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安;卞巍;龙德云;陈和平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CA-125、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探讨血清CA-125与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08~2013-08于保定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CHF患者,依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分型标准,分为心功能Ⅲ级和心功能Ⅳ级。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检测血清CA-125、BNP的水平。应用心脏超声多普勒测定LVEF。结果心功能Ⅲ级和心功能Ⅳ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 P<0.05)。血清CA-125与血清BNP的水平呈正相关(r=0.125,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224,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CA-125水平升高并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关,对于心力衰竭诊断、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作者:马立庆;靳翠彬 刊期: 2015年第z1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不同临床护理方法及特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共69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一组为无痛胃镜组,患者35例;另一组为普通胃镜组,患者3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特点。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针对性较强且有效的护理方式之后,其患者胃镜检查的成功率均为100.00%,且患者在检查后,并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均需要护理人员采取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才能更为有效提高患者的检查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红芳 刊期: 2015年第z1期
院外心脏骤停(OHCA)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安全问题,是世界上很多地区的第一位死亡原因。院外目击的心脏骤停为常见的初始心律是心室颤动。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OHCA报告体系,因此院外心肺骤停的发生率和复苏率尚未明确,某种程度来说,改进心脏骤停措施的潜在有效性也无法确定。室颤是OHCA主要的心电类型,有效地完成生存链的各环节可以使复苏的成功率达到50%。本文目的是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可回顾的国内外OHCA发生率和复苏率以及其中室颤等可除颤心电类型的发生率和复苏率,为我国提高复苏成功率提供基础资料,为构建针对性的教育、培训、科研平台,科学统筹配置急救设备,形成完善急救体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张盖;金晓胜 刊期: 2015年第z1期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患者血清IL-1β和IL-18的变化,探讨它们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试验组分为活动期UC患者(42例),缓解期UC患者(20例)和正常对照组(10例)。结果活动期UC患者血清IL-1β和IL-18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UC患者和对照组(P<0.01),缓解期UC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IL-1β和IL-18含量明显升高;活动期UC重型组血清IL-1β和IL-18含量高于中型组和轻型组,与病情轻重程度均呈正相关。结论活动期UC患者血清IL-1β和 IL-18含量显著升高,可作为病情活动性、严重性及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作者:郭虹;曹蕾;王瑞芳 刊期: 2015年第z1期
目的:探究分析经左胸入路(Sweet)和经右胸和上腹正中切口术(Ivor-Lewis)两种方式治疗胸下段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06~2014-06我院收治的120例胸下段食管癌患者,并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Sweet路径手术的患者74例,经Ivor-Lewis路径手术的患者46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痊愈出院,其中Sweet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Ivor-Lewis手术组患者,但是Ivor-Lewis手术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Sweet手术组,并且其清扫淋巴结的数量也明显多于Sweet手术组,Ivor-Lewis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Sweet手术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胸下段食管癌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Ivor-Lewis手术可降低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一胜;吴其琛;鲍方 刊期: 2015年第z1期
疗养院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保健措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伤病康复。急救护理人员的水准体现在“时间性”和“技术性”两方面,而护理人员的急救护理技术是通过不断训练和时间积累而成的。如果医护人员的急救护理技术不熟练,抢救实践经验不足,就会因病情耽误而导致严重后果,如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抢救治疗,患者的成功率将大大提高[1]。为此护理部举行了急救护理技能训练,此次急救护理技能操作包括简易呼吸器、吸痰术等。
作者:吴克斌;王守兵 刊期: 2015年第z1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及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07~2013-06间符合CHF诊断标准的患者116例为病例组,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成三个亚组,其中A组为NYHAⅠ~Ⅱ级37例、B组为NYHAⅢ级39例、C组为NYHAⅣ级40例。同期选择无心脏器质性疾病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浓度,并分析其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C组(Ⅳ级)分别与A组(Ⅰ~Ⅱ级)、B组(Ⅲ级)进行比较,F=134.35,P<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三组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HF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存在密切相关可作为CHF患者诊断治疗、监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兰芳 刊期: 2015年第z1期
目的:探讨浙江省台州地区急诊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流行病学,为提高该地区创伤的防范与急救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010-03~2014-10台州市博爱医院、台州市立医院及中心医院急诊收治的278例急诊创伤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受伤时间、创伤原因、创伤部位、ISS分值、创伤严重程度、死亡原因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78例急诊创伤患者中,男性占68.35%;21~50岁的中青年占75.90%;农民工是创伤的主要群体,占45.32%;7~10月伤员占67.27%,其中7:00~8:59、11:30~13:59、18:00~19:59为创伤发生的高峰时段;交通伤占创伤原因的35.97%,高处坠落占25.18%,台风伤占19.06%;创伤部位以四肢/骨盆为主,占38.13%;ISS评分为(10.78±2.79)分,重症伤员占35.72%,死亡组ISS评分(22.81±7.52)分;死亡原因以头颈部创伤为主,占35.29%。结论台州地区急诊创伤患者以中青年男性农民工为主,主要致伤、致死因素为交通伤、高处坠落伤及台风伤,集中在7~10月,创伤部位以四肢/骨盆为主,但头颈部外伤为主要死因,且死亡病例ISS评分相对较高,故需要多方面加强宣传预防及提高临床救治能力。
作者:周未林;谢凯;王天兴;刘仁格;华云德 刊期: 2015年第z1期
目的:探讨针灸抗抑郁治疗与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抑郁患者功能康复及血清SCD40L的影响。方法83例脑梗死抑郁症功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针灸与健康教育;对照组口服多虑平10 mg,3次/日,自行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康复情况及血清SCD40L的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血清SCD40L检测。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SDS、SSS及SCD40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减分明显,ADL指数评分明显上升( 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显示更明显(P<0.05),抑郁状态比较治疗组SDS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9%、53.84%,P<0.05)。结论针灸与健康教育对于治疗脑梗死抑郁症功能障碍患者有明显临床疗效,不但有利于脑梗死抑郁症状的康复,而且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王东雁;周文江;丁俊;周伟青;席栋宾;董楠 刊期: 2015年第z1期
目的:探讨骨科术前麻醉患者肺栓塞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策略。方法2013-12~2014-03收治2例术前麻醉中肺栓塞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其高危因素、致病原因、发生时间、诊治流程及治疗结果,评价临床实用的致死性肺栓塞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结果2例术前麻醉中发生致死性肺栓塞患者经及时急救插管与溶栓,均病情稳定,随访3个月未再出现病情反复。结论骨科术前麻醉患者肺栓塞的特点是发病急、症状重,救治不及时容易导致死亡。简单实用的早期临床诊治流程和个性化的预防措施是减少肺栓塞发生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的有效策略。
作者:林慧艳;娄云鹏;李海玲 刊期: 2015年第z1期
目的:观察间歇充气加压治疗(IPC)预防内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组我院急诊内科住院患者158例,随机分为IPC组(常规治疗+IPC)79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79例,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率、DVT发生时间、肺栓塞( PE)发生率、住院天数、住院期间死亡率及统计IPC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IPC组DVT发生率3.80%(3/79)低于对照组12.66%(1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PC组DVT发生时间(13.3±2.9)天与对照组(13.6±4.6)天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PC组较对照组PE发生率(0比3.13%)、住院天数[(14.3±5.3)天比(15.9±5.8)天]、住院期间死亡率(7.59%比11.39%)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PC组未发现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IPC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熠;杨洁;陈洁 刊期: 2015年第z1期
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作为一种有效的终止早孕的方法(即药物流产,简称药流)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近年常见药流不全导致宫内残留,终还需行清宫术处理。为了减少盲目手术操作给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后果,我们近年来应用超声下进行了80例药流不全清宫术处理,探讨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的价值,现将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备;阮鹤瑞;徐萌 刊期: 2015年第z1期
目的:通过对新疆自治区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精神病患者意外死亡的分析,提出防范意外死亡发生的对策。方法对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2005-01~2013-12近八年住院病人中意外死亡病例进行客观的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近八年发生的18例意外死亡病例中,意外死亡原因分别为自杀、猝死、窒息、跌伤,分别占意外死亡的55.56%、22.22%、16.67%、5.56%。自杀患者中又以精神分裂症占首位。结论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住院精神病患者意外死亡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多样性的特点,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防范措施,能有效地防止意外死亡的发生,减少医患纠纷,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刘海涛;陈备;阮鹤瑞;刘江玲 刊期: 2015年第z1期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在青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青年人的定义,选取16~44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心病组56例为试验组,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组58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男性,吸烟史及甘油三酯( TG)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冠心病组的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 P<0.05);冠心病组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的脂蛋白Lp(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是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
作者:韩晶晶 刊期: 2015年第z1期
目的:建立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以报告更客观准确的检验结果。方法用顶空气相色谱内标工作曲线法测定血液中乙醇浓度,从测定程序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结果测量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为2.15×10-4,标准及内标纯度引起的不确定度为1.02×10-2。结论影响顶空气相色谱内标工作曲线法测定血液中乙醇的不确定度的因素主要是标准及内标溶液的配制与稀释(体积),样品的取样所产生的误差。
作者:徐冬新 刊期: 2015年第z1期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典型症状以胸骨体中上段或心前区较多见,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和下颌部。目前关于右侧胸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报道较少。因发病特点不典型,易误诊及错过佳治疗时机。
作者:许哲通 刊期: 2015年第z1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310例L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34例未放置腹腔引流管,恢复良好。296例放置腹腔引流管,大多引流出10~110 mL淡红色或淡黄色浑浊液体,无胆汁样引流液,术后48~72 h拔除,恢复好。5例引流出胆汁样液体,考虑存在胆汁漏,按胆漏常规处理,1例引流出暗红色血性液,考虑腹腔渗血,3例引流出大量淡黄色血清样液体,结合术前病史,考虑肝硬化腹水,观察48 h无出血、胆漏后拔除。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性放置腹腔引流管切实可行且必要,利于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赵利锋;王钢;杨彦伟;郑又侨 刊期: 2015年第z1期
“病之分经络脏腑,夫人知之。于是天下遂有因经络脏腑之说,而拘泥附会,又或误认穿凿,并有借此神其说以欺人者。盖治病之法多端,有必求经络脏腑者,有不必求经络脏腑者。”此句出自徐大椿所著的《医学源流论》,它一分为二地揭示了治病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值得后学思考与借鉴。
作者:李一;苗志远 刊期: 2015年第z1期
目的:对护工进行舒适护理理论培训,研究舒适护理理论应用到护工培训中对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对全院护工进行登记注册和培训;成立护工培训机构,聘请医院护理部、医院感染控制科及各临床科室护士长为师资,制定舒适护理教程和教学方案;随机抽取2013-09~2013-11在我院工作的护工30人,对他们护理的患者(均为1对1的陪护方式)使用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进行调查评分和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 NSNS)进行评分,对抽取的护工进行为时1个月的舒适护理培训,使他们掌握专科舒适护理常规和技术,每次培训后进行考核,80分为及格,<80分者重新培训和考核,一个月后,对观察组30名护工护理的患者进行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和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 NSNS)评分,同时随机选取30个护工做为对照组,对他们一对一陪护的患者也进行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和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 NSNS)评分,对比两组间的变化。结果对护工实施舒适护理培训后,两组间比较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培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建议对护工的培训采用舒适护理理论。
作者:陈华燕 刊期: 2015年第z1期
目的:回顾分析神经源性肿瘤影像学改变,指导评估外科手术的适应症。方法统计分析近三年32例患者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旨在探讨MRI颈部神经源性肿瘤的定位定性。结果颈部神经源性肿瘤MRI特征在诊断病变性质、生物化学方面,有着较精准的特征性,MRI诊断结果正确率约97%。结论 MRI诊断颈部神经源性肿瘤、鉴别颈部其他肿瘤及淋巴结具有显著的定性作用,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明安;卞巍;龙德云;陈和平 刊期: 2015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