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兰他隆治疗转移乳腺癌的7例报告

英子伟;张斌

关键词:兰他隆, 治疗, 转移乳腺癌, 转移性乳腺癌, 现报告如下, 应用, 疗效
摘要:作者应用兰他隆治疗转移性乳腺癌7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实用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骨韧带样纤维瘤7例报告

    骨韧带样纤维瘤(desmoid fibroma)较少见,占良性骨肿瘤的1.2%.我院自1984年~1998年共收治7例病人,现报告如下:本组7例病人,男5例,女2例.年龄7~35岁,平均年龄19.5岁.发病部位:尺骨2例,胫骨2例,股骨1例,肱骨1例,肩胛骨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伴胀痛及轻度活动障碍.2例以术后复发就诊,1例以病理性骨折为首发症状就诊,7例中3例有明确的外伤史.体检除病变局部肿胀外无异常发现.X线检查表现为骨组织溶骨性破坏.病理检查:肉眼观察肿瘤均无明显包膜,切面灰白色,质地硬韧如橡皮样,有的病例肿瘤突破骨皮质,浸润周围肌肉组织.镜下观察肿瘤均由分化好的成纤维细胞和大量胶原纤维构成.

    作者:林建龙;叶秀春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肾癌合并肾盂癌1例报告

    肾脏双重癌临床少见,现将1例肾癌合并肾盂癌的治疗情况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右则腰区疼痛一年为主诉入院.追问病史,无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查体无阳性体征.CT:右肾上极内侧4cm×4cm×3cm肿大的阴影,增强扫描右肾上极低密度病灶,界限清楚,肾门淋巴结无肿大,诊断为右肾癌.B超:右肾上极见4.2cm×3.5cm×3.5cm低回声区,诊断右肾癌.静脉肾盂造影:双肾分泌排泄功能正常,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无充盈缺损.尿常规:RBC(+),WBC(-).术前诊断:右肾癌.

    作者:胡滨;王彦;庞兆刚;付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妇科查体、超声、RI及CA125在附件肿物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比较妇科查体、超声显像、RI及CA125在附件区良、恶性肿物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四格表法计算四种诊断手段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阴性预测值判定其可信度.结果四种诊断手段中,妇科查体及RI值的敏感度高,为94.1%;而CA125的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高,分别为85.1%、81.3%和63.2%;妇科查体诊断的阴性预测值高,为97.0%.结论联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将不断提高附件肿物良、恶性鉴别的准确性.

    作者:周欣;黄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硬膜外腔注入吗啡复合液应用于下腹术后镇痛

    目的对采用硬膜外麻醉的下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吗啡复合液单次硬膜外腔注入行术后疼痛治疗,并对镇痛效果、副作用进行临床观察.方法60例下腹手术患者,麻醉方法全部采用1.6%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手术结束后将吗啡复合液经硬膜外导管缓慢注入,注药后立即拔出硬膜外导管.回病房后监测血压、脉搏和呼吸等情况,并对镇痛效果、副作用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妇瘤手术患者术后止痛效果比较满意,术后完全无痛达80%.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止痛效果不很理想,术后完全无痛仅20%.血压、脉搏、呼吸均在正常范围,副作用较少.结论单次硬膜外腔注入吗啡复合液行术后止痛,仅对创伤较小的手术效果理想.

    作者:杨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大肠腺瘤恶变指标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对大肠腺瘤恶变指标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收集1982年3月~1995年3月间本院纤维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436例,进行了研究.结果单发腺瘤81.1%,多发者19.3%;腺瘤癌变10.8%,腺瘤合并癌5.2%;绒毛状腺瘤癌变27.5%,混合型腺瘤癌变16.2%,管状腺瘤癌变率7.1%;腺瘤发生部位以直肠居多,其次为乙状结肠.结论腺瘤癌变与腺瘤的组织学类型、肿物大小及发生部位有关.

    作者:郭杰;王辉;王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BC369对小鼠肝癌腹水型的疗效实验分析

    目的观察BC369对小鼠肝癌腹水型的疗效及效量关系.方法采用小鼠腹水瘤的药学试验法.结果BC369三个剂量组(低、中、高)对荷瘤小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4.31士1.79~41.66士1.92)%,P<0.05;(55.48士2.46~59.14士2.73)%,P<0.01;(83.65士3.78~91.67士3.86)%,P<0.01.结论BC369对小鼠肝癌腹水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随剂量的加大而疗效更加明显.

    作者:张炳团;王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残胃复发癌再手术32例分析

    随着胃癌手术患者的增加,术后残胃复发癌再手术的患者也随之增加,我们于1995年1月~2000年4月间共收治32例,现就其临床资料做一分析,探讨残胃复发癌的处理.

    作者:林胜璋;郑志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扁桃体恶性淋巴瘤49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49例扁桃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本文对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原发于扁桃体的恶性淋巴瘤病人其临床特点:年龄,病理,临床分期,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扁桃体恶生淋巴瘤以中老年患者居多,病理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中T细胞型28例、B细胞型21例,以中高度恶性居多.Ⅰ期用CHOP+放疗+干扰素的23例病人完全缓解(CR).Ⅰ期单用化疗的7例病人均短期复发; Ⅱ、Ⅲ、Ⅳ期19例病人仅用CHOP方案化疗的疗效差,均于短期内死亡.结论原发于扁桃体的恶性淋巴瘤,早期发现、早期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途径之一.

    作者:张烨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脑干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4例报告

    1资料与方法脑干肿瘤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15%,目前以放射治疗为主,我们尝试使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4例脑干肿瘤,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飞;杨进;聂歆闻;张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实用肿瘤学杂志编辑部启事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减黄手术方法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各种内引流术在不能切除的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352例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及生存情况.结果行胆肠Roux-Y内引流术210例,胆肠置管架桥内引流者99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引流27例,12例胆肠Roux-Y加胃肠吻合.前两者病人61%以上都能在术后一周血胆红素下降一半以上.结论胆肠Roux-Y内引流术适合大多数胆道低位梗阻,而胆管置管架桥胆肠内引流术几乎适应于各平面的胆道梗阻,尤其是病变较晚,手术耐受性差的患者视为一种首选的手术方式.

    作者:付庆才;华向东;刘国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肿瘤手术吸引器管接口污染的调查

    目的研究手术期间中心吸引器接口污染对肿瘤细胞种植的影响.方法对55例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所使用的吸引器上接口(即墙壁接口)管腔内外两面以无菌操作方法取样装入试管,另取一棉签同法在下接口(与手术台连接口)管腔内外两面采样,同时送检.经35℃24小时细胞计数.结果55例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所使用的吸引器下接口肿瘤细胞数均>2CUF/cm2,>60CFU/cm2者28例,占50.9%(28/55).结论本结果提示手术期间中心吸引器接口的污染对肿瘤细胞的种植有明显影响,应对吸引器下接口的清理有充分的认识,以避免因中心吸引器接口污染而导致肿瘤细胞种植的发生.

    作者:练向群;张翼;朱敬;万晓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口腔降温可预防化疗引起的口腔炎

    目的观察口腔降温对化疗引起的口腔炎的影响.方法将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的病人,126人次分两组,口腔降温组口含小冰袋,与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口腔降温组55人次未发生口腔炎者6人次,发生Ⅰ度口腔炎者18人次,发生Ⅱ度口腔炎者24人次,发生Ⅲ度口腔炎者6人次,发生Ⅳ度口腔炎者1人次.结论口腔降温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可以预防或降低化疗性口腔炎的发生.

    作者:郝玉萍;邢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甲状腺腺瘤临床特点及高频声像图分析

    目的加深对甲状腺腺瘤临床特点及声像图特征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分析24例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特征及高频声像图特征.结果甲状腺腺瘤以女性多见,多无症状,触诊质地中等硬度、边界光滑、随舌咽活动.超声以混合回声肿块多见,可伴较大钙化,边界均清晰光整.结论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特点及声像图特征较明确,通过总结可为我们以后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秀云;张艳华;郑秀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肺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在癌变中核DNA含量变化特点

    目的研究肺支气管良恶性病变中DNA倍体及DNA指数(DI)情况;探讨DNA含量在癌变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方法用图像分析系统(MPIAS-500)对39例支气管粘膜慢性炎、45例支气管粘膜上皮鳞状上皮化生、45例支气管粘膜上皮异型增生、63例支气管肺癌进行DNA倍体分布及DNA指数的检测.结果支气管粘膜慢性炎组、鳞状上皮化生组非整倍体均<1.3%,DI均值分别为0.92和1.03;异型增生组非整倍体为2.8%,DI均值为1.34;而肺癌组非整体为18.93%,DI均值为1.72,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P<0.001).结论肺支气管良、恶性病变细胞核DNA倍体和非整倍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不同;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在癌变过程中核DNA含量逐渐增多,核型分布范围增宽,非整倍体细胞增多,DI均值呈递增趋势.

    作者:杨国仪;华惠琦;虞敏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食管癌组织中nm23基因表达的意义

    目的了解人食管癌组织中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食管癌组织中nm23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中nm2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8%(35/60)nm23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而与病理类型和分级无关.结论nm2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张军航;马琳;崔肃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端粒酶活性在消化道肿瘤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其检测

    1989年Morin等首先在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发现活化的端粒酶,1994年Kim首创高度敏感特异的PCR-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自此,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端粒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利用端粒酶作为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用于诊断和评估预后,是当前肿瘤研究的新热点之一.本文拟介绍端粒酶与消化道肿瘤的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在消化道肿瘤的检测及其应用作如下综述.

    作者:高华;袁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磷酸雌二醇氮芥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磷酸雌二醇氮芥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从1991年2月~1998年4月对36例晚期前列腺癌行去势术并每日口服磷酸雌二醇氮芥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36例前列腺癌中,有25例为CR,5例为PR,有效率达83%.盆腔淋巴结转移8例,7例转移肿大淋巴结消失,有效率(7/8)88%.骨转移16例,其中12例骨转移灶消失,有效率(12/16)75%.结论磷酸雌二醇氮芥治疗中低分化的晚期前列腺癌效果非常显著,明显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付成;庞兆刚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浅谈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

    病理学诊断是目前现代医学中具权威性的诊断.病理医生的作用正在逐渐地推到非常突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简称冰冻诊断),一旦诊断失误其后果十分严重.本文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及参考国内外病理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浅谈冰冻诊断中的一些问题.

    作者:李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贲门癌手术入路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比较

    目的比较贲门癌各种手术入路的术后早期并发症,以选择贲门癌的佳手术入路.方法对本院108例三种不同手术入路的贲门癌术后早期并发症进行比较.对各年龄段的手术入路数进行比较.结果经胸手术的左胸后外侧切口和胸腹联合切口较不经胸手术的上腹正中切口,其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其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前者也明显高于后者(P<0.01).本组70岁以上高龄患者采用上腹正中切口较多.结论贲门癌的手术径路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对高龄、心肺功能不全者宜采用上腹正中切口.对疑有食道下端肿瘤浸润、体质及心肺功能较好者宜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或胸腹联合切口.

    作者:吴康康;高明达;李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实用肿瘤学杂志

实用肿瘤学杂志

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办:黑龙江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