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超;董应丽;崔龙江;李舒茵
目的:分析并研究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收治的81例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所有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有患者41例,对照组有患者40例,为观察组患者配合整体护理,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扩张咯血的局部治疗,为患者配合整体性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病患者的恢复,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李宁;杨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应用羟考酮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芬太尼进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观察组通过羟考酮进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数据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NRS评分在静息时、活动时、内脏痛等方面的评分对比具有明显差别( 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2%、18.4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通过羟考酮进行自控静脉镇痛可获得理想的效果,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铭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86例接收的心血管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就诊的健康体检者36名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NT-proBNP水平差异。结果实验组NT-proBN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NT-proBNP水平随心功能分级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二者呈正相关性(r=0.72,P<0.01)。同时Spearman秩相关分析,实验组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 r=-0.663,P<0.01)。结论血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LVEF间有密切相关性,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邓诗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研究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就诊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5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50名观察组患者予以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符合率为94.00%,观察组患者符合率为96.00%,两组利用超声诊断的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两组患者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破裂型,未破裂型和流产型检出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患者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诊断可以取得较高的符合率,经阴道超声检查在破裂型,未破裂型和流产型检出率上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于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10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分别有52例患儿,对照组单纯应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应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疱疹、食欲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愈时间均要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80.77%,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6.15%,观察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7.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7.3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纯应用利巴韦林治疗,可以较快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减患儿病程,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应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冬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60例(120眼),随机分为两组,Ⅰ组30例(60眼)给与玻璃酸钠滴眼液4次/日,Ⅱ组30例(60眼)同时联合芪明颗粒3次/日冲剂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治疗后Ⅱ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Ⅰ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眼部症状评分、相关有效性指标及心理状态比较,均无显著差别( P>0.05),治疗后Ⅱ组眼部症状评分、相关有效性指标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Ⅰ组( P<0.05)。结论芪明颗粒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牛超;董应丽;崔龙江;李舒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在高压氧联合常规方法治疗下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3年5月~2015年5月就诊的88例脑外伤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将88例脑外伤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利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利用高压氧治疗。结果两组脑外伤患者治疗后的NCSE、FIM各个项目的评分均显著的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观察组的脑外伤患者治疗有效率(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84.09%),比较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疗法可以明显提高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了致残率和后遗症,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且认知功能也得到了恢复。
作者:王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表现,根据临床现实病案资料,判断支气管肺泡灌洗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愈18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96.67%,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可以提升优化临床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服务,从本质上提高治疗效率、效果,满足临床医疗需求。
作者:顾文东;吕卫兵;赵勤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子宫肌瘤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中使用缩宫素局部肌注,B组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600 ug阴道上药,且术中使用缩宫素局部肌肉注射。结果两组均能完整剔除子宫肌瘤,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A组( 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前米索前列醇阴道上药同时术中使用缩宫素局部注射可以明显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叶海琼;鲁照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阑尾手术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全程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1.76%,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94%,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1,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3.53%,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1.18%,两组对比P<0.01,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阑尾切除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曹楠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并观察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治疗护理结果。方法择取2011年2月~2016年2月行经鼻蝶入路切除手术的垂体瘤病患16例,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的治疗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的护理治疗结果。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7.19±11.05)min,术中出血量为(47.66±8.62)mL,住院时间为(14.15±3.33)日,1例(6.25%)患者发生脑脊液漏,1例(6.25%)患者发生尿崩,在7~14日的保守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在显微镜下取鼻蝶为入路为患者切除垂体瘤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可谓是安全有效。
作者:辛晓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为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8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改革组,各为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与健康指导,后组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疾病治疗有效率为75.93%,后组较高(90.74%),P<0.05。对照组满意度低于改革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在其入院时做好全面病情评估,遵医嘱做好各项基础检查,医生基本了解病人情况后常规进行沟通交流,告知其疾病发展现状,制定治疗计划,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患者疾病治疗进展较好且满意度较高。
作者:钱玫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急救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近年诊治颅脑外伤患者90例均分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降颅压、营养神经、清除颅内血肿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在急救及治疗全程实施优质护理。结果临床疗效上,研究组治愈率53.3%明显高于对照组,植物人6.7%及死亡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上,研究组非常满意率51.1%明显高于对照组,不满意率8.9%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系统的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海妮;罗静;朱孟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彩超应用于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诊治的乳腺肿瘤患者66例,使用高频彩超对其进行检查,并与病理确诊结果相比较,判断诊断效果的优良。结果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分别为87.50%、95.24%,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33%、90.48%,87.88%,总诊断符合率为87.88%。结论高频彩超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能够较有效地检出乳腺肿瘤的良性与恶性,与病理结果极为接近,诊断符合率高,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涛;邓时素;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根据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卫科教发[2000]477号文件《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及全继委发[2001]第10号文件规定,凡在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综述,均可获得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其学分标准为:第一作者6分,第二作者5分,第三作者4分,第四作者3分,第五作者2分。凡在《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可凭期刊在其所在单位进行学分登记。《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1434;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71/R。特此说明。
作者:《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急性发作期间的临床用药方法和用药效果。方法随机从收治的急性发作期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168例进行研究,并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A组(42例,经硝酸甘油治疗)、B组(42例,经心痛定治疗)、C组(42例,经安定治疗)和D组(42例,经亚硝酸异戊酯),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和D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92.86%、97.62%和90.48%,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43%、19.05%、23.81%和28.57%,组间比较,两两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在冠心病急性发作期,采用硝酸甘油、心痛定、安定和亚硝酸异戊酯等药物治疗均可取得显著效果,是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牟春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接收的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行消化道重建术治疗的6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各31例。对照组行P式“Roux-en-Y”吻合术式消化道重建术,研究组行Or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对消化道进行重建。对比两组消化道重建用时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消化道重建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为25.8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采用Or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对消化道进行重建效果显著,重建用时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鹤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LVEF与MA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为25例诊断为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对照组为26例健康体检者,通过采用多普勒超声、TMAD软件、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等方式分别对心脏四腔存图、测量MAD的运动曲线、对LVEF及PFR分数的测量进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结果观察组PFR、MAD低于对照组(P均<0.05);LVEF与MAD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可以对心脏的结构及舒缩功能进行研究,明确了LVEF与MAD具有良好相关性的结论。
作者:周桂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个性化需求干预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住院治疗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需求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及健康获得方面的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指导及获得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干预后,干预组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指导及获得方面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个性化需求干预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疾病知晓率,进一步落实了患者的健康行为的促进,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赵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