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花;潘晓梅;潘丽莹;侯诗楠
目的:评价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6月确诊为神经性耳鸣的患者共90例进行分组对照,将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45例)和西药常规治疗组(45例)。西药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穴位注射组在使用西药的同时给予耳穴穴位注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00)。结论采用耳部穴位注射对于神经性耳鸣效果显著。
作者:赵惠智;张蕾;邹芙蓉;李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 ICC)患者术后的预后相关的临床影响因随。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11年12月肿瘤科诊断并治疗的98例I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Log-rank法进行各组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98例入选患者的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4.07%、32.40%、19.82%。根治性手术患者、姑息性手术患者和非手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7个月、21个月和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无肝吸虫病史、术前血清AFP、CA199、CEA、总胆红素、AST水平是I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ICC患者术前血清CEA、血清CA199、总胆红素为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根治性切除手术是ICC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血清CEA、血清CA199、总胆红素是ICC病人术后预后的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常金哲;王翠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主观抽样方式选择75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病例纳入研究,按实施手术时机分为两组,即早期组36例(损伤后48 h内开始手术)和晚期组39例(损伤后48 h后开始手术),对两组对象的病例资料(手术用时、出血量、术后JOA评分、术后并发症、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率及椎体复位程度的评定等)进行对照分析,以明确手术时机与术后结局的关系。结果早期组术后优良率及VAS评分均优于晚期组( P<0.05),术后椎体高度的丢失程度亦少于晚期组(P<0.05);但早期组在手术用时和出血量方面增高(P<0.05),两组在平均改善率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手术时机的选择对脊髓神经损伤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早期手术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椎体复位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但在具体选择治疗方案中,也应结合患者个体因素,充分预计术中风险。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0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切口感染、切口出血、胆内胆管残余结石、胆漏等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45%,高于对照组的78.18%。结论急性胆囊炎的围手术期护理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文娟;殷月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与莫沙必利联用方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5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与莫沙必利联用方案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腹痛、腹胀、恶心和呕吐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08%,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1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熊去氧胆酸与莫沙必利联用方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朱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在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75%),观察组内镜下食管炎治疗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红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医院这个巨大的“数据库”,面临着数据迅速膨胀变大,大数据的到来对医院统计工作者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医院的发展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氛围下,医院如何充分运用医院统计信息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基础以及竞争优势的源泉。
作者:舒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析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循证治疗。方法选取治疗的25例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84%,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使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降低患者出院后的复发率。
作者:张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复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4年6月应用手法复位治疗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舒适护理组(37例)与常规护理组(37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即按照普通模式护理,舒适护理组则应用舒适护理,观察患者复位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舒适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 P<0.05 ),且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复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吴军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科专家门诊预约挂号爽约的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降低爽约率,提高预约挂号服务质量。方法采用电话回访的方法调查门诊预约挂号爽约病人的基本情况,分析病人爽约的原因及认知情况。结果对165例爽约患者进行了电话回访,爽约人群主要集中在21~40岁、高中或中专、在职、本市人群,爽约原因主要集中在忘记就诊时间(23.0%)、不知道取消退号方(17.6%)、取消退号电话未打通(14.5%)等。结论完善预约挂号流程,加大宣传、规范流程、制定制度、加强保障,可有效降低爽约率。
作者:赵善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腔镜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从所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当中选取10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手术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刘翠花;潘晓梅;潘丽莹;侯诗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用于危重症规范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危重症监护房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品管圈干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异常、导管意外、静脉炎和口服药漏服的比例均远低于对照组,在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生活护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和整体印象方面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品管圈对危重症监护房患者进行护理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梁冬花;李杏崧;李兰香;杨园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胃癌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7例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两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胃癌围手术期应用能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珍;张兰凤;肖晨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主要成分为孟鲁司特钠,是能显著改善哮喘炎症指标的强效口服制剂。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的生物测定显示,孟鲁司特对I型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有高度亲和性和选择性。能有效地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与其I型受体结合。通过上述作用来抑制白三烯介导的效应如支气管收缩、粘液分泌、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等。从而达到缓解喘息的目的。其不良反应报告有感染、出血倾向、鼻衄、心悸、胃肠道紊乱、过敏等,亦有神经系统紊乱及精神系统紊乱的报告。
作者:田京晓;李锦霞;杨俊营;陈会昌;胡巍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对当前信息技术和医学科学迅速发展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从提高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档案人员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科学配备档案管理设备设施,以及落实责任、加强服务等方面加强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的举措,以期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水平。
作者:郑尚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臭氧灌洗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乳酸阴道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臭氧灌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氧灌洗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张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妇科千金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子宫抬举痛缓解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 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优于单用抗生素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后路椎间盘镜在治疗椎管狭窄症上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的椎管狭窄症患者38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疗效优22例,良10例,可6例,优良率为82.4%。结论后路椎间盘镜在治疗椎管狭窄症上有令人满意的疗效,减压充分,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椎管狭窄症的可行办法。
作者:吕德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5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甲状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双侧叶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2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65.00%,术后2年的生存率为45.00%;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87.50%,术后2年的生存率为68.75%。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甲减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出血率及甲亢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并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术后1年和2年的生存率,降低术后出血率和甲亢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景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比较阿昔洛韦滴眼液与更昔洛韦凝胶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治疗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眼发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9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凝胶治疗,均治疗3周,随访1年,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眼部不适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对照组眼部疼痛3例,眼部不适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凝胶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优于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具有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国进;刘卫容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