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孙荣超;陈瑛
目的观察单纯放疗与放疗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临床效果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将我院4年间收治的70例中晚期鼻咽癌随机分为单放组和放化组.结果38例放化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放组,但毒副反应较高,尚能耐受.结论放化结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能提高局部控制率,迅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敬秀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β-catenin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浸润、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和抗β-catenin抗体,研究β-caenin在78例胃癌及正常胃粘膜上皮组织的表达.结果β-catenin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表达正常,在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组织中β-catenin正常表达率分别为70.0%、22.1%,β-catenin的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β-catenin异常表达是胃癌发生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之一,也是判断胃癌浸润转移的良好指标.
作者:黄悦;栾玉贵;樊克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全组90例,应用紫杉醇135mg/m2,静脉3h输注,顺铂75mg/m2静脉输注.每3周为1周期,进行3个周期.结果90例患者总有效率55.6%.初治患者58例,有效率62.1%;复治患者32例,有效率43.8%(P<0.05).ⅢB期有效率65.5%(38/58);Ⅳ期有效率37.5%(12/32).统计学处理x2=6.56,P<0.01.主要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肌肉、关节酸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但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药物,对某些复治病例仍有一定疗效.骨髓抑制是主要的副作用,应用集落刺激因子可以改善骨髓抑制程度.
作者:孙宏伟;高红;李红梅;高雅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胃管碘剂造影前瞻性观察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的临床价值.方法于食管癌切除术后3~5日常规行胸部X光检查,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40ml,观察胃排空情况,并根据有无机械性和功能性排空障碍作相应处理.结果68例中62例胃排空正常,功能性胃排空障碍5例,胃机械性排空障碍1例.结论经胃管碘剂造影观察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状况,作为拔除胃管的指征,具有安全、简便和无损伤的优点,并能对术后胃动力障碍早期诊断和进一步治疗.
作者:公维营;张廷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青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86例青年肝癌患者(年龄<40岁)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肝癌家族史、饮酒史、HBV感染率、HCV感染率、ALT异常、AFP阳性、AFU阳性、合并肝硬化、门静脉癌栓以及肝癌类型,并与同期122例老年肝癌患者(年龄>60岁)进行比较.结果青年肝癌患者占原发性肝癌患者的13.6%,在以下方面比例高于老年组,且有显著性或极其显著性差异:发热(36.0%)、HBV感染(86.0%)、ALT异常(74.4%)、AFP阳性(76.7%)、AFU阳性(81.4%)、门静脉癌栓(29.1%)和弥漫性肝癌(33.7%).结论青年肝癌恶性程度高,对HHBV感染ALT反复异常的青年人要定期进行B超和AFP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原发性肝癌.
作者:李在村;王曙照;刘保兰;吕富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检测60例肺癌组织,10例正常肺组织中MDR4和MRP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结果MDR1检出率:正常肺组织10%(1/10),肺癌组织30%(18/60),其中,鳞癌6.7%(4/60),腺癌20%(12/60),大细胞癌3.3%(2/60);MRP检出率:正常肺组织0%(0/10),肺癌组织73.3%(44/60),SCLC3.3%(2/60),鳞癌36.7%(22/60),腺癌26.7%(16/60),大细胞癌6.7%(4/60).MDR1和MRP基因虽过度表达,二者并无显著相关性(P>0.05),且与病理分型及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MRP基因表达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但MRP的表达与既往化疗无关,术前化疗组MDR1基因表达75%(6/8),略高于未经化疗组23%(12/52),虽无统计学意义(P>0.005),但MDR1似有增高趋势;联合检测MDR1和MRP基因表达,能提高体外耐药敏感性符合率(83%).结论(1)肺癌MDR1是多种耐药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2)MRP基因表达似有分布规律:鳞癌>腺癌>大细胞癌>SCLC;MDR1则为腺癌>鳞癌>大细胞癌>SCLC;(3)MDR1可能与获得性耐药有关,而MRP却与自然耐药性有关;(4)联合检测MDR1和MRP基因表达,能更准确地预测化疗效果,为临床化疗方案的个体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蔡莉;王滨;赵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报道椎间盘软骨肉瘤这一少见部位肿瘤4例,为临床诊治作一启示,增强这一特殊部位发病的概念.方法从椎间盘软骨肉瘤的组织学基础、临床特点、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分析,深化认识.结果椎间盘软骨肉瘤变是客观存在的,该肉瘤发病急,症状重,预后差.结论椎间盘由于有软骨存在的组织学基础,故可软骨肉瘤变,不过相对瘤变机率低而已.
作者:蒲兴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晚期下咽、颈段食管癌及甲状腺癌侵及食管、气管,应用食管内翻拔脱咽胃吻合术重建上消化道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方法1985~2000年间治疗32例,其中下咽侵及颈段食管23例、颈段食管癌5例、甲状腺癌侵及食管4例.全喉及食管切除27例,保留喉5例.结果32例中22例一期愈合,其中5例保留喉功能.8例发生胃壁不同程度的坏死,2例发生大面积胃壁坏死,并发心力衰竭,合并肺炎术后3周内死亡.结论咽胃吻合术后主要并发症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胃壁缺血坏死,应采取措施保证上提胃的正常血运.
作者:徐成钧;张洪;李树春;刘文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耐药基因蛋白P-gp和Topo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对100例胃癌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P-gp和TopoⅡ表达率分别为37.00%及52.00%,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有关,高分期者表达较低分期者高,TopoⅡ表达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类相关(P<0.05).结论P-gp和TopoⅡ的耐药机制各不相同,根据P-gp和To-poⅡ表达情况进行药物选择对胃癌化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丽华;孙荣超;陈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大黄素对肺癌细胞系A97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染色排斥法进行细胞计数,MTT法测定大黄素对肺癌细胞系A973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结果大黄素IC50=1775.54μg/mL.结论大黄素的抗肿瘤作用较弱.
作者:张莉;宋冰冰;艾静;王玲;杨宝峰;李贺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P-gp、MRP、TopoⅡ在大肠癌及其相邻正常组织中表达,以明确P-gp、MRP、TopoⅡ在大肠癌自主性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blot、RT-PCR方法,检测38例大肠癌及其相邻正常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gp、MRP、Topo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P-gp和MRP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47.5%,39.5%)明显高于其相邻正常组织中表达(10.5%,7.9%)(P<0.05)TopoⅡ在大肠癌中的表达(44.7%)亦高于其相邻正常组织(28.9%)(P>0.05).结论大肠癌存在着内在性耐药,P-gp、MRP TopoⅡ表达是大肠癌内在性耐药的影响因素之一.
作者:姚凡;金锋;樊华;陈波;路平;徐惠绵;王舒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标本端粒酶检测在胃癌、胃癌前病变及良性病变诊断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的银染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方法对胃镜活检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121例经病理确诊的胃镜活检标本中,62例胃癌端粒酶阳性者50例,阳性率为80.6%,其中分化较好25例中阳性16例,阳性率为64.0%;分化较差37例中阳性34例,阳性率91.9%.14例癌前病变中阳性者5例,阳性率为35.7%.45例良性病变无端粒酶阳性.结论端粒酶的激活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端粒酶可作为胃癌标记物用于辅助诊断,并可为胃癌前病变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邢喆;赵岩;朱佳;赵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P27kip1、cyclinE与结肠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免疫组化观察71例结肠癌与21例正常肠粘膜组织的P27kipl和cyclinE的表达情况.结果P27kip1、cyclinE异常表达同结肠癌的发生与进展有关.结论P27kip1、cyclinE联合检测有利于对结肠癌预后的评价.
作者:孟庆凯;徐惠绵;王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脾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脾功能亢进(HCC-HS)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原发性肝癌伴程度不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和脾肿大、白细胞、血小板低下具有明确的脾亢患者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OCE)双介入治疗,术后观察外周血细胞改变.结果本组病例肝脾双介入治疗后外周白细胞、血小板均有显著提高,与术前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部分脾栓塞可以缓解脾功能亢进,保证肝动脉化疗栓塞(TOCE)的顺利进行,减轻门静脉压力,减少TOCE的并发症,而术后增加脾栓塞的反应一般都能忍受.结论肝脾动脉双介入栓塞是一种损伤小、安全程度高、副反应少,疗效较好的办法,可部分替代外科切脾手术,是治疗肝癌并脾亢(HCC-HS)佳选择,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潘平森;谢丽萍;林钧华;邓菊花;曹宏宇;彭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初步探讨内放疗支架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的可行性及疗效.适应症、并发症和禁忌症.方法8例中晚期食道癌患者接受带有125I放射粒子的支架植入治疗.结果8例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严重的并发症,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经过胃镜对部分病人术后复查,病变部位未检出癌细胞.短期疗效证明,内放疗支架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短期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研究观察.
作者:贾斌;李麟荪;谈大荣;夏柏;施小兰;冷德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男性,53岁,因左上腹部酸胀不适十月余入院.一直以胃肠炎在外院治疗,症状时轻时重,一月前在外院作B超时无意中发现左上腹肿块,未有其它明显不适伴随症状,近三个月来体重下降较明显.既往无殊.
作者:江志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新生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肿瘤血管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目前研究认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业忠;刘祺;彭心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检测热休克蛋白70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热休克蛋白70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胃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结果热休克蛋白7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粘膜组织,在未分化型癌中的表达高于分化型(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病例中表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病例(P<0.05),在不同的TNM分期中表达不同,随着分期的增高,表达也呈现增高的趋势.Ⅱ期与Ⅳ期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休克蛋白70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并且与胃癌的进展和转移相关.
作者:张剑军;徐惠绵;赵宜良;戴小淳;张涛;赵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首次治疗后胸壁复发的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996年3月至2001年5月12例乳腺癌首次治疗后胸壁复发的原因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除了肿瘤本身分期以外,首次治疗不规范是造成胸壁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胸壁复发仍应采取积极治疗,可提高生存率.结论首次规范治疗可减少胸壁复发,对胸壁复发灶按不同情况仍应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
作者:胡贤杰;钱蛟;杨红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本文通过温热低渗液加局麻药用于防治乳腺癌根治术中冲洗痛及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旨在选择合理镇痛方法.
作者:张久利;师颖;张玉平;佟德惠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