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诊断在肺泡细胞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国先;司传越;曹琰

关键词:癌, 细支气管, CT,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肺泡细胞癌的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32例肺泡细胞癌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本组病例可分为结节型14例,弥漫型18例.CT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图像、邻近表现、转移等各种CT表现.结论本文对肺泡细胞癌32例的临床应用分析,采用CT扫描与X线摄片两种检查方法的比较.由于CT密度分辨率高,图像重叠少,对诊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实用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患者MDR1和MRP基因共同表达的研究

    目的检测60例肺癌组织,10例正常肺组织中MDR4和MRP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结果MDR1检出率:正常肺组织10%(1/10),肺癌组织30%(18/60),其中,鳞癌6.7%(4/60),腺癌20%(12/60),大细胞癌3.3%(2/60);MRP检出率:正常肺组织0%(0/10),肺癌组织73.3%(44/60),SCLC3.3%(2/60),鳞癌36.7%(22/60),腺癌26.7%(16/60),大细胞癌6.7%(4/60).MDR1和MRP基因虽过度表达,二者并无显著相关性(P>0.05),且与病理分型及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MRP基因表达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但MRP的表达与既往化疗无关,术前化疗组MDR1基因表达75%(6/8),略高于未经化疗组23%(12/52),虽无统计学意义(P>0.005),但MDR1似有增高趋势;联合检测MDR1和MRP基因表达,能提高体外耐药敏感性符合率(83%).结论(1)肺癌MDR1是多种耐药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2)MRP基因表达似有分布规律:鳞癌>腺癌>大细胞癌>SCLC;MDR1则为腺癌>鳞癌>大细胞癌>SCLC;(3)MDR1可能与获得性耐药有关,而MRP却与自然耐药性有关;(4)联合检测MDR1和MRP基因表达,能更准确地预测化疗效果,为临床化疗方案的个体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蔡莉;王滨;赵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肝脾双介入疗法在原发性肝癌伴脾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肝脾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脾功能亢进(HCC-HS)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原发性肝癌伴程度不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和脾肿大、白细胞、血小板低下具有明确的脾亢患者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OCE)双介入治疗,术后观察外周血细胞改变.结果本组病例肝脾双介入治疗后外周白细胞、血小板均有显著提高,与术前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部分脾栓塞可以缓解脾功能亢进,保证肝动脉化疗栓塞(TOCE)的顺利进行,减轻门静脉压力,减少TOCE的并发症,而术后增加脾栓塞的反应一般都能忍受.结论肝脾动脉双介入栓塞是一种损伤小、安全程度高、副反应少,疗效较好的办法,可部分替代外科切脾手术,是治疗肝癌并脾亢(HCC-HS)佳选择,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潘平森;谢丽萍;林钧华;邓菊花;曹宏宇;彭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乳腺癌耐药蛋白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患者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的表达与临床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MCF7乳腺癌细胞株为参照标准,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对照,检测了54例患者及9例非恶性血液病BCRP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了其临床意义.结果BCRP在ANLL中阳性率高,表达水平相差达1000倍以上,由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完全缓解组、初治敏感组和临床耐药组.其中临床耐药组BCR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完全缓解组(P<0.01及P<0.05).结论BCRP在ANLL中表达水平差异较大,30%患者表达水平较高,可能是ANLL患者临床耐药的重要原因,是预后的不利因素.

    作者:刘晓健;乔忠杰;吴乾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胃镜活检标本端粒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标本端粒酶检测在胃癌、胃癌前病变及良性病变诊断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的银染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方法对胃镜活检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121例经病理确诊的胃镜活检标本中,62例胃癌端粒酶阳性者50例,阳性率为80.6%,其中分化较好25例中阳性16例,阳性率为64.0%;分化较差37例中阳性34例,阳性率91.9%.14例癌前病变中阳性者5例,阳性率为35.7%.45例良性病变无端粒酶阳性.结论端粒酶的激活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端粒酶可作为胃癌标记物用于辅助诊断,并可为胃癌前病变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邢喆;赵岩;朱佳;赵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P糖蛋白及DNA拓朴异构酶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耐药基因蛋白P-gp和Topo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对100例胃癌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P-gp和TopoⅡ表达率分别为37.00%及52.00%,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有关,高分期者表达较低分期者高,TopoⅡ表达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类相关(P<0.05).结论P-gp和TopoⅡ的耐药机制各不相同,根据P-gp和To-poⅡ表达情况进行药物选择对胃癌化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丽华;孙荣超;陈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宫颈癌血管生成因子的研究进展

    早在20世纪70年代,Folkman等人提出肿瘤能产生某些物质诱导新血管生成(neovasculariza-tion),因此国内外学者开始对肿瘤与血管生成之间关系及机理进行研究,发现许多肿瘤来源的血管生成因子.

    作者:刘艳波;蔡莲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内放疗支架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的临床初步探讨

    目的初步探讨内放疗支架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的可行性及疗效.适应症、并发症和禁忌症.方法8例中晚期食道癌患者接受带有125I放射粒子的支架植入治疗.结果8例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严重的并发症,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经过胃镜对部分病人术后复查,病变部位未检出癌细胞.短期疗效证明,内放疗支架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短期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研究观察.

    作者:贾斌;李麟荪;谈大荣;夏柏;施小兰;冷德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乳腺癌超声诊断的误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及误诊的原因,旨在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中18例误诊的声像图改变,为提高临床诊断率总结出宝贵经验.结果部分早期乳腺癌其声像图与良性肿瘤很相似,表现为境界清楚,边缘规整.内部回声较均匀,后方回声不衰减,这给正确诊断带来了困难,极易误诊.结论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较复杂,其影像也是多种表现,要掌握好乳腺癌声像图的特征,做好与良性肿块的鉴别是提高正确诊断率的关键.

    作者:梁凯;那丽莉;牟晓红;孙忠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P27kip1、cyclinE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分析P27kip1、cyclinE与结肠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免疫组化观察71例结肠癌与21例正常肠粘膜组织的P27kipl和cyclinE的表达情况.结果P27kip1、cyclinE异常表达同结肠癌的发生与进展有关.结论P27kip1、cyclinE联合检测有利于对结肠癌预后的评价.

    作者:孟庆凯;徐惠绵;王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70例中晚期鼻咽癌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单纯放疗与放疗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临床效果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将我院4年间收治的70例中晚期鼻咽癌随机分为单放组和放化组.结果38例放化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放组,但毒副反应较高,尚能耐受.结论放化结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能提高局部控制率,迅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敬秀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全组90例,应用紫杉醇135mg/m2,静脉3h输注,顺铂75mg/m2静脉输注.每3周为1周期,进行3个周期.结果90例患者总有效率55.6%.初治患者58例,有效率62.1%;复治患者32例,有效率43.8%(P<0.05).ⅢB期有效率65.5%(38/58);Ⅳ期有效率37.5%(12/32).统计学处理x2=6.56,P<0.01.主要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肌肉、关节酸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但均可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药物,对某些复治病例仍有一定疗效.骨髓抑制是主要的副作用,应用集落刺激因子可以改善骨髓抑制程度.

    作者:孙宏伟;高红;李红梅;高雅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青年原发性肝癌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86例青年肝癌患者(年龄<40岁)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肝癌家族史、饮酒史、HBV感染率、HCV感染率、ALT异常、AFP阳性、AFU阳性、合并肝硬化、门静脉癌栓以及肝癌类型,并与同期122例老年肝癌患者(年龄>60岁)进行比较.结果青年肝癌患者占原发性肝癌患者的13.6%,在以下方面比例高于老年组,且有显著性或极其显著性差异:发热(36.0%)、HBV感染(86.0%)、ALT异常(74.4%)、AFP阳性(76.7%)、AFU阳性(81.4%)、门静脉癌栓(29.1%)和弥漫性肝癌(33.7%).结论青年肝癌恶性程度高,对HHBV感染ALT反复异常的青年人要定期进行B超和AFP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原发性肝癌.

    作者:李在村;王曙照;刘保兰;吕富靖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河北磁县居民十年恶性肿瘤发病资料分析

    目的河北磁县是我国恶性肿瘤高发现场之一.本文分析了该县1988~1997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和特点,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发病资料取自磁县肿瘤登记处,采用ICD-9编码,全部发病资料录入微机,采用EPI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磁县1988~1997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2806例,其中男性7670例,女性5136例.男女性世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408.94/10万和234.69/10万.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为稳定,女性呈波浪式下降,各年标化发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磁县十年中常见肿瘤前五位是:食管癌、胃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男性食管癌发病率有下降趋势,胃癌则有上升趋势.女性胃癌、乳腺癌有上升趋势.除儿童期为白血病居第一位外,其余各年龄段均以食管癌居首位.结论危害磁县居民健康的肿瘤主要是消化系统肿瘤和肺癌.男性居民应作为主要的防治人群.

    作者:贺宇彤;侯浚;乔翠云;陈志峰;宋国慧;孟凡书;李绍森;冀洪新;陈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低渗液加局麻药防治乳腺癌手术冲洗痛

    本文通过温热低渗液加局麻药用于防治乳腺癌根治术中冲洗痛及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旨在选择合理镇痛方法.

    作者:张久利;师颖;张玉平;佟德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肽核酸性质及应用前景

    肽核酸(peptide or polyamide nucleic acids,PNA)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模拟物,由Nielson[1]等人于1991年设计并合成的.因其生物稳定性极高以及其对核酸结合的高度特异性和高度亲和力,故在分子生物学应用和基因治疗中显示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赵旭海;李志高;王锡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生鹅血对小鼠移植瘤S180抑瘤作用初步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生鹅血对小鼠移植瘤S180的抑瘤作用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通过生鹅血对昆明纯系小鼠移植瘤S180抑瘤作用,计算抑瘤率及生鹅血对移植瘤小鼠体重、生存期的影响.结果不同计量的生鹅血对S180移植瘤接种前后小鼠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抑癌作用显著(P<0.01,P<0.02),抑瘤率分别为46.69%、51.59%、42.09%、61.05%、53.60%、53.02%、47.26%.生存率分别为37.85%、43.60%.结论初步实验证明生鹅血对S180移植瘤抑瘤作用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生命.

    作者:刘巍;张春艳;马占好;柴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20例宫颈癌手术治疗及预后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手段.我院从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宫颈癌宫Ⅰ、Ⅱ期行宫颈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120例,现将治疗情况及预后分析如下,以求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黄燕玲;陈桂林;孙树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网膜囊内细胞性神经鞘瘤1例报告

    1临床资料男性,53岁,因左上腹部酸胀不适十月余入院.一直以胃肠炎在外院治疗,症状时轻时重,一月前在外院作B超时无意中发现左上腹肿块,未有其它明显不适伴随症状,近三个月来体重下降较明显.既往无殊.

    作者:江志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脑肿瘤的关系

    新生血管形成是肿瘤生长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肿瘤血管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目前研究认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业忠;刘祺;彭心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垂体腺瘤中PCNA蛋白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CNA在49例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并对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垂体腺瘤复发组和有鞍外扩展组中PCNA的阳性表达高于初发组和无鞍外扩展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垂体腺瘤PCNA阳性高表达说明瘤细胞增殖快,生长活跃,易于复发或浸润、转移.这对判断垂体腺癌的预后及指导术后辅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施红旗;刘庆伟;楼善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实用肿瘤学杂志

实用肿瘤学杂志

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办:黑龙江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