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性炭对红豆杉细胞褐变的抑制

梅兴国;董妍玲;潘学武

关键词:活性炭, 红豆杉, 细胞悬浮培养, 抑制褐变
摘要:本文研究了活性炭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褐变的抑制,优化出活性炭培养基,确定了活性炭加入的佳时间为对数生长期,并与另一种吸附剂PVP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活性炭主要是通过吸附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有害代谢产物而发生作用的.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宫牛黄片中胆红素的含量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宫牛黄片中胆红素的含量.色谱条件:YWG-C18柱;流动相:氯仿-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55∶45∶5);检测波长:451nm.回收率为99.01%.本法重现好,准确度高,时间短.

    作者:唐元军;林美珍;周仰青;施夏蓉;洪可俊;张伟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因特网上医药学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利用

    本文结合笔者网上查询信息的实践,浅谈专业图书馆如何收集利用因特网上信息资源为读者服务.

    作者:廖大娟;魏可雄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积极开展药理学实验设计,以培养高素质药学专科人才

    课题设计是中、高级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我校药学大专班学生在实习时才做一次课题设计,并作为毕业论文进行答辩.由于在校中从未开展过课题设计,因此在实习中面对课题往往感到束手无策.甚至有些课题是带教老师已事先设计好,只是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而已,这就失去了做课题的意义.因此,为了加强药学专科学生素质的培养,我们在药理学实验课题中开设实验设计课.

    作者:邱腾颖;潘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均匀设计法在筛选巴布膏剂基质处方中的应用

    采用均匀设计法,以感观、粘度、持粘力、剥离强度为指标,对巴布膏剂基质进行实验研究,确定巴布膏剂基质的佳配比为: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4.3∶1.5∶1.

    作者:陈穗;陈胜辉;曾婷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药房发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药是药剂人员用语言或文字将所配发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注意事项等详细明了地告诉患者.这对于正确执行医嘱,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至关重要.本文就发药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浅述如下,以期引起调剂人员对窗口发药的重视.

    作者:蔡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重视药房发药后的解释工作

    门诊药房是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在发药的过程中我们应尽量地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给患者予以解释,使患者能够知道,在什么时候用药,为什么用药,怎样用药来治疗疾病,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林萍萍;吴维佳;张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补骨脂及伪品的鉴别

    补骨脂为常用中药,是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补阳、固精、缩尿、止泻等功效.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伪品苘麻子及猪屎豆,由于药材个小、形状相似,常误用.苘麻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i Medic.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清湿热、解毒、退翳等功效;猪屎豆为豆科植物猪屎豆Crotalaria mucronata Desv.的干燥种子,具有抗癌功效,但对肝脏有害,易引起中毒.为了能够快速、准确的鉴别此类药材的真伪,采用性状、显微、理化对其进行了鉴别,实验结果较为理想,现将鉴别方法简介如下.

    作者:杨明容;陈丽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关于2001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的征文通知

    各有关单位:2001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预订于今年第四季度召开.会议主题是通过对药剂、医院药学、中药和天然药物、药物化学、药学史、制药工程等相关专业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了解有关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推动学科发展.会议将以主会场大会报告和专业分会场的学术交流的方式进行.专业分会场的学术交流论文自即日起开始征集,欢迎广大药学工作者踊跃投稿.现将会议征文及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大会报告(一)特邀报告(1)实施新药品法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郑筱萸局长)(2)21世纪新药开发战略(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恽榴红研究员)(3)中药现代化及与世界接轨(沈阳药科大学姚新生院士)(二)综述报告(1)药物化学新进展(郭宗儒研究员)(2)加强中药与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加速中药与天然药物走向世界的步伐(杨峻山研究员)(3)微粉工程在药剂领域中的应用(朱世斌教授)(4)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汤光教授)(5)药剂学新进展(郑梁元教授)(6)药史本草研究进展(郑金生教授)二、各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的主题及征文内容1、药剂专业(1)药剂学新进展;(2)多肽药物的给药系统;(3)胃滞留技术;(4)鼻腔、肺腔给药系统;(5)微球;(6)脉冲给药;(7)智能化给药;(8)经验交流.2、医院药学专业(1)临床药学实验研究:TDM和药动学、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给药方案制订及有关的实验论文;(2)临床药师实践:联系临床、药物咨询及对患者加强药学服务的经验;(3)医院制剂:新制剂、新剂型及改进制剂质量的实验和经验;(4)对医院制剂和购入药品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技术;(5)医院药学信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6)药物经济学和药物利用研究;(7)医院药师在职学习、岗位培训和考核;(8)医院药事管理和改革.3、中药和天然药物专业(1)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的进展;(2)中药与天然药物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前景;(3)中药产业化、国际化;(4)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栽培、鉴定、化学成分研究、药理与毒理、中药分析和质量控制、中药制剂、中药临床、中药新药研究.4、药物化学专业(1)药物化学新进展;(2)21世纪新药研究开发战略;(3)新药研究论文;(4)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组合化学和高通量筛选;(5)药物合成新方法和新工艺;(6)分子药理学、分子生物学与药物化学相关研究;5、药学史专业(1)20世纪我国药学学科各领域(包括西药与中药)所取得的重大进展的具体事件的回顾与评价;对涉及这些事件的人物、时间、地点、书刊等的考证、介绍;根据上一世纪的发展状况,对药学学科,特别是我国传统药物学在新世纪里的发展前景及在保障人民健事业中将会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客观地前瞻与展望.(2)本草文献学及药学人物研究:包括对<神农本草经>以外的历代本草文献及其作者的研究.(3)药物品种的本草考证研究.(4)药性理论、炮制沿革、临床应用的考证研究.(5)药学史研究:包括①古代药学史;②近代药学史;③药材药品生产厂店史、药物炮制加工史、地方药事史、药商发展史、药材集散史、药学机构史、药学教育史、单味药药学史;④民族药史研究;⑤与医药有关的民俗研究.6、制药工程专业(1)进入新世纪的中国粉体工业技术;(2)粉体工程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3)药物加工过程中的粉体问题;(4)中国超细粉碎设备现状及其问题;(5)QLM系列气流磨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6)中草药制药及其有效成分提取流水线技术和纯化方法;(7)超细粉碎在制药工业中应用的探讨.三、论文撰稿要求(一)论文需是未公开发表的,综述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研究论文一般不超过3000字,另附800字摘要.(二)请用计算机打印在A4纸上,并将软盘(3.5寸盘,存为纯文本文件)同论文一并寄至中国药学会学术部.(三)征集论文截止日期:2001年8月10日(以邮戳为准)请在信封上注名稿件所属专业.(四)论文寄至地点:北京市北礼士路甲38号中国药学会学术部,邮政编码:100810.四、论文评奖本次学术会议将由院士及有关药学专家组成优秀论文评委会.6个专业分别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并在大会上颁发奖杯及奖金.五、会议学分2001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已被批准列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备案项目,学分为4分.六、联系人及电话中国药学会学术部,联系人:黄石麟鲁毅;电话:010-68331188-2211或2216.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活性炭对红豆杉细胞褐变的抑制

    本文研究了活性炭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褐变的抑制,优化出活性炭培养基,确定了活性炭加入的佳时间为对数生长期,并与另一种吸附剂PVP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活性炭主要是通过吸附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的有害代谢产物而发生作用的.

    作者:梅兴国;董妍玲;潘学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山地明C-2监测法

    介绍新山地明C-2监测法,重新评估C0法.经各移植中心试验研究认为,C-2监测值代表新山地明吸收变异值,在初次给药的5d内每毫升每小时应达到4400~5500ng,否则急性排斥或慢性排斥增加或移植肾失功程度加大.C-2与AUC相关性好,并介绍了各种脏器移植不同时段的目标水平及调整剂量的计算公式.

    作者:刘锡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230例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230例次静脉给药茶碱患者血药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有效控制哮喘发作的氨茶碱血药浓度为12.9±2.18μg*ml-1,其中10~20μg*ml-1的占54.87%,77.39%患者得到控制.说明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对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欧阳华;余玲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甲硝唑片及注射液中甲硝唑的含量

    采用HPLC法测定甲硝唑片及注射液的含量,自制对照品,C18预柱及分析柱,甲醇-1%乙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77nm,结果表明自制对照品纯度良好,甲硝唑在0.5015~5.015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重现性良好(n=5),RSD为2.789%.本方法实用、快速,适用于临床医院的药检.

    作者:陈丽月;胡敏华;范芳;谢瑞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仙桃草的显微鉴别

    仙桃草,别名为蚊母草,为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veronia pereprina L)的带虫瘿全草.在福建、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等省均有分布.在福建省,尤其是闽南、闽西资源十分丰富.当地惯称八卦仙桃草,接骨仙桃等,民间应用广泛.现已收入<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该药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止血补血消肿的作用.单味药用于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产后恶露不尽等病证效果确切.如与当归,地黄等组成复方疗效尤为突出.其主要化学成份为木犀草素(lution),金圣草素(chrysoerial),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香草酸(Vanillicacid),甘露醇(mannitol)等.

    作者:林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榄香烯乳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近展

    榄香烯乳是一种有效抗恶性肿瘤药物.本文主要阐述它的药理作用、药物动力学、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临床上为了降低其化疗药物的毒性,常与顺铂、足叶乙甙、长春新碱、阿霉素等化疗药物联合应用.

    作者:徐雪香;庄志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复方壳聚糖降脂胶囊的研制

    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决明子降脂成分的提取工艺,确定复方壳聚糖胶囊制备方法,以大黄酚为指标成分制订胶囊质控方法.结果表明决明子经粉碎过18目筛后,采用布袋包水煎1h适合于决明子降脂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决明子降脂成分提取物干浸膏与壳聚糖制成胶囊,符合中国药典有关胶囊剂通则要求;HPLC法测定5批胶囊大黄酚含量为0.07%~0.09%.复方壳聚糖降脂胶囊制备工艺稳定,质量可控.

    作者:董爱森;徐榕青;林凌;郑梅;李双官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类固醇激素在体外对肿瘤细胞bcl-2表达及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探讨类固醇激素对端粒酶活性调节的机制及bcl-2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采用PCR-ELISA方法检测类固醇激素作用前后KS、SGC端粒酶活性的改变,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说明乙烯雌酚显著增强KS、SGC端粒酶的活性,丙酸睾丸酮和乙烯雌酚不同程度增强bcl-2蛋白表达.

    作者:刘芬;林贤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影响多效蒸馏水器出水质量的主要因素

    我院采用多效蒸馏水器制备注射用水已多年,多效蒸馏水器出水的质量影响到医院制剂的质量,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影响多效蒸馏水器出水质量的主要因素,总结如下.

    作者:姚步华;徐秀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致左上唇固定药疹1例

    患者男,33岁.1993年曾多次服用SB、SMZCO(均为1.0,1日2次)都未发现不良反应.1999年因肾孟感染,在药店购买并服用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1.0,1日2次,碳酸氢钠片1.0,1日2次,共3d.服药的次日,其上唇出现瘙痒、麻木、肿胀和灼痛,但继续服药.第三天左上唇灼痛加重,并呈棕褐色,聚起米粒样水泡.而后灼烧痛随着减轻,唇部颜色转为褐黑色,第五天水泡破裂,1周后肿胀和灼烧痛消失.3周后颜色开始减退,6个月后左右上唇还有明显的色泽区别.

    作者:朱功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烧伤油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我院制备的烧伤油,用于Ⅱ°Ⅲ°烧伤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该药可明显缓解创面疼痛,抗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

    作者:蔡东向;刘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慢性肾炎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本文采用HPLC法探讨了慢性肾炎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50875+8.37506×107×X,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0%,RSD=2.78%.(本法)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缪建泉;林晓;游勇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