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有关物质测定

唐杰;邱幸琛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关物质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主要已知物质及含量.方法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250×4.6mm,5μm),以0.03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7nm;流速:1.0m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 杂质A和氨氯地平浓度均为1.5μg·mL-1的条件下,杂质A与氨氯地平的相应响应因子约为0.5,即校正系数为2.0,符合USP32里的要求.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主要已知物质及含量.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疏风解表凝胶的制备工艺

    目的 建立疏风解表凝胶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对高分子凝胶辅料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结果 佳工艺:2% CMC-Na为凝胶基质、10%丙二醇、1%月桂氮卓酮.研制出了具有良好黏附性能、临床疗效更好的疏风解表凝胶.结论 该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制备工艺可行.

    作者:牛晓静;姚宝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鹿瓜多肽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与预防

    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库2006~2011年收载的期刊,对其中33例与鹿瓜多肽注射液ADR有关的文献进行分析及统计.有关鹿瓜多肽注射液致ADR的报道共涉及患者33例,其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40岁以上发生率较高;ADR主要为过敏反应;ADR在10min内发生者19例(57.58%),提示鹿瓜多肽注射液致ADR以速发型为主.在合理使用鹿瓜多肽注射剂的同时,应加强用药监测与预防,以尽量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蔡志琴;周福永;林建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头孢美唑和头孢西丁预防阑尾术后感染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 比较头孢西丁和头孢美唑预防阑尾术后感染的疗效,并进行药物成本-效应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头孢美唑与头孢西丁预防阑尾术后感染的疗效,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头孢美唑与头孢西丁预防阑尾术后感染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和95.8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成本分别为496.8元和693.9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美唑和头孢西丁预防阑尾术后感染的疗效确切,可作为阑尾手术预防用药;头孢美唑的成本-效果比优于头孢西丁,为较优的治疗方案.

    作者:郑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的实践与管理效果

    目的 探讨采取综合措施对我院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实践效果.方法 成立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处方点评管理小组,规范抗菌药物用药原则,进行药学知识培训,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建设等,回顾分析2011年7月~12月每月由信息科随机抽取的25%门、急诊、高干药房具有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分析、整改.结果 干预后,点评前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数明显减少,点评前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逐月明显降低,从22.40%下降至4.30%.结论 采取综合措施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显著下降,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对遏制抗菌药物滥用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庄将协;王少明;陈宇星;陈立;冯淑玲;王凌;谢木木;黄基;谢玲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一次性输液器中的痕量镉

    目的 建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一次性输液器中微量镉的方法.方法 以NH4H2PO4为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一次性输液器中的镉.结果 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精密度为,试样回收率为.结论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一次性输液器中的镉,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

    作者:张晴;张靓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利用PDCA循环法促进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合理应用

    目的 促进中药注射剂苦碟子注射液临床合理应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针对苦碟子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应用PDCA循环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进行有效干预.结果 经3个PDCA循环后,我院苦碟子注射液临床使用量明显下降,临床不合理使用率由100%下降到7.1%.结论 利用 PDCA循环法可促进苦碟子注射液及其他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许春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新霉素和硫酸新霉素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模式多级质谱裂解方式

    目的 研究新霉素和硫酸新霉素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模式下的多级质谱裂解方式.方法 采用电喷雾电离(Election Spray Ionization Source,ESI)多级质谱,极性检出模式为负模式.结果 通过分析碎片离子信息,获得新霉素和硫酸新霉素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模式下多级质谱的裂解方式.结论 新霉素和硫酸新霉素的质谱裂解方式可用于新霉素和新霉素盐及其类似物的快速结构解析、定量分析、药代动力学研究,并对新霉素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沈联兵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医院药房药品管理体会

    目的 探讨医院药房药品管理的措施.方法 结合我院药品管理的经验及先进的药品管理模式,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对药品管理的相关意见.结论 药品的管理需注重药品的分类管理、药品有效期管理、药品动向管理、药品调价管理几方面,同时需建立完善的药房管理制度、树立药房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药剂师队伍的素质,以便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作者:程晓珍;王黎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雷公藤及其提取物的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研究进展

    目的 总结雷公藤及其提取物在制剂新技术及新剂型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合理开发雷公藤及其提取物新剂型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阅读近几年雷公藤及其提取物在新剂型、新制剂方面的文献、专利,对其进行总结概述.结果 雷公藤有效成分复杂,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较多,已成为中药研发的热点与难点.结论 虽然雷公藤及其提取物的制剂品种较多,但是未有疗效肯定的低毒品种,应用与临床的剂型少,因此对雷公藤进行深入的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研究,进而应用制剂新技术降低其毒性,开发低毒高效的剂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少燕;石森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卡托普利尼群地平胶囊中卡托普利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卡托普利尼群地平胶囊中卡托普利的含量.方法 采用美国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以0.01mol·L-1的磷酸二氢钠溶液-甲醇-乙腈(65∶30∶5)(用磷酸调节pH至3.0)为流动相,流速:1.1mL·min-1,检测波长为215nm.柱温40℃.结果 卡托普利在25.75~257.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回收率为99.8%.结论 本法可准确测定复方卡托普利尼群地平胶囊中卡托普利的含量,适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医院临床药师工作模式探讨

    目前医院药学存在价值正在转型,由原来采购供应扩大到临床用药监测.由于药师受教育程度、工作内容等影响,并不能全员临床化.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扩大医院药学服务范围,体现临床药师生存价值成为医院药学工作重点.本文通过分析临床药师现有工作模式及存在问题,探讨如何进行工作模式再造,以期更好提升临床药师的工作价值.

    作者:魏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心理倾向性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学生普遍认为药理学内容枯燥,部分内容、复杂、抽象、难懂且易忘,由此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笔者通过研究心理倾向性规律应用于教学中,教学效果收效明显.以期引起高职教育工作者对理论教学的思考.

    作者:郑学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几种管理工具在药品仓储管理中的应用

    为使药品仓库管理更加科学化,应用单点课程、短间隔监控及动态货位优化中引入KPI绩效管理.

    作者:阮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512例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512例患者的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并对监测结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地高辛血药浓度0.8~2.0μg·L-1表现中毒的23例中年龄>60岁的17(73.9%)例,浓度>2.0μg·L-1表现中毒的32例中年龄>60岁的26(81.3%)例,地高辛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28(50.9%)例,室性早搏、房性传导阻滞、心动过缓、房颤21(38.2%)例,头痛、头晕、视物模糊6(10.9%)例,此外132次联合使用药物.结论 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际情况制定用药方案,常规进行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实现用药的个体化,减少毒副反应,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刘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有关物质测定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主要已知物质及含量.方法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250×4.6mm,5μm),以0.03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7nm;流速:1.0m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 杂质A和氨氯地平浓度均为1.5μg·mL-1的条件下,杂质A与氨氯地平的相应响应因子约为0.5,即校正系数为2.0,符合USP32里的要求.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主要已知物质及含量.

    作者:唐杰;邱幸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姜黄素对甲氨蝶呤诱导的大鼠肠病模型的小肠黏膜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甲氨蝶呤诱导的大鼠肠病模型的小肠黏膜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甲氨蝶呤组)、C组(甲氨蝶呤+姜黄素组),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测定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B组大鼠的血清D-乳酸、DAO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组织学损伤较A组明显加重;C组大鼠的血清D-乳酸、DAO水平较B组明显降低,组织学损伤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 姜黄素对甲氨蝶呤诱导的大鼠肠病模型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周峰;黄智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尿液中氟康唑的浓度及其体内药代动力学考察

    目的 建立以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尿液中氟康唑浓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二阶导数光谱法,利用其在264nm~267nm间二阶导数光谱峰谷振幅值[P]测定尿液中氟康唑的浓度并计算其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氟康唑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0~360μg·mL-1,线性好,r值为0.9998,回收率99.5%~100.6%,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68%(n=5),日内差异RSD=0.09%,日间差异RSD=1.82%.结论 本法简便易行,稳定性好,不必留空白尿样,无需提取分离,精密度与准确度高,适宜该尿药浓度监测.

    作者:陈少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我省药品再注册情况分析

    介绍了药品再注册资料要求和审查要点,对我省药品再注册情况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分析讨论.

    作者:黄榕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注射用盐酸川芎嗪与两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25℃下8h内注射用盐酸川芎嗪与果糖和木糖醇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测定溶液的pH值,采用HPLC法测定溶液中注射用盐酸川芎嗪的含量,定时观察溶液的颜色及澄明度.观察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在常用输液5%果糖注射液及5%木糖醇中的稳定性.结果 注射用盐酸川芎嗪与果糖和木糖醇常用输液配伍后,pH值、微粒以及含量结果在8h内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可与果糖与木糖醇等常用输液配伍使用.

    作者:黄亦梅;方国英;魏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氟康唑眼用剂型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氟康唑眼用即型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泊洛沙姆407为基质制备凝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氟康唑与氯己定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15.5%浓度的泊洛沙姆407在温度达到32℃即成凝胶状态.氟康唑、氯己定在100~600μg·mL-1和10~60μg·mL-1(r=0.9999、0.999)范围内线笥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2.78%、101.52%,精密度RSD为1.45%、2.70%.结论 本实验成功完成氟康唑眼用即型凝胶的制备,处方设计合理,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谢爱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