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RK5、MMP-2和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刘聪

关键词:胃癌, ARK5, 表达
摘要:目的:对ARK5、MMP-2、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探讨,同时探讨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在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中选取110例胃癌组织石蜡标本,作为观察组,再选取1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脂质体介导法对ARK5、MMP-2、MMP-9在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转染入ARK5-siRNA,使用Western blot来对转染之后的ARK5、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的能力主要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来进行检测。结果在胃癌组织中,ARK5的阳性表达率为68.1%,MMP-2的阳性率表达为76.3%,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ARK5的表达主要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胃癌浸润程度有关( P<0.05)。转染之后体外侵袭能力有所降低,细胞组对ARK5、MMP-2、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组织中ARK5、MMP-2、MMP-9的表达具有相关性,而且ARK5和侵袭转移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胃癌的预后指标判断和化学治疗中可以将ARK5作为一个治疗靶点和判断指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目的:研究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不同手术入路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入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前外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35例研究组患者通过双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疼痛情况、关节面塌陷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1.43%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14.29%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选择双外侧手术如路进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张爱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危急重患者院前急救质量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危急重患者院前急救质量中的效果。方法收集160例危急重患者院前急救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80例,观察组入院转运急救实施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87.50%,与对照组的77.50%比较,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可促进院前转运时急救护理的顺利完成,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安全性及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红霞;严玉兰;袁少枝;劳素银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穴位热敷结合整体护理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热敷结合整体护理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整体护理结合在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位中药热敷,对照组采用肩周炎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84.4%,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中药穴位热敷肩周炎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无痛苦和不适感,经济安全,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叶寒丽;占礼花;祝金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女性生殖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女性生殖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正常女性健康体检者及阴道炎就诊患者1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辅助检查结合的方式对每一位体检者及就诊者进行统计分析,分析阴道分泌物结果,统计各类阴道炎症的构成比,对阴道微生态进行评价,分析阴道微生态失调检出率,并分析阴道微生态失调与阴道炎的关系。结果参与研究的1500例对象中,1009例出现阴道微生态失调,失调检出率为67.26%;阴道微生态失调1009例对象中,患阴道炎症的对象为880例,无阴道炎症状的对象为129例,感染率为87.21%。880例阴道炎构成情况:VVC单纯感染为323例,占36.70%;BV单纯感染为242例,占27.50%;TV单纯感染为173例,占19.65%;混合感染142例,占16.13%。结论阴道微生态失调与各种阴道炎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是阴道炎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郑圆圆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聚焦解决模式在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心理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间质性膀胱炎发生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则通过常规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干预前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低于干预后对照组( 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能有效改善间质性膀胱炎导致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魏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要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确诊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操作规程进行护理,实验组按照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出院时进行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和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判断是否存在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和复发等并发症,统计分析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护理路径组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下降( 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预防、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得到大幅提升( P<0.05),并且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切口感染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 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医疗成本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

    作者:林丽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金水宝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虫草菌酚酚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Th1/Th2、Th2/Treg比例失衡;金水宝胶囊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Th1/Th2、Th2/Treg比例失衡,降低血清IgE水平。结论金水宝胶囊能调动自身的免疫,改善哮喘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裴复阳;柳明坤;宋晓萍;王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电刺激促进牙槽骨生长的研究进展

    牙槽骨是骨骼中活跃的部分,一旦牙齿缺失会影响牙槽骨的破骨与成骨间的动态平衡,为进一步避免破骨与成骨间的动态平衡被破坏,影响临床的牙齿修复工作,笔者通过阅读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及报道,对电刺激促进牙槽骨生长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以期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多种骨骼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为解决牙槽骨吸收问题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那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口腔疾病全麻术后病人早期雾化吸入可有效缓解咽痛

    目的:研究全麻术后早期雾化吸入是否可以有效缓解气管插管病人术后咽痛。方法将口腔科收治的50例患者随机分科研组和对照组。科研组口腔手术病人术后苏醒回室立即雾化吸入,对照组口腔手术病人常规术后6~8 h雾化吸入。结果科研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治疗效果有效。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于苏醒早期雾化吸入氧气可以提高疗效缩短咽痛时间,并且安全可靠。

    作者:李晓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盐酸环丙沙星栓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非淋菌性宫颈炎采用盐酸环丙沙星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67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环丙沙星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病原体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非淋菌性宫颈炎采用盐酸环丙沙星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孙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精神病科老年病房的基础护理中品管圈活动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精神病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中结合品管圈活动实施护理管理,建立相应的质控网络,同时实施基础护理的管理,完善相应的评价机制。结果在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后其基础护理的合格率和护理满意度均相比应用前有显著的提高( P<0.05)。结论在精神病科老年病房的基础护理中结合品管圈活动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显著的提高。

    作者:赵静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诊治宫腔黏连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总结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诊治宫腔黏连的治疗方法以及对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96例各种原因引起的宫腔黏连患者,均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黏连切除术,判断宫腔黏连程度与月经异常的关系、宫腔黏连程度与手术史的关系,同时检测对比治疗前后2周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结果96例患者中治愈患者共52例,显效患者29例,无效患者共1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4.38%。其中有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4例子宫穿孔,3例出血,经过适当处理后全部治愈。与治疗前对比,治疗2周后TNF-α和IL-6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宫腔黏连程度与月经异常有关(χ2=7.625,P<0.01)。宫腔黏连程度与手术史无关(χ2=7.625,P>0.05)。结论宫腔镜诊治宫腔黏连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能够降低发病过程中的TNF-α、IL-2和IL-6表达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病理特点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实施临床病理诊断,并在其手术切除标本后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甲状腺乳头状癌87例、滤泡癌8例、髓样癌5例。甲状腺微小癌中单侧90例,双侧10例,出现周围淋巴结转移患者数量7例。对患者实施螺旋CT诊断后的检出率和病理诊断率之间差异不明显, 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类型中,乳头状癌是为常见的一类,单侧患者常见。在诊断过程中使用螺旋CT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但仍需结合组织结构和细胞学形态进行诊断。

    作者:孙虓;白阳;程新宇;王翠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临证指南医案应用六味地黄丸及类方之方证辨析

    《临证指南医案》是记录清代医家叶天士临床经验的医案专著,由其门人华岫云等依据叶天士临证医案整理编撰而成。书中辑录的医案展示了叶天士的诊疗经验和思想且包括许多方症具备的案例,反映了叶天士对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的临床应用心得。

    作者:孙巧思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ARK5、MMP-2和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目的:对ARK5、MMP-2、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探讨,同时探讨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在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中选取110例胃癌组织石蜡标本,作为观察组,再选取1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脂质体介导法对ARK5、MMP-2、MMP-9在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转染入ARK5-siRNA,使用Western blot来对转染之后的ARK5、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的能力主要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来进行检测。结果在胃癌组织中,ARK5的阳性表达率为68.1%,MMP-2的阳性率表达为76.3%,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ARK5的表达主要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胃癌浸润程度有关( P<0.05)。转染之后体外侵袭能力有所降低,细胞组对ARK5、MMP-2、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组织中ARK5、MMP-2、MMP-9的表达具有相关性,而且ARK5和侵袭转移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胃癌的预后指标判断和化学治疗中可以将ARK5作为一个治疗靶点和判断指标。

    作者:刘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62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四肢骨折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系统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为四肢骨折患者提供系统化护理措施,可促进骨折愈合,且还可显著提高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范俊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皮瓣修复治疗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皮瓣修复治疗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接收的100例前臂与手部皮肤烧伤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股沟皮瓣瘢痕修复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参照股前外侧皮瓣瘢痕修复治疗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瓣存活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且皮下感染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96.00%)远远高于对照组(74.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应用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其中腹股沟皮瓣修复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皮瓣存活率,且皮瓣断蒂时间较短,皮下感染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张琪;张斌;关颖;王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效果体会

    目的:对比结直肠癌患者分别采用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收治的11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别( P<0.05);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住院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等指标明显较少( 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09%、21.8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临床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势,应该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葛金年;葛春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液氮冷冻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治疗的76例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采用液氮冷冻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100%,治愈43例(56.6%),显效25例(32.9%),有效8例(10.5%),治疗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未间明显不良反应,其中有6例患者出现轻度头晕,患者经平卧休息后症状均消失。结论采用液氮冷冻的方式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操作简单,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霞;区彩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腰椎结核疗效的差异。方法分析2009年2月~2015年7月行腰椎结核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A组(前路手术组)22例,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前后路联合手术组)32例,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术;C组(后路手术组)38例,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跟踪随访6~24个月。记录患者术前、术后两周、3个月Cobb’ s角、ESR值变化情况,术前、术后Frankel分级的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情得到缓解。三组患者术前后的Cobb ’ s角、ESR值差异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比A、B组低( P<0.05)。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前路术式、前后路联合术式在治疗腰椎结核上均能取得目标疗效。但后路术式患者的住院天数少、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是更优的手术方式。

    作者:孙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