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
目的 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报的77例中成药ADR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7例患者中,年龄大83岁,小1岁又11个月.中成药注射剂ADR报告47例(61.03%)占首位,中成药外用制剂ADR报告16例(20.78%).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首位,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及其他.丹参注射液的ADR报告例数多,为10例(12.98%),不良反应类型一般的55例,严重的4例,新的18例.结论 临床用药应对中成药不良反应提高警戒,严格掌握适应证,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李细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患者给予偏振光结合玻璃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6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患者以住院号单双数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偏振光结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膝关节评分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膝关节评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退行性膝关节炎对患者的生活存在较大的影响,给予偏振光结合玻璃酸钠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显著缓解其症状,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作者:柳彦岭;李士欣;于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1例精神异常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病例,查阅文献,对本例不良反应的现象和原因进行判断和分析.结果 多索茶碱和地塞米松联用导致精神异常的不良反应可能性很大.结论 提示临床医生对相对较为安全的多索茶碱引起警惕.临床药师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判分析、干预、监测,对患者的安全用药意义重大.
作者:陈盈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和奥沙利铂联合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影响疗效及预后的因素.方法 我院105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一线化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毒副作用.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根据RECIST标准评价疗效,评估影响预后的因素,监测并分析肿瘤标志物CEA、CA199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随访105例初治、复发转移性晚期胃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7.0个月,105例患者总生存期2.5~29.1个月,中位生存期14.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0个月.其中CR 12例,PR 36例,SD 43例,PD 14例,DCR(疾病控制率)为86.7%,RR(有效率)为45.7%.患者至少接受3个周期的化疗,多不超过12个周期.分层组分析显示:接受过姑息手术的患者、转移部位≤2的患者有效率(CR+PR)更高(P<0.05),且一线治疗过程中CA199的下降是预测疗效的较佳指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接受过姑息手术的患者、转移部位≤2、一线治疗疗效佳的患者预后较好(P<0.05).结论 紫杉醇和奥沙利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RR及DCR高,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晚期胃癌一线方案.
作者:徐倩;施纯玫;陈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析外科手消毒中应用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期间参与手术的7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35例.对照组医护人员应用醋酸氯己定醇消毒液对手进行消毒,观察组医护人员应用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液对手进行消毒,对两组医护人员手部自然菌落数及手感调查结果予以统计对比.结果 观察组医护人员消毒后手部自然菌落数为(0.4±0.1)cfu/cm2,对照组医护人员消毒后手部自然菌落数为(0.3±0.1)cfu/cm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手感调查结果显示,在气味、异物感、灼痛感、干燥紧绷感方面,两组医护人员比较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医护人员的手部干燥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医护人员,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外科手消毒中应用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液的效果与醋酸氯己定醇消毒液相当,但干燥速度较快,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消毒液.
作者:贺梅典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使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120例患有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过治疗.把他们分成两组,每组60例,干预组采用静脉注射泮托拉唑,对照组静脉注射噢美拉唑.结果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干预组少于对照组,临床效果也好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效果都较好.但泮托拉唑的效果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更低.
作者:王晓东;马阮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在瘢痕子宫、早孕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接收的瘢痕子宫早孕妇女78例,均自愿终止妊娠行无痛人流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引导后穹窿置入,对照组孕妇仅口服米非司酮,随后均进行无痛人流术.观察两组孕妇的宫颈软化程度、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宫颈软化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宫颈软化总有效率79.4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6,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孕妇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3,P<0.05).结论 米非司酮片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在瘢痕子宫早孕人工流产术前应用,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宫颈松弛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姚纪;王瑞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假丝酵母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3~2016年临床分离的380株假丝酵母菌科室分布及5种抗真菌药的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380株假丝酵母菌中,感染率高的三种分别是白假丝酵母菌272株(72.89%)、光滑假丝酵母菌41株(11.05%)、热带假丝酵母菌14株(3.95%);主要分布在内一科、内二科(肿瘤化疗及糖尿病)、外一科;在年龄分布上,感染主要以45岁以上的患病者为主,15~45岁是其次,15岁以下感染率少;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和氟胞嘧啶敏感率均高,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敏感率较低,2株都柏林假丝酵母菌则对氟康唑仅为中度敏感.结论 医院感染的假丝酵母菌感染主要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对常见抗真菌药物药敏结果敏感性较好.
作者:杨礼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临安地区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医嘱进行点评、分析,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临安地区4家市级医院2016年1季度含全身给药剂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出院病历400份,对其应用合理性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4家医院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病历数多的科室为呼吸内科,使用目的以呼吸系统疾病多,使用病历数多的品种为地塞米松,不合理用药情况以适应症不适宜多,不合理用药病历数68份.结论 临安地区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适应症、品种选择及药物配伍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合理情况,需加强监管.
作者:唐丽红;戚静燕;鲍红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通过奥曲肽与血凝酶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20例,且均在2014年~2016年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奥曲肽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凝酶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及生存质量状况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7%)比观察组(93.3%)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5%)与对照组(3.3%)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通过奥曲肽与血凝酶联合治疗后,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吴军民;汪福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之间到本院进行治疗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无对参附注射液存在不良反应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参附注射液治疗组,两组患者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参附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治疗时程均为1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 参附注射液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减少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并广泛使用.
作者:罗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化妆品中没食子酸、芍药苷和丹皮酚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过磷酸甲醇溶液超声提取,以甲醇-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和C18反相色谱柱分离,DAD检测器检测计算3种中药成分含量.结果 没食子酸在0.8~16μg·mL-1,芍药苷在0.5~10μg·mL-1及丹皮酚在0.2~4μg·mL-1范围内浓度和273和230nm紫外光吸收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3种成分方法检出下限分别为和4、2.5和1ng,方法回收率93.1%~106.6%,RSD为0.5%~4.8%.结论 该方法适于快速、高效、准确对化妆品中没食子酸、芍药苷和丹皮酚进行测定.
作者:吴震;钟庆全;刘小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应用克罗米芬联合尿促性素(HMG)治疗的疗效及对排卵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增加HMG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激素水平、排卵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率59.32%高于对照组38.98%,FSH、LH、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水平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及成熟卵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克罗米芬联合HMG能够促进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排卵数,提高妊娠率.
作者:邵继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美沙拉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9例.研究组行美沙拉嗪治疗,常规组行对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炎性因子IL-1、IL-8以及TNF-α的检测值.结果 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55例(93.22%)显著高于常规组46例(77.97%),两组治疗前的炎性因子检测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性因子IL-1、IL-8以及TNF-α的检测值均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美沙拉嗪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炎症情况,治疗效果十分确切.
作者:盛洪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妇肤康喷雾剂对阴道院内感染常见微生物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阴道院内感染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9例,予采用制霉素阴道给药.实验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用妇肤康喷雾剂.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阴道各菌群的增值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显著(P<0.05),阴道各菌群增值减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减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夫康喷雾剂能够调节阴道院内感染常见微生物增殖,改善阴道内环境,降低感染的发生,更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韦;陶柳;孙洪玉;温小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静配中心用药医嘱的审核干预,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利用静配中心全院用药医嘱信息平台,药师进行配液前审核,并对不适宜医嘱及时沟通干预,协助医生纠正不合理用药.结果 通过半年实践,查找出1586份用药不适宜医嘱,涉及21个药品,其中干预成功医生更改医嘱的1469份,干预后未更改医嘱的117份.结论 药师进行配液前医嘱审核干预,有效减少了临床不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了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率.
作者:张鹰庆;卢园华;梁桂荣;郑晓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降低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临床精准用药的水平.方法 设计脑梗死康复期临床路径用药监测系统,通过建立合理用药规则库、用药审查管理、临床失效数据管理三大模块来对这套临床路径系统中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与预警,拟采用系统可靠性增长规划的经典参数模型对用药监测系统进行评估,通过定义系统失效数据类型,采集失效数据并用AMSAA模型进行可靠性增长分析与评价.结果 提高医生用药的合理性,减少了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结论 通过使用临床路径系统,为医院用药安全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新思路.
作者:代凯;黄至辉;唐迎春;甘志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预防脂肪乳静脉输注外渗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 入选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的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脂肪乳静脉输注的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外渗发生率为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外渗发生率34.4%,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外渗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6.3%与2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预防脂肪乳静脉输注外渗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外渗发生率,减低静脉炎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柳兆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寻找高效、长效的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方法 非洲爪蟾GLP-1(XenGLP-1)的半衰期较短,设计三个半胱氨酸改构的Xen-GLP-1类似物,优选高降糖活性的多肽进一步PEG化修饰.结果 PEG-XenGLP-1缀合肽具有优异的长效降糖活性.结论 从动物源寻找新型GLP-1类药物是降糖药物研究的新思路.对GLP-1类多肽进行PEG化修饰,可在降糖活性保持的前提下显著延长多肽的半衰期.
作者:费颖颖;陈心雨;韩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对胸部开放性手术患者实施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联合麻醉对术后烦躁状态的控制作用.方法 选取129例拟行胸部开放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n=43,实施常规方法+地佐辛麻醉)、B组(n=43,实施常规方法+氟比洛芬酯麻醉)和联合组(n=43,实施常规方法+地佐辛+氟比洛芬酯麻醉).对比拔管即刻、拔管30 min后镇静量化评分变化,并对比苏醒后即刻、苏醒10 min后躁动量化评分变化及躁动发生率.结果 不同时刻三组镇静量化评分、躁动量化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本组内镇静量化评分和躁动量化评分均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各时刻联合组评分均远低于A组和B组(P<0.05),且A组与B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躁动发生率为2.33%,远低于A组的11.63%和B组的13.95%(P<0.05),而A组与B组躁动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胸部开放性手术患者给予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联合麻醉镇静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控制术后烦躁状态.
作者:许哲;李晨宇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