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芳
目的:探讨采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超重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湿浊内蕴证)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接受非药物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口服,采用化浊解毒法为主,疗程均为90 d.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PG、2 hPG、FINS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差异.治疗组TG、LDL治疗后有下降(P<0.05),对照组中TG无明显改变,LDL治疗后有下降(P<0.05),治疗后TG、LDL两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BMI指数两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以化浊解毒法为主的中药汤剂与盐酸二甲双胍均有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化浊解毒法有更好的降低血脂作用.
作者:徐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上有效治疗子宫肌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亚非;刘桂英;袁嬡芹;陈丽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解毒消癥饮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及肝癌干细胞标记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解毒消癥饮乙酸乙酯提取物(EE-JXY)体外干预人HepG2细胞,采用MTT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定量PCR实验和Western-blotting实验分别检测肝癌细胞中干细胞标记分子CD90和CD13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E-JXY组体外可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且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同时,EE-JXY组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中CD90和CD133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EE-JXY体外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及肝癌干细胞标记分子的表达,这可能是解毒消癥饮治疗肿瘤的机制之一.
作者:胡海霞;陈旭征;曹治云;廖联明;杜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肩周炎应用温针灸结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的效果,以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接收并确诊肩周炎的患者6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结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治疗2周后,统计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与缓解,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63.33%,高于对照组的3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温针灸结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爱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讨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形成的各种因素、病变程度、中医辨证、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治疗周期.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3月~2013年6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Ⅱ级以上角膜水肿27例(27眼),用谢立信角膜水肿分级标准归类及治疗.结果:经中西医结合治疗26例痊愈,1例治疗无效发展为角膜失代偿大泡性角膜炎,治疗周期10~27 d.结论: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恢复周期较短.
作者:孙青莉;陶春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开展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探讨优质护理的实施办法并调查办法实施后客户满意度.方法:通过转变服务理念、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等方法,为体检客户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实施前后体检客户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体检客户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伟银;曾科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卒中2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1次/d,拜阿司匹林100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安胶囊0.8g,2次/d.每半年检测1次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随访3年.并统计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复发率、死亡率较对照组下降,神经功能改善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效果肯定,能减少复发率、死亡率,提高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蓝丽康;吕锦;陈伟康;李洁;瞿砚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肺癌在全球肿瘤相关死亡原因中占据首位,尤其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男性恶性肿瘤死亡中,肺癌的发生率更是首屈一指.肺癌的种类较多,其中常发生的是非小细胞肺癌,而且当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治疗难度进一步加大.目前临床上对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化疗、介入、手术、基因、免疫治疗等等.本文就其治疗现状.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放射CT血管造影的检测情况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52例,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分别对其1 mm、3 mm进行临床数据重建检测,并对两组小钙化斑块和钙化斑块检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临床分析对比显示,1 mm组小钙化斑块和钙化斑块的检出率(100.00%、100.00%)均明显高于3mm组的检出率(73.68%、7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进行临床检测,其临床检出率较高,尤其是对钙化斑块的检测.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临床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俊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年轻乳腺癌误诊病例的全数字乳腺X射线征象,探讨提高乳腺癌确诊率的措施.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女性,所有病例的乳腺图像均由2名以上放射科及病理科的高级医师进行盲法阅片,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误诊病例的乳腺X射线图像的征象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120例患者中,X射线与病理诊断相符的有117例,诊断符合率为97.5%,其中3例年轻患者被误诊,误诊率为2.5%.结论:被误诊患者的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其X线征象特征与典型的乳腺癌X线征象易混淆,应加强看片医师对非典型性乳腺癌的X射线片征象的认识,并考虑家族史的因素影响,必要时采取其他辅助检查手段,以减少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误诊率.
作者:汪南生;张俊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常规治疗,在出院后,对照组不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措施干预,主要包括营养健康指导、电话随访、家庭氧疗、心理护理、呼吸肌锻炼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肺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卓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火针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白细胞介素-1 (IL-1)信号转导通路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Rα(IL-1Rα)含量及IL-1Rα/IL-1β比值的影响.方法:临床收集符合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抽签法随机分为火针组32例和毫针组36例,分别予以火针和毫针疗法,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抽取关节腔滑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β和IL-1Rα含量,计算IL-1Rα/IL-1β比值,并进行严重性指数(ISOA)评分.结果:火针疗法能明显降低患者关节滑液中IL-1β含量,升高L-1Rα及IL-1Rα/IL-1β比值,同时能显著降低ISOA评分,其中以治疗后4周较为明显.结论:火针疗法能明显减轻炎症刺激、减轻关节损伤、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L-1信号转导通路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1Rα含量及IL-1Rα/IL-1β比值有关,从而达到调整关节软骨合成和分解平衡的作用.
作者:王文靖;耿萍;陈得胜;廖辉雄;袁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给予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给予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6个月,研究组遵医嘱行为达90.0%,血压控制良好率为8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遵医嘱行为以及血压控制情况,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桂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9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左卡尼汀治疗)各98例,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对心功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数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室收缩末径(L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SF)改善效果均比对照组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外源性给予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左卡尼汀能够缓解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的症状,对心脏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平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在进行老年前列腺汽化术患者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对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择期手术的行前列腺汽化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并在麻醉前及术后4h、8h、24h、48 h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4h、8h以及24 h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与麻醉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在术后4h和8h,对照组患者MMSE评分要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24 h和48 h,两组患者MMSE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和8h,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24 h和48 h,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前列腺汽化术的老年患者来说,进行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清凤;梁小军;刘伟明;刘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进行对比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实验组血沉(45.6±5.8) mm/h、C-反应蛋白(21.6±3.0)mg/ml、类风湿因子(53.2±10.4) U/m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国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中药自拟通痹汤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即中医证候积分、血沉、C反应蛋白及DAS-28评分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两组理化指标中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DAS-28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通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肯定,既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付小刚;邹卫兵;赵黾;蒋晓林;黄鸣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疼痛发作时痛苦较大,笔者基于因势利导、扶正祛邪思维自组方治疗21例患者,疗效优良.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7例,女性14例;年龄35~56岁,平均年龄45岁.确诊病史1~20年,既往有胆囊炎病史或现在并发胆囊炎16例,并发胆囊息肉5例,3例胆囊已经切除,结石发于肝胆管.就诊主诉多是“右侧胁肋疼痛,因进食油腻或过饱复发或者加重”.
作者:梁启军;叶菁;晏新;刘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放射性肠炎是因盆腔或腹部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它限制了肿瘤放射治疗的总量,从而限制了放疗的疗效.因放射治疗史较短,中医文献中尚无此病的相关记载,沈老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此病乃由外来燥毒之邪客于肠道,气滞湿阻,燥毒壅遏,淤滞不散,络损肉腐,形成的与一般湿热致痈不同的特殊“内痈”.自2010年以来,笔者在本院省名老中医沈祖法指导下,根据“上燥治气,下燥治血”、“内病外治”的原则,自拟养阴润燥败毒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徐伟;金晶;沈祖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无张力被膜解剖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8月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应用无张力被膜解剖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7天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钙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第1、3、7天观察组PTH及血钙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张力被膜解剖法行甲状腺切除术能较好保留甲状旁腺及维持血钙水平,减少甲状腺手术的并发症.
作者:冯为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