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

廖海花

关键词:高龄, 胆结石,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采用综合性围术期护理的体会。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高龄胆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30例。常规组患者在围术期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护理组患者在围术期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7/30),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24/30),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6.7%(29/30),而常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73.3%,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05)。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0%(3/30),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的33.3%(10/30),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综合性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沟通技巧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并探讨有效的沟通技巧。方法研究共纳入220名研究对象,均为在急诊科等待的患者家属,向其发放自制的心理需求调查表,分析患者家属在沟通前与沟通后的心理需求。结果经调查得知,患者家属心理需求高的为需要沟通和心理疏导,占76.8%(169/220),其次为需要关心支持和陪在患者身边,分别为70.9%(156/220)和68.2%(150/220);在经过有效的沟通之后,与沟通之前相比,患者家属在沟通之后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上显著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诊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其家属在心理以及生理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而有效的沟通可缓解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使其心理承受力得到提高,有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实施。

    作者:罗正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胆管癌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胆管癌的CT诊断价值,分析CT误诊、漏诊的常见原因。方法收集青岛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癌患者的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周围型2例,肝门型10例,肝外胆管型7例。 CT显示胆道肿块16例,梗阻部位12例呈截断型,5例呈突然狭窄型。肝内胆管17例呈中/重度扩张,扩张胆管13例呈树藤状,6例呈蟹足状,肝外胆管扩张11例,胆囊扩大7例,术前胆管癌误诊4例,误诊率为21.1%。结论 CT在胆管癌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昱;李楠;陶智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院呼吸内科6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接受整体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气指标分析结果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呼吸衰竭患者开展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通气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控制并发症。

    作者:翟晶岩;杨月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期脑血流图诱发电位及CT检查结果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局部脑血流地形图、诱发电位及CT在短暂脑缺血发作时检查的异常率。方法对临床确诊为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同一天分别做局部脑血流地形图、诱发电位及CT检查。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局部脑血流地形图异常显著,其次为脑干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而头颅CT异常率低。结论局部脑血流地形图可以做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客观诊断指标,结合脑干诱发电位及临床病史体征有望提高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王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重症病人应用心血管药物的监护分析

    目的:分析对重症病人应用心血管药物时的监护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对收治的重症患者在应用心血管药物期间加强用药监护,以加强监护前1年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加强监护后1年内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满意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护患满意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 P<0.05)。结论在重症患者应用心血管药物期间加强用药监护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张丽君;周湘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77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60±30)min,术中出血量(60±29)mL。全部患者均为良性肿瘤,术后多数于术后24 h内排气,平均住院时间(3.1±1.2)天,术后未发生并发症,1个月复查均恢复良好。治疗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爱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开博通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前后RAAS水平观察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用开博通治疗前后RAAS的病理生理变化。方法采用北京中国同位素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提供RAA放免试剂盒。测量由西安262工厂生产的FJ-2008 Gr免疫计数器。首先做服药前RAAS测定。然后口服开博通,服药期间停用其它扩管剂,换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服药前后组间差异用配对t检验,治疗前组间差异用t检验。结果①肝硬化腹水患者RAAS水平明显增高( P<0.01)。②开博通治疗前后RAAS水平有显著差异( P<0.01);③开博通治疗4周后腹水消失率为70%。结论观察RAAS水平变化,对于研究肝硬化腹水疾病的发生发展,调整生理紊乱具有很重要意义,亦为开博通治疗肝硬化腹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田力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院信访制度的创新与解析

    通过对医院信访中患方“行使权利”近而“表达利益”的行为特征描述,阐述了由此给医院信访制度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在深层次上揭示了医院信访制度内卷化的困境,引发对医院信访制度化创新的思考。

    作者:沈露茗;徐渊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10~16孕周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孕周妊娠的效果。方法对171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简称双米)终止10~16孕周妊娠(简称引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6例效果良好,5例失败。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能有效终止10~16孕周妊娠。

    作者:苟菊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重症监护治疗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意义

    目的:对重症监护治疗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价值与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对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中抽取68例进行分析,其中有50例进入ICU病房实施重症监护治疗( ICU组),另18例一般监护治疗(非ICU组),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50例ICU组中,有5例出现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占10%,有10例出现SIRS(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占20%,7例出现应激性溃疡伴出血,占14%,以上症状的治愈率分别为80%(4/5)、60%(6/10)和85.7%(6/7);在病死率和致残率上, ICU组分别为10%(5/50)和18%(9/50),非ICU组分别为27.8%(5/18)和33.3%(6/18),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来说,重症监护治疗可以使救治成功率得到提高,避免出现致命性并发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高洪;杨梅;刘国锋;邓继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ICU病房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研究ICU病房中应用护理干预后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方法取ICU病房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入院时两组患者均接受焦虑情绪评估( SAS)以及睡眠问卷( SMH)调查。对照组基于此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观察护理后两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并作统计学对比。结果两组入院时均存在明显焦虑情绪;经不同方案护理后,两组SAS评分与SMH评分均有明显改善(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AS评分与SMH评分更优,组间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于ICU病房患者而言,睡眠护理干预以及信息支持护理措施有助于其睡眠状态的改善,同时可使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后期恢复。

    作者:陈春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方法8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纯采取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两年对照组出现3例复发,观察组无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7.61%,对照组为88.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首选药物联合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术后无复发。

    作者:杨卫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抽剥加小切口分段切除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对大隐静脉曲张采用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抽剥加小切口分段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收治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离与曲张静脉切除术,观察组行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抽剥加小切口分段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抽剥加小切口分段切除术具有显著疗效,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作为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优先选择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朱冬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和救治经验

    目的:探讨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和救治经验。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使用手术治疗的49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通过分析法对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手术治疗与救治经验进行分析。结果49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接受我院的手术治疗之后,33例患者存活,存活率是67.3%,1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是32.7%。33例存活的患者中包括15例恢复良好,10例中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结论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一入院就需要切开气管或者是气管插管,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开颅治疗的手术时机,以彻底清除患者脑中的血肿,降低颅压,从而提高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与术后存活率。

    作者:赵一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基础护理外,还实施整体护理措施。观察两个组患者在住院期的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依从良率达到96.15%,而对照组依从良好率只为8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许小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出血性胃炎临床治疗探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状况。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胃炎病患60例,运用急诊胃镜检查确认疾病,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出血性胃炎的病因较多,应立足于致病因素、症状的临床表现特征,采取可靠的治疗方案。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运用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张洋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人类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起到了极大的威胁。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其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视力受损甚者致盲。所以近些年其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就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理,致病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等进行了简要概述。

    作者:李琦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野生菌中毒86例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野生菌中毒的急救护理方式及处理原则。方法选取急诊收治的86例野生菌中毒患者,对全部患者的急救护理以及抢救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6例患者给予清除毒物、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及早补液促进毒物排泄等治疗,并给与有效、科学的急诊护理措施,治疗后安全康复出院82例,其中有4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溶血性病情恶化以及心、肝、肾功能衰竭,经积极抢救无效后死亡。结论对于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患者在急诊救治中,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给予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急救护理在野生菌中毒患者的抢救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患者治疗、痊愈成功的关键部分。

    作者:吴琼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应急处理措施

    目的:对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应急处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治疗的256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通过分析对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应急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肥胖、年龄、糖尿病、切口类型等都会直接影响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情况,因此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使用抗生素,以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并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能的考核,以提高医护人员的熟练度,从而有效控制手术切口长度,要在无菌环境中操作,尽量减少手术时间,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抗生素,大大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字朝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6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采用综合性围术期护理的体会。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高龄胆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30例。常规组患者在围术期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护理组患者在围术期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7/30),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24/30),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6.7%(29/30),而常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73.3%,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05)。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0%(3/30),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的33.3%(10/30),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综合性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廖海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