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玲;王玉;冷皓凡
风湿性膝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认为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与病毒感染也有一定关系.其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因感受风、寒、湿、热所致,故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为治疗痹症的基本原则.正清风痛宁主要成份为青藤碱,具有良好的祛风除湿、活血止痛、通经活络之功效,本院疼痛科在2006年9月-2009年10月期间,收治门诊和住院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81例,其中采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4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吴克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从痰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证候分类、治疗原则及代表方剂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元代医家王珪的痰病论治思想.
作者:田伟;刘治中;刘理想;张玉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据统计,全球现有20多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HBV),其中有 3.5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1].我国属HBV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 HBsAg阳性率达9.09%.根据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HBsAg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可诊断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目前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收效甚微,且对于是否予以治疗,尚未达到统一意见.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临床无明显症状,但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发现疾病的预警因子HBV- DNA,研究表明HBV- DNA载量是影响乙肝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使是低HBV - DNA载量也有可能发展为严重的肝病[3].
作者:毛桂红;施维群;张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退黄降酶汤对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进行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退黄降酶汤,疗程均为2周.结果:两组在临床总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肝功能指标TBIL、ALT恢复情况及治疗时间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西医常规疗法在本病治疗中有互补作用,可提高疗效.
作者:方华珍;丁成华;胡珂;兰佳;程雪姣;王玉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笔者对少数病程长,胃痛反复发作,一般止痛药无效,而无条件或不适宜手术治疗及要求保守治疗的顽固性病例,采用中药治疗13例,颇有效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炳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机体通过气化作用而实现物质转化、能量转化和形能转化,维护着人体新陈代谢的动态平衡.气化病是指人体气化稳态失常而导致的疾病,大致分为阳化太过、阳化不及、阴化太过、阴化不及四大类.气化与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气化病是由于脏腑失调,气化失司所致.脾胃是人体气化之枢杻,与气化病的发生关系为密切.笔者从中焦脾胃入手论治多种气化病,取得较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何晓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偏头痛相关中成药在其治疗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对现有偏头痛相关中成药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提炼中成药治疗偏头痛作用特点.结果:中成药在偏头痛中的治疗策略主要是个体化治疗和分期治疗.中成药可以预防、治疗偏头痛,并通过共患疾病的治疗减少偏头痛发作频度.结论:中成药为偏头痛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章正祥;黄晓明;曹克刚;范吉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制备靶向缓释葛根素纳米球,并对其形态、载药量、包封率及药物利用率等纳米球质量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葛根素-PLGA纳米球,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外观形态,利用HPLC测定药物含量.结果:制得葛根素-PLGA-NS,其平均包封率为81.5%,平均载药量为2.05%,平均粒径为170.5 nm.结论:葛根素靶向缓释纳米球基本达到设计要求,该制剂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药物靶向载体系统.
作者:徐群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8例反流性食管炎确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6例予以辨证分型中药治疗,对照组102例给予西药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药片口服,观察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的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2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食管炎症程度,总有效率治疗组93.7%、对照组88.1%,2组对比没有明显差异,但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治疗组在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方面要明显优予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81.9%、对照组50.9%,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与西药相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作者:朱临江;洪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适应症的扩大,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剖宫产术后肠蠕动障碍,常引腹痛、腹胀等不适.由于产妇胃肠胀气,延长了禁食时间,不利于产后康复.为探讨能缩短剖宫产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减少术后腹胀、肠粘连、恶露量的方法,我院对剖宫产术后适时肛塞卡前列甲酯栓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玉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风温肺热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观察,探讨风温肺热病卫气营血辨证与血清胱抑素C的关系.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9例病例根据<温病学>分为卫、气、营、血四组,并进行风温肺热病证候评分,同时采集血液标本送检.收集齐病例后,比较各组间风温肺热病证候评分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血分组风温肺热病证候评分较气分组、卫分组显著升高(P<0.01),与营分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营分组风温肺热病证候评分较气分组、卫分组显著升高(P<0.01);气分组风温肺热病证候评分较卫分组显著升高(P<0.01);血分组血清胱抑素水平C较营分组、气分组、卫分组显著升高(P<0.01);营分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气分组、卫分组显著升高(P<0.01);气分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卫分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风温肺热病严重程度与肾功能损伤密切相关.
作者:朱亮;徐月妹;王重卿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红滕汤出自<中医外科学讲义>,由红滕、紫花地丁、乳香、没药、连翘、大黄、延胡索、丹皮、甘草、金银花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止痛的作用.笔者临床上运用该方治疗盆腔炎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玲;王玉;冷皓凡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我科从2006年7月-2009年7月间应用中药金水宝联合抗结核短程督导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涂阳初治患者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翔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从温肾通督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意义.方法: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分析,认为肾虚精亏、筋骨失养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病机关键;而督脉痹阻、阳气失运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经络学基础;风寒湿邪外袭、跌仆闪挫损伤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重要诱因.在临床上,通过温补肾气、疏通督脉可补充督脉阳气、促进督脉阳气运行复常,得以温化/或祛除阻遏于腰府、下肢之风寒湿邪/或痰浊瘀血,从而达到濡养筋骨、通络止痛之目的.结论:温肾通督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途径.
作者:何兴伟;Fadi Salim Saiyaf;谢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的发生及演变过程十分复杂,牵扯的组织器官很多,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医学界还没有寻找到单一有效、快捷的治疗方法,其治疗仍需要多环节、长期的治疗,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大量而长期用药的毒副作用,药物引起的肝肾功能异常,各种药物之间的相互协调性并不确定,感染的防治环节需要的时间很长,抗生素在应用过程中引起的耐药或诱发的二重感染,使得抗感染不能延续及二重感染给患者生命造成的危害,还有治疗坏疽的局部用药缺乏等问题,均是西医治疗过程中不可克服的弊端.
作者:曹东明;胡振明;蔡卫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对12例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其中创伤致软组织缺损9例,慢性溃疡2例,瘢痕切除术后1例.皮瓣面积大12 cm×9 cm,小3 cm×4 cm.结果:12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所有软组织缺损均修复,骨骼、肌腱外露均覆盖.随访3个月~1.5年,平均1年,皮瓣色泽弹性良好,外观及功能满意.1例皮瓣有感觉恢复.结论:该皮瓣血管蒂恒定,较少变异,血运可靠,皮瓣切取面积较大,旋转弧度大,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知名血管等,可广泛用于小腿、足踝等部位外伤、溃疡、瘢痕切除所致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敏波;罗明华;饶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当归六黄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当归六黄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28例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两组比较,P<0.05.结论:当归地黄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甲状腺腺机能亢进症,与单用西药组比较,疗效明显.
作者:吴昌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肾灵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腹膜透析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腹膜透析腹膜炎患者予以抗生素治疗,同时口服肾灵汤,每日1剂,连续使用18天.结果:30例患者总有效率100%.结论:肾灵汤联合抗生素治疗腹膜透析腹膜炎的疗效较好.
作者:吴国庆;章念伟;饶克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在输卵管通液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红藤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用输卵管通液和抗炎治疗.结果:治疗组1个疗程后痊愈85例,有效10例,继续治疗1个疗程后仍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受孕率55%,对照组术后受孕率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输卵管通液术合红藤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安全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敖亚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毒蛇咬伤致中毒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毒蛇咬伤致中毒性肝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甘利欣注射液,对照组予能量合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局部症状消退时间及ALT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肢局部症状消退时间与ALT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毒蛇咬伤致中毒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肢局部症状消退及ALT恢复正常较快.
作者:王丹;戴小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