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红;姚琳;余书勤;朱奇伟
目的 对甲硫氨酸维B1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参阅相关文献,并根据同类药物的注射剂处方设计和药物本身性质,通过试验,对甲硫氨酸维B1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进行筛选.结果 筛选出了符合注射剂质量要求的甲硫氨酸维B1注射液处方及工艺.结论 经过实验筛选确定了甲硫氨酸维B1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
作者:蓝洪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头孢替唑钠为半合成的头孢菌素衍生物,是中国药典2005版收载品种,而该版药典里并未制定其残留溶剂测定方法,依据厂方提供的合成工艺路线,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合成工艺中使用过的溶剂进行了测定.
作者:饶永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固相萃取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介绍固相萃取基本原理、填料种类和自动化操作等,并对该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固相萃取技术萃取回收率高、易于自动化,能有效去处样品中的杂质,适于体内药物分析中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作者:朱静燕;钱晓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HPLC-ELSD法测定复方氨酚葡锌片中葡萄糖酸锌和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方法.方法 HPLC-ELSD法,色谱柱:Kromasil C18(4.6mm×250mm ,5μm);流动相:乙腈-水(20:80);检测温度:41℃;流速:1.0mL·min-1;进样量为20μL;雾化气体N2流速2.5L·min-1.结果 葡萄糖酸锌和对乙酰氨基酚分别在0.09976~0.1796mg·mL-1、0.1385~0.2493 m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形关系(r分别为0.9985,0.9992);葡萄糖酸锌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8%和98.70%,RSD分别为0.62%和0.36%(n=9).结论 本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许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头孢曲松钠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腹腔感染、肾孟肾炎和复杂性尿路感染等的治疗,随着该药的广泛应用,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随之增加,本文即结合本院发现的2例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作一简要分析.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测定恩替卡韦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Phpnomenex 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以乙腈-水(8:9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20μL.结果 理论板数按恩替卡韦峰计算为19540,峰形柱效良好.回归方程为Y=51.944x+7.035,r值为1.000.说明恩替卡韦在3.6340 μg·mL-1~32.7060 μg·mL-1的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程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恩替卡韦胶囊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张莲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为适应市场对抗癌新药中间体2,4-二氯喹唑啉的检测需求,本文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直接测定2,4-二氯喹唑啉含量的方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淋洗,检测波长254nm,外标法测定,平均回收率达94.32%,RSD<2%.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
作者:吴璟;何坚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12岁,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但有食物(如章鱼)过敏史.以发热,咽喉肿痛就诊于儿科门诊.查血常规,中性细胞升高,白细胞稍高,诊为急性扁桃体炎,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5g(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60404,每支1.5g)+10%GS 150mL静滴.
作者:邱谊芳;李晓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了盐酸普鲁卡因在血清蛋白环境中的荧光特征,建立了一种灵敏的盐酸普鲁卡因荧光分析技术.实验考察了pH值、离子强度、稳定时间以及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在佳条件下,盐酸普鲁卡因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7和356nm,线性范围为0.4~3.0 μg·mL-1,检出限为0.1 μg·mL-1.测定模拟样品,盐酸普鲁卡因浓度分别为0.80~2.50 μg·mL-1时,测定回收率为105%~101%,结果良好.
作者:佘家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舒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2(4.6×250 mm,5μm)色谱柱:甲醇-水(82:1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nm,柱温为30℃.结果 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46~2.300 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为0.49%(n=6).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黄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吡罗昔康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C18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溶液(60:40),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 吡罗昔康在16~144 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2%.结论 本法简单、可靠,可用于吡罗昔康片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林绍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HPLC法对芩连片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2:78),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 此法线性范围为0.0482~2.408 μh(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85,RSD=0.8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芩连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隽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EGCG是从绿茶中提取分离的荼多酚中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基于其显著的抗氧化、抗癌以及抗炎活性,已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其抗炎机理主要表现在:抗氧化活性介导、干预信号通路、抑制转录因子激活等方面,本文就此展开综述.
作者:崔小红;姚琳;余书勤;朱奇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本文以1,8,15,22-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为例,在考察壳聚糖和该酞菁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制备了羧基酞菁-壳聚糖复合物,并进行了相关性质研究.吸收光谱法表明1,8,15,22-四(4-羧基苯氧基)酞菁锌与壳聚糖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确定了二者之间可形成复合物且复合物中酞菁与壳聚糖的表观摩尔组成比为0.8∶1.
作者:邵宇飞;唐凤翔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医药工业的飞速发展,医院制剂正面临着严竣的挑战.本文从医院制剂室面临的现状、医院制剂存在必要性、医院制剂的优势、今后医院制剂工作的发展方向等4个方面讨论如何适应形势、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医院制剂工作适时发展.
作者:肖玉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我院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使用情况,并进行临床用药评价分析,为临床合理、有效、经济地选用NSAI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DDDs排序对我院2006年1月~12月NSAIDs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频度高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排在第2位的是高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氯唑沙宗片DDDs排序第3位.结论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正朝着高效、低毒方向发展.
作者:潘美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收集自2005~2006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95份,用Excerl进行处理,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其一般情况,ADR临床表现,引起ADR的药品及给药途径,频次及临床表现,为提高ADR监测水平和准确率提供参考.
作者:李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药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同疾病斗争的长期实践中认识的,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于防治疾病的各种药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作者:王二丽;何荣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介绍我院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和医院临床药学中的作用,通过集中配置静脉输注药物,加强药品管理,保证输液的质量,通过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监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发挥药师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作用.
作者:陈国庆;欧智明;杨军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对2006年我院上报福建省ADR监测中心的135例ADR,从涉及ADR的药品种类、剂型、生产厂家以及报告人身份、不良反应类别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报告涉及药物83种,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占前两位;ADR类型主要表现皮肤及其附件损害.
作者:王政;欧阳华;叶丽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