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偏振光结合玻璃酸钠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效果研究

柳彦岭;李士欣;于山

关键词:偏振光, 玻璃酸钠, 退行性膝关节炎,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对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患者给予偏振光结合玻璃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6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的患者以住院号单双数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偏振光结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膝关节评分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膝关节评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退行性膝关节炎对患者的生活存在较大的影响,给予偏振光结合玻璃酸钠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显著缓解其症状,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龙血竭的药效物质基础及经皮渗透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龙血竭的药理作用、质量标准和经皮渗透研究的现状进行概述,初步阐明龙血竭经皮渗透的药效物质基础,为龙血竭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思路和技术方法.

    作者:张子龙;梁奇;谢月;张贵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新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的固相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目的 寻找高效、长效的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方法 非洲爪蟾GLP-1(XenGLP-1)的半衰期较短,设计三个半胱氨酸改构的Xen-GLP-1类似物,优选高降糖活性的多肽进一步PEG化修饰.结果 PEG-XenGLP-1缀合肽具有优异的长效降糖活性.结论 从动物源寻找新型GLP-1类药物是降糖药物研究的新思路.对GLP-1类多肽进行PEG化修饰,可在降糖活性保持的前提下显著延长多肽的半衰期.

    作者:费颖颖;陈心雨;韩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唑来膦酸联合强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强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7月至我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予唑来膦酸治疗1次,观察组为唑来膦酸治疗1次基础上再予强骨胶囊治疗3个月,两组后续均给予钙尔奇、骨化三醇治疗满一年,比较两组骨密度及疼痛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满一年后骨密度、疼痛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骨密度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唑来膦酸钠联合强骨胶囊骨密度改善情况虽不能较单用唑来膦酸钠患者有差异,但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疼痛.

    作者:邓金梅;蔡冬梅;李延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2017年第一季度我院重症医学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研究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第一季度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分析其中存在的使用量的异常增加问题,进而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于不合理的情况及时上报医务处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利用信息系统抽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期间抗菌药物的使用信息,按药品名称汇总,使用数量、金额以及强度等标准开展排序工作.参照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等规定,针对其使用问题开展配套的合理性评价工作.结果与结论 重症医学科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应注意把握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二重感染.

    作者:卢沛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胀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维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医院开展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探讨

    目的 探讨地市级中医院开展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规范化管理.方法和结果结合实践阐述中药临方炮制必须在遵循中医药传统文化精髓和继承中医药临床实践经验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和管理机制,注重人才梯队培养,不断改进炮制工艺,提高临方炮制质量,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结论实现中药饮片临方炮制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管理需要多方努力.

    作者:张铭玉;陈武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某院2015~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某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上报的98例ADR报告,按照患者性别及年龄、给药途径、ADR涉及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8例ADR报告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女61例,62.24%;男37例,37.76%);6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高(37例,37.76%);口服给药为导致ADR的主要途径(57例,58.17%);抗感染药物发生ADR例数多(32例,32.65%);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多的是皮肤及其附件(41例,41.84%).结论 应加强合理用药监管,强化监测,完善相应制度,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邓景岳;江川;黄玉芳;韩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和珍珠明目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和珍珠明目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的视疲劳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珍珠明目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的有效率分别为90.0%与66.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更好,值得临床中的推荐应用.

    作者:林龙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熏洗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行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中医组行中药熏洗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膝关节恢复优良率.结果 中医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39例(92.86%)显著高于常规组26例(61.90%),中医组的护理满意度40例(95.24%)显著高于常规组30例(71.4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行中药熏洗干预,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功能.

    作者:李瑞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对比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使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120例患有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过治疗.把他们分成两组,每组60例,干预组采用静脉注射泮托拉唑,对照组静脉注射噢美拉唑.结果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干预组少于对照组,临床效果也好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效果都较好.但泮托拉唑的效果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更低.

    作者:王晓东;马阮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临安地区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医嘱点评与分析

    目的 对临安地区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医嘱进行点评、分析,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临安地区4家市级医院2016年1季度含全身给药剂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出院病历400份,对其应用合理性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4家医院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病历数多的科室为呼吸内科,使用目的以呼吸系统疾病多,使用病历数多的品种为地塞米松,不合理用药情况以适应症不适宜多,不合理用药病历数68份.结论 临安地区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适应症、品种选择及药物配伍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合理情况,需加强监管.

    作者:唐丽红;戚静燕;鲍红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药物不良反应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HFMEA在药物不良反应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HFMEA评估2016年3月~2016年8月我院的药物管理流程,进行评估分析并实施防范措施,在此基础上,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3月 ~8月实施HFMEA模式前收治的288名患者归为对照组,2016年9月~2017年2月实施HFMEA模式后收治的312名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学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FMEA模式实施前后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FMEA方法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郑比男;黄巧娥;张春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心衰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心衰的临床疗效,阐述相应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心衰患者61例作为样本,均采用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方法治疗,从静脉的选择及导管等方面加强护理,观察61例患者治疗前后心动超声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LVESd(46.17±2.06)mm、LVEF(55.62±0.31)%,与治疗前相比,指标显著改善.患者治疗有效率98.36%、护理满意度100%.结论 应采用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心衰,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门、急诊超说明书用药的处方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 了解某院门、急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并进行分析,为规范医院超说明书用药行为提供对策参考.方法 抽取某院2015年1~12月门、急诊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内容,统计分析其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 抽取1200张处方,共有109张超说明书用药,主要包括超适应症(48.62%)、改变给药途径(24.77%)、超剂量(18.35%)等.结论 门、急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为普遍,患者用药存在安全隐患,建议相关部门及早制定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范,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杨丽雄;蔡丽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麻黄碱与咖啡因的配伍应用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目的 观察麻黄碱与咖啡因的配伍应用对大鼠体重的影响.方法 将肥胖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肥胖模型组、咖啡因组、麻黄碱组、麻黄碱咖啡因联合用药组、右旋酚氟拉明组(溶液中右旋酚氟拉明浓度为0.18mg·mL-1),除了肥胖模型组外,每组取其溶液2mL,1日1次.结果 右旋酚氟拉明组体重低于肥胖模型组体重(P<0.01),麻黄碱与咖啡因联合用药组体重低于肥胖模型组体重(P<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麻黄碱和咖啡因的配伍应用对肥胖的大鼠体重有明显减轻的作用.

    作者:王秀梅;黄丽春;陈明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应用于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08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组,对照组54例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54例增加孟鲁司特,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77.78%,FEV1、PEF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斯特有效改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肺功能,安全性高,缩短了治疗时间.

    作者:闫俊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药物治疗配合系统护理对妇科癌症心理状况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 分析药物治疗配合系统护理对妇科癌症心理状况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妇科癌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选择药物治疗,观察组选择药物配合系统护理方法,比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和疼痛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SDS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6%)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66%)(P<0.05),上述数据经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科癌症患者选择药物治疗配合系统护理可将其自身的不良心理情绪改善,显著患者疼痛.

    作者:耿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伴焦虑抑郁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氟哌噻吨利曲辛.采用SDS评分和SAS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88.10%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神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抗抑郁实施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有效改善伴焦虑抑郁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抑郁焦虑状态.

    作者:陈彦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保胎治疗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保胎治疗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组讨论4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研究组)和40例无早期先兆流产孕妇(对照组),研究组接受保胎治疗,卧床休息,禁性生活,且给予适量叶酸、维生素E等达到辅助性治疗,且定期测定孕妇黄体酮激素以及胎儿发育状况等,对于缺乏黄体酮激素的孕妇,每日注射黄体酮20mg;对照组孕妇在接受产前检查时,需接受常规性尿、血检查,给予肝肾检查.观察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新生儿状况等,并对比分析,进而明确保胎治疗的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孕妇胎盘早剥率、胎盘早破率、产后出血率、前置胎盘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包含新生儿死亡率、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畸形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临床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症状上,可给予保胎治疗方式,其疗效突出,降低新生儿畸形和窒息可能性等,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卓江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宫血宁辅助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宫血宁辅助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66例,按照用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宫血宁胶囊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检测比较HGB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观察记录控制出血时间以及完全止血时间;测定E2、FSH、LH、P水平.结果 干预后,两组HGB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HG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薄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控制出血以及完全止血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E2、FSH、LH、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宫血宁胶囊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HGB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迅速调控出血,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可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庄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