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苏媛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病因不明,较难治愈,与HLA-B27呈强相关性的风湿免疫性疾病,主要以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脊部疼痛,活动后可减轻,疾病后期可出现脊柱弯曲形,甚至强直僵硬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目前,西医治疗AS的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这些药物副作用多,患者不易耐受.
作者:陈正;徐卫东;李翠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视力改善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3月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124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61眼)与对照组48例(63眼).两组均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羊膜移植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角膜曲率及裸眼视力变化),随访1年,统计两组复发率.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角膜曲率及裸眼视力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角膜散光度、角膜曲率及裸眼视力均较手术前有所改善,但两组间比较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3.28%(2/61),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 (9/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徐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有效改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视力,且复发率较低.
作者:冯俊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VM与E-cad在人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卵巢病变患者110例,以各组患者术中获取的卵巢上皮组织切片为研究时象.采用HE染色、CD34-PAS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上皮组织中VM、E-cad表达情况,分析VM、E-cad表达与卵巢上皮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卵巢上皮癌组织中,VM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E-cad具有较低的阳性表达率;在肿瘤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有淋巴及腹腔转移的情况下,VM阳性表达越高,E-cad阳性表达越低,且二者呈显著负相关,P<0.05;VM、E-cad阳性表达、肿瘤分期、淋巴及腹腔转移为卵巢上皮癌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M与E-cad在人卵巢上皮癌组织中存在明显的异常表达,且与肿瘤分期、淋巴及腹腔转移共同为卵巢上皮癌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后判断的客观指标.
作者:张永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比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CCF)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36例OPLL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对照组接受ACCF治疗,观察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率、骨化块面积及JO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率、骨化块面积及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且对照组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前、后入路两种术式治疗颈椎后韧带骨化症均切实有效,但两种术式各有利弊,前入路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更佳,后.入路手术术中创伤更小,更具微创性,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李智;颜志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囤产期健康宣教对分娩方式、母婴结局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临产入院的280例产妇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宣教组与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围产期常规检查及护理干预,宣教组则予以围产期健康宣教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母婴结局(产妇分娩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及分娩后1周内母乳喂养情况差异.结果:宣教组产妇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宣教组产妇各项分娩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宣教组新生儿窘迫/窒息、吸入综合征、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两组高胆红素血症、低体质量儿、巨大儿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娩后1周内,宣教组产妇泌乳通畅率及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人工喂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围产期健康宣教可提升产妇阴道自然分娩率及母乳喂养率,并明显优化母婴结局,有利于产妇预后恢复及新生儿预后成长.
作者:王桂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动脉狭窄状况同机体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NASCET标准将其分为A1组(狭窄率<29%)、B1组(30%≤狡窄率≤69%)、C1组(狭窄率≥70%),按照狭窄的脑动脉支数将其分为A2组(狭窄动脉支数=1)、B2组(狭窄动脉支数>1);同时,选取该阶段在本院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并分析各指标同患者狭窄率和狭窄动脉支数的相关性.结果:A1组、B1组、C1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s组、B2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TNF-α、CRP、IL-6均同其狭窄率和狭窄动脉支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动脉狭窄状况同机体炎症因子TNF-α、CRP及IL-6的表达无关,无法单纯在早期通过炎症指标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手段.
作者:郑振扬;向月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两种不同治疗方式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以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38例的临床资料.138例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介入组和显微组.介入组108例采用血管内介入疗法,观察组30例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两种疗法的优缺点.结果:介入组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时阃、疼痛评分均少于显微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显微组(均P<0.05);显微组的手术费用、复发率低于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一定的优缺点,在临床治疗时应结合患者的病情、家庭状况、患者主观意愿等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依据本研究结果,建议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
作者:张准;罗成;石加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PCT、CRP、ET水平与革兰阴性菌(G)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4例,按照血细菌培养结果不同分为G组(n=55)、G+组(n=29).比较两组血清PCT、CRP、ET水平,并分析其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G-组血清PCT、CRP、ET水平显著高于G+组(P<0.05);血清PCT、CRP、E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G-菌中PCT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高,G+菌中CRP与APACHE Ⅱ评分相关性高.结论:血清PCT、CRP、ET水平对鉴别G-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具有重要价值,且可直接反应疾病严重程度,对临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祝宇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强化护理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0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随访1年,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95.27+ 9.56)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97.78±9.3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6±8.61)分和(76.35± 7.27)分(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76.36%)(P<0.05);随访1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45%)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实施强化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踝关节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素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采用丹芪补肾活血汤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早期DN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丹芪补肾活血汤+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损害相关指标[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比值(ACR)]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7.18%)较对照组(66.67%)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UAER、β2-MG、ACR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丹芪补肾活血汤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治疗早期DN,可减轻患者肾功能损伤情况,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红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与尼可地尔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给予尼可地尔治疗,B组给予地尔硫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及相关血清指标水平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管内皮功能TXB2、ET明显低于B组,NO则明显高于B组(P<0.05);A组相关血清指标MMP-2、MMP-9、IL-6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地尔硫与尼可地尔治疗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的疗效相当,但尼可地尔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冠脉的血管炎性反应,有助于提升心绞痛患者斑块稳定性.
作者:熊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VEGF、FGF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VEGF、F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1年、3年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能够有效抑制肿瘤血管新生,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健新;周兴;曾格瓦;郑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评价温针灸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中抽取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温针灸治疗,研究组接受温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前,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改善,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赵玉洲;罗高国;李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荆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CVA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实验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日间及夜间咳嗽症状评分以及FEVi%、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间及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CVA患者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荆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能够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连广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6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0例.研究组接受常规治疗+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结合常规治疗+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ACT评分及PEF%、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显著增强临床疗效,控制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针灸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4月收治的82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补中益气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首次排便时间、每周排便次数以及每次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24h内首次排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8 h内首次排便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周排便次数为(4.09±0.03)次,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9± 0.06)次(P<0.05);观察组患者每次排便时间<5 min者明显高于对照组,<15 min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补中益气汤联合针灸是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IVAP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7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化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80倒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38例)和B组(42例).A组化疗予经外周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B组化疗采用超声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单次王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用时、带管舒适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置管成功率和单次置管成功率均较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A组,导管维护用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且带管舒适度优于A组(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时,与外周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相比,超声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留王时间较长,维护用时较短,能提高带管舒适度,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黄汉扬;黄静吟;肖力;万德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不同证型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98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实验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中医辨证论治,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LOT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抑郁症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认知功能.
作者:韩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补肾祛毒汤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衰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对症治疗,对照组接受结肠透析治疗,研究组接受补肾祛毒汤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ysC、eGFR、Sc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eGFR高于对照组,CysC、Scr、BUN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RF患者应用补肾祛毒汤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其肾功能,提升疗效.
作者:黄丽丽;朱淑瑜;吴洋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膝骨性关节炎晚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膝骨性关节炎晚期患者65例,均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统计疗效、术前及术后6个月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伸直度)、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本组65例患者治疗后优43例、良18例、可4例、差0例,治疗优良率为93.85%(61/65);患者术后6个月HSS评分离于术前,膝关节屈曲度大于术前,膝关节伸直度小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6个月健康状况简明量表(SF-36)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术前,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本组65例患者中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及膝关节迟发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3例(4.62%)切口延期愈合;2例(3.08%)出现早期感染,经治疗后痊愈.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晚期患者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颍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