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煜
目的:研究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股沟疝的患者160例,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其中实验组应用无张力修补,对照组应用传统修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与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远远少于对照组,且手术用时、术后住院天数、起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2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75%.结论:应用无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作者:王智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在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消失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时,观察组2例,对照组3例于肝功能恢复以后自愿行人工流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明显改善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且对母体及胎儿均较安全.
作者:陈淑侠;石志堂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从2012-05~ 2013-01所收治的32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所使用的抗菌类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间、用药方式、联合用药、疗程以及合理性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在本组的325例患者中,使用抗菌类药物的患者301例,所占的比例是92.6%;药物使用时间短的是3d,长的是33 d;使用频率高的抗菌药物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其中主要是采取静脉滴注以及口服的方式用药;其中用药以二联用药居多.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抗菌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药物特点,药效、适应症以及不良情况等,以科学、有效、安全的用药.
作者:白旭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12~ 2012-12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1例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11例患者进行静脉加鞘内注射治疗,对8例患者进行鞘内抗生素注射加静脉治疗以及腰大池置管引流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无效人数分别为31人、4人、2人、3人,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手术颅内感染需要进行有效的预防,在术后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增加影响,服用抗生素,根据细菌感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作者:韩瑞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探讨截瘫并褥疮手术治疗的个人点滴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荣军医院1982~2005年截瘫并发褥疮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Ⅰ期愈合23例,Ⅱ期愈合16例,再次手术5例,再次手术者一般均在2个月内愈合.结论:对Ⅲ度以上褥疮早期采用手术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华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表现为炎性肿块,27例表现为无痛性肿块.13例表现为乳头溢液.5例表现为慢性乳管瘘.80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灶,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误治.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及彻底切除病灶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的方法.方法:2010-01~ 2012-12回顾性分析16例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患者,经后侧入路治疗.结果:16例患者随访1年,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伤口一期愈合率93.8%,Merchant标准:优9例,良4例,差3例.优良率:81.3%.术后早期(2周内)行CPM机辅助膝关节功能锻炼的,膝关节屈伸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经后侧入路此类骨折的治疗的理想方法.
作者:吴涛;张波;宋永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疼痛、并发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取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治疗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比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少,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冯建卫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及脐动脉S/D值测定对评估脐带绕颈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孕36 ~40周9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前孕妇与分娩结果对照,并进行脐动脉血流参数分析.结果:98例胎儿中胎儿娩出证实95例,诊断正确率达97%.98例脐带绕颈孕产妇中,脐动脉S/D值≥3.0时新生儿Apgar评分与S/D值<3.0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产前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准确方法,具有诊断率高,检查时间短,能提示脐带缠绕程度等优点,检测脐动脉S/D值可判断胎儿是否有宫内缺氧,可指导产科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
作者:才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血管再通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05~ 2012-05急性脑梗死患者共60例,上述患者均在局麻下股动脉穿刺实施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观察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根据血管再通情况分为血管再通组和血管未通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时间分为溶栓前、溶栓后1h、溶栓后24h、溶栓后7d和溶栓后30 d.结果:血管再通组共39例,血管未通组21例.血管再通组溶栓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溶栓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再通组溶栓后1h、溶栓后24h、溶栓后7d和溶栓后3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血管再通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大,血管再通能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唐龙冲;李新鸿;郑湛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肺结核病人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03~ 2011-05的127例住院病人进行结核病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及讲解.结果:127例病人对结核病的相关认识明显提高,并能按照医嘱定期复查,完成结核病治疗疗程.结论:健康教育在结核病人治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提高结核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早日切断传染源,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柯娟;陈蔚颖;王微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研究提出的可吸收止血膜与明胶海绵联用在颅脑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接受治疗的180例患者本着自愿性质,分成两组进行比较(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90例.实验组采用我院提出的止血方法;对照组单纯应用明胶海绵的方法,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我院提出的把可吸收止血膜与明胶海绵一起应用比一般止血的材料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可吸收止血膜和明胶海绵联用在颅脑外壳手术中止血效果明显,方便易用,并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
作者:谢嘉涛;许金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薄层骨算法重建技术对于可疑颅骨骨折的诊断优势.方法:选择脑外伤后可疑骨折患者36例,均行一次CT扫描采集数据,采用两种算法,得到两组图像.结果与结论:一次扫描,两次计算而得出两组图像相互结合观察,在颅骨骨折诊断中有明显优势,可大幅减少误、漏诊.
作者:马岩;尹伟;崔强;陈家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以来,我科15例临床确诊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来观察医护人员采取及时治疗及合理的护理措施所产生的疗效.结果:通过积极治疗及急救护理,成功挽救视力达到70%.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越早治疗视力恢复越好.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是视力恢复的关键.
作者:石磊;伯峰;历清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犀角地黄汤治疗毒热炽盛型盘状红斑狼疮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07~ 2010-02治疗的63例盘状红斑狼疮患者,所有患者中医辩证分型为热毒炽盛型,随机分为观察组(犀角地黄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单纯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组)32例,比较两组盘状红斑狼疮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盘状红斑狼疮患者经犀角地黄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结论:在盘状红斑狼疮患者中,当中医辩证分型为热毒炽盛时可加入犀角地黄汤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鲍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护理.方法:对98例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和康复训练.结果:有效率达83.67%.结论: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该病的治愈率.
作者:王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10~ 2011-05因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就诊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29例,女性21例,观察疗效.结果:经治疗,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结论:早期应用纳洛酮,是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优越性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多发性抽动之间的关系,提高多发性抽动症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多发性抽动症致慢性咳嗽33例的临床特点及其误诊误治情况,终的治疗效果.结果:结果:33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表现为清嗓19例(57.5%),干咳9例(27.3%),吸鼻5例(15.2%).初期易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终误诊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5例(45.5%),咳嗽变异性哮喘12例(36.4%),过敏性咳嗽4例(12.1%),胃食管返流2例(6%).结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发声性抽动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常规治疗效果差的慢性咳嗽患儿要注意排除多发性抽动症.
作者:张炫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飞行人员在口腔保健方面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为对智齿异常、牙龈出血、第一恒磨牙缺失的治疗和牙齿洁治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以及不正确的牙膏选择方法等.疗养机构口腔科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飞行人员定期健康疗养时机,采用口腔保健知识讲座、针对性的个别交谈、提供口腔保健宣传资料及建立飞行人员口腔保健档案和长期的口腔保健咨询机制等方法,对飞行人员进行科学、全面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不断提高飞行人员口腔保健的主动性和科学性,减少口腔疾病的困扰.
作者:李宏;宋新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危重病人呼吸道的管理极为重要,也是临床工作中难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重度脑外伤患者呼吸道相关护理措施的探讨,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脑外伤也称为颅脑损伤,是指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脑部引起颅骨及脑组织的损伤.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颅脑损伤两种.重度脑外伤患者病情危急,多伴有意识障碍,必须加强呼吸道管理保证脑部的血氧供应;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重时可发生脑疝,危及生命.所以加强呼吸道管理是重度脑外伤护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作者:姚玮 刊期: 2013年第04期