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
目的:探讨分析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8例,按就诊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采用温针灸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的VAS评分以及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94.12%)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53%),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为2.94%,对照组的疾病复发率为20.58%,对比可得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应用温针灸治疗法,治疗效率高,能显著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复发率低,值得将其广泛的应用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作者:陈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并对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研究中选择神经内科收治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干预组采用细节管理方式,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的健康教育、护理态度以及护理技术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的满意人数32例,护理管理满意度为68.1%,干预组的护理满意人数有41例,护理管理满意度为87.2%,87.2%>68.1%,干预组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采用细节管理的方式,其效果明显,患者对其满意度比较高,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经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成越;施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前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前位护理,对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并发率以及住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前位护理模式患者的心律失常并发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5,P<0.05)。而对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χ2=0.428, P>0.05)。对两组AMI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卧床时间进行比较,发现采用前位护理模式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卧床时间均低于常规护理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780,17.452,7.691;P <0.05)。结论前位护理能降低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及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进行急诊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0.5~3 d内急诊去除血肿,并实施去骨瓣减压,研究组患者在4 h~1 d内实施显微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78%:40%),植物生存率与致死率显著降低( P<0.05)。结论显微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合并综合治疗的改良治疗方法比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迟峰;王心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在屈光手术中的优越性。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准分子激光行业标准”筛选患者的标准,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大庆眼科医院行LASIK术患者800例(1600只眼),根据角膜瓣制作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鹰视FS200飞秒激光和角膜板层刀组.每组各400例(800眼)。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相关资料完整。术后6个月,应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OCT )分别测量角膜上中央点、0度、45度、90度和135度四条经线所在截面特定5个点的角膜瓣厚度,对每个角膜瓣上20个测量点的瓣厚度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角膜瓣的重现性、规整性和精确性。结果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组中央厚度均值为(104.7±6.9)μm ,微型角膜刀组均值为(137.8±19.7)μm。角膜瓣厚度空间特征:飞秒激光组离心度不同位置的角膜瓣厚度均匀一致,呈平板状。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组角膜瓣厚度中央薄而周边厚的形态,其角膜瓣中央部厚度差异小,而旁中央和周边部厚度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眼角膜瓣厚度差值均值(19.47±0.58)μm,高于左眼(16.29±0.74)μm;入刀侧角膜瓣厚度差值均值(22.45±0.57)μm,高于出刀侧差值均值(14.67±0.84)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飞秒激光组和角膜板层刀组制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生物力学特性稳定,重现性好,精确性高,角膜瓣形态均一、规整,以及较好的术后视觉质量。
作者:贾心刚;马玉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之后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所收治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资料200例开展分析,将所选取的200例患者依照其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平均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10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优质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手术之后为其开展有效的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使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
作者:董华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乳腺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0例,分别实施传统根治术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在手术安全性、患者满意程度上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使用保留乳腺手术的方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可在保证到手术效果的前提下明显提升治疗安全性以及患者满意程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范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盐酸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6年02月接受冠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口服阿司匹林和波立维等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只在手术中给予肝素治疗,观察组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手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情况,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IMI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小板的活化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8.33%(5/60),对照组患者中出血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0.00%(6/60),两组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差别不大,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张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中的患者应用中医骨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8%)和对照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0%)比较,明显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客观评分为(18.52±2.65)分、主观评分为(26.50±5.42)分,总评分为(42.92±5.78)分。对照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客观评分为(17.42±2.25)分、主观评分为(22.50±5.36)分,总评分为(39.90±5.82)分。观察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的主观积分、客观计分以及总积分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中医骨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精神病科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标准化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其NOSIE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标准化管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观察量表,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卢春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普外科手术当中七氟醚在紧闭循环麻醉中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将52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经随机的方式均匀分为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相应的麻醉,在麻醉前30 min对其注射相应的咪唑安定0.05 mg/kg,然后根据需要对两组患者依次进行静脉注射异丙酚1~2 mg/kg、芬太尼1.6~2.1μg/kg以及咪唑安定0.1 mg/kg等进行相应的麻醉诱导,异氟醚组在异氟醚呼气末的二氧化碳分压保持在相应的1.1%~1.6%的范围之内,七氟醚组的七氟醚呼气末其浓度应保持在相应的2.8%~4.1%的范围内,在手术的过程中使用芬太尼药剂,从而将心率及血压的变化幅度保持下基础值波动范围内的20%范围内。然后进行维库溴铵的间断注射。结果七氟醚组与异氟醚组在手术的前后过程中其肝功能相应指标无明显性差异(P>0.05);七氟醚组患者手术前在尿素氮、微球蛋白(β2-MG)以及肌酐等方面与手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术后1,2,3 d相应的尿液微球蛋白(β2-MG)明显高于手术前水平,并在手术后4 d降至术前水平。结论七氟醚在紧闭循环麻醉中的使用,对患者相应的肝肾功能没有明显性的影响。
作者:魏凤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心理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间质性膀胱炎发生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则通过常规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干预前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低于干预后对照组( 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能有效改善间质性膀胱炎导致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魏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评分、NOSI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DSS评分、NOSIE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SS评分为(4.71±1.32)、NOSIE评分为(204.12±32.45);对照组患者SDSS评分为(8.35±1.62)、NOS-IE评分为(169.24±28.43);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胜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ARK5、MMP-2、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探讨,同时探讨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在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中选取110例胃癌组织石蜡标本,作为观察组,再选取1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脂质体介导法对ARK5、MMP-2、MMP-9在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转染入ARK5-siRNA,使用Western blot来对转染之后的ARK5、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的能力主要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来进行检测。结果在胃癌组织中,ARK5的阳性表达率为68.1%,MMP-2的阳性率表达为76.3%,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ARK5的表达主要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胃癌浸润程度有关( P<0.05)。转染之后体外侵袭能力有所降低,细胞组对ARK5、MMP-2、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组织中ARK5、MMP-2、MMP-9的表达具有相关性,而且ARK5和侵袭转移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胃癌的预后指标判断和化学治疗中可以将ARK5作为一个治疗靶点和判断指标。
作者:刘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实施临床病理诊断,并在其手术切除标本后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甲状腺乳头状癌87例、滤泡癌8例、髓样癌5例。甲状腺微小癌中单侧90例,双侧10例,出现周围淋巴结转移患者数量7例。对患者实施螺旋CT诊断后的检出率和病理诊断率之间差异不明显, 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类型中,乳头状癌是为常见的一类,单侧患者常见。在诊断过程中使用螺旋CT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但仍需结合组织结构和细胞学形态进行诊断。
作者:孙虓;白阳;程新宇;王翠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分析皮瓣修复治疗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接收的100例前臂与手部皮肤烧伤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股沟皮瓣瘢痕修复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参照股前外侧皮瓣瘢痕修复治疗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瓣存活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且皮下感染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96.00%)远远高于对照组(74.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应用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其中腹股沟皮瓣修复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皮瓣存活率,且皮瓣断蒂时间较短,皮下感染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张琪;张斌;关颖;王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了解辽宁省东港市麻疹的疫情动态,为预防麻疹、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报告麻疹病例64例,发病率为104.73/100万。2014年发病率高于国家消除麻疹目标1/100万。结论辽宁省东港市麻疹防控工作非常严峻,应继续加强常规免疫,提高重点人群的免疫水平,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工作,及时进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
作者:吕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治疗的颈椎病患者100例,在遵照患者个人意愿的前提下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将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4.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00%)优于对照组(72.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康复期应用舒适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慢性白血病采用血液分析仪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慢性白血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的观察组,再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均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运用血液分析仪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GB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WBC与CRP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但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和慢性白血病患者的HGB、WBC以及CRP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急慢性白血病采用血液分析仪检验具有较高临床价值,诊断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宫树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主办、中航工业医院协会协办,刊号:CN 23-1571/R,ISSN2095-1434,邮发代号:14-8,读者在当地邮局即可订阅。为了确保杂志学术地位和学术信誉,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航空航天医学杂志》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