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热化痰法治疗痰热郁肺型肺胀并多重耐药菌感染14例

熊艳云;李俐;叶焰;刘红宇;刘新宇;里自然;张基磊;田恬;范翠

关键词:清热化痰, 多重耐药菌感染, 痰热郁肺, 肺胀
摘要:观察清热化痰法对痰热郁肺型肺胀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疗效。方法:收集14例痰热郁肺型肺胀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常规西医疗法联合中医药清热化痰法治疗。结果:14例患者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1例。中医证候除便秘症状改善不明显外,其它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CRP治疗前后对比,P<0.05。结论:清热化痰法对痰热郁肺型肺胀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疗效肯定。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清心汤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6例

    目的:观察益气清心汤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VM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口服益气清心汤及静脉注射生脉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注射生脉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的改变,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益气清心汤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VMC安全有效。

    作者:刘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

    目的:观察食管康颗粒配合奥美拉唑肠溶片及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观察组及西药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食管康颗粒配合奥美拉唑肠溶片及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及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疗程8周,评价主要症状疗效、内镜疗效、病理组织学疗效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93.33%,优于单纯应用西药的对照组73.33%,P<0.05。结论:中药食管康颗粒与质子泵抑制剂及促胃肠动力药联合应用,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优化方案之一。

    作者:唐丽明;赵强;宋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清药物化学在理气药中的应用进展

    血清药物化学是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新领域,在中药及复方的研究方面应用众多。文章主要论述了近年来血清药物化学在理气药中物质基础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作者:肖小梅;胡志方;郭慧玲;胡律江;郭三保;赵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试论血府逐瘀汤中活血药与理气药配伍的核心意义

    在王清任所创诸活血化瘀方中,血府逐瘀汤是其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方剂,其配伍特点有三:一为活血与理气相伍,二为祛瘀与养血同施,三为升降兼顾。在血府逐瘀汤及其衍生方中,活血药与理气药的配伍具有核心意义,现从中医方剂配伍理论、中医文献资料、现代药理研究、中医临床运用等方面论证活血药与理气药的配伍在血府逐瘀汤中的核心意义。

    作者:肖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一复方颗粒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研究

    研究由蒲公英、白及、山药、陈皮和茯苓组成的复方颗粒对大鼠急性胃溃疡及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消炎痛致大鼠急性胃溃疡的方法,观察复方颗粒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并测定溃疡面积及胃蛋白酶含量。结果:复方颗粒高、中剂量组对消炎痛致大鼠急性胃溃模型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显量效关系。结论:复方颗粒对消炎痛致大鼠急性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急性胃溃疡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李露爽;余银芳;刘旭海;张娟娟;张理波;颜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谈两宋医家对泄泻的认识

    通过对两宋时期主要医家及其著作的系统整理及研究,归纳总结两宋在泄泻的病名认识、病因病机分析、治疗特点等方面的发展,为泄泻的临床诊治及其中医药文献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占永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刺特定穴回乳心得

    产后女性因各种原因不能哺乳或是哺乳后想停止哺乳都需要回乳,在部分乳汁分泌良好的产妇,回乳时期乳房胀痛难忍,甚至引起急性乳腺炎痛苦不堪。笔者在一退休助产士指导下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回乳,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特定穴定位:在前手臂内、外侧正中线上,手腕横纹上0.5寸,针刺经络在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厥阴心包经上。

    作者:钟素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灵枢》长针治“深邪远痹”的现代发展及临床应用

    长针是古代常用的一种针具。《灵枢·九针十二原》:“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说明了长针的特点和应用。而《灵枢·九针论》进一步解释曰:“八风伤人,内含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取法于纂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

    作者:李砚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葛根饮片包装贮藏方法及其质量评价研究

    目的:从包装材料、包装条件以及贮藏条件等方面,对葛根饮片小包装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包装材料、包装条件及贮藏条件下葛根饮片的水分、浸出物、葛根素及微生物的含量的检测研究来选取葛根饮片的佳贮藏包装和条件。结果:从低温及常温条件下水分含量及葛根素含量变化趋势可以得出塑料非真空包装较好;而从综合因素及经济成本考虑,得出选择塑料非真空包装、常温贮藏为葛根饮片小包装条件。

    作者:钟凌云;马冰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试论“酸”的“涌泄”作用

    从理论角度阐释“酸苦涌泄为阴”,如何达到“涌泄”的作用。通过参考古籍、现代研究成果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分析讨论。认为酸味收敛是中医教学中人为造成的思维定势,酸味不仅能收能敛,亦能涌吐、利水泄热、生津、消散、利咽开音。可见打破思维定势方可全面理解酸味的作用,并更好的指导临床。因此教材中有关酸味的属性特点应该修正。

    作者:党思捷;谢双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症102例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症疗效。方法:耳部常规消毒后,于神门、心、胃、肾、内分泌等疼痛相应部位及耳背对贴配合耳尖上放血及相应病位疼痛处邻近耳轮上放血。结果:显效98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症疗效显著。

    作者:职小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健脾益肾、泄浊行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60例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泄浊行瘀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例均采用低蛋白、低磷饮食及一般对症治疗,观察组(健脾益肾、泄浊行瘀法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方治疗;对照组对症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益肾、泄浊行瘀法能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忠民;孔辉军;邓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关元穴热敏灸治疗干眼症案

    患者,男,58岁,干部。初诊时间:2013年5月3日。主诉:双眼干涩、异物感1月。病史:患者长期于空调房内工作,夜间仍使用电脑工作,休息甚少。1个月前感双眼干涩、异物感、视物疲劳,未予以重视,10天后逐日加重,于某三甲医院眼科就诊,泪液分泌量测定( Schirmer 法)为7 mm/5 min;泪膜破裂时间(BUT)为5s,血糖及自身抗体检查均正常。诊断为:干眼症。予以泪道冲洗1次,并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症状稍有缓解,但停药后复发。故来我院就诊。查体:眨眼频繁,结膜稍有充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诊断:干眼症(肝肾不足)。治疗:采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制艾条对患者关元穴施以温和灸治疗,距离皮肤约2~3cm,以患者感觉温热而不灼烫为度,每日1次,连续艾灸10次。艾灸时,患者感到沿带脉有紧束感,每次灸至患者紧束感消失为度。治疗10次,症状明显减轻。随访2个月,未见再次加重。

    作者:钱海良;陈日新;谢秀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臌胀敷脐散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性疾病,预后差。中医学称之为“臌胀”。理想的治疗方法应该针对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变化,从导致腹水的根本上进行施治,但目前暂时缺少有效且肯定的治疗方法。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院应用臌胀敷脐散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智;邓长卿;江一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葫芦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葫芦茶为豆科植物葫芦茶的全草,是我国西南地区传统习用中草药,近年来发现其主要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杀虫等药理作用,经系统文献调研对近几年葫芦茶在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眭荣春;李诒光;张理波;李露爽;张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杨凤云用阳和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验案1则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称之为“膝痹病”,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行走不利的表现为主,常合并关节软骨、半月板的损伤,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杨凤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载,灵活辨证,医术精湛,学验俱丰,擅长中医药治疗骨科疾病,临床应用阳和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收到满意效果。笔者有幸跟随导师学习,俟诊左右,受益颇多,现将1例验案记录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刘敏;刘美年;刘丽;杨凤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抑乳汤治疗高催乳素血症60例

    目的:观察抑乳汤治疗高催乳素血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高催乳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中药组给予中药抑乳汤;对照组给予溴隐亭片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在降低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PRL、LH、FSH水平,改善月经紊乱、经色紫暗块,经前乳房作胀、烦躁易怒或精神抑郁以及性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改善经行小腹痛、腰脊酸痛、白带多而粘腻、头痛、眼花、溢乳等症状方面同样有效。结论:抑乳汤治疗高催乳素血症在改善月经紊乱、经色紫暗块、经前乳房作胀、烦躁易怒或精神抑郁以及性功能方面优于西药治疗,且副作用少,患者胃肠道反应轻,病人依从性好等特点。

    作者:刘昕;徐菲;叶肖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颈源性肩周炎研究进展

    近年来颈源性肩周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然长期以来未能明确其发病原因和机制,由此导致了很多患者的误诊与漏诊,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明确颈源性肩周炎的定义、特点及其发病机制,有助于临床的正确诊断和治疗。

    作者:冯赵慧子;康明非;黄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硬膏双柏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40例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硬膏双柏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癌性疼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以穴位埋线止癌痛,一疗程埋线1次,中药硬膏(双柏散)外敷癌痛处,每日1次,每次外敷时间为4~6小时,7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奥施康定,按照癌痛标准滴定法进行滴定。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度、镇痛起效时间、奥施康定使用量、卡氏评分以评价疗效,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癌性疼痛缓解治疗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Z﹦-2.033,P﹦0.04<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联合中药硬膏双柏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史清华;程玲;陈高峰;张念华;高海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