岗位的8h等效连续A声级基本接近个体检测结果.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福建省2004-2010年传染病报告审核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福建省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及时性及其影响因素,为网络直报审核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VFP数据库语言,编写专门统计程序,用报告卡生成时间与县区审核时间之差作为统计指标.结果 分析各疾控机构2004-2010年审核的传染病报告卡共计1 346 631张,分析有效卡1 319 739张,报卡后2h审卡率从2004年40.3%上升到2010年68.1%,24 h内审卡率从2004年80.7%上升到2010年96.8%.结论 福建省各疾控单位传染病审核及时率逐年提高,审核及时率沿海地区高于内地、工作日高于双休日、下午高于上午,白天高于晚上、2月份低,9月份高.

    作者:黄文龙;陈长华;洪荣涛;谢忠杭;欧剑鸣;祝寒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福州市2008-2010年婴幼儿腺病毒腹泻流行情况与分型

    目的 了解近年来福州市婴幼儿腹泻的腺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对从福州市两家哨点医院收集到的814份儿童腹泻粪便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腺病毒核酸检测,并鉴定腺病毒型别.结果 检出腺病毒阳性粪便29份,阳性率为3.6%.对其中18份标本测序,发现肠道腺病毒41型有9例,占50%,其余为腺病毒3型(5例)、腺病毒2型(3例)和腺病毒12型(1例).结论 腺病毒是是引起福州市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以肠道腺病毒41型感染为主,非肠道腺病毒引起的感染率比既往明显升高.

    作者:吴冰珊;沈晓娜;翁育伟;严延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福建省区县级健康教育机构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福建省区(县)级健康教育机构的资源配置现状,为强化机构资源配制,推动相关政策出台提供参考.方法 用2009年度统计报表为数据来源,对全省健康教育机构资源配置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全省区(县)级健康教育机构呈多头管理,专职健康教育人员缺乏,85个区(县)级机构专职人员只有94人,且素质较低,高学历本科仅占21.3%;常规经费不足,有65家机构没有健康教育财政经费(76.5%),设备配备不全,有42个机构没有专用电脑(49.4%),工作无法正常运行.结论 福建省区(县)级健康教育机构专业人员、经费投入及物资不足影响工作开展,应加大投入,加快人才培养,增加设备,推动健康教育发展.

    作者:路瑞芳;卞坚强;欧光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泉州市2004-2010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分析泉州市2004-2010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特征,提出应对措施及防控策略.方法 收集病例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共报告27例登革热,年平均发病率0.06/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主要集中在8~10月份;男女发病数相近,以外出探亲、旅游、经商和务工人员为主,发病无高发年龄段.监测发现,本市媒介密度较低,但人员普遍易感.结论 近年泉州市陆续有登革热输入性病例报告,存在本地流行扩散的危险,应采取以灭蚊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来有效控制疫情.

    作者:龚苍涛;张庆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龙岩市1997-2010年艾滋病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龙岩市HIV/AIDS疫情特点和趋势,为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7-2010年全市报告HIV/AIDS病例相关信息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报告病例83例(HIV 54例,AIDS 29例),其中男56例,女27例,死亡18例.病例逐年增加且上升幅度较大;职业以农民工为主(42.2%);年龄以20~29岁(22.9%)、30~39岁(31.3%)和40~49岁(24.1%)为高发人群;感染者文化程度以小学(21.7%)和初中为主(44.6%);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80.7%);已婚者占68.7%.结论 龙岩市HIV/AIDS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应加强健康宣教和行为干预,控制疫情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

    作者:阙金财;闫建平;郑禄祥;何春荣;吴水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卫生巾抗菌性能测试方法探讨

    目的 分析和探讨卫生巾抑菌性能的测试方法,以更全面反映试验结果.方法 按取样部位不同将试验分为3组,据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C中C4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试验方法的步骤进行.结果 取卫生巾表层进行试验,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 min,抑菌率均能达到100.0%;双层(无纺布加内衬的无尘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略降低,但作用2 min仍可>90%;卫生巾整片对大肠杆菌作用20 min,抑菌率勉强达到50%,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0 min,抑菌率仍<10.0%.3组受试样本对白色念珠菌作用20 min,抑菌率均<10.0%.结论 取样部位不同,抑菌试验结果也不同;为使结果能更真实可靠,应该对现行的测试方法做适当改进.

    作者:陈路瑶;林立旺;黄育红;陈祖毅;周游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儿童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转耐药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初治糖皮质激素敏感转为耐药的肾病综合征儿童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初治糖皮质激素敏感的肾病综合征(SSNS)共596例,因反复出现糖皮质激素耐药(SRNS)的13例(占同期SSNS患儿2.2%),该13例均进行肾活检.结果 13例病例中,男10例,女3例.初发病时临床诊断为单纯型肾病12例,诊断为肾炎型肾病1例.肾活检病程5~26个月,平均(11士5.6)个月.肾穿病理显示:轻微病变3例,系膜增殖6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2例,IgA和IgM肾病各1例.结论 本研究中初治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596例,反复后13例转为激素耐药型(2.2%),其病理类型多样.提示初治6个月内激素效应可能发生改变,积极防治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可能有助干预防这种改变.

    作者:陈慧;林瑜;钟日荣;林新富;蔡忠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南平洪灾病媒监测与控制体会

    目的 及时掌握洪涝灾区病媒生物密度变化情况,为虫媒传染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测法、笼诱法、粘捕法和笼日法分别测定灾后蚊、蝇、蟑和鼠密度.结果 灾后蚊幼滋生地多为小型积水,农村阳性率高于城区;蝇密度城区灾民安置点明显高于乡镇、村;蟑、鼠密度未见明显性交化.结论 灾后不宜进行大范围化学杀虫、应根据监测数据对虫媒密度高、重点部位进行化学防治处理,一般地区以环境治理为主.

    作者:方勇;李述杨;王灵岚;朱红梅;林正高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福建省人群感染附红细胞体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人群附红细胞体(附红体)感染情况,探讨其危害及传播途径.方法 用末梢血镜检方法检测中学生、发热病人和疟疾门诊病人附红体感染状况;询问学生和疟疾门诊病人饲养动物情况.结果 调查2 115人,感染率为80.5%,轻度、中度和重度感染分别占42.9%、26.4%和30.7%;疟疾门诊患者的感染率(98.2%),高于发热门诊病人(92.7%)和学生(52.2%);发热门诊病人女性感染率(94.3%)高于男性(90.4%);附红体感染与是否饲养动物未显示明显关联.结论 附红体感染在福建省较普遍,不同人群感染率存在差异.

    作者:谢汉国;朱明;张山鹰;林耀莹;欧阳榕;陈朱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起突发性盐酸克伦特罗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目的 对一起盐酸克伦特罗污染冰淇淋导致学生中毒事件进行报告,探讨类似事件的预防控制.方法 通过对23名中毒学生的临床诊疗、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的调查分析中毒事件的原因.结果 中毒学生在发病前2h内均食用过同一厂家生产的冰淇淋,在多个冰淇淋样本中检出盐酸克伦特罗,高为2 576 μg/kg.结论 这是一起因盐酸克伦特罗污染冰淇淋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作者:张思华;董建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对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11种常见致病菌的核酸检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福建省立医院2009-2010年呼吸科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合格痰标本289例,行LAMP方法检测,与痰培养结果比较,分析其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 LAMP检测时间仅需2~3 h,明显短于痰培养;以细菌浓度>1×103为阳性阈值,敏感性74.0%,特异性95.3%,敏感性明显高于痰培养;其阳性率为42.9%(124/289).结论 LAMP法可方便、快速检测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敏感性高于痰培养法.

    作者:陈愉生;王大璇;陈炆颖;李鸿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铁岭市78例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学分析

    目的 分析铁岭市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原学特征及分型鉴定.方法 采集78例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eal-time RT-PCR检测.结果 92.3%检测出为肠道病毒,其中EV71阳性占55.6%,CoxA16阳性占40.3%,两者混合感染占4.2%.结论 铁岭市2010年手足口病患儿病原以EV71为主,并检测出3例EV71与CoxA16混合感染;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应加强对幼托机构和学校的定期消毒,开展多种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及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和消除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

    作者:李婵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龙岩市403例儿童病毒性脑膜脑炎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病毒性脑膜脑炎临床特点及流行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龙岩市403例病毒性脑膜脑炎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流行规律,并对其中289例患儿脑脊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 患儿多出现发热、呕吐和头痛等症状,血常规异常,颅内压力增高、部分患者脑积液细胞数增加,多数表现异常脑电图;病例无聚集现象,5~7月为发病高峰,≤7岁患儿占71.7%,男性多于女性;脑积液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0.7%,肠道病毒占96.8%.结论 病毒性脑膜脑炎多为散发病例,以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表现体征复杂多样,辅助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

    作者:何春荣;杨秀惠;陈前进;严延生;吴水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某不锈钢厨房设备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 评价某不锈钢厨房设备项目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效果.方法 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铜烟、二氧化锡、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电焊烟尘、电焊弧光、二异氰酸甲苯酯(TDI)和木粉尘等,经检测木工房锯木工作位等效声级和木粉尘超标,其余均合格.在生产过程中戴防尘口罩,使用防噪声耳塞等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危害能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可达到国家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

    作者:胡文兰;厉志玉;王芬;金建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永安市2010年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永安市公共场所卫生全年监测的现状,为防止疾病发生和保障消费者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按GB/T 18204.1~6-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据GB 9663~9672-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永安市2010年公共场所空气总合格率为89.1%,公共用品总合格率为93.0%.结论 永安市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合格率相对较低,公共场所中公共用品卫生消毒效果相对较好,但仍要继续加大监督监测力度,力争创建一个安全卫生的公共场所.

    作者:吴兴美;陈上士;廖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龙海市艾滋病防治宣教活动创新举措介绍

    针对目前常规宣传教育在农村收效甚微的现状,龙海市积极探索有效的宣传模式,创新健康教育宣传方法,联合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共同创作预防艾滋病宣传芗剧《全民共努力防控艾滋病》、歌曲《鲜明的红丝带》及灯谜200条.系列自创宣传材料的产生,将有力推进龙海市宣教工作.

    作者:许筱女;林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空调风管内表面积尘称重的静电影响及消除方法

    目的 探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积尘量检验时无纺布带静电对称重的影响,并提出一种简单消除静电影响的方法.方法 采用铝金属盒屏蔽静电称重法,用电源未接地电子天平及电源接地电子天平分别以原称重法和铝金属盒屏蔽静电称重法对无纺布样品称重比较.结果 无纺布带静电引起原称重法的称重偏差可有几毫克至上百毫克,称重偏差可能使采样前后称重差值出现负值.对外加灰尘实际重量在0.0095~0.2220 g的8份样称重,原称重法结果:电源未接地电子天平的称重偏差在-0.1550~0.0985 g,电源接地电子天平时称重偏差在-0.2458~0.1079 g;屏蔽静电称重法结果:电源未接地和接地电子天平的称重结果与所加积尘的实际重量的偏差都在天平本身称量允差(士0.5 mg)范围内.结论 积尘量检验时对无纺布称重应消除其所带静电影响,铝金属盒屏蔽静电称重法,方法简单,有效消除了样品静申对天平称重的影响,称重结果准确,适于推广应用.

    作者:黄嫣红;张亚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厦门市2008-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2008-2010年厦门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厦门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0年全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6 238例,3年报告发病率依次为45.58/10万、38.13/10万和117.34/10万.病例全年均有报告,高峰在4~7月,发病数占73.4%.男女性别比1.67:1,以散居儿童(56.8%)和幼托儿童(40.2%)为主,0~5岁占94.1%,78.9%的病例于发病4d内就诊.3年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2139例,以EV71检出率76.2%为高;CoxA16占23.8%,但检出比例逐年升高.结论 做好疫情监测、健康教育和诊疗技术培训是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的重点.

    作者:詹钦勇;荣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儿童持续性单纯性蛋白尿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持续性单纯性蛋白尿患儿肾脏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对31例单纯性蛋白尿且持续3个月以上的患儿进行肾组织活检.依据检测结果分别使用泼尼松、霉酚酸酯及雷公藤多甙等治疗,均口服潘生丁,按疗程治疗后随访1~6年.结果 31例肾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微小病变2例,轻微病变8例,系膜增生性肾炎13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3例,局灶增生性肾炎5例.MsPGN中免疫病理分型IgA肾病(IgA GN)6例,IgM肾炎病(IgM GN)1例.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4例和3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见间质小管病变.患儿经治疗后尿蛋白均转阴,其中初治泼尼松疗程<3个月12例中,3例随访中偶发蛋白尿,定性均不超过+;疗程>3个月者19例中,7例发现蛋白尿,定性均未超过++.结论 持续性单纯性蛋白尿病因复杂,应尽早进行肾活检.消除蛋白尿仍以口服泼尼松治疗为主,患者病理改变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或IgA肾病在治疗上颇感棘手,对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病例以及在随访中蛋白尿频繁者建议在隔日口服泼尼松基础上联用霉酚酸酯.

    作者:钟日荣;林瑜;陈慧;林新富;蔡忠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废弃胚胎形成囊胚的潜力以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废弃胚胎形成囊胚的潜力以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采用序贯培养方法,分别比较第3天2~3个细胞和4~5个细胞形成囊胚的潜能,碎片率<5%和碎片率5%~10%的胚胎形成囊胚的潜能,以及有无囊胚形成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共收集胚胎139个,第3天继续培养到第5天,囊胚形成率为29.5%(41/139).4~5个细胞者的囊胚形成率(36.1%),高于2~3个细胞者(6.5%).碎片率<5%的胚胎囊胚形成率(30.3%)和优质囊胚率(73.9%),有高于碎片率5%~10%者的趋势(分别为28.6%和61.1%),但未达显著性水平.废弃胚胎有囊胚形成者的妊娠率也有较高的趋势,但未达显著性水平.结论 第3天废弃胚胎可以继续发育成囊胚(尤其是4~5个细胞者);碎片率<5%者发育成囊胚的潜力较大,值得继续研究.

    作者:杜生荣;康跃凡;陈永艳;林典梁;孙艳;郑备红;林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