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张群虎;张春雷;秦永;沈海琦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56例LDH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28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先开展心理分析,后实施全程心理护理干预.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抑郁、焦虑评分较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通过开展全程化心理护理措施,能减轻其抑郁、焦虑情绪总体效果佳.
作者:孙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行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入住C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时间及平均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推广应用.
作者:赵利娟;何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髋臼股骨撞击症患者发病后,VAS、mHHS评分与影像学变化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 临床纳入2016年1月-2017年6月就诊的56例髋臼股骨撞击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未行手术,观察患者初诊时以及6个月,12个月疼痛水平、髋关节功能以及影像学变化情况,分析疼痛和髋关节功能与影像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患者初诊时、以及6个月后、12个月后患者VAS、mHHS、α角、CE角以及偏心距与初诊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VAS评分与α角、CE角呈正相关,与偏心距呈负相关,P<0.05;mHHS评分与α角、CE角呈正相关,与偏心距呈负相关,P<0.05.且CE角与VAS、mHHS评分的相关性强.结论 髋臼股骨撞击症患者开始发病后疼痛与关节功能较难改善,影像学异常不易发生变化,并且CE角的异常变化对患者疼痛、关节功能影响大.
作者:潘廷明;董忠;汪伟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逐年加深,同时,由于校园集体食物中毒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对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1]. 研究对于学校食堂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具体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学校食堂的卫生工作水平,确保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将研究的成果整理如下[2].
作者:刘伟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盆底重建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盆底重建术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EDI-20评分对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PDEI-2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OP-Q分度对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的POP-Q分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均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提高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重建术联合康复训练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时有显著疗效,有利于换患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伍雯莹;丁丽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支气管镜及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阻肺剧烈躁动型肺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为慢阻肺剧烈躁动型肺性脑病11例,在床旁密切监测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右美托咪定浅镇静,应用NPPV联合可吸痰无创呼吸机面罩支气管镜吸痰与镜下注药(氨溴索注射液等).舌后坠者加用口咽通气管改善通气.对照组为镇静插管同期达到同样标准的患者9例,对治疗前、中、后行实验室指标、意识、生命体征、脉搏、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观察监测.结果 治疗组患者右美托咪定浅镇静下(RASS评分-1~+1分)10例均能进行NIPPV治疗;1例改行气管插管.与对照组比较,通气改善,插管率减低、VAP(10%VS45.0%)减少,住院天数降低(8.4±2.5)d VS(15.8±1.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密切监护下,右美托咪定联合支气管镜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剧烈躁动型肺性脑病患者的对部分病例有效.
作者:魏胜全;王惠霞;吕天乐;贾汝臻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家庭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n=52,实施家庭护理干预)与对照组(n=52,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然后把这两种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护理可有效提高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舒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生殖免疫自身抗体检测用于诊断不孕不育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300例不孕不育患者分为原发不孕组(100例)、继发不孕组(120例)及自然流产组(80例),分别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6项生殖免疫抗体,并进行记录.结果 AsAb、EmAb阳性率高,原发不孕组的AsAb阳性率高,继发不孕组的EmAb阳性率高,自然流产组的ACAb阳性率高.结论 临床可通过检测生殖免疫自身抗体,用于诊断女性不孕不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静;苏奕;孙宏跃;吕璇;陈雨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疑似子宫肌瘤患者146例,根据其检测方法分为二维组(73例)及联合组(73例),其中二维组使用经阴道二维超声进行检测诊断,联合组在其基础上施加经阴道三位超声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检测结果,比较两组检测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结果 二维组检测真阳性55例,假阳性3例,真阴性5例,假阴性10例.联合组真阳性60例,假阳性1例,真阴性8例,假阴性4例.两组阳性预测值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阴性预测值、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显著高于二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能更加准确地对子宫肌瘤进行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莉;赵迎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联合臭氧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妇科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行中药灌肠治疗,研究组加用臭氧疗法,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下腹坠胀、腰骶酸痛、低热、失眠)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灌肠联合臭氧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佳、见效快.
作者:刘会敏;相元翠;王淑丽;尤小燕;栗浩然;陈玲灵;李红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施常规护理,将其临床运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比对照组的78.00%要高(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范林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3月纳入的106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研究组采取盐酸贝那普利,对照组采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中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AST、ALT、Scr及BUN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盐酸贝那普利应用于老年高血压中效果明显,快速改善血压水平,对患者肝肾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促进病情稳定.
作者:周姝;王岩;孙铭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肾透析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使用尿激酶+肝素钠+手法按摩治疗的效果.方法 连续入选自2012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前臂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患者共35例,在距前臂动静脉内瘘吻合口血栓近心端5 cm处阻断头静脉,并在距血栓近心端2-3 cm处置入留置针,静脉推入尿激酶+肝素钠+生理盐水混合溶栓溶液,并配合手法按摩溶栓.结果 35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后,32例成功,3例失败,成功率91.43%.再通成功的内瘘随访1-12个月,情况良好.结论 尿激酶+肝素钠+手法按摩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张苏华;邵翔;孔维信;徐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90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检查确诊.术前实施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判断对髋臼骨折的诊断情况.结果 以手术结果为标准,MSCT三维成像对髋臼骨折检出率为100.00%.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髋臼骨折检出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析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接诊的78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行乳突根治术,研究组加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鼓膜愈合率和疾病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气导听阈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提高鼓膜愈合率,促进听力恢复.
作者:崔令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无移位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02月-2015年02月,对43例年龄大于75岁股骨颈无明显移位骨折(GardenⅠ、Ⅱ型)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5例(A组),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18例(B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并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行走能力(WAI)评分、卡氏生活质量评分.结果43例患者术后获得(平均18.2个月)12-26个月有效随访.A组手术时间52.4±6.8 min、出血量246.8±45.84 mL均高于B组患者手术时间34.17±4.79 min、出血量91.67±37.27 mL,两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B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行走能力(WAI)评分低于B组患者,卡氏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患者无移位的股骨颈骨折,综合考虑患者身体素质前提下,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是治疗老年股固定骨折的有效手段,能显著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斌;张群虎;张春雷;秦永;沈海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CK20对宫颈癌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宫颈癌50例(癌症组)及同期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50例(良性组),使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其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20,CK20)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组宫颈组织CK20表达情况,并对比不同分期、分化程度、是否转移及不同肿瘤浸润程度患者CK20表达阳性率.并分析其对患者治疗方式的影响.结果 不同分化程度患者CK20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癌症组CK20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肌瘤组,II期、转移及肿瘤浸润程度≤1/2者CK20阳性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I期.结论 CK20表达可作为宫颈癌诊断依据之一,此外,鉴于其与患者肿瘤发展的关系,根据其CK20表达,可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从而进行个性化治疗,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等情况,CK20的检测对宫颈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欢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内治疗的10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单腔心脏起搏器,观察组采用双腔心脏起搏器,对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和血液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疗效98.0%,对照组84.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大样本数据,研究在当前生活习惯下,影响苏南地区妇女妊娠纹形成的危险因素,从而在未来的备孕指导工作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方法 资料为产科分娩的400例产妇,其中有妊娠纹产妇200名,无妊娠纹产妇200名.比较年龄、身高、孕前BMI、分娩后BMI、每天端坐时间,孕期增重、胎儿体重等因素对产妇妊娠纹的产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 (1)有妊娠纹的产妇其身高普遍低于无妊娠纹的产妇,孕前及分娩后BMI指数高于无妊娠纹的产妇.(2)在已产生妊娠纹的产妇中,久坐产妇腹部妊娠纹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久坐产妇,腿部妊娠纹的发生率高于非久坐产妇,而臀部妊娠纹的产生则无明显差异.(3)在所有腹部产生妊娠纹的产妇中,久坐人群腹部妊娠纹的程度往往较轻,腿部妊娠纹的程度较重,而对于臀部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身材矮小及孕期、分娩后BMI偏高是江南地区汉族女性妊娠纹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久坐易导致轻度腹部妊娠纹和重度腿部妊娠纹.
作者:任萍;王锡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在产科分娩产妇104例,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积极心理学理论;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状况较对照组减轻,阴道分娩96.15%高于对照组的73.08%,剖宫产3.85%低于对照组的26.92%,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产科护理中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缓解产妇不良情绪.
作者:唐佳佳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