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

黄爱玉;李扬;黄锋

关键词:恶性肿瘤, 糖尿病, 围手术期, 安全管理
摘要:简要介绍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的经验.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组合西药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反证中药复方多靶点效应实验研究

    目的 以研究作用靶点甚为明确的西药入手,反证中药复方的多靶点效应.方法 选用大鼠束缚寒冷应激性胃溃疡模型,以溃疡指数为指标,考察西药单用及组合应用的抗胃溃疡效果.结果 复合组效果好于其他各组.结论 复合组各药针对不同病理环节发挥着整合、协同效应,是一种多靶点、综合、整体的表现;反证在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较好疗效的理中丸等中药复方同样具有多成分、多靶点效应.

    作者:李德森;吴水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马蓝GAP规范化种植研究进展

    马蓝是南板蓝根的来源植物,有较广泛的用药范围,近年来有不少对马蓝展开GAP规范化种植研究的报道.本文从繁殖技术、肥料选择、佳采收时间选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马蓝GAP种植的研究展开综述.

    作者:杜沛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醋酸泼尼松龙乳膏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酸泼尼松龙乳膏中醋酸泼尼松龙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 Phenomenex Luna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 min-1,检测波长为246nm.结果 醋酸泼尼松龙在10.00~100.0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7%(n=9).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薛玉玲;薛玉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我院71例抗菌药物ADR报告分析

    对本院2009年度收集并上报的71例抗菌药物ADR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结果71例不良反应中涉及35种药品,以喹诺酮类(47.8%)后首,头孢菌素类(22.5%)、大环内酯类(9.9%)居第二、第三.ADR主要临床表现是皮肤及附件损害(39.4%)居首位,消化系统损害(18.3%)和神经系统反应(15.5%)居前二、三位.

    作者:黄汉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法莫替丁泡腾片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目的 研制法莫替丁泡腾片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将法莫替丁原料粉、柠檬酸、碳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乳糖等制备成泡腾片,并对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 所研制的泡腾片符合质量要求.结论 法莫替丁泡腾片的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能较好的控制该制剂的内在质量.

    作者:王文宝;南极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葛根素干预血管内膜胰岛素抵抗的应用前景

    葛根(Radix Puerariae)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葛根素(Puerarin)是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素具有调节血管张力,抗炎,抗氧化,调节糖脂代谢等药理作用.而葛根素对心血管缺血性损害,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疾病的治疗作用已经有一定的临床研究基础,本文讨论了葛根素对血管内膜的保护作用,以此提示葛根素干预血管内膜胰岛素抵抗的可能途径及应用前景.

    作者:杜航;刘保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促进闽北地区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通过对闽北地区医药产业目前现状进行调查,对医药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促进闽北地区医药产业经济合理的发展,并就如何解决医药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陈利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链脲菌素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 探讨链脲菌素(STZ)一次性注射制备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不同给药剂量、小鼠体重及给药途径等因素来评价STZ制备糖尿病小鼠情况,并优选出适的条件.结果 当STZ给药剂量为130mg·kg-1时,小鼠的3天死亡率及7天转阴率低;高体重组(24~28g)小鼠适模后存活率明显高于低体重组(18~22g);静脉给药的造模成功率高于腹腔注射给药.结论 采用体重24-28g小鼠,静脉注射Z130mg· kg-1能制备较好的糖尿病小鼠模型.

    作者:周均;徐锦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医院药品安全管理体会

    从医院药品安全管理的环节着手,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进行分析讨论.认为医院药品安全管理是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重点,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医院用药安全管理工作.

    作者:张养琳;陈坤全;郑祥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匹罗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匹罗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 用HP-FFAP毛细管色谱柱,FID检测器,正丁醇为内标进行测定.结果 有机溶剂实现基线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均得到满意结果.结论 经实验方法学验证,该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甘丽卿;叶志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北柴胡地上地下部位挥发油类成分的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比较北柴胡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挥发油类成分.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柴胡地上与地下部分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 从提取的北柴胡地上部分挥发油中鉴定出25个化合物,地下部分鉴定出14个化合物.结论 北柴胡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挥发油类成分组成差异较大.

    作者:马璇;戚进;余伯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建立动态的、系统化的门急诊处方点评体系

    为建立系统化、便捷、可持续的处方点评体系,应用计算机处方点评程序,发展多部门共同参与,对全部处方实行动态监控及点评,使处方点评变得方便、有效、快捷.开展动态的、系统化的、持续化的处方点评工作,可以更好地监控处方用药及处方质量,促进全院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作者:张建丰;孟东霞;李旭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六种不同产地乌药商品的性状及显微鉴别

    目的 对浙江地区流通的6种不同产地乌药商品进行性状显微鉴别.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别方法.结果 6种不同产地乌药药材在粉末特征中存在较明显的区别.其中浙江天台乌药与广西乌药,在淀粉粒、木纤维、韧皮纤维、油细胞、射线细胞、导管类型较相近,但两者又有区别,即广西乌药中可见少量石细胞,而浙江天台乌药中未发现有石细胞存在;浙江天台乌药与江西乌药含油细胞相对较多,而四川乌药中所含油细胞相对较少;另外,湖南乌药中偶见分隔纤维,江西乌药中偶见梯纹导管.结论 不同产地乌药的显微特征可以作为鉴别乌药产地的一个依据,应加强对不同产地的中药材的划分和鉴定.

    作者:陈瑞芳;曹高忠;吴明钗;刘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23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及中毒病例分析

    目的 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地高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对监测的结果及中毒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监测的123例使用地高辛的病例中,血药浓度<0.5μg·L-1的有16例次(13.01%),无出现中毒症状;在有效浓度范围内0.5~2.0μg· L-1的有84例(68.29%),出现中毒症状1例(1.19%);血药浓度>2.0μg·L-1的有22例(17.89%),出现中毒症状16例(72.73%).中毒的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反应(75.00%)和心律失常(43.75)为主,中毒原因主要有合并用药、病理因素等.结论 及时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对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确保临床疗效,减少临床毒性反应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伟恩;何丽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黄芩苷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目的 建立了检测黄芩苷含量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方法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黄芩苷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电极反应机理,以差示脉冲伏安法建立了检测黄芩苷含量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结果 在优化的条件下,电化学信号强度电流值I与黄苓苷浓度在1×10-9~5×10-7mol·L-1和6×10-7~5×10-6mol·L-1范围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6和0.9934.该方法的黄芩苷浓度检出限为1×10-10mol·L-1,平行测定6次得RSD为1.04%,回收率为98.0~102.0%.结论 利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分析法,建立了测定黄酮类药物黄芩苷的含量新方法,并应用于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苓提取物(黄芩苷计)的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姜炜炜;姚庆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材、中药饮片用硫磺熏蒸存在问题及对策

    硫磺熏蒸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危害,探讨分析用硫磺熏蒸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危害及对策.

    作者:翁运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药饮片的现状及发展之我见

    中药饮片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如何解决中药饮片配方萎缩、饮片质量低下、“方对而药不灵”等问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中药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者:杨周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PARP-1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对脑保护治疗意义

    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是Poly(ADP-ribose)聚合物(PAR)合成的催化酶,在脑缺血损伤早期即出现过表达,通过加剧细胞内能量消耗及诱导AIF核转位等机制导致脑细胞发生“Parthanatos”样死亡.同时,PARP-1作为(NF)-κB辅助因子,参与脑缺血后炎症调控.此外PARP-1过表达通过破坏缺血区血管内皮细胞、诱导MMPs表达等途径加重脑梗后出血转化.以上机制均加重脑缺血损伤,因此开发有效PARP-1抑制剂将可望为脑缺血卒中后脑保护治疗带来全新前景,但应注意到PARP-1在脑缺血损伤作用存在性别差异问题.

    作者:郑叶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药品盘点,培养和提高药师的职业素质

    通过介绍药品盘点,药房管理,账物管理为抓手着,着力于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以及工作团队的建设.

    作者:饶智辉;林文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正交试验优选小儿退热栓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对小儿退热栓的渗漉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用乙醇作溶剂渗漉提取处方中大黄的活性成分,按正交表19(34)安排试验,以大黄总蒽醌含量为指标,考察影响乙醇渗漉效率4个因素:浸泡时间、乙醇浓度、乙醇体积及渗漉流速.结果 大黄总蒽醌醇渗漉提取的佳工艺为:浸泡48h后用12倍量的70%乙醇以1.5mL·min-1的流速渗漉提取.结论 本法能大限度地提取处方中大黄的有效成分,可为小儿退热栓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琳;许家鸾;王京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