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华
目的 分析罂粟碱不同给药途径对肢体损伤血管修复术后皮肤温度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在2016年2月 ~2018年2月间纳入治疗的99例肢体损伤血管修复术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B组和C组,均是33例.A组于术后即刻行罂粟碱口服治疗,B组于术后即刻行罂粟碱肌注治疗,C组于术后即刻行罂粟碱静脉输注治疗.对比皮肤温度情况.结果 C组的皮温差、皮温升高、升高持续时间均低于A组和B组,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 为肢体损伤血管修复术患者行罂粟碱静脉输注治疗的效果佳,其皮温升高幅度小且持续时间短,具有更佳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颖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枸橼酸咖啡因〔1〕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科新生儿病房住院的42例胎龄30~35周呼吸暂停早产儿,按治疗方式不同分别纳入枸橼酸咖啡因组和氨茶碱组各21例.两组患者都在常规治疗(按摩脊背、弹足底、保持正确的体位、托背加唤醒等,若仍不能缓解并出现发绀时予以复苏囊正压给氧)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治疗组则加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即两组患儿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作为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首选药物.
作者:黄栋钦;胡伟滨;肖建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血栓通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0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研究组予以注射用血栓通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心肌梗死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48/52)高于对照组78.85%(41/52,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肌梗死发生率0%小于对照组11.54%(6/52,P<0.05).结论 注射用血栓通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促进症状改善,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疗效显著.
作者:刘华;杨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益生菌对重症感染性肺炎患儿血糖的稳定作用及对硫化氢与D-乳酸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 ~2017年12月我院收治重症感染性肺炎患者8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益生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硫化氢(H2S)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D-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儿血糖浓度与血浆H2S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与D-乳酸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研究组治愈率95.45%高于对照组77.27%(P<0.05).结论 益生菌可以有效调节重症感染性肺炎患儿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肠道屏障作用,稳定血糖指标.
作者:童明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损害治疗中的作用,对比中外指南和内科学相关书籍制定详细的药学监护.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损害的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结合中外指南,对整个治疗过程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甲亢合并肝损害需要监护保肝药的合理使用,监护抗甲状腺药物的起始治疗条件、过敏反应、粒细胞缺乏和肝脏毒性.结论 临床药师的参与治疗可以促进合理用药,确保甲亢合并肝损害治疗的安全有效.
作者:周爱娟;李思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使用灰色系统GM(1,1)方法分析我国综合医院2000~2015年人均医药费用的变化趋势,并对2016年 ~2018年我国综合医院人均医药费用进行预测分析,验证医改对人均医药费用的影响.方法 对我国综合医院2000~2015年间人均医疗费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Matlab软件利用2000~2015年度人均医疗费用数据建立灰色系统GM(1,1)模型进行分析预测.结果 2016年~2018年综合医院患者人均医药费和人均药品费将继续升高,而药占比将持续降低.结论 通过医疗改革,我国综合性医院药占比呈下降趋势,但药品费用和医药费用呈持续上升趋势.
作者:段自皞;沈炳香;陈捷;王法财;李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基于文献报道,对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预防对策.显示常用活血化瘀中药饮片引起的12种不良反应中,以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症状较为多见.根据文献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剂量过大、药物存在毒性、禁忌与配伍及个体差异等.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以丹参、马钱子、川芎、斑螯及当归为主.
作者:郑旭霞;刘培建;吴晓龙;秦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通过对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17)检索,共收集到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期刊中有关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不良反应病案个例报到,共计39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括过敏反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或精神疾病以及血液系统异常等.
作者:林启凰;林聪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使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及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中抽选70例,并随机均等划入Ⅰ组与Ⅱ组,Ⅰ组接受常规基础用药,Ⅱ组在上述条件下接受布地奈德雾化治疗,两组同时辅以适当的护理指导,并比较治疗情况.结果 Ⅱ组相对Ⅰ组在施治效果上有明显提升,总有效率达到94.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患儿在声嘶、咳嗽等各项喉炎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有明显缩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副反应.结论 对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使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及护理干预,能够安全、明显提升施治效果,促进患儿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田永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用药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4月9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双盲法纳入分组,对照组(n=48)采用美托洛尔,实验组(n=48)给予美托洛尔加曲美他嗪联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临床效果明显,不仅能够改善心功能,还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者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符合选取标准的1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6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搏出量(SV)、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研究组SV、EF、CO、CI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王秀梅;王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产妇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硫酸镁解痉、镇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尿量、24h尿蛋白,新生儿胎龄、体重、Apgar评分.结果 两组产妇干预前SBP、DBP、24h尿量、24h尿蛋白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BP、DBP、24h尿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h尿量、临床效果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胎龄、体重、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安全,且临床效果好.
作者:雷良艳;雷敏;严玉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门诊西药房的有效管理措施,保证药品质量,提高医院用药安全性.方法 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门诊西药房实施精细化管理,作为观察组;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门诊西药房实施传统管理,作为对照组.比较这两年门诊西药房患者取药的等候时间、医患纠纷发生率、处方调剂差错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处方调剂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门诊西药房精细化管理可提高门诊西药房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作者:李虹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 ~2018年3月在我医院妇产科发生的产后出血产妇96例,根据治疗手段的差异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仅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产妇术后止血时间及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并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联合用药治疗后产妇的总有效率高达93.75%,对照组产妇有效率近79.17%,两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能在短时间内止血,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超过30min,且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产妇用药后都出现了相似的不良反应包括:感染、恶心呕吐等,观察组发生率18.75%,对照组20.83%,两组差异无可比性(P>0.05).结论 三者联合用药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产后出血量,用药安全,有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
作者:吴改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槐米中芦丁的提取方法.方法 以总黄酮含量和芦丁含量为指标,对比沸水提取法,碱提酸沉法,醇水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的优缺点.结果 四种提取法的总黄酮含量和芦丁含量分别为407.8mg·g-1,422.3mg·g-1,304.9mg·g-1,321.7mg·g-1和684.4mg·g-1,696.3mg·g-1,532.1mg·g-1和589.1mg·g-1.结论 沸水提取法和碱提酸沉法提取率较高.
作者:涂清波;孙振翰;徐晓芳;朱安宏;吴娜;何立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生物学活性细胞学的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MTT比色法考察rhEPO对UT-7/EPO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从而反映rhEPO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rhEPO在0.005~100ng·mL-1浓度范围内对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优化后的试验参数为:rhEPO起始浓度100ng·mL-1,3倍稀释,10个梯度;细胞上板密度5×105个/mL;细胞与rhEPO共培养48h.利用优化后的试验参数建立rhE-PO活性曲线,结果表明rhEPO浓度与吸光值相关性良好;曲线斜率的RSD为2.6%,DC50的RSD为6.5%,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重复性.结论 成功建立并优化rhEPO 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学测定方法,该方法有很好的重复性,可应用于rhEPO 的生物学活性检测.
作者:朱佩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对比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后凸形成术联合与不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07月~2017年12月期间,将4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观察组(2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经皮穿刺椎体后凸形成术,对照组术后不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唑来膦酸治疗.对比两组的相关观察指标.结果 术后1年,观察组的VAS评分(1.43±0.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骨密度(-1.81±0.30)g/cm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形成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骨密度.
作者:郭小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临床研究协调员岗位能力培训及考核经验,为其他机构提供参考.方法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及各专业共同制订CRC岗位能力培训课程,机构办制订CRC培训计划,并设计案例形式的考题对CRC进行考核.结果 除方案违背情况及临床试验资料管理不能达到期望值外,其余均达到预期目标.SAE上报及时性达到100%,受试者访视超窗情况为0,均优于预期目标.结论 机构对CRC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及考核,极大地提高了CRC岗位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临床试验质量.
作者:王桂凤;李雪芹;尚治新;刘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清叶酸(FOL)和维生素B12(Vit B12)水平检测对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6年11月 ~2017年10月我院治疗的68例M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FOL、Vit B12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OL、Vit B12水平相对较低;较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FOL、Vit B12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OL、Vit B12水平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FOL和Vit B12可作为MA诊断中的有效指标,通过对FOL和Vit B12水平进行定期监测有利于为MA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作者:李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氨搽剂中樟脑、薄荷脑、苯酚的含量.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Agilent 19095N-123 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30m×0.53mm,1μm),FID检测器,柱温160℃,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60℃,进样量1μL,分流比20:1,载气为氮气,柱流量6.0mL·min-1,空气流量450mL·min-1,氢气流量40mL·min-1.结果 三组分的分离度和线性关系良好,樟脑、薄荷脑、苯酚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2016~2.016 mg·mL-1(r=0.99995),0.3920~3.920 mg·mL-1(r=0.99997),0.2016~2.016 mg·mL-1(r=0.999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2%(RSD=1.5%)、97.53%(RSD=1.8%)和99.01%(RSD=1.6%).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氨搽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任男;李振兴;刘福胜;高源;安宝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