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永安市2010年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分析

吴兴美;陈上士;廖慧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 卫生检测, 空气质量, 公共用品卫生
摘要:目的 了解永安市公共场所卫生全年监测的现状,为防止疾病发生和保障消费者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按GB/T 18204.1~6-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据GB 9663~9672-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永安市2010年公共场所空气总合格率为89.1%,公共用品总合格率为93.0%.结论 永安市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合格率相对较低,公共场所中公共用品卫生消毒效果相对较好,但仍要继续加大监督监测力度,力争创建一个安全卫生的公共场所.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福建省2004-2010年传染病报告审核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福建省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及时性及其影响因素,为网络直报审核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VFP数据库语言,编写专门统计程序,用报告卡生成时间与县区审核时间之差作为统计指标.结果 分析各疾控机构2004-2010年审核的传染病报告卡共计1 346 631张,分析有效卡1 319 739张,报卡后2h审卡率从2004年40.3%上升到2010年68.1%,24 h内审卡率从2004年80.7%上升到2010年96.8%.结论 福建省各疾控单位传染病审核及时率逐年提高,审核及时率沿海地区高于内地、工作日高于双休日、下午高于上午,白天高于晚上、2月份低,9月份高.

    作者:黄文龙;陈长华;洪荣涛;谢忠杭;欧剑鸣;祝寒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种新的致病菌: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文章总结了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aEPEC)的定义、生物特性及在世界范围内人和动物宿主中的流行状况、分子流行病学等,对于深入认识该致病菌的危害及致病因子,可为有效控制和预防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作者:陈爱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子宫动脉结扎治疗前置胎盘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结扎技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术中常规使用催产素和局部缝扎后仍不能控制出血者施行子宫动脉结扎术,结扎后仍宫缩不佳,子宫持续出血则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250 μg宫肌注射.结果 共有45例进入观察组,术中止血均获成功,全部病例均保留了子宫,无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42 d随访所有病例子宫复旧良好,无晚期产后出血.结论 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的应用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成功率高,必要时配合欣母沛能取得更好的临康结局.

    作者:林金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南平市延平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南平市延平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方法 2009年据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延平区农村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据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为58.2%,其中集中式供水合格率69.1%,分散式供水合格率49.0%(不包括消毒剂指标),主要原因为一般化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超标.结论 延平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细菌学指标超标严重,存在介水传染病传播隐患,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供水单位应加强卫生管理,完善设施,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净化消毒.

    作者:巫海林;周新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起突发性盐酸克伦特罗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目的 对一起盐酸克伦特罗污染冰淇淋导致学生中毒事件进行报告,探讨类似事件的预防控制.方法 通过对23名中毒学生的临床诊疗、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的调查分析中毒事件的原因.结果 中毒学生在发病前2h内均食用过同一厂家生产的冰淇淋,在多个冰淇淋样本中检出盐酸克伦特罗,高为2 576 μg/kg.结论 这是一起因盐酸克伦特罗污染冰淇淋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作者:张思华;董建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泉州市2010年市售蔬菜农药残留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泉州市市售蔬菜农药残留情况,为相关部门监管提供依据,为食品污染物监测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在大型农贸市场和超市随机采样,检测农药残留情况.结果 本次随机抽样共计12个品种153份样品,有机磷农药残留检出率为2.6%,韭菜和甜豆各1份检出甲胺磷,西兰花和紫包菜各1份检出氧化乐果.夏、秋、冬季检出率分别为3.9%、2.0%和2.0%.叶菜类、果菜类、花菜类检出率分别为2.2%、3.7%和8.3%,食菌类未检出.结论 蔬菜农药残留污染仍为国家禁用的有机磷高毒类农药,应加强农药使用监管.

    作者:周禄斌;黄唐嘉;胡秀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晋江市消毒服务机构管理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消毒服务机构的种类与数量,加强卫生监管,引导消毒服务机构健康发展.方法 采用听取介绍、查阅资料、现场询问、现场察看、实物考证、技术监测等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调查.结果 晋江市消毒服务机构的种类较少、数量较多、经营规模较小,消毒模式单一,服务范畴较泛、收费标准较低,无证经营严重,消毒效果质量不容乐观.结论 当前消毒服务机构管理不规范,急待采取综合措施规范管理.

    作者:陈文扬;周鼎祥;柳曦;孙宛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个体采样检测法评价某纺织厂挡车工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

    目的 采用个体采样检测法评价某纺织厂挡车工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分析比较噪声定点检测计算岗位工人的8h等效连续A声级与个体检测结果.方法 按国家规定的测量方法要求对调查对象进行粉尘与噪声个体采样检测,并选择粗纱、细纱、络筒和布机4个工种,每个工种抽取3名工人在进行个体噪声检测,据其巡回操作范围按照区域布点法进行定点检测.结果 粉尘检测点合格率为56.8%,噪声检测点合格率为8.3%,4个工种噪声个体检测结果均高于定点检测,但差值均<1 dB(A).结论 该纺织厂粉尘与噪声检测点的合格率低,应引起重视,加强监管.挡车工在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进行不断地巡回操作,按区域布点法噪声定点检测结果计算各岗位的8h等效连续A声级基本接近个体检测结果.

    作者:黄琼;唐文娟;商群;曾垂范;赵时敏;庄灵杰;刘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龙海市2009-2010年食品中铅、镉、总砷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龙海市食品生产企业所生产的食品中铅、镉和总砷的污染状况.方法 2009-2010年送检的各类食品共计341份,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食品中铅、镉,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法检测总砷.结果 2009-2010年食品中总砷合格率100.0%,镉合格率99.6%,铅合格率95.0%.结论 龙海市食品生产企业所产食品中镉、总砷污染较少,但部分食品铅污染较严重,应引起重视.建议加强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和技术能力建设,加快国标更新步伐.

    作者:林秀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对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11种常见致病菌的核酸检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福建省立医院2009-2010年呼吸科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合格痰标本289例,行LAMP方法检测,与痰培养结果比较,分析其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 LAMP检测时间仅需2~3 h,明显短于痰培养;以细菌浓度>1×103为阳性阈值,敏感性74.0%,特异性95.3%,敏感性明显高于痰培养;其阳性率为42.9%(124/289).结论 LAMP法可方便、快速检测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敏感性高于痰培养法.

    作者:陈愉生;王大璇;陈炆颖;李鸿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食品安全指数评价新罗区大棚蔬菜农药污染水平

    目的 调查新罗区大棚蔬菜农药残留,评价污染水平,为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检上市大棚蔬菜109份,采用气质联用法检测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等50种农药残留,应用食品安全指数对检测结果进行污染评价.结果 大棚蔬菜的食品安全指数均值IFS<1,豆类和根茎类蔬菜均值IFS>1,IFSc>1的蔬菜占6.4%,农药污染水平:豆类>根茎类>瓜果类>叶菜类>甘蓝类,残留量: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有机氯.结论 新罗区大棚蔬菜安全状态良好,农药污染少量存在.食品安全指数量化评价食品污染水平科学客观,可在食品污染监控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萍;陈建安;张景平;杜恣闲;张静娴;杨启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会阴切口间断不拆线缝合法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会阴切口间断不拆线缝合法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100名,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行会阴切口间断不拆线缝合法;对照组行常规缝合法.比较两组切口的疼痛、肿胀、裂开及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会阴切口疼痛、肿胀、裂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切口临床愈合结果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间断不拆线缝合法可减轻产妇会阴切口的疼痛与不适,提高愈合效果.

    作者:郭胜斌;洪锦绣;刘秀武;俞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起自制曼陀罗药酒引起的食物中毒

    目的 通过对一起曼陀罗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为预防此类食物中毒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中毒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判断.结果 3例患者因食物中毒原因是饮用自制的曼陀罗药酒.结论 预防曼陀罗食物中毒的发生,关键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识别有毒植物的能力.

    作者:周权;林馨;刘建;张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监测与管理对策

    目的 了解综合重症监护病房(G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提出多层次预防管理措施.方法 收集2010年入住GICU的117例MDRO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菌种类、感染部位、标本种类等进行全程追踪调查.结果 117例MDRO患者以老年人(60.7%)或基础疾病(83.8%)为易感人群.革兰阴性杆菌88株(75.2%),居前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29株(24.8%),居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标本主要以痰标本为主(74.4%).结论 对MDRO感染者实施干预管理,切实落实消毒、隔离措施,规范手卫生,加强抗生素管理应用,可减少耐药菌发生,及时杜绝感染暴发.

    作者:邱丽心;李敏;黄辉萍;林硕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开平市2004-2009年月饼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开平市月饼的卫生质量状况,为加强食品的监督管理,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按GB/T 4789-2003、GB/T 4789-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对开平市2004-2009年月饼微生物项目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 6年共检测月饼1 383份,合格率95.2%;不同年度、不同馅类和不同经营场所的月饼合格率差异显著.结论 开平市月饼卫生质量总体良好,但不同年度、馅类和经营场所月饼微生物项目合格率间存在差异,要加大对市区个体饼屋和镇级糕点小作坊的监督管理力度.

    作者:邓丽芳;许立新;王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北海市2010年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食品中铅、无机砷、镉和总汞等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 在北海市各主要超市、农贸市场等采集7大类共16种食品进行铅、无机砷、镉和总汞项目的检测.结果 在所检测的130个样品中,超标率为29.2%.铅、无机砷、镉和总汞的超标率分别为18.5%,9.2%,1.5%和0.8%,检出率分别为82.3%,40.8%,66.9%和64.6%.结论 重金属在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积累,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尤其是蔬菜干制品(紫菜、海带)中无机砷污染和蛋制品(皮蛋)中铅污染状况严峻,对人体健康存在威胁.

    作者:包贤艳;黄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泉州市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泉州市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4个项目县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和治疗管理等数据,并与户籍人口比较分析.结果 4个项目县近4年共登记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4 788例(52.8%),新涂阳占54.9%;同期项目县户籍人口活动性肺结核4 277例.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满1年系统管理率为91.3%,同期户籍人口为88.3%;流动人口肺结核新涂阳患者青壮年比例、选择就诊于综合医院的比例、治疗成功率均高于户籍人口.结论 第5轮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对泉州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成玉妹;曾晓蓉;阮祥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洪灾后卫生防疫的几点思考

    洪灭过后卫生防疫工作落实的优劣,是关系到灾后实现无大疫的关键.福建南平水灾频发,多次的灾后防疫取得了一些经验,本文就水灾后从准备、临战、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在山区水灾发生前后,实施卫生防疫过程中需要 注意的细节,为山区洪灾后的卫生防疫提供借鉴.

    作者:谢克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福建省2009-2011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从《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和各设区市上报的聚集性疫情报告中收集信息,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福建省2009-2011年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5 951例,其中重危症432例,死亡22例.厦门市发病率高,5~9岁组发病率高,学生病例占比大.11~12月为高峰期.期间发病率为16.4/10万.低年龄与高年龄组中重危病例占比较高.病情越重者孕妇所占的比例越高.结论 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应引起防控部门的注意;幼儿、老年人和孕妇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容易发展成危重症病例.

    作者:欧剑鸣;吴生根;谢忠杭;洪荣涛;詹美蓉;黄文龙;章灿明;陈武;蔡少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龙岩市403例儿童病毒性脑膜脑炎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病毒性脑膜脑炎临床特点及流行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龙岩市403例病毒性脑膜脑炎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流行规律,并对其中289例患儿脑脊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 患儿多出现发热、呕吐和头痛等症状,血常规异常,颅内压力增高、部分患者脑积液细胞数增加,多数表现异常脑电图;病例无聚集现象,5~7月为发病高峰,≤7岁患儿占71.7%,男性多于女性;脑积液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0.7%,肠道病毒占96.8%.结论 病毒性脑膜脑炎多为散发病例,以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表现体征复杂多样,辅助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

    作者:何春荣;杨秀惠;陈前进;严延生;吴水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