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莉莉;倪大石;孙志坚;黄湘虎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病死率百分之百.为了更有效地开展狂犬病防制工作,我省对狂犬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宿主状况及疫苗免疫情况进行了监测.现将1997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静;张清媛;胡小奎;田秉铨;朱凤才;刘光中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克隆并表达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以制备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方法利用 PCR 技术扩增日本血吸虫大陆株的 cDNA 基因,经 BamHI 和 EcoRI 双酶切后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质粒 PEGX2-T,并在大肠杆菌进行表达研究.结果获得目的基因克隆,在大肠杆菌可诱导表达约 44kD 的融合蛋白,该重组抗原能被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特异性识别.结论成功地表达了一种血吸虫疫苗候选抗原,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作者:田生和;段凯;赖建平;王大坤;郑宏;石磊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是儿童艾滋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预防卡氏肺囊虫肺炎对于延长艾滋病患儿的生存期至关重要.本文总结4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儿使用复方新诺明(SMZco)预防卡氏肺囊虫肺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赛斌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蜡样芽胞杆菌是国内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细菌之一,提取其溶血性肠毒素有助于阐明它的发病机理,有可能制备诊断试剂,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的目的.从国内引起食物中毒的100株蜡样芽胞杆菌中,选出试验用菌株.从培养后的上清液中,经过盐析、离子交换柱层析、制备性凝胶电泳提取蜡样芽胞杆菌溶血素.溶血素由B、L1和L2 3种成份组成,分子量分别为35、36和45kDa 3种成份的协同作用在血琼脂上引起靶状溶血,使兔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兔小肠肠段结扎产生积液反应,Vero细胞形态学改变.提示蜡样芽胞杆菌溶血素具有肠毒素的性质,试验也证实所提取的溶血素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作者:贾力敏;蒋兆英;陈晓蔚;许文炯;杜雪飞;周自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为探讨恙虫病与肝损害的临床关系,作者从1984年6月以来,对本院所收治的恙虫病病例中有肝损害的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现将有肝损害的37例回顾性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曾传生;向吉夫;黄爱群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在临床上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自1978年李镐汪等从疫区的黑线姬鼠肺组织中分离到汉坦病毒76-118株以来[1],各国学者相继分离到不同型别的汉坦病毒.特别是1993年美国西部暴发流行致死性极高(50%)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2],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重视.
作者:姚智慧;董关木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比较3种不同的基因组 DNA提取方法制备恶性疟原虫基因组DNA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酚-氯仿-异戊醇抽提法、Wizard基因组DNA纯化试剂盒和磷酸钠盐溶液,分离提取恶性疟原虫基因组DNA,通过DNA含量测定和PCR鉴定,比较它们的提取效果.结果前两种方法制备恶性疟原虫基因组DNA的效果相仿,纯度较高;第三种方法为简便,所得的DNA含量明显高于前两种方法,但其纯度较低,蛋白质含量高.结论 3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第3种方法简便、快捷、经济,更有实用价值.
作者:江钢锋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卡氏肺囊虫(Pneumocystis carinii,Pc)于1988年被证明是一种真菌,主要引起免疫妥协患者,特别是感染HIV的AIDS患者的卡氏肺囊虫肺炎(PcP).在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中,传统的表型分型方法,如用特异抗血清仅能区分来自不同宿主及不同地理区域的Pc,不能进行株鉴定,难以满足实际需要[1~3];现代的基因分型方法,因其分辨力和分型率高而倍受重视.由于感染人类的Pc尚不能人工培养,RFLP[4]、PFGE[5]等需用大量病原体的分型方法并不适合临床及环境样本中微量Pc的分析.
作者:杨湘越;王栋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猪囊尾蚴病(简称猪囊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共患互染的寄生虫病.本病不仅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而且屠宰后其胴体、内脏无利用价值,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人感染有钩绦虫病,严重危害健康.近年来,国外应用吡喹酮治疗牛囊尾蚴病及国内有以吡喹酮,丙硫苯咪唑治疗猪囊尾蚴病的报道,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沈维力;张洪伟;成栓之;陈学;潘亚茹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为阐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能否产生抗体依赖感染增强现象(ADE),我们作了小鼠实验研究.先给18只乳鼠颅内注射1LD50陈株病毒,使其发生不显性感染,20d后,其中17只小鼠血清中出现HFRS特异性IFA抗体.将此17只小鼠分为二组,第一组在腹腔注射2%甲基纤维素后再向腹腔注射1LD50陈株病毒;第二组(对照)仅向腹腔注射地鼠肾细胞(BHK-21)培养上清液.结果第一组于第2次攻毒后2~10d先后发病死亡,死前血清特异性IF抗体几何平均滴度较基础值增长7倍多(11.48±2.82 Vs 93.35±2.00,P<0.01),血尿素氮(BUN)亦明显增高(6.22±1.09mmol/L Vs 11.66±3.77 mmol/L,P<0.01), 血清中查出特异性免疫复合物,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并查到特异性抗原,肾皮质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部分肾小管内有管型发现,而对照组无上述变化.这些结果提示小鼠二次感染后可发生抗体介导的感染增强现象,而其肾脏病变除病毒之直接作用外,尚可能有免疫反应尤其是Ⅲ型变态反应的参与.
作者:章莉莉;倪大石;孙志坚;黄湘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其病原沙门氏菌属肠道细菌科,包括那些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它们除可感染人外,还可感染很多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爬行类、鱼、两栖类及昆虫.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状带菌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病,它可能加重病态或死亡率,或者降低动物的繁殖生产力.
作者:彭丽萍;陈博文;徐建超;刘中勇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用套式 PCR 快速检测水沟和丛林等地的钩端螺旋体.方法选 Leptospira borgpetersenii 中的一段保守序列 IS1533,设计两对引物,用套式 PCR 检测六种不同血清型的钩体.结果 6株致病株均出现单一246bp 的特异性扩增产物,而腐生株、空白对照无任何 DNA 扩增条带.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能检测500fg 模板的扩增产物.结论套式 PCR 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快速检测自然疫源中钩体的有效方法.
作者:万成松;张文炳;曹虹;赵卫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前对鼠体内恙虫立克次体(Rt)的分离,一般采用取鼠肝、脾、肾混合匀浆后接种小白鼠腹腔传代[1,2],但一些学者单独采用脾匀浆[3,4],或脾与肾混合匀浆[5,6]接种小白鼠亦能成功地分离出Rt,于恩庶等报告从鼠(沟鼠、屋顶鼠、田鼠)脑、脾和肾脏内分离Rt结果并不一致,以肾为分离材料为阳性率为高,脑、脾次之[7].作者采用Rt分离及脏器组织印片检查等方法分别从黑线姬鼠、大仓鼠的脾、肝或肾中分离到Rt,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运喜;杨占清;吴钦永;苏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宜昌市位于湖北西部、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跨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辖枝江等13个县(市)区,面积20000 km2.著名的长江三峡工程在境内兴建.
作者:潘会明;陈连璋;谢冬生;向选森;王承全;李新发;杨绍金;谢泽铸;秦长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刚地弓形虫可引起人畜的弓形虫病.该虫呈世界性分布,动物及人体感染普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群感染很普遍,其感染率为25%~50%,我国人群感染率为5%~20%,但真正发病者不多.至1991年病例报告仅51例[1].1996年以来我们发现并诊治了4例弓形虫病,在国内,尤其在浙江省内尚不多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春兰;毛文祥;谢鑫友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于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肝胆系统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流行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截至1985年,全世界估计有2800万病人,解放以来经广大医学科学工作者多年的研究,证明该病在我国是一种流行面积很广、感染率较高的寄生虫病,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
作者:左胜利;桂爱芳;杨连第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钩端螺旋体 L 型感染与钩体脑动脉炎发病的可能关系.方法对74例钩体脑动脉炎患者血液及脑脊液进行钩端螺旋体普通培养、L 型培养,患者血清做显微镜凝集试验,用免疫荧光染色确定钩体 L 型及其原菌型.结果钩体脑动脉炎患者钩体L型培养、普通培养、钩体 MAT的阳性率分别为:47.3%、18.9%、70.3%.分离出的钩体 L 型呈多形性.结论钩端螺旋体 L 型感染与钩体脑动脉炎的发病关系密切.
作者:江振友;林晨;蒋惠荷;罗伟中;李英欣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狂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犬和多种野生动物是本病的储存宿主,是人类感染的主要传染源.我国政府对狂犬病的防制一直很重视,在各个时期就制订出了有关的法规和条例,并多次召开全国性的行政会议、学术会议并派员参加国际间学术交流,这对我国狂犬病的防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作者:朱维正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为了探讨建立一种简便而可靠的恙虫病立克次体增殖方法,以得到较大量的恙虫病立克次体.方法采用了以Vero-E6细胞增殖恙虫病立克次,并且对Vero-E6感染细胞的培养条件进行了改进.结果成功地使恙虫病立克次体在Vero-E6细胞中得到大量增殖.结论改进后的Vero-E6细胞培养法可以获得大量的恙虫病立克次体,该方法既经济又适用.
作者:张志强;胡玲美;杨青;刘昕昕;魏安明;鲁志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吖啶橙(AO)染色可以作为肺炎衣原体(Cpn)包涵体的染色方法.它是一种快速检查 Cpn 感染的较好方法,有可能替代荧光单抗染色的功能,克服单抗染色时细胞结构显示不清的缺点,具有简捷、价廉和既能反映衣原体包涵体的形态和成份,又能反映包涵体不同时期 RNA 和 DNA 含量变化的独特优点.
作者:余竹元;项俊庆;王卫群;李子华 刊期: 199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