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贤;姚卫民;杨想云
目的 探讨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ELAPE)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 2014年11月收治的10例进行ELAPE手术的直肠癌患者(ELAPE组),另选择11例进行传统手术的直肠癌患者(传统组).结果 ELAPE组手术时间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APE组术中出血量、ASA评分均与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APE组10例中,发生并发症1例,其中尿潴留1例.传统组发生并发症1例,术中穿孔1例伤口延迟愈合.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伤口均愈合,有并发症者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ELAPE可减少术中肠穿孔的发生率,减少会阴切口延迟愈合.
作者:钱春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从门诊集中输液的各个环节,查找并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提出防范对策,保证门诊患者的输液安全.方法 成立门诊输液安全管理小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输液流程.结果 就门诊集中输液潜在的危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结论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环境及人性化服务,促进门诊集中输液安全、快捷、有效,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谭玮璎;康小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钙拮抗剂类药物导致的牙龈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未停用钙离子拮抗剂的情况下,将钙拮抗剂类药物导致的牙龈增生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辅助用药;对照组20例,单纯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在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的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和牙龈增生指数.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1月、3月、6月时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和牙龈增生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和牙龈增生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治疗钙拮抗剂类药物导致的牙龈增生疗效明显,安全有效.
作者:杨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干预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老年患者7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实施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还给予干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在入组前后治疗遵从率的变化.结果 入组1个月后,观察组完全遵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完全不遵从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遵医行为干预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服从性,改善了老年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唐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透明质酸钠对预防肠粘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病人共70例,对70例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分析.结果 70例病人通过临床手术治疗以后完全恢复正常,血液常规、体温、肝脏以及肾脏功能检查都没有任何的明显异常.临床手术以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正常,没有发生腹部疼痛(阵发性)、呕吐以及恶性等,切口愈合显著,没有过敏征象,通过B超检查腹部没有发现明显的积液存在,连续跟踪随访一年,没有出现1例肠粘连、肠梗阻以及其他相关胃肠功能紊乱的情况出现,当中有1例在临床手术以后六个月再一次采取剖腹手术,发现切口和腹腔当中没有明显的粘连.结论 肠粘连采取透明质酸钠进行预防,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并且不会造成腹腔感染以及药敏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庄国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口腔种植材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且牙齿的修复种植已经成为修复牙列缺损、缺失有效的手段之一,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口腔生物材料的不断研发创新,口腔种植材料的安全性得到全面的提高,因此口腔种植材料的应用以及安全性才能被有效地利用,并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从而全面的更新我国现存口腔种植应用材料.
作者:罗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CBDE)的58例,并给予围术期护理.结果 所有病例接受手术治疗后,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在82 ~216 min之间,平均(148±38) min,出血量为12~ 125 mL之间,平均(68±8)mL.手术后3~ 10天拔出了引流管.2例患者发生胆汁漏,接受引流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术后住院时间为5~ 10天,平均(6.5±3.5)天.留置T管患者,并在手术后的第2周~第4周拔除T管.通过1年的随访观察发生有1例患者病情复发.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具有创面小、术后疼痛轻微、疗效显著等优点,配合系统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巩固术后效果.
作者:孙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慢性局限性牙周炎行牙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接诊30例慢性局限性牙周炎患者,均给予牙种植修复(植入75颗种植体),并给予二期修复,负载进行随访3年.结果 负载一年后,成功率为96.00%,负载3年后成功率为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延期种植、非GBR患者的成功率均分别高于即刻种植组、GBR患者(P<0.05).负载1年后的吸收量为(0.78±0.24)mm,明显低于负载3年后吸收量(1.29±0.31)mm(P <0.05).且延期种植、非GBR患者的吸收量分别显著低于即刻种植、GBR患者(P<0.05).结论 对慢性局限性牙周炎进行较完善的治疗,在其病情得到控制后进行牙种植修复,在早期及长期均可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罗华渊;牛晓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的病理学分级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和p53的相关性.方法 骨外科自2004年~ 2012年手术切除的46例骨巨细胞瘤标本.根据GCT分级标准,Ⅰ级:22例,Ⅱ级:9例,Ⅲ级:15例.采用病理学手段和免疫组化方法对46例GCT进行了PCNA、Ki-67和p53分析.结果 ①GCT的Ⅰ级以多核巨细胞为主,Ⅱ级核分裂象增多,多核巨细胞数目减少,Ⅲ级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甚多,多核巨细胞甚少.②46例GCT中,PCNA在22例Ⅰ级的GCT中100%表达,9例Ⅱ级的GCT中88.9%表达,15例Ⅲ级的GCT中73.33%表达,随着级别的增高表达略减少,但彼此间无差异.③46例GCT中,Ki-67在22例Ⅰ级的GCT中36.37%表达,9例Ⅱ级的GCT中44.44%表达,15例Ⅲ级的GCT中66.67%表达,随着级别的增高表达亦略减少,而彼此间无差异.④46例GCT中,p53在22例Ⅰ级的GCT中4.55%表达,9例Ⅱ级的GCT中33.33%表达,15例Ⅲ级的GCT中40.0%表达,Ⅰ级与Ⅱ级和Ⅲ级间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GCT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GCT的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强.PCNA是细胞增殖核抗原的标记物,反应细胞的增殖能力;Ki-67是肿瘤细胞生长活跃程度的标志,Ki-67表达越高,肿瘤细胞生长越活跃,但均与GCT的级别无相关性.p53在GCT的Ⅲ级别明显的高表达,所以,p53可以判断GCT的恶性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张浩;于泓波;李景先;张健;公伟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对产妇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产科分娩的产妇12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2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产后护理,观察组采用传统护理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进行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对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生活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并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果.结果 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为97.0%、生活质量评分为96.1%;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为78.0%、生活质量评分为75.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的分娩产妇,在满意度、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分娩产妇,并且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加强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在治疗和护理时的配合程度,患者的满意度和疗效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作者:杨晓莉;周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医用胶经皮瘤腔内注射治疗四肢血管假性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7月~2014年4月26例四肢假性动脉瘤患者,均采取动脉内造影确认,DSA引导下定位,用Seldinger穿刺针穿刺瘤腔,减影确认后注射医用胶,每次注入0.3 ~0.5 mL,总用量不超过2 mL,至假性动脉瘤显影消失,无造影剂外溢.术后注意监测患者全身状况和远段动脉搏动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1~3次栓塞即获得成功,医用胶用量0.3~1.8 mL,注射完毕后立即减影,23例终末型假性动脉瘤患者栓塞后瘤腔消失,出血终止,未出现治疗相关并发症;3例注射毒品伴腹股沟感染患者术后给予清创后好转出院.结论 经皮穿刺瘤腔注射医用胶治疗四肢假性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经济、有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熙园;陶晓娜;沈雅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降低肺动脉压与无创辅助通气联合治疗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疗肺心病患者分两组,对照组是只用降低肺动脉压治疗165例,男95例,女70例;62.38±17.24岁,48~ 88岁,研究组是用低肺动脉压与无创辅助通气联合治疗肺心病192例,男115例,女77例,57.68±14.33岁,51 ~90岁.用降低肺动脉压与无创辅助通气联合治疗肺心病192例,男115例,女77例.结果 只用降低肺动脉压治疗显效120例,有效40例,无效5例,住院时间13.77±2.45日,住院费用3 361.39±428.7元,用降低肺动脉压与无创辅助通气联合治疗肺心病显效138例,有效50例,无效4例,无差异P >0.05.住院时间10.28±2.47日,P<0.01住院费用2 568.36±247.9元P<0.01.结论 单纯用降低肺动脉压组与降低肺动脉压与无创辅助通气联合治疗肺心病疗效较一致,但降低肺动脉压与无创辅助通气联合治疗肺心病的患者明显缩短了住院治疗时间和减少了治疗费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护理.方法 充分的肠道准备,注重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效引流,加强肛周皮肤护理.结果 945例直肠癌保肛术,其中有30例发生吻合口漏,占3.9%,其中25例经保守治疗,23 ~41天漏口愈合,5例先行造瘘,90天后漏口愈合回纳造口.结论 细致的心理护理,重视肠道准备,有效引流,加强肛周皮肤护理对漏口愈合极为有效,提高了漏口愈合率.
作者:徐爱民;刘畅;徐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重症胸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诊处置措施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收的患有重症胸部创伤伴有失血性休克的病人49例,对49例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分析.结果 通过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49例重症胸部创伤伴有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全部抢救成功.结论 对重症胸部创伤失血性休克采取早期临床抢救,可以使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使病人生存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王文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病灶支气管镜腔内抗癌药物顺铂注射以缓解气道阻塞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 晚期肺癌40例腔内生长型20例,随机分为20例观察组和20例对照组.观察组奥林巴斯BF-1T-260和配套的NM-3K型针注射顺铂40 ~ 60 mg到肿瘤外周,非小细胞肺癌G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EP方案常规化疗.根据病理类型对照组患者采用EP或EP方案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相比对照组50%的有效率,具有显著更高的临床效果,P <0.05.结论 支气管镜局部化疗可以迅速使肿瘤缩小或消失,缓解引起的阻塞性肺炎,肺不张和呼吸困难等呼吸道阻塞.因此,该方法是一种简单而经济的方法.
作者:李源;周庆元;房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53例闭合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8例,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对照组25例行常规粗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治疗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治疗效果相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7%,2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x2=0.114,P=0.736).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气胸,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葛洪刚;周里;孙铁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闭合性腹部创伤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的闭合性腹部创伤100例病人,对100例病人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病人全部采取临床腹腔穿刺术进行诊断,当中临床腹腔穿刺呈现阳性的有92例,其阳性率92%.临床腹部B超检查呈现阳性的有87例,其阳性率87%.通过腹部立位平片和透视检查共25例,显示存在膈下游离气体13例.100例病人通过及时、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后,其中治愈有98例,占总体的98%,死亡2例,占总体的2%.其中死亡2例病人全部伴有颅脑外伤,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手术以后并发症包括有腹腔感染、粘连性肠梗阻以及腹部切口感染,它们依次为2例、1例、2例.结论 闭合性腹部创伤采取临床腹腔穿刺术、B超以及CT等相关临床检查,可以使临床确诊率进一步提高,另外,在临床初期应该主要采取抗休克治疗,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手术方式,在临床手术以后合理采取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进而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罗文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髓芯减压及联合孔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适应症及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对16例早期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Ⅰ-Ⅲ期)患者应用髓芯减压和钽棒植入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1月,根据Harris评分对患者术前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16例患者Harris评分由治疗前(50 ~ 84分),提高到治疗后(75 ~91)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影像学检查示:股骨头轮廓光滑,无坏死进展.结论 采用髓芯减压加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增加了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的支撑,缓解症状,改善股骨头的供血,促进骨长入,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朱治同;董立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替扎尼定治疗肌紧张性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的肌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替扎尼定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替扎尼定进行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后的头痛程度以及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头痛程度以及负面情绪情况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的NRS、HAMA、HAMD、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躯体、心理、社会、认知等功能以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该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程度,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际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52名肺炎患儿,分为支原体肺炎组(n=43),细菌性肺炎(n=50),混合感染组(n=59).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患儿、混合感染肺炎患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小儿肺炎中存在不同程度升高.D-二聚体可作为肺炎患儿血液高凝状态的检测指标.
作者:郭惠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